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2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4/796

  金甲年轻骑士就是辽当今皇帝陛下耶律延禧,今年刚满二十六岁,为被追赠为辽顺宗的耶律浚之子,辽道宗耶律洪基之孙。
  耶律延禧太康元年出生,险为权臣耶律乙辛所害,幸得萧兀纳保护周全。太康六年,守太尉、中书令,受封梁王,进封燕国王、天下兵马大元帅。大安七年成为皇位继承人。寿昌七年正月十三日,耶律洪基去世,于是耶律延禧奉其遗诏即位,群臣上尊号为“天祚皇帝”。
同年二月初一日,改年号为乾统,大赦天下
  寿昌七年正月十三日即为宋建中靖国元年正月十三日,也就是说辽帝耶律延禧比宋帝赵佶晚了正好一年即位,比李三坚杖毙赵沆早了两日。。。
  四季狩猎为辽诸帝所喜爱,而辽新帝耶律延禧更是喜爱,可用狂热来形容,于是耶律延禧即位不久,丢下朝中无数急需解决的政事,不顾刚刚即位,朝中仍是潜流暗动,不顾辽朝廷尚未稳定,不顾先帝耶律洪基尸骨未寒,就跑到好水泺狩猎天鹅。。。
  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
  契丹为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契丹皇帝在立国之后依旧保持四时游牧的生活方式。每年的春夏秋冬,辽帝们会轮流到是个不同的地方居住,称之为四时捺钵。
  其中春捺钵,也就是正月上旬至三月上旬,一般是狩猎天鹅、捕鱼等等;夏捺钵是在四月中旬至七月中旬,主要就是避暑、议政、狩猎;秋捺钵是在七月中旬入山,主要就是射鹿、熊等等;冬捺钵是十月以后,是避寒、议政、狩猎虎、狼等等。
  狩猎,宋时又称“田猎”、“羽猎”、“打猎”“打围”等等。
  辽皇帝每至狩猎之日,不但有将领、武士、侍卫、军卒、宫人、仆役、猎人等各色人等相随,还有皇后及诸多嫔妃、皇子、公主跟随,可谓是人数众多、声势浩大。
  他们猎捕众多虎、豹、狼、兔、狍、鹿、鸟、禽以待献上。从获取的猎物到结束后的分配、赏赐,都有一套复杂的礼仪,宛若一场谋划周密的重大军事战役。
  此时耶律延禧狩猎天鹅就亲率两千皮室军与三千临时征召来的斡鲁朵民户,再加上嫔妃、皇子、公主、大臣等人,共六七千人一同狩猎。而斡鲁朵民户这些日子几乎什么事情都干不了了,只陪着耶律延禧射猎天鹅、捕鱼等等。。。
  此为耶律延禧即位后头一次狩猎,当然排场是要摆得越大越好。
  随着耶律延禧一声令下,契丹众武士纵马狂奔,沿着湖岸就向着湖中开弓放箭,一时之间,是箭如雨下,遮天蔽日的,无数天鹅中箭发出一阵又一阵嘶鸣声,自半空之中落下,噗通噗通的掉入了湖中。
  上百个奴仆、斡鲁朵民户却冒着箭雨,跳上木筏就向湖中划去,并跳入水中,去打捞中箭的天鹅。
  若给耶律延禧献上一只天鹅,最好是中箭不死的,甚至是活捉一只天鹅,那么就能得到丰厚赏赐,甚至封官加爵都有可能
  如此,冒些风险又算的了什么?
  无数天鹅被利箭自空中射落,更有许多天鹅向着湖对岸逃去。
  “当。。。当。。。当。。。”
  “噼啪!噼啪!噼啪!”
