宋时雪(校对)第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796

  “明摆的事情啊,还需下官说吗?”杨正犟脾气又上来了,也是毫不客气的答道。
  “晋江县。。。?”李三坚瞪了杨正一眼后说道。
  “李知州明断!”杨正点头道。
  “晋江县,晋江县,晋江县。。。”李三坚说了三遍晋江县之后对杨正说道:“杨知县,劳烦你给本官安排个住处,本官现在只想好好睡一觉。”
  “李知州之命,下官怎敢不从?”杨正说道。
  。。。。。。。。。。
  宋泉州晋江县
  晋江县,亦称刺桐、瑞桐、泉安,位于南安县东南部,泉州南部,距南安县与泉州均为二三十里上下,距离较近,泉州治所曾置于晋江县。
  “恭喜吴知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贺喜吴知县,日月同辉,春秋不老。”
  “寿考征宏福,闲雅鹿裘人生三乐。”
  “哈哈,同喜,同喜,诸位请进!”一身寿袍的晋江县知县吴锡俞站在宅邸之前,连连拱手道。
  今日为晋江县知县吴锡俞五十岁的生日,因此吴锡俞在自家宅邸设下寿堂,并置寿宴,宴请四方来客。
  寿堂南墙上挂有红绸,上书“寿”字,其侧有幅百寿图,两旁挂寿联,上悬寿幛,其余墙壁之上还有些寿联。寿堂地上铺设红地毯,寿堂正面的墙壁之下摆一张方桌,上面摆放祝寿用的寿桃、寿面及时令果蔬、寿面等等。方桌上摆放着寿烛,而寿堂的两边则摆放宾客坐的椅子。
  寿诞摆的是极为奢华。
  吴锡俞为一县之尊,晋江县的富室坤商、官员胥吏当然要前往吴锡俞宅邸,为其祝寿,并奉上一份厚礼。
  据说吴锡俞有着强硬的后台,因此众人是不看僧面看佛面,也要给吴锡俞奉上一份厚礼。
  吴锡俞也为胥吏出身,并无功名,其就是有着强硬的后台,从而成为泉州晋江县知县。
  一般来说,胥吏出身之人最多做到县令就顶天了。
  前来吴锡俞宅邸给其祝寿的官吏、富室坤商人数较多,甚至还有胡商、蕃商,众人带着各色寿礼蜂拥而至,并纷纷献上祝福,府前谀词如潮,极为热闹。
  常言道,县官不如现管,吴锡俞虽仅为晋江县知县,但晋江县临近泉州,临近泉州市舶司,临近泉州码头,平日里往来的胡商、蕃商较多,而管着他们的正是吴锡俞,因此一些胡商、蕃商虽心中有所不甘,但也不敢不给吴锡俞奉上一份厚礼。
  “刘县丞,为何如此这般模样?难道不喜老夫今日之寿吗?”
吴锡俞见晋江县县丞刘彦路一副闷闷不乐的模样,于是问道。
  “下官不敢,下官不敢!”
刘彦路闻言起身,连连拱手谢罪道:“下官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冒犯吴知县啊,下官不过是忧心晋江县之事啊。”
  “哦?晋江县有何要事需你刘县丞忧心啊?”
吴锡俞哼了一声道。
  老夫可是晋江县知县,你刘彦路不过是县衙佐贰,现在你刘彦路忧心晋江县之事,岂不就是越俎代庖吗?吴锡俞心中暗道。
  “哎,下官并未冒犯吴知县之意啊,可目前泉州水患,下官还听说南安县河堤已决出两处决口,因而。。。哎。。。这。。。可如何是好啊?”
刘彦路支支吾吾的说道。
  泉州水患肆虐,可吴锡俞不思治水、救灾等事,却大摆寿宴,若上官怪罪下来,晋江县县衙都会吃不了兜着走的。
  “泉州李太守到!”正在此时,府邸之外的司仪大声唱道。
  “恭喜吴知县,贺喜吴知县!”此时府邸之人忽然听到一声年轻而又洪亮的声音。
第五十三章
寿礼
  泉州晋江县
  晋江县是个富县,滨江临海,往来或居住在此地的富室、商贾甚多。
  因此晋江县知县吴锡俞寿宴之上,是收了晋江富商不少的厚礼。
  当然除了晋江富商的厚礼之外,晋江县县衙官吏也是奉上了一份寿礼。
  随后寿宴开始,众人推杯换盏,寿宴之上觥筹交错,喝的是好不热闹。
  “吴知县啊!”寿宴之上,晋江县县丞刘彦路忧心忡忡的对吴锡俞说道:“连日大雨,南安县河堤决堤,已决出两处缺口,哎。。。”
  “刘县丞。”
吴锡俞闻言心中不乐,斜了刘彦路一眼道:“他南安县是他南安县的事,与我晋江县又有何相干?只要我晋江县河堤未决口就行了。”
  “吴知县你。。。为何如此的明知故问?”刘彦路有些气恼的抬头道:“州衙早于十五日前就严令我晋江县掘堤泄洪啊。”
  “休得与老夫提何掘堤泄洪之事。”
吴锡俞挥手回绝了数名富商的敬酒,放下酒盅对刘彦路怒道:“他南安县的百姓是百姓,我晋江县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吗?为何他南安县不掘堤泄洪,而命我晋江县掘堤?为何如此的厚此薄彼?老夫倒想问问,泉州州衙到底安的什么心?”
