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1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2/796

  北宋将亡,而端王赵佶,现在的皇帝,今后的宋徽宗将会是是亡国之君,李三坚此时是已经知道了。
  李三坚是活过两世的人,当然是知道的。
  可李三坚不但听说章惇说过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之类的话,还听说过章惇所说过的其他大逆不道之言,使得李三坚是异常好奇。
  御史言官也以此弹劾章惇的。
  难道他是个预言家?李三坚心中暗暗纳闷。
  李三坚也明白如此之言是大逆不道的,若被赵佶知晓,将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但李三坚又实在是忍不住,实在是无法将这些疑问憋在心里。
  当初在宫中议立新君之时,章惇为了使其他皇子登上皇位,而故意有贬低赵佶的意思,但李三坚估计此事决不会是如此简单的,章惇之言必定是有其深意,否则他也不会是数起数落,独相达七年之久。
  “李状元,如此之言,岂能言之于光天化日之下?”章惇闻言怒道。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章惇心中暗暗恼怒,自己被剥夺相位,随便被贬至越州,不就是因为这句话吗?
  试问有哪个君王听到此言,不会是龙颜大怒?没将章惇满门抄斩就算是对得起章惇了。
  不过宋祖宗之法,不杀士大夫,使得赵佶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此除非真的有叛逆之举,一般也就是流放了事,而不会是抄家灭门的。
  “老相公敢说,在下为何就不敢问?”事情到了此时,李三坚话已出口,也就坦然了,于是微笑的说道。
  “呵呵,你啊,真是后生可畏也!”章惇闻言捻须笑道。
  章惇倒不是真的生气,只是在观察,观察李三坚此言到底是何意,观察李三坚是否真的是在询问此事,观察李三坚是否是赵佶的耳目。。。
  不过目前两人已将一坛多酒下肚,胆子也是越来越大了。。。
  “你可知我朝之危,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吗?”章惇随后看着李三坚说道。
  李三坚点点头,未置可否的说道:“在下洗耳恭听。”
  “我朝看似繁荣昌盛,但实则已是百弊丛生。”章惇随后缓缓的说道:“此事还得从太祖朝说起。。。”
  一个时辰之后
  “官制、军制、经事、政事等无不百弊丛生。”章惇接着说道:“帝不思进取,相臣将臣,文恬武嬉,文臣爱财,武臣自废武功。长此以往,我大宋危矣。此时若无一名励精图治之君,革除百弊,我朝还有何前途可言?赵佶此人,沉迷于书画、道家、女色之中,守成尚且难有作为,更何况进取?若北地强虏崛起,必将。。。哎!”
  必将将大宋打个落花流水、满地找牙,李三坚心中接话道。
  章惇粗略的讲完之后,李三坚心中除了震惊就是震惊了,同时还有一股强烈的无力感。
  北宋灭亡当然有其灭亡的原因,朝政当然是百弊丛生、混乱不堪,可李三坚万没料到居然到了如此程度,居然到了如此不可救药的地步了?如此一来,李三坚除了随波逐流,还能有何作为?
  李三坚想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那是天方夜谭,却比登天还难。
  他娘的,要不然真的告老还乡,回琼台做海鲜买卖去。。。李三坚此时心中又起了逃之夭夭的心思。
  “难道真的是无可救药了吗?”李三坚随后问道。
  “除非苍天开眼!”章惇答道。
  苍天?苍天哪能那么容易开眼啊?李三坚心中暗叹,看来历史大势自己根本无法改变了,该来的仍是要来的,是无法避免的。
  李三坚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之中尽管保护自己家人的安全。
  可李三坚如何保护,却根本没有任何头绪。
  “怎么?李状元有何妙策,可解我大宋之危?”章惇见李三坚脸上阴晴不定的,于是问道。
  “老相国说笑了,在下就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哪里有经世安邦之能?”李三坚闻言苦笑道。
  “李状元的以海制陆之论,老夫至今都未明白其中的道理,李状元想制何人,想制何地?”章惇随后微笑着问道。
  “嗯?老相公也看过在下的拙作?”李三坚闻言诧异的问道。
  “老夫不但看过,就连先帝也看过,还经常提及此事呢。”章惇微笑道。
  “先帝?”李三坚闻言摇头道:“不过是小儿文章,哗众取宠而已,当不得真的,让老相国见笑了。”
  李三坚若想实现心中的战略,非举国之力不可,可赵佶允许吗?朝中大臣允许吗?天下人理解吗?此也是千难万难的。
  “老夫以为不是如此吧?”章惇闻言说道。
  李三坚摇头沉默不语。
  两人自此再也没有说话,喝了好半响的寡酒之后,章惇起身说道:“无论怎样,老朽多谢李状元专程前来相送了,不过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老朽也该上路起行了。”
  “在下恭送老相国,老相国一路多保重。”李三坚闻言起身施礼道。
  李三坚随后心中暗叹了口气,此一别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见面了,还能否再见面了。
  李三坚虽从前与章惇有些过节,甚至可以说是达到了切齿痛恨的地步,但此时不禁被此人的才识所折服。
  不愧为两次中进士之人,不愧独相七年之久,在李三坚见到过的所有人之中,还从未见过如此脑袋清醒之人,将整个宋看得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
  但如此又能怎样?还不是被赶出了朝廷?还不是如此凄凉的离开了东京开封府?
