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2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0/796

  “令尊外出可是去的南面?”李三坚闻言打断许叔微,问向郭粲道。
  “没有!”郭粲摇头道:“他是去的大名府,自大名府回来之后就患病了。”
  “你接着说。”李三坚点头对许叔微说道。
  说了“水毒侯”之病只在春夏两季发病,还需问郭汜佲去了哪里吗?许叔微心中暗暗嘀咕道。
  “郭老员外所患之病绝不是‘水毒侯‘之病,是有人下毒,或者说是有人下蛊,因而郭老员外中的毒也可称为是‘蛊病’或‘蛊毒’,但此蛊非彼蛊也,绝不是‘水毒侯’之病。”许叔微随后细细的说道。
  “何为‘蛊病’或‘蛊毒’?”李三坚闻言沉吟道。
  “‘蛊病’或‘蛊毒’是为邪术。”许叔微此言一出,顿时将众人吓了一跳。
  朝廷最忌讳的就是江湖邪术,一般来说,一旦查明有人使用了邪术,必然会严惩不贷,抄家砍头,那还算是轻的,重则剐刑、灭门都有可能。
  “元祐太后”孟氏不就是因为被人栽赃,使用了邪术而曾经被罢黜了皇后之位吗?
  李三坚曾经听人说过此事,“元祐太后”孟氏被罢黜皇后之位后,其左右宫女、内侍或挖眼,或炮烙,或剥皮,或砍头,死的是惨不忍睹,章惇、蔡卞等人也利用此事将无数元祐党人贬黜,将他们赶出了朝廷,“元祐太后”孟氏一案又被称作“巫毒”之案。
  虽然“巫毒”之案是宫中争权夺利,是因为党争而产生的结果,但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个事实,那就是朝廷是决不允许使用邪术的,是忌之如洪水猛兽。
  没想到此地此地忽现“巫毒”邪术,使得李三坚吃惊不已,同时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说详细点。”李三坚想了想后对许叔微说道。
  “‘巫毒’邪术多见于两湖、湘中及湘西、岭南特别是西南大理国一带,文人学士交相传述,笔之翰籍。书中记载制作蛊的方法,一般是将多种带有剧毒的毒虫如蛇蝎、晰蝎等放进同一器物内,使其互相啮食、残杀,最后剩下的唯一存活的毒虫便是蛊。蛊的种类极多,影响较大的有蛇蛊、犬蛊、猫鬼蛊、蝎蛊、蛤蟆蛊、虫蛊、飞蛊等等。。。”许叔微说道。
  “这么多啊?你就说中了‘巫毒’之术有何后果就行了。”李三坚听得是头晕脑胀的,于是打断许叔微道。
  “后果是显而易见的。”许叔微闻言答道:“就是患病,患病之人或失去心智,从而人就会癫狂,做出许多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就如郭老员外一般。”
  “是这样吗?”李三坚转头问向郭粲道。
  “家。。。家父从。。。从前视财如命,可自从患病之后,却异常大方,将祖产。。。祖产送给了他人。。。”郭粲点点头答道。
  “大胆贼子,竟敢如此猖狂?京畿重地、天子脚下,竟敢用‘巫毒’邪术,祸害百姓,真是令人愤怒,无法容忍。”李三坚异常愤怒的说道。
  事情到了此时,李三坚岂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定是贼子们为了谋夺郭汜佲、郭粲父子的家产,从而用“巫毒”邪术,使郭汜佲失去了心智,使其甘愿捐出全部家产。
  这么说年初之时,李三坚在马鸣溪渡口听到的镜湖山庄一事也是同样的事情?当时李三坚也听说过有这么一名仙姑?定是如此,李三坚心中暗暗下结论道。
  李三坚还有一处未想明白,那就是方才郭汜佲胡言乱语之时,口称“大明神”。
  “大明神”是何物?是摩尼教的神灵,是被摩尼教教众所崇拜的神灵,如此说来,难道这个所谓的仙姑是摩尼教之中的人吗?
  因此李三坚据此判断这个所谓的仙姑就是本案的关键所在。
  “吴捕头!”李三坚想明白之后,就问向吴淼山道:“贼子何在?”
  “哪个贼子啊?仙姑吗?”李三坚考虑良久,一直没有说话,此时忽然开口,又是问的莫名其妙的,不过吴淼山还是猜出了李三坚所问何人。
  “正是这个妖女,她在哪里?”李三坚点头道。
  “这。。。这个属下实在不知。。。”吴淼山转头问向郭粲道:“妖女现在何处?”
  “她。。。行踪不定,小的。。。小的也不知道。”郭粲战战兢兢的答到。
  “嗯,无论她在哪里,必须将其拿下。”李三坚见状吩咐吴淼山道:“吴捕头,此事就交给你了,三日内将其拿下,拘至府狱。”
  “属下遵。。。”吴淼山话音未落,一名捕快慌慌张张的奔过来打断了吴淼山的话。
  “判官。。。相。。。。公。。。外。。。面。。。来了还多人。。。”捕快神色异常慌张的说道。
  “什么?”李三坚闻言大吃一惊,快步与吴淼山走到门口,向外望去,只见郭汜佲父子的住处外面围上来一群人,黑压压的将李三坚等人所在的屋子围了个水泄不通的。
  “仙姑治病救人、广施恩泽,是我等的活菩萨,可官府居然想捉拿仙姑,是何道理?”
  “仙姑接管农庄之后,免除了我等许多捐税,我等才有好日子过,哪里像郭氏父子这般,对我等竭力盘剥,为何官府要捉拿仙姑?”