  此时湖对岸响起了一阵又一阵刺耳的声响,无数斡鲁朵民户在湖对岸敲锣打鼓,燃放爆竹,并立起了数面恐怖图腾,拼命将天鹅向耶律延禧所在的岸边驱赶。
  更有许多斡鲁朵民户跳入湖中,划着木筏,追着驱赶着天鹅。
  大辽皇帝陛下喜爱狩猎天鹅,而其箭法却又稀松平常,因此必须将天鹅驱赶着离他较近才行,如此方能博得耶律延禧的欢心。
  湖水激荡,加上场面混乱,再加上北人不习舟船,因而有许多斡鲁朵民户天鹅没赶着,反倒是落入了水中,噗通之声不断响起,就如湖中下饺子一般。
  此时虽已至春季,但北国之春仍是较为寒冷,湖水就很是冰冷彻骨了,许多斡鲁朵民户被捞上来之后,早已是被冻得脸色发青,哆哆嗦嗦的半天说不出话来,甚至有人直接被冻昏死过去。
  不过虽然如此,仍有不少斡鲁朵民户不顾落入水中的危险,划着木筏,驱赶着天鹅。
  此时众斡鲁朵民户不但要冒着落入水中的风险,同时越靠近越对岸,还要冒着如雨的箭矢,还要冒着被弓箭误伤的危险。
  好水泺湖畔,耶律延禧骑着一匹异常神骏的、枣红色的御马,哈哈大笑,不断弯弓搭箭,射向湖中的天鹅,只不过。。。。。
  只不过耶律延禧射出的羽箭却未射中一只天鹅。。。话说天鹅早已受惊,许多天鹅早已展翅高飞,飞向了远方,因此耶律延禧未射中一只天鹅,反倒是听到湖中传来一阵惊呼声。
  “有人中箭了。。。”
  “快,快救上木筏。”
  耶律延禧闻言愣了片刻,取过一支金批箭,又向湖中射了一箭。。。
  箭去如流星,很快耶律延禧等人又听到一声惨叫,同时还有人落水的声音。
  “真是败兴!”耶律延禧抛去手中弓箭,悻悻的说道:“受伤之人一人赏两头肥羊,回去养伤吧。”
  其实此时的耶律延禧并不感到扫兴,而是感到有些兴奋。。。
  原来射人比射禽兽有意思多了。。。耶律延禧心中兴奋的想到。
  “朕累了。。。”耶律延禧随后跳下御马,伸了个懒腰后说道。
  “过来侍候陛下!”一名内侍闻言挥手让两名随驾的宫女走了过来。
  两名年仅十五岁的辽宫宫女一左一右走到耶律延禧身侧,扶着耶律延禧走到了一处青草长得特别茂盛的地方。
  耶律延禧躺在地上,看着蓝天白云,闻着青草与身旁两名少女身上的芬香,不禁惬意的闭上了双眼。
  两名少女开始宽衣解带,同时也为耶律延禧宽衣。
  周围护驾的宫中护卫也很快用厚布将耶律延禧等三人围了起来。
  于是淫声浪语很快就从帷幕之中传了出来,飘荡在了草原之上。
第四章
天可汗的子孙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边?豆之事,则有司存?”
  草原之上的天空是异常的晴朗,湛蓝色的天空一望无际,就像碧玉般的澄澈,湛蓝色的天空之上点缀着一朵朵白云,就如同一朵朵洁白的花朵,绽放在半空之中。
  碧蓝的天空之下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绿茵如毯的草原是宁静的,毡帐点点,牛羊成群。
  此时绿茵如毯的草原之上趴着一名十七岁的少年,正翻看着手中一本破旧的《论语》,身边是数匹牛、羊、马,正悠闲着吃着青草。
  少年边看边吃力的诵读,读着读着就卡壳了,对书中的意思许多是无法理解,也无法读懂,同时书中的许多字少年也是无法辨认的。
  于是少年翻了个身,躺在了青草之上,高举手中破旧的《论语》,使之被阳光直接照射,这样做,少年似乎是能够看懂一般。
  可少年盯着看了半响仍是无法理解,于是只好收起书本,并将其小心翼翼的放入怀中,伸手拔下几根青草,放在口中咀嚼,双手枕在脑后,看着蓝天白云想着自己的心事。
  少年自幼喜爱汉学,但家中贫困,无法寻访名师,仅有的几本汉书还是母亲偷偷的用数头羊换来的。
  少年苦于无明师,因此只能自学,可汉学精妙,岂是一个草原少年能够完全自学成才的?
