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796

  蔡樱雪愤怒,屋中顿时就冷气弥漫,似乎是三九寒天已至!
第二百四十八章
审时度势
  “府尊,你怎么来了?快里面请。”李三坚不欲声张,称病在家,可此事不是你想低调就低调得了的,许多人都已知道了此事。
  此日李三坚正在宅内“静养”,开封府知府路昌衡居然登门拜访,使得李三坚慌忙迎了出来。
  “李推官,身体可好?没什么事吧?”路昌衡拉着李三坚“亲热”的问道。
  “府尊,你看下官是像有事的样子吗?”李三坚边走边笑着说道。
  “这就好。”路昌衡闻言点头道:“老夫闻李推官出事,是震惊异常,同时也是异常愤怒,贼子居然谋刺朝廷官员,此乃我天朝罕有之事,简直太令人愤怒,贼子简直太猖獗了。”
  两人走进客堂,下人奉好茶后,路昌衡接着对李三坚说道:“堂堂掌刑讼的官员居然都被人谋刺?我天朝王法何在?不过李推官,老夫有一事不明,就请李推官为老夫解惑。”
  “堂尊有话请讲便是。”李三坚恭恭敬敬的说道。
  “李推官为何不将此事上奏朝廷?”路昌衡沉吟片刻后问道。
  若他人遇到这种事情,早就哭爹喊娘的到处诉苦了,上奏朝廷,奏请朝廷,甚至奏请陛下为他做主了,同时下海捕文书,四处缉捕贼寇,可李三坚就跟没事人似的,既没有上奏朝廷,也没有大张旗鼓的缉拿贼寇,使得路昌衡诧异异常。
  “府尊。”李三坚闻言淡淡的说道:“下官虽遇险,但却是有惊无险,因此并不欲声张此事,免得引起朝中人心浮动,甚至引起陛下、宫中不安。但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多行不义必自毙。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做下此事之人早晚会领教我大宋王法的。”
  李三坚说完此番话后,还特别留意了下路昌衡的神情,看看他有何异常,是否流露出一丝惊慌的神情?可路昌衡却神色如常,并无异常。
  “原来如此。”路昌衡点头道:“李推官能为大势考虑,能为朝廷、陛下考虑,处乱不惊,实乃难能可贵。”
  “多谢府尊夸赞。”李三坚谢道:“下官也有一事不明,就是下官并未声张此事,府尊是如何知道的?难不成朝廷也知晓此事了吗?”
  “这就是老夫今日前来看望李推官的原因。”路昌衡笑道:“京师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的,更何况天子脚下,出了这种事情,岂能不被人知道?巡检司早已上奏朝廷了,就连陛下都知道了,陛下闻之,是异常震怒,颁下严旨,令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巡检司还有本衙追查此事,擒住贼子,定当严惩不贷。同时本官今日前来,也是奉陛下旨意,前来看望李推官的,陛下问,李推官安否?”
  “陛下都知道了?”李三坚闻言起身,望空抱拳作揖道:“微臣何劳陛下如此挂念?微臣无碍,有劳陛下挂念,微臣惶恐之至。”
  是做贼心虚,还是怀有其他目的?李三坚暗暗猜测路昌衡前来自己住处的真正原因。
  皇帝赵佶都下旨了,看来事情已经闹大了,有些人肯定是坐不住了,李三坚心中暗道。
  “案情进展如何?”双方又寒暄一阵后,路昌衡终于开口问道。
  李三坚因为追查毕林奸嫂一案而被人行刺,此事怎能瞒得过开封府知府路昌衡?
  李三坚对此是早有心理准备,早已想好了应答之言,于是答道:“毕林奸嫂一案,下官可以肯定是此案之中是有冤屈的,下官手中也有了一些证据,不过下官欲待深入之时,就遇到了这种事情,一时之间,彷徨无计,请府尊相公指教,下官该如何应对?是继续追查,还是就此停手?待三司、巡检司一同办理此案?”
