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3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4/796

  “再掘泥土,放入布袋之中,与石块一起扔下去,快,快!”
  杨正此时双眼布满了血丝,嘴唇干裂,浑身也是被雨水淋透了,又累又饿又冷,是异常的疲惫,但杨正已经顾不上许多了,大声呼喊着,声音已经变得无比嘶哑。
  南安县决堤,若造成严重后果,首责就在南安县知县身上,若朝廷追究下来,不但李三坚保不住杨正,李三坚自己也要受连带之责,整个泉州官衙也要受连带之责。
  不过此时杨正也是顾不了许多了,只想着自肆虐的洪水当中多救些百姓,多抢些财物、田地等等下来。
  众民夫闻言,均是又打起了精神,奋力掘土,将一锹又一锹的泥土装入了布袋之中。
  顷刻间,就装好了数十个布袋并同一些石块,一起推入了缺口之中,可奔腾的江水仅仅停滞了片刻,随后又将这些布袋、石块冲得是无影无踪的。
  “苍天啊,救救我可怜的南安县百姓啊!”杨正见状,一屁股坐在河堤之上,嘶哑着嗓子,绝望的大哭道。
  周围县衙之人心中极为不忍,纷纷过去搀扶杨正。
  一些民夫在抹泪伤心的同时,心中在暗暗盘算着是趁早逃命,趁早逃出南安县。
  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若是迟迟不能封堵上河堤的这个缺口,整个南安县境内的这一段的河堤必将被大水冲毁,那么后果将会使整个南安县成为一片泽国,大水将会淹没村庄、土地、城池等,将会伤亡无数人,将会是无数人流离失所,后果可谓是不堪设想。
  “驾。。。驾。。。驾。。。”
  正在此时,河堤之上百余骑兵疾驰而至,为首一人正是身穿绯色官袍的李三坚。
  “李知州!”杨正见状,顿时大喜若狂,自地上一弹而起,向着李三坚等人奔去。
  南安县县衙之人及周围的民夫也是发出一阵欢呼。
  一州之尊亲自带人支援了,虽只有百余人,但其后定是有无数人不断的支援南安县,如此南安县就有救了。
  可杨正正打算迎向李三坚等人之时,却眼前一黑,双腿一软,随后就倒在了河堤之上。
  杨正已经数日未下河堤了,此时大悲之后的大喜,再加上又累又饿,又渴又急又担心,人就晕了过去。
  “杨知县!”南安县县衙之人慌忙扶起杨正喊道。
  “杨知县!”李三坚早就看到杨正了,正打算询问之时,见杨正晕倒在地,于是就慌忙撩起官袍,跃下马鞍,向着杨正疾步走去。
  李三坚下马之时,一个趔趄,也是差点倒地。
  李三坚昨夜也是一宿没睡,主要就是赶路,再加上李三坚也是忧心南安县决堤之事,疲惫不堪,因此有些立足不稳。
  不过好在李三坚数年健体,身体较为强壮,因此才勉强能够坚持。
  “别管我,去看看杨知县。”李三坚随后推开山魁与许彪等人后说道。
  “杨知县为何成了如此这般?”李三坚走过去后,蹲在杨正身边皱眉问道。
  南安县之事,没人比杨正更清楚,同时杨正还如此年轻,为难得的正官,因此李三坚是无比担心。
  “回李知州的话,”一名县衙衙役哽咽的答道:“杨知县连日巡视河堤,已经五日未下河堤了,他。。。他这是劳累过度啊。”
  “来人,送杨知县下堤,好好救治。”李三坚闻言点头道。
  南安县县衙之人闻言就将杨正抬了下去。
  李三坚随后走到河堤决口处,皱着眉头看着奔腾的江水自决口出奔涌而出,是久久不语,思考着对策。
  “此处水有多深?”半响之后,李三坚问道。
  “回李知州的话,此处水深三至四尺。”一名老河工答道。
  “不过三至尺,为何就堵不上缺口了?”李三坚看着老河工问道。
  “知州老爷啊!”老河工答道:“此处水虽不深,但地势较为陡峭,因而水流太急,泥沙包和石块丢下去,根本是堵不住啊。”
  “嗯,如此。。。”李三坚点点头,还未说完,河堤之下忽然传来杨正的呼喊声。
  “放开本官,本官无碍,李知州啊,下官有罪。。。”
  李三坚闻言连忙回头看去,只见杨正自河堤之下奔了过来,边跑边喊道。
第五十一章
身先士卒
  宋福建路泉州南安县某处河堤
  连日暴雨,南安江江水暴涨,从而冲垮了位于南安县境内的一段河堤,奔腾的江水顺着缺口就向外涌去,流向四面八方,就像一头脱了僵的野马般的,扑向村庄、田地、城池,南安县的许多地方几乎是顷刻间就成为了一片泽国。
  “目前最为紧迫的仍是立即堵上决口!”李三坚一边脱下被大雨淋透的、累赘的官袍,一边对杨正大声说道。
  此时李三坚已经“亮明”了身份,就没有必要再继续穿着累赘的官袍了。
  “李知州说的是,下官这就去安排。”杨正大声应道。
  杨正自接到河堤决堤的消息,一面安排疏散百姓,一面亲自带人封堵河堤缺口。
  杨正应变措施得当,使损失降到了最低,同时自己也是疲惫不堪,并晕倒了在了河堤之上,不过杨正醒过来之后,就立即返回河堤,并向李三坚简略介绍了情况。
