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3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2/796

  郑泰是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可他武艺再强,也比不上姚舆,力气再大,也不如许彪。
  同时李三坚是有备而来,而郑泰却是猝不及防,就算郑泰有防备,而此地为惠安县县衙,因此也是无能为力了。
  其实自郑泰来到惠安县之后,就隐隐的觉得有些不妙,原因就是到了县城之后,李三坚就命孟光喜将郑泰与其手下分开了。
  不过到目前为止,郑泰仍是不肯相信李三坚要将他怎样。
  郑泰早已言明,是准备接受官府招安的,并且郑泰已替李三坚拿下了钟成满门,如此,李三坚就没理由将他们治罪了啊。
  除非李三坚是个言而无信的小人,郑泰心中暗道。
  “无罪?”李三坚闻言冷笑道:“有罪还是无罪,不是你说了算的,还是由本官决定,来人,将其押入死牢,听候处断。”
  李三坚懒得跟他废话了,将惊堂木又是重重的一拍后下令道。
  “小的们遵府尊之命。”十名衙役一齐躬身接令,随后取过枷锁,不由分说的就给郑泰上了枷锁,牵着他就向外走去。
  “大官人啊,你不能为过河拆桥之事啊,小人。。。小人冤枉啊!”厚重的木伽架在了郑泰的脖子之上,郑泰转头极为困难,但仍是拼命扭头看着李三坚怒道。
  李三坚不答,走下书案,侧身看着郑泰冷笑了一声。
  十名惠安县衙役见状,就将郑泰连抬带拖的给拖了出去,押向惠安县大牢。
  “大。。。大。。。府尊相公。。。这。。。此。。。此。。。人不是你的随从吗?为何就成了山贼了?”一旁的孟光喜惊问道。
  “此人为双阳山贼首,姓郑名泰。”李三坚看着孟光喜据实而告道:“此人欲求官府招安,但本官不信他,因此将其拿下,就其罪行再行断之。”
  其实并不是李三坚不相信郑泰欲求官府招安,李三坚反倒是早已是相信他的诚意,不但如此,李三坚心中早已起了爱才之意,已经有了将其收在麾下的想法。
  但此时的郑泰仍是桀骜不驯,仍是匪性难除,此前不久,郑泰斩了他一名手下,明里是胁迫其余手下接受官府招安,可暗地里就有着威胁李三坚的意思,起码在当时就是如此,若当时李三坚不同意,那么大环刀也许就会落在李三坚的头上。
  如此之人,岂能为李三坚所用?
  因此李三坚是打算将他关上一段日子,消磨消磨郑泰的锐气,去除郑泰身上的匪气,其后再根据情况是否将其收于麾下。
  这就是李三坚的打算。
  “他就是郑泰?”孟光喜闻言是更加吃惊了。
  “嗯?孟县令识得此人?”李三坚闻言看着孟光喜反问道。
  “当然识得。”孟光喜答道:“这个郑泰在惠安县可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呢,本县还画影图形捉拿过此贼啊,不过这模样也不像啊?”
  这个世上捉拿贼寇,凭借的就是画像,若是描述不准或者画师画工太差,是完全可能出入较大的,李三坚心中暗道。
  孟光喜顿了一顿后接着说道:“郑泰此人,渔民出身,其后打家劫舍、占山为王,官府数次围剿,均是无功而返。”
  “嗯,原来如此,此人平日里祸害的是些什么人?”李三坚沉吟片刻后问道。
  若是郑泰祸害百姓、十恶不赦,自己就做一次言而无信的小人又如何?李三坚心中暗道,如此无论如何,也不能留他活在这个世上。
  “此人乃是个恶贼,这是毫无疑问的。”孟光喜闻言答道:“不过下官倒是未听说过此人祸害过普通百姓,只是做些绑票勒索、贩卖私盐等等勾当,哦,对了,他们还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号。。。”
  替天行道?又是替天行道,李三坚闻言不禁笑了起来。
  这个世上的天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宋皇帝,无论何人也无法替天做主、替天行道,替天行道不过是糊弄手下、愚昧百姓而已。
  绑票勒索、贩卖私盐?李三坚随后想到,既然为绑票勒索、贩卖私盐之勾当,那么他们的绑票的对象当然就是富户了,一般贫困百姓家中是一贫如洗,哪里有多余钱财物给他们勒索的?
  可富户也是百姓,也不能随意剥夺他们的财物。
  劫富济贫?劫富济贫完全是胡说八道,若这个世上允许劫富济贫的话,岂不是乱了套了?那么何人又敢成为富人?
  不过郑泰等人所作所为,勒索富户、贩卖私盐,要比欺凌百姓要好那么一点点,李三坚随后转念想到。
  “孟县令!”李三坚随后吩咐孟光喜道:“钟成一案就由你惠安县断之,有何结果上报州衙便是。”
  “下官遵命!”孟光喜闻言大喜,慌忙接令道。
  李三坚此言就表明了不再追究孟光喜与钟成的关系了,因此孟光喜心中暗暗欢喜。
  “李府尊,郑泰一案又当如何啊?”孟光喜随后问道。
  “不是有个。。。有个杀威棒吗?”李三坚想了想后答道。
  “下官领命!”孟光喜心领神会的应道。
第二十五章
水患
  “这鬼天气,何时能够放晴啊?”