  无论章惇独相之时做了什么,说他专横跋扈的独霸朝政也好,说他为相之时党同伐异、打击政敌、尽贬元祐党人也好,但章惇毕竟是三朝元老了,毕竟为大宋呕心沥血了数十年之久,为相之时从不将官位私授,做官做得是两袖清风,对此李三坚自问都做不到,可此时到了风烛残年,却又落到了如此这般下场?
  凄凄惨惨戚戚,临别之时,却无几人相送,情形是异常的凄凉。
  此时的李三坚心中不禁生出了兔死狐悲之感,难道身为大宋臣子的最后结局都是如此吗?
  王安石如此,苏轼、苏辙如此,章惇又是如此,那么自己今后结局也是如此吗?
  “主人,回去吧。”正当李三坚看着章惇孤独离去,心绪万千之时,山魁拉了拉李三坚的衣袖说道。
  李三坚闻言点了点头后说道:“走吧。”
  李三坚随后翻身上马,与山魁、许彪扬鞭纵马向着开封府城池疾驰而去。
  决不能这样,决不能如此的逆来顺受,决不能被人如此的拿捏,皇帝不行,权臣不行,任何人都不行,骑在马上的李三坚此时心中暗暗下决心道。
  此时已经走上了仕途,已经身为大宋臣子的李三坚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无论你是怎样的辉煌,无论是青云直上到了何种程度,无论你是何人,命运的最终裁决权是掌握在皇帝手中。
  皇帝翻手是云,覆手是雨,玩弄大臣于股掌之上,让你变成什么就是变成什么。
  皇帝可以拔擢你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转眼间,就能将你打入地狱。
  可李三坚明白了这件事情,又能怎样?是与命运抗争,还是随波逐流?亦或是惟皇帝之命是从?从而迷失了本性。
  这是件极难抉择的事情!也是极为痛苦之事。
第二百二十章
狱空
  李邦彦的住宅位于东京城旧郑门附近。
  李氏宅第从外表看青砖黛瓦的与一般的住宅相比除了大之外别无两样,可置身其中,却是别有洞天的。
  整个李氏宅第构筑的极为讲究,豪华气派,前后共有九进建筑,两百多处房间。其中首进为门楼厅,二进为照厅,三进为正厅,四进为内厅,五进为女厅,六进与七进为楼厅,楼室,两旁的厢廊,厢楼前后相接,形成了回字形的串楼。
  从第一进到第四进,中间是硕大的四四方方的天井,天井的两侧分布着小型花园,假山怪石,奇花异草,奇妙的构思,使整个院落焕发出一股生机勃勃的景象。
  宅内布置也是金碧辉煌,极具奢华。
  商贾之宅第外表不敢太过显露,太过奢华,可却是外简内奢,不深入宅院,是看不出与他人宅第的区别的,外表上看与普通宅第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
  “婷儿,又出去胡闹了?”此时李宅一间大堂之中一名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喝了口茶后对一名刚刚更衣完毕的少女说道。
  “爹爹,婉妹还差点将‘玉堂春’送出去呢。”此时中年人身边的一名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嬉笑的问向少女道:“我说婉妹啊,在外面可找到如意郎君?”
  年轻人长相俊美,且模样长得几乎与少女一模一样,只不过一个略显老成,一个略显稚嫩,一个颚下有了些短须,一个颚下光滑如玉。。。就似个弯弯的月牙儿般的。
  年轻人言语轻佻,使得少女红着脸啐了一口轻笑道:“爹爹,你看嘛,哥哥老是这样子欺负婷儿,婷儿不过是用‘玉堂春’试探那人而已。”
  少女随后撕下了贴在耳廓上的薄薄的一层纸,并挂上了一对小小的真珠耳环。
  “真是胡闹!”中年人摇头笑问道:“玉娘居然被你用来试探他人?试探出什么结果没有嘛?”
  中年人的这对儿女是一对双胞胎,是中年人的掌上明珠,自幼是异常宠爱,同时中年人打小就给他们遍请名师,此时两人琴棋书画是无所不精,再加上两人一个长得英俊潇洒,一个长得貌美如花,于是就成为了中年人此生最为得意的一件事情。
  中年人自幼骄纵,就养成了两人一天到晚的没个正形,儿子还好些,此时为了金榜题名,正在准备下一次的贡举,基本上在家中苦读经书,而女儿却是一天到晚的在外面瞎跑,并不断生事。
  朝廷对商贾之家的人参加贡举限制得是异常严格,可也架不住李氏有钱,花费了大量钱财上下打点之后,一切事情就顺利多了。
  “玉娘人家是眼皮子抬都没抬,根本看不上眼啊。”少女闻言答道:“送给她根本不要,还说什么君子不夺人所爱,嘻嘻。”
  少女想起那人在燕春楼之中的狼狈模样,不由得笑出声来。
  “哦,如此貌美如花的女子送给他,他居然不要?看来他还是个正人君子了?”年轻人闻言沉吟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2/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