  在泉州知州李三坚亲率百余泉州兵丁的督促之下,数千民夫不敢怠慢,奋力掘土,迅速包好了上百个装满泥土的布袋,并无数石块一起推下了河堤,欲封堵决口,可怎料又是如泥牛入海,江水仅仅被阻隔片刻,就又将堵塞之物冲得是无影无踪的。
  不但如此,众人只听见“哗啦”一声巨响,河堤又被冲垮了一丈左右,江水奔涌而出,众人顿时发出一阵惊呼,忙不迭的避让。
  此时决口已至八丈左右,若不能迅速堵住决口,整个这段河堤崩塌只在旦夕之间。
  “李知州,李知州,下官无。。。能。。。无法。。。无法。。。”杨正随后失魂落魄的跑了回来对李三坚说道。
  “取绳索来,越多越好。”李三坚倒也没有训斥杨正,拍了拍杨正的肩膀大声吩咐道。
  “李知州。。。你。。。”此时杨正想问,却又不敢开口,原因就是李三坚的脸色是极为难看,又极为严峻。
  须臾,众人奉命拖过来大量绳索,堆放在了河堤之上。
  “脱掉衣物!”李三坚先褪去身上衣服,露出上半身的一声白肉,随后赤膊对山魁、许彪等百余军卒说道。
  百余军卒接令后一起脱下身上的衣甲,赤膊而立,其中有胖有瘦,其中就数山魁与许彪最为强壮,一身的疙瘩肉是又黑又亮。许彪自诩与山魁相比是细皮嫩肉小郎君,可与李三坚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就如煤块与豆腐。。。
  李三坚一直健体,身体也是较为健壮的,但与许彪、山魁相比,就不够看了。
  这不知道他们是如何锻炼的?难道是娘肚子里带来的?李三坚时常在想。
  “主人。。。让山魁来。。。你。。。”此时此刻,众人也岂能不明白李三坚欲为何举?因而山魁担忧的对李三坚说道。
  “给本官绑上绳索!”李三坚不理山魁,一把推开山魁后大声下令道:“所有人都绑上绳索。”
  当敌勇敢,为士卒先,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
  如此必须李三坚为士卒先,方可激励士气,否则以山魁先,就无法最大限度的激励在场之人士气的。
  山魁无奈,取过绳索捆在了李三坚身上,并用力拉了拉,以确认绳子是否结实。
  李三坚带来的百余人均是依葫芦画瓢,将绳索捆扎在了身上,绳索的一头交于民夫手上。
  “本官亦是出身贫寒,岂能不明百姓之苦?”李三坚缓缓的说道:“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奉禄民脂,当为民解忧!”
  李三坚说罢,大喝一声,在众人的惊呼声中,纵身跃入了激流之中。
  其实在李三坚等人捆绑绳索之时,众人心里已经有所准备了,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李三坚不过是做做样子,激励激励士气而已。
  一州之尊,以身犯险,这在以往根本是听都未听说过,以往泉州知州遇到类似的事情,均是人前口出豪迈之人,人却躲在后面,哪里肯如此的以身犯险?
  而此时朝廷六品大员,泉州一州之尊居然纵身跃入了激流之中,以身体封堵决口,岂能不引起一片惊呼?
  就算是江水不深,就算是已捆上了绳索,但也是异常的危险的。
  “主人,三郎!”山魁、许彪见状,亦是毫不犹豫的紧随着李三坚跃入激流之中。
  山魁还好些,为南方之人,颇习水性。而许彪为地道的北方汉子,完全是旱鸭子一个,平日里也是较为惧水的,可此时又怎容他惧水?
  上百名泉州军军卒也是或跃入水中,或沿着河堤断裂处走下水去,与李三坚、山魁、许彪站成了一排,以阻挡洪水。
  “李府尊舍身涉险,吾等又何惜此身?”此时的杨正早已是泪流满面,回身扬臂大呼道,随后也是奋力跃入了激流之中。
  “吾等愿与李知州、杨知县同往!”
  两名州、县长吏身先士卒,以身拦水,余下的县衙官吏、民夫顿时士气大振,纷纷跃入水中,以身体组成了一堵堵的血肉之墙,以阻拦洪水的肆虐。
  “杨知县,不可!”站在激流之中的李三坚见杨正也要跃入水中,于是慌忙大呼道。
  可在李三坚开口阻拦的同时,杨正已经跃入了激流之中。
  在人墙稍阻洪水之时,当立即填土、筑坝,方可完全填上河堤之上的这个决口,因而此时河堤之上必须有人协调、组织才行,而杨正为最合适的人选,可此时杨正也已跃入了激流之中,使得被洪水冲得东倒西歪的李三坚心中是暗暗恼怒。
  河堤决堤之处,水流是异常的湍急,不过幸好此处江水不深,洪水只及李三坚的脖子之下,同时此前被扔下河堤的土包、石块并未完全被洪水冲走,仍有不少铺在了水下,才使李三坚等人能够站稳脚跟。
  同时这也是此处江水不深的原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4/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