  泉州惠安县县衙之中,李三坚愁眉苦眼的看着由瓢泼大雨变成的绵绵细雨,喃喃自语道。
  李三坚此处泉州赴任,在进入福建路之后,遇到最多的天气,就是雨天。一路之上,或瓢泼大雨,或淫雨绵绵,根本就没有消停过。这么些日子,李三坚几乎就未见过阳光。
  恶劣的天气已经严重影响了李三坚的行程。
  此时李三坚腿部受伤,再加上雨或大或小的下个不停,因此被困于惠安县之中,无法起行赶往泉州。
  李三坚心急如焚,却又是无可奈何。
  “孟县令。”李三坚躺在一张躺椅之上养伤,侧目问向惠安县县令孟广喜道:“惠安县匪患如何?泉州匪患又是怎样的?你可否了解?”
  李三坚自开封府出发之时,宋帝赵佶就亲口叮嘱过李三坚,严防泉州海贼。
  可此时李三坚海贼未遇到,倒是先遇到了山贼。
  因此李三坚急于了解泉州匪患的情况,以便今后对症下药。
  “李府尊。。。这。。。”孟广喜闻言看了李三坚一样,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孟县令,有话直说,在本官面前,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难道害怕说错了话,本官治罪于你吗?”李三坚见状有些不喜的对孟广喜说道。
  通过与孟广喜两日的接触,李三坚觉得孟广喜是个极为谨慎之人或者是个胆小之人,并且在上官面前极善溜须拍马,使得李三坚心中暗暗不齿。
  如此之人,岂能治理好地方?治理好“泉州三邑”之一的惠安县?此时李三坚心中已经起了换掉惠安县县令的想法。
  “李府尊,恕下官直言。”孟广喜并不知道李三坚心中转过如此之多的念头,犹豫片刻说道:“惠安县,乃至泉州是有匪患,匪患之事是久拖不决。不过府尊相公,目前来讲,匪患非首要之事,非当务之急也。”
  李三坚善于察言观色,孟广喜也同样如此,甚至更甚于李三坚。
  孟广喜今天三十余岁,年龄并不算老,但却也在泉州官府厮混了十余年了,早已练就了揣摩上意的本事。
  孟广喜与李三坚接触两日后,就发现了李三坚与前任泉州知州不一样,甚至与大多数官员不一样,那就是李三坚极富进取之心,是一名想做出一番宏业的年轻官员。
  因此孟广喜不拿出些本事出来,又怎能引起李三坚侧目相待呢?在新任知州面前未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没留下好印象,那么自己的前程就堪忧了,孟广喜心中暗道。
  “哦?匪患非当务之急,那么何为当务之急?”李三坚闻言,顿时就来了精神,自躺椅之上坐起身来看着孟广喜问道。
  “李府尊,目前惠安县,乃至泉州当务之急,乃是水患。”孟广喜答道。
  “水患?哎哟。。。”李三坚闻言大吃一惊,自躺椅之上站了起来,碰到了右腿伤处,顿时疼得呲牙咧嘴的。
  “府尊,你没事吧?”孟广喜见状慌忙扶着李三坚问道。
  “无碍,无碍。”李三坚摆摆手道:“此处可有泉州地图?是地势图,有就快快取来。”
  “有,下官这就去取。”孟广喜应了一声,就去取地图去了。
  李三坚手中也有一份自吏部取来的泉州地图,但那是泉州人口、商业图,而非地势图,因此李三坚吩咐孟广喜道
  片刻之后,孟广喜就将泉州地势图取来,并平铺在了木桌子上。
  我怎么会没想到啊?为何会如此的疏忽?李三坚看着泉州地势图,心中暗暗自责道。
  连日暴雨,必然会导致山洪暴发,河水暴涨,由此就定会产生水涝,如此简单的道理,自己为何没有想到?
  因此目前泉州的当务之急确为水患,而非匪患。
  “府尊,请看。”孟广喜指着地图说道:“泉州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多山多水少平地,泉州第一高峰为戴云山,高六十余丈,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其间遍布山地、丘陵、河谷、平原等等。而惠安县位于泉州东北部,因此惠安县的水患较轻,下官估计,地处东南的南安、南安江两县水患当是较重。”
  “南安、晋江?”李三坚看着地图久久不语。
  南安、晋江水患较重,到底是真是假,若真如孟广喜所言,上述两县水患较重的话,那么重到何种程度?
  等等等等,一系列问题,此时的李三坚均是两眼一抹黑,是一无所知。
  当务之急非水患,而是立即赶到泉州,就算天上下刀子也必须如此了,李三坚心中暗道。
  “水患如此,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了。”李三坚随后看着窗外的大雨后叹道。
  李三坚叹了口气之后,正要说准备离开惠安县之时,孟广喜接口道:“李府尊说的是,泉州也会因此多了不少流民,而山中贼寇,在他们当中其实有许多人本为流民,迫于生计,从而铤而走险。”
  李三坚闻言顿时怒从心头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2/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