  李三坚先将这个锅甩给了路昌衡,看看他的反应再说。
  “查,当然要查,一查到底,无论涉及到何人,老夫决不姑息。”李三坚甩锅,路昌衡岂能不清楚?于是路昌衡态度坚决的说道:“此案是本府之事,就应由本府查案,待有了结果,再上呈不迟。”
  李三坚甩锅,路昌衡还能说不查吗?不查就是有与案犯同谋的嫌疑,皇帝追查下来,路昌衡也会吃不了兜着走的。
  “下官遵府尊之命。”李三坚闻言,毫不犹豫、丝毫不耽搁的大声说道。
  于是乎,现在李三追查此案就是奉皇帝圣旨、知府之命了,而不是像从前那样,李三坚是遮遮掩掩的,似乎是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般的。
  李三坚耍了个小心眼,使得路昌衡看了李三坚一眼道:“不过啊,李推官,老夫有些事情还需提醒你。”
  “府尊请指教。”李三坚恭敬的说道。
  “你毕竟是才入仕途,朝廷当中的一些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的。”路昌衡长叹了口气后说道:“京城之内,上有圣尊、皇亲国戚、皇室宗亲,下有百官、胥吏、士庶百姓,老夫对一些事情也是无可奈何的,因此。。。”
  “因此哪些事情当查,哪些事情不当查,下官心中有数,府尊放心便是。”李三坚接口道。
  京城官场之内是贪墨之风、淫欲享乐之风盛行,随着李三坚为官日久,李三坚愈发了解到了这些事情,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接触到了这些事情。
  货赂公行,莫之能禁,贪墨、行贿受贿之事如过江之鲫,贪官污吏,遍布内外,盘剥及于骨髓,京城官场之上是廉吏十一,贪吏十九。
  就拿毕林奸嫂一案来说,就拿周方庚来说,周方庚不过是开封府府衙的一名小小的吏胥,却拥有如此之大的能量,能将黑的说成是白的,白的说成是黑的,完全是黑白颠倒,将毕林活生生的打成了一名重犯,还行杀人灭口之事,甚至还想取李三坚的性命。
  同时周方庚家有良田美宅、酒楼作坊无数,娇妻美妾是左拥右抱,这些是从哪里来的?仅凭他那点微薄的俸禄够吗?不外乎是贪墨而来的。
  毕林案发之后,其家财十有八九被周方庚据为己有。
  李三坚正在收集周方庚等人为非作歹的证据,当然要细查周方庚的底细,周方庚的底细,主要是指其家财,此时已被刘安节、曾公明暗查得差不多了。
  可李三坚就算了解到了这些事情,他又能怎样?
  难道李三坚还来一场宋京城官场大整肃不成?要整肃京城官场非皇帝支持不可,甚至连皇帝支持都不够,还需上下一心,最起码有执政大臣一同支持,如此方有一线可能,目前来讲,此事可能吗?答案是否定的,不可能。
  要整肃京城乃至整个宋的官场,不可避免的要触及许多重要人物的利益,为了此事,多少能臣干吏,高瞻远瞩、见识不凡之士,望洋兴叹、折戟沉沙、头破血流,如欧阳修、王安石等人。
  更何况李三坚一个小小的六品朝义大夫、府衙推官、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
  李三坚此时若未此事,估计还未触及,就会栽了个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跟斗。
  路昌衡闻言心中大喜,可表面之上却只是微微一笑,双手拍了拍座椅的扶手笑道:“李翰韧啊,老夫年纪已老,将至古稀之年,而你却为弱冠之年,青春鼎盛,这个位置早晚都是你的,只要你按部就班,不要性急,不出十年,你必将会坐上高位,到了那时,老夫门下儿子孙说不定还需李翰韧多加照拂呢。”
  十年?李三坚闻言心中暗暗摇头,不知道自己等得到十年不?