  “官府不拿郭氏父子,却拿仙姑,不为民做主,却与郭氏父子相勾结,我等决不让仙姑落在官府手中。”
  “正是,今日就打死这些狼狈为奸的直娘贼,我来偿命。”
  “将他们赶出庄外去!”
  围着屋子的众人手持各种算不上兵器的武器,有木棍、铁锹、挠钩、钉耙等等,同时嘴上大喊大叫的,向着屋子慢慢的走了过来。
  虽然有木棍、铁锹、挠钩、钉耙等物算不上兵器,但因他们人数太多,若是棍棒齐下,李三坚等人定会是骨断筋折,决没有什么好结果。
  因此众捕快均是面露惊惶之色,惊惧的看着围上来的众庄丁,同时又看着李三坚、吴淼山二人,希望他们快点拿主意。
  李三坚看了一眼屋子诸人,心中是异常纳闷,自己刚刚下了缉拿黄仙姑之命,他们就知道了?并且很快就将此处包围了?难道众捕快之中有内奸?或者说自己带来的人之中,有人与他们相勾结?
  应该不会,李三坚随后转念想到,此地李三坚等人是客,而他们是主,应该是听墙根听的。。。
  事态紧急,李三坚也无法细想,于是就与吴淼山交换了一下眼神。
  “相公,属下率人护送你冲出去。”吴淼山拨出了腰刀,焦急的对李三坚说道。
  十余名捕快此时也一齐拔出了腰刀,精神紧张的看着李三坚。
  “庄内还有你们的人吗?”李三坚未置可否,问向郭粲道。
  郭粲非常抱歉的摇了摇头。
  真是他娘的活该,李三坚见状心中暗骂道,平日里定是郭氏父子盘剥庄丁过甚,长年累月的,累积了许多怨气,此时被人稍一撺掇,就炸了锅了,与郭氏父子算总账了。。。
  “不可妄动。”李三坚吩咐了吴淼山一句后,就走出了门外。
  算上李三坚,自己这边才十五人,是以寡敌众,焉能不败?并且也许还会败得死无完尸。。。
  同时何为民变?这就是民变,李三坚心中非常清楚朝廷是异常重视民变的,无论李三坚占不占理,无论是何种原因激起的民变,必然首先会先找李三坚算账,如此一来,非议、弹劾、罢官免职是免不了的,一不小心,还会有牢狱之灾。
  因此李三坚不得不慎重,欲尽快平息此事。
  “诸位乡里,请安静一下,听本官说两句。。”李三坚走到门外之后大声说道。
  门外喧嚣的众人见一名身穿绯色官衣的朝廷官员走了出来,于是吵闹了一阵后,就安静了下来,一齐看着李三坚。
  他们这些人平日里连绿色官袍的官员都少有见到,更不要说绯色官衣以上的朝廷官员了,于是均是有些心怯。
  小民怕官,已经深入了他们的骨髓,此时虽人多胆壮,但忽然出现了一名朝廷“大官”,还是令他们有些害怕的。
  “本官乃是开封府府衙刑讼判官,因郭氏父子一案来到此处,并未有为难诸位乡里的意思。”李三坚镇定片刻后说道。
  其实李三坚心里也有些害怕,万一这些乡民不顾一切的将李三坚。。。岂不是阴沟里翻船了吗?
  不过此时李三坚必须强作镇定,准备与他们据理力争,若李三坚先自乱阵脚,吴淼山等捕快岂不是会更加慌乱?同时自乱阵脚,也是于事无补的。
  就是不知道这些乡民讲不讲道理?李三坚心中暗道。
第二百七十五章
缓兵之计
  “本官乃是开封府府衙刑讼判官,因郭氏父子一案来到此处,并未有为难诸位乡里的意思。”李三坚镇定片刻后说道。
  开封府封丘县郊外郭家庄之中,李三坚站在冷风中,大声对周围黑压压的人群说道。
  此时临近冬季,北风凛冽,吹得李三坚衣决飘飘,再加上李三坚身材挺拔、面目英俊,因而还是使得众人心中是暗暗喝彩。
  不过也有不少人对李三坚是暗暗惋惜,如此如玉树临风般的英俊少年,为何堕入官府,与官府中人瀣一气?
  “不为难我等,为何要为难黄仙姑?”一名庄丁大声喝问道。
  “哈哈,本官为何要为难她?本官来此地查案,不过是有事相询于她,例行公事而已,例行公事懂吗?”李三坚闻言大声答道。
  “我等不懂什么例行公事,就是不能带走黄仙姑。”
  “还说什么有事相询?明明是要将仙姑她下大狱,简直是满口谎言。”
  “哥哥说的是,刚才我还听到了呢,这个狗官要将仙姑她拘入开封府府衙大狱呢。”
  “进了大狱,就什么都完了,不死也要脱层皮啊。”
  “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衙门是官府的衙门,何时为我等小民做主了?仙姑她进去,决没有什么好结果。”
  “正是,我等决不能让狗官将仙姑带走。”
  众庄丁吵吵嚷嚷的,
  李三坚闻言大怒,吸了口气,大声说道:“尔等欲反乎?天下是大宋的天下,大宋自有王法在,本官身为朝廷命官,不过是奉命公事而已。本官奉的是陛下的旨意,为官查案亦是本官的职责,尔等竟敢如此阻拦?尔等行径与造反无异,谋逆之罪,罪无可赦,可是要族诛、凌迟的。”
  李三坚舌绽春雷,声如洪钟,顿时盖住了所有人的声音,并将他们震慑得均是怔怔的看着李三坚,一些人已经明显露出了怯意。
  李三坚趁热打铁,接着说道:“尔等速速退下,本官就当做未看见,否则定以谋逆之罪论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0/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