  快算了吧,吴锡俞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使得刘彦路心中极为不齿。
  世人都知道,晋江县是个富县,晋江县的土地大多数归属于少数富室或官吏,他吴锡俞家中祖产数十倾良田就在晋江县,每岁仅是佃租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那么吴锡俞违抗上命不肯掘开晋江县的河堤泄洪,其目的就不言而喻了。
  “可。。。可李知州之严令。。。该当如何啊?”刘彦路愁眉苦脸的接着问道。
  要知道此事上官真的追究下来,整个晋江县县衙都要受连带之责的。
  “刘县丞是说哪个新进的夷狄小厮?他才来我泉州几天啊,就指手画脚的?决我晋江之堤泄洪救民?他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老夫须不惧他,若将老夫惹急了,老夫敢与他前往福州分辨一二,到时候孰是孰非,还不一定呢,嘿嘿,刘县丞,你尽管放宽心吃酒便是,一切自有老夫担待。”
吴锡俞满不在乎的说道。
  “泉州李太守到!”
  “李太守恭贺吴知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李太守里面请!”
  说曹操,曹操到,正当吴锡俞与刘彦路大谈“夷狄小厮”之时,“夷狄小厮”就到了。
  门口迎宾的数名司仪一边大唱迎客之语,一边点头哈腰、恭恭敬敬将“夷狄小厮”迎进了宅邸之内。
  众宾客闻言一起搁杯停箸,站起身来,不约而同的望向大门口。
  晋江县知县吴锡俞的寿宴,也并不是没有路、州高官恭贺,只不过许多高官只是使人携礼前来,而并未亲身前来贺喜。
  而此时一州之尊居然亲身前来,使得不禁生出受宠若惊之感,特别是不久前还大谈“夷狄小厮”吴锡俞及其家人。
  听说此人还是大宋堂堂状元郎,是名英俊潇洒的少年儿郎,更使人心生猎奇之心。
  一些商贾、富室心中还有些蠢蠢欲动的,各自在心中打着小算盘。
  若能够以吴锡俞的寿宴为契机,巴结上泉州太守,那么岂不是件妙事?一些商贾、富室甚至在盘算着如何敬酒,如何不动声色、悄无声息的奉上些厚礼。
  不过有句老话说的好,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权知泉州军州事李三坚被迎入宅邸之后,众人只见李太守是被十名挎刀卫士簇拥着进入了宅邸的,除了李三坚之外,十名卫士均是冷峻着脸,进入宅邸之后,就挎刀立在李三坚周围,冷冷的看着诸人。
  其中还有两名彪得不能再彪的彪形大汉,分立在李三坚的左右。
  于是乎,打算先拔头筹,先行巴结的诸商贾、富室顿时被吓得缩在了后面,不敢上前。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晋江县知县吴锡俞亦是心中暗道不妙。
  李三坚为朝廷敕令泉州知州,与吴锡俞哪里有何干系?两人只见过一面,那就是李三坚当时在泉州州衙召集泉州诸官之时,可那时,李三坚又如何注意到了吴锡俞,吴锡俞倒是记住了李三坚。
  如此,李三坚为何又莫名其妙的忽然出现在了泉州晋江县?还亲自前来与吴锡俞贺寿?
  那么李三坚前来此地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就是为了掘堤泄洪之事了,吴锡俞、刘彦路等晋江县一众官吏心中不约而同的一起想到。
  不过事已至此,吴锡俞也只有硬着头皮迎了上去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吴锡俞心中暗道,总不至于为了此事,他会将自己抄家斩首吧?
  话说朝廷对于犯下死罪的犯官,也并不是抄家斩首的,而几乎都是罢官流放了事的,除非是谋逆大罪。
  刑人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
  “李太守啊!”于是吴锡俞硬着头皮,面带受宠若惊之色,面带异常“欢喜”之色,就像是来了一个多年未见的至交好友一般,疾步走到李三坚面前,连连拱手道:“老朽贱寿,怎堪李太守亲身前来?老朽惶恐之至也。”
  吴锡俞眼含热泪,差点流了下来。。。
  “哈哈!”李三坚也是“热情”的还礼道:“后学小子李三坚是窃居此位,怎敢不敬长辈?只不过,吴知县,本官因仓促前来,未及备下厚礼,只一幅字画送于吴知县。”
  李三坚的随从个个面容冷峻,不过好在李三坚倒是笑容满面的,使人如沐春风,同时也使在场之人稍稍放心,一些商贾、富室心中又是开始盘算了,盘算如何巴结李三坚了。。。
  “来人,奉上寿礼。”李三坚随后挥手道。
  许彪闻言冷哼了一声,自怀中取出一幅字画,“唰”的一声在吴锡俞面前抖开。
  “老咬虫,看清楚了,这是俺家太守送于你的‘寿礼’!”许彪睁着一对牛眼,瞪着吴锡俞说道。
  李三坚见状也是狠狠的白了许彪一眼。
  夯汉就是夯汉,就这么沉不住气,李三坚心中暗暗好笑。
  “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在吴锡俞等人正准备细细观看李三坚所送字画为何物之时,一旁嘴快之人居然将李三坚“寿礼”之上的这十六个字大声念了出来。。。
  “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此时的吴锡俞冷汗一下子就冒了出来,打湿了背心之处的寿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