  “恩府之言,下官倍感惶恐,下官何德,敢做他想?”此时的李三坚似乎是被路昌衡之言感动了,于是取出一本书册轻轻的放在桌上后说道:“恩府,此为下官自毕林兄长遗孀处拿获的账册,请恩府过目。”
  这本书册就是李三坚自佟氏那里取来的账册,账册之上除了有周方庚等人的名字之外,还有路昌衡的名字。。。
  此时的李三坚计议已定,只拿周方庚等人,只平毕林冤狱,不问账册之事,不去追究此事了,不是李三坚不想,而是李三坚不敢。
  至于拔出萝卜带出泥之类的事情,就由他们自己处理了,个人的屁股由个人自己擦干净去,李三坚就不想操这个心了。
  同时目前这本账册就像个烫手山芋一般,正好甩给路昌衡,让他头疼去。
  饶是路昌衡久经世故,此时看到这本账册后,也是手指微微颤抖,看完之后,盯着李三坚问道:“李推官,你这是何意?”
  李三坚闻言摇头道:“下官年少,不知深浅,此本账册的真假下官无从分辨,因而特请府尊辨别真假。”
  “当然是伪造的。”路昌衡怒道,不过却不动声色的将账册塞入了袖中。
  “李翰韧,随后你打算如何?”路昌衡喝了口茶,稳定了下心神后问道。
  “府尊,那人我是不会放过他的。”李三坚答道。
  “如此龌龊小人,应当不能放过。”路昌衡点头道。
  路昌衡大力支持李三坚拿下周方庚,不过在此之前,需撇清与他的干系,路昌衡心中暗道。
第二百四十九章
来头不小
  “尔等清雨阁不是号称千里之外,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吗?为何连此等一介书生都弄得灰头土脸的?人家毫毛未损,自己倒伤了好几人。”
  周方庚的豪宅之中,周方庚正对着一名四十岁上下的妇人怒吼道。
  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周方庚心中哀叹,自己花费重金请了清雨阁的杀手,欲取李三坚的性命,可临了连李三坚一根毫毛都未伤着,自己还陪了一大笔的佣金,使得周方庚是异常懊悔与愤怒。
  此时这件事情已经闹得是朝野皆知,就连皇帝赵佶都是异常震惊,如此一来,周方庚又该如何收场?一不小心,将会是落到抄家灭门的下场。
  “周官人,此人命不该绝。”坐在一张软椅之上的妇人看了正暴跳如雷的周方庚一眼后说道。
  “何以见得?”周方庚瞪着妇人问道。
  “他身边有高手,还有数名死士。”中年妇人淡淡的答道。
  高手?再高的手,能高得过你们吃这碗饭的人吗?周方庚心中暗道。
  周方庚虽不了解清雨阁的底细,当也知道若清雨阁真想取李三坚的性命,还是办得到的,可此时为何以一句“命不该绝”推脱?
  “周官人”中年妇人随后对周方庚说道:“此人与我清音阁有莫大的干系,你与他之间的事情我不管,但你不能害了他的性命,否则休怪我清音阁无情。”
  “媚儿,我们走。”中年妇人随后对身边一名模样长得异常娇媚的女子说道。
  “你。。。你们。。。”周方庚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气得半响说不出话来。
  清音阁是一个极为神秘的组织,据说其有着手眼通天的本事,周方庚久居开封府,对于清音阁的底细也是不甚了解的。
  事情到了此时,该当如何应对李三坚的步步紧逼?周方庚心中暗道。
  。。。。。。。。
  “老夫与亲家见礼了。”蔡京对着符二娘施了一礼道。
  李三坚遇刺,告病在家,原本想歇息两日,好好思考一下,可没成想上门看望的人是络绎不绝的,有开封府府衙的人,也有同榜同乡之人,此日蔡绒雪的养父,自己的泰山大人蔡京居然也登门看望李三坚,李三坚对此是颇感意外。
  李三坚自己都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在与蔡绒雪成婚之后,就逐渐疏远了蔡氏之人,除了成亲后回门的那次,李三坚根本没有再去过蔡府。
  蔡绒雪倒是经常去蔡府,不过只是看望蔡夫人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