  不行,无论如何,也要外出寻访汉学明师,少年此时暗暗下决心道。
  可自己走了,家中又怎么办?少年随后苦恼的想到。
  “石头,石头,快回家去吧。。。”正在此时,一名名叫衮儿的家奴骑着一匹劣马,气喘吁吁的奔到少年面前说道。
  衮儿是个汉人,为少年家中的家奴,年龄也与少年一般大小。
  少年家中贫困,按常理,家中是不可能有奴仆的,可衮儿的祖上就为少年祖上家奴,家奴身份也是世代相传的,因此衮儿也就成为了少年家中奴仆,并忠心耿耿的。无论少年家中是怎样的状况,衮儿是一直忠心跟随,除非少年家中将衮儿送人或者卖掉。
  “衮儿,发生什么事情了?”名叫石头的草原少年闻言从地上一跃而起的问道。
  衮儿虽为石头的奴仆,但石头从未将其视作奴仆,而是视作兄弟,两人自幼就生活在一起,也是情同兄弟一般。
  “快回去吧,你爹爹不行了。。。”衮儿闻言焦急的答道。
  “什么?”石头闻言大吃一惊,连忙牵过一匹正在吃草的马匹,一边问道:“爹爹出了什么事情了?早上出去还是好好的啊?”
  这些马匹、牛羊可是石头替他人放牧的,一般情况之下,是不允许使用的。
  若是损伤了马匹,石头家中可是赔不起的,不过目前自己父亲出了事,石头也顾不得许多了。
  “你耶耶他刚被人抬回来的,浑身是血啊,已经快不行了,具体为什么这样,我也不太了解。”衮儿闻言焦急的说道:“哎呀,你快回去吧,晚了怕来不及了啊。。。”
  石头点头,双臂微一用力,就翻身上了面前的这匹没有任何马具的光背马,双腿夹了夹马腹,就催促着马匹向着自家毡帐疾驰而去。
  自幼在草原长大之人,驾驭马匹是如臂使指,胯下马匹没有任何马具,石头却稳稳的骑在了异常颠簸的马背之上,能够异常娴熟的驾驭马匹。
  。。。。。。。。
  “爹爹怎样了?”石头与衮儿策马疾驰,奔到了自家毡帐之前,还未下马,石头就问向站在毡帐之前的人。
  “哎。。。快不行了,石头你快进去吧。”毡帐之前一名契丹女子见石头回来后,连忙扶住马匹后对石头说道。
  石头点头,将马匹交给身边的契丹女子,就疾步冲进了自家破旧的毡帐。
  “娘娘。。。爹爹他?”石头冲进毡帐之后,只见自己父亲躺在了一张破旧的羊皮之上,眼睛紧闭,脸色苍白,周围长满黑粗胡子的嘴里不断的喘着粗气,就如一具破旧的风箱一般。同时右胸之上缠满了羊皮,羊皮之上仍是在向外渗透着鲜血,一滴一滴的落在石头父亲身下的破羊皮之上,石头见状惊问道。
  “石头,你爹爹他。。。。他中箭受伤了。”坐在石头父亲身侧的石头母亲抽泣的答道。
  “中箭?他不是随驾狩猎吗?为何会中箭?”石头闻言快步走到父亲身边后接着问道。
  “误伤而已!”一名将石头父亲抬回家的斡鲁朵民户答道:“陛下已经赏赐了他两头肥羊了。”
  “什么?两头肥羊?一条人命只值两头肥羊吗?”石头闻言,站起身揪住一名斡鲁朵民户胸口的衣服怒问道。
  “你问我?”肥胖斡鲁朵民户掰开石头双手,用力将石头甩再来地上后说道:“要问你问皇上去,问我等做甚?”
  “羊捆在帐后了,我们走了。”另一名斡鲁朵民户有些同情的对石头母子说道。
  “石头,算了,算了!”石头母亲见石头仍是一副气愤的模样,于是劝道:“你还是去看看你爹爹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4/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