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796

  “李公子,快快里面请。”银楼柜台掌柜姓张,是个三十余岁的汉子,原为李记金银铺的一名干了十余年的伙计,这次银楼开张,就将其提拔为了银楼的柜台掌柜。同时李三坚一方也没有异议,原因就是身为银楼柜台掌柜必须是一名对珠宝、金银首饰的加工、贩卖等方面较为熟悉之人,而李三坚一方却无一人是这样的,因此只有用李记金银铺的老人。
  小厮不了解内情,张掌柜可是知道的,于是也瞪了唱名小厮一眼,将李三坚迎了进去。
  李三坚为银楼幕后大东家,因此张掌柜的态度是异常的恭顺。
  “东林,你前面照应一下,我进去看看。”李三坚随后转头对曾公明说道。
  李三坚是官,而曾公明是吏,而朝廷对吏的限制就没那么严格了,是允许经商的,因此李三坚一方主要就由曾公明出面了。
  “哥哥你自方便,弟理会的。”曾公明应道。
  “少东家在吗?”李三坚边走边问道。
  “在在,在内堂呢,李公子请。”张掌柜连连答道,说罢就将李三坚迎入了内堂,李三坚进入内堂之后,张掌柜就微笑着将门拉上了。
  因李三坚是背对着他,因此李三坚并未看到张掌柜的笑容有些猥琐。。。
  “哎哟,李大官人于百忙之中能够抽出空来,到小店看看,真是难得啊,小女子真是感激不尽。”又是女扮男装的李婉婷见李三坚进入内堂之后,迎上来后笑道。
  李三坚闻言顿时就白了李婉婷一眼,自顾自的坐了下来,端起桌上一碗茶水喝了一口道:“你这是在骂我吗?”
  “李大官人,这是奴家的茶碗。。。”李婉婷见李三坚又喝上了自己喝过的茶碗,于是哭笑不得的说道。
  “哦,是吗?”李三坚闻言尴尬的转移话题道:“今日三坚前来主要就是为了感谢少东家。”
  桌上摆着两碗茶,自己明明是喝的最靠近自己的一碗茶,就算位置错误,为何每次二选一都会选错?李三坚心中暗道。
  “谢我什么?”李婉婷眼波流转,嫣然一笑后问道。
  “明知故问!”李三坚端起另一碗茶水后说道。
  “大官人,这碗茶也是奴家的。”李婉婷说道。
  “咕咚。。。”李三坚将刚喝进口的一口茶水咽进肚中后,指着李婉婷说道:“你。。。你。。。这个世上哪里有一人喝两碗茶的道理?”
  “嘻嘻。。。”李婉婷见状不由得笑了起来:“两碗茶算什么?一人喝八碗茶奴家都见过呢,大官人未发现每碗茶的味道都不一样吗?”
  “大官人口渴,奴家给你沏茶便是。”李婉婷嫣然一笑,起身取过一套茶具,边沏茶边说道:“大官人对银楼满意吗?”
  “满意,非常满意。”李三坚一边欣赏着李婉婷沏茶的优美身姿,一边赞道:“银楼装饰极为典雅、别致,真是有劳姑娘费心了。”
  “这是奴家按大官人要求办的。”李婉婷笑道:“不过银楼名称是否有些。。。”
  “姑娘有话直说便是,何必吞吞吐吐的?”李三坚笑道:“难道‘翠轩居’名称不好吗?”
  银楼之名还是李三坚想出来的,不说搜肠刮肚,但李三坚也是费了不少心力才想出来的。
  “好是好,不过做买卖的,首先要让人知道你是做什么的。”李婉婷闻言直言道:“‘翠轩居’使人感觉像是个书铺,而不是银楼,名称是否不太妥当?大官人,你觉得呐?”
  真不愧为大宋状元郎,给银楼取个名字也是如此的高雅,即便如此,李婉婷心中还是暗赞道,只不过‘翠轩居’确实使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到底是做什么买卖的?
  “姑娘不愧为大贾之家出身,看出了紧要之处。”李三坚赞了一句后接着说道:“我也想过,此名确实是有些名不符实。不过有句老话说的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做此等买卖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是长久之事,如此日子久了,还怕无人知道‘翠轩居’是做什么的吗?最为紧要的是,世人都是喜欢附庸风雅的,特别是富裕之人更是如此,只要为风流雅事,无不趋之若鹜,这个时候,钱倒是小事一桩了。”
  李三坚随后看着李婉婷笑道:“这也是我要你们将银楼装饰得高雅、别致的原因,李姑娘你要明白,贵重的珠宝首饰一般庶民百姓可是用不起的,因此我等的买卖可针对的不是一般庶民百姓,而是这些喜欢附庸风雅之人的。”
  李三坚算是看透了宋目前的状况,就是四个字“附庸风雅”,自皇帝、百官至庶民百姓,自上到下都是如此,所谓千金求一字,并不是说一个字真的价值一千金,而是附庸风雅。。。
  “嗯。。。难道我李家也是附庸风雅之家吗?”李婉婷此时已经给李三坚沏好了茶,于是看着李三坚问道。
  “你李家不是吗?”李三坚笑着反问道。
  明明是大商大贾之家,家中财产富可敌国,可无论从家宅风格,还是穿着打扮,均是少了一分“富贵逼人”,而多了一分“意趣雅致”,这不是附庸风雅,又是什么?
  “去你的,你才是附庸风雅。。。”李婉婷推了李三坚一把后嗔道。
  两人年龄都不大,均是年少之人,同时为了筹划银楼一事,两人这段日子也见了不少面了,已经是较为熟悉了,因而此时两人之间已经是少了一分敌意,而多了一分亲近,不知不觉的,两人已经互相在开玩笑了。
  “你不去做买卖,可真是屈才了。”李婉婷随后对李三坚说道。
  “哈哈,姑娘此言谬矣。”李三坚笑道:“我等之人岂能做买卖?”
  “李大官人,难道你真的与世人一般,瞧不起我等做买卖之人吗?”李婉婷闻言心情顿时急转直下,有些冷淡的问道。
  “哎,姑娘此言又差矣!”李三坚闻言叹道:“姑娘错解了三坚之意了,三坚自幼家中贫寒,不是不想做买卖,更不是瞧不起买卖人,而是实在是无本钱、无门路做买卖啊,穷人就是如此,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有本钱做买卖?就拿银楼来说,没有李姑娘鼎力相助,这银楼哪里办得起来?李姑娘,实话告诉你吧,三坚在走上求学之路之前,还想在琼台卖海鲜呢。。。”
  “琼台卖海鲜?琼台尽为海鲜,还需你贩卖吗?你。。。嘻嘻。。。真真的笑死奴家了。。。”李婉婷闻言顿时愣了一愣,随后指着李三坚笑了起来,笑得是上气不接下气的,是无比欢畅。
第二百八十九章
冤家路窄
  宋之商品经济发展是空前的,市场繁荣,商铺店肆鳞次栉比,作为商品经济的主体,商人当然也随之大量增加。
  “宋太祖乃尽收天下之利权归于官。于是,士大夫始必兼农桑之业,方得赡家,一切与古异矣。”
  宋之商品经济发展,商人的地位较宋之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就连许多士大夫都是出自于商贾之家,商贾也大量入仕为官。
  不过虽然如此,宋之商贾虽地位提升,但仍未根本改变商人地位低下的状况。
  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始终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特别是在世人的眼中,特别是小商小贩。
  李三坚不歧视商贾之见,使得李三坚与李婉婷相谈甚欢。
  话说李三坚目前虽躲在幕后,但也算是开始经商了,已经成为了商贾之中的一员。
  “你们干什么?”
  “不能往里闯啊。。。”
  “你们。。。你们怎敢拆欢门?”
  “来人啊,有人砸场子啦。”
  “尔等大胆,你们可知这是谁家的买卖吗?”
  “直娘贼,不就是李家吗?砸的就是你们!”
  李三坚正与李婉婷谈话之时,外面忽然开始吵闹起来,喧嚣繁杂不已,似乎是有人上门闹事。
  “大官人。。。”李婉婷吃了一惊之后,看着李三坚浅笑道。
  “走,出去看看。”李三坚站起身来,极为恼火的说道。
  李婉婷的笑容之中明显带着一丝嘲讽或取笑之意,使得李三坚又羞又恼。
  你李三坚不是堂堂开封府府衙判官,判刑讼之事,可此时“翠轩居”开张的第一天,居然有人上门滋事?
  如此让李三坚情何以堪?起码使得李三坚面子上在李婉婷面前过不去了。。。简直有些无地自容了。。。
  “啪!”待李三坚与李婉婷赶到“翠轩居”门口之时,正在柜台支应的曾公明照着一名前来滋事汉子脸上就呼了一巴掌,抽得滋事汉子晕乎乎的。
  “大胆狂徒,竟敢上门滋事?尔等难道是活腻味了?”曾公明气得脸上肥肉不停的抖动,肥胖的身子挡在十数名前来滋事汉子面前后大声怒骂道。
  山魁、许彪如山岳一般,一左一右的立在曾公明身后,使得滋事汉子们暂时不敢再妄动了。
  此时原李记金银铺的伙计缩在了后面。
  “你是何人?”一名滋事汉子问向曾公明道。
  “没看见吗?”曾公明抖了抖身上的吏服后说道:“小爷我乃是开封府府衙勾押官,尔等还不退下?难道想吃牢饭吗?”
  “哎哟,好大的官威啊!”正在此时,一个令曾公明感动异常熟悉的话音想起,一名四十余岁的中年人分开人群与一名衣着异常华贵的年轻人走了过来。
  “是你?你怎么还没死啊?”曾公明看清楚来人是李三坚的老冤家周方庚之后,恨恨的说道。
  “哈哈,某些人盼着老夫死,可老夫却是活得好好的,而且还越活越滋润。”周方庚随后脸色一沉后说道:“老夫现为魏国公门下,小子不过是个吏胥,连官都算不上,还摆什么官架子?”
  “哈哈,不过是个下三滥的当差的,还摆什么谱啊?”
  “一个当差的,他还真以为他是官了?”
  “正是,一个狗差竟敢殴打公府的人?这笔账应与他好好算算。”
  “小子打了人,汤药钱该如何算?”
  “算什么汤药钱?走走,拖了他见官去!”
  前来“翠轩居”滋事之人均为魏国公府之人,此时顿时恢复了被曾公明稍挫的气势,纷纷大喊大叫,吵吵嚷嚷的,不是曾公明身后站着两名魁梧大汉,早就对曾公明动手了。
  周方贵被剥夺吏员身份,赎铜、仗刑、判开封府编管,可没过多久,本事了得的周方庚就投在了魏国公赵沆门下,并很快成为了赵沆的心腹。
  被剥夺吏员身份之人,且尚被编管之人是不允许再入衙门的,但周方庚是投在魏国公门下,相当于魏国公府宅老或仆役,如此就不算是违反宋之律令了。
  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即为狗仗人势、狐假虎威,魏国公赵沆虽不是宰执,但他毕竟是皇亲国戚、赵氏宗亲,其身份地位也是不容小觑的。
  周方庚也因此仗着魏国公撑腰,又恢复了一些往日的光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