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1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796

  武氏为赵顼产子,才逐步升为才人、美人、婕妤等等,成为了赵顼的嫔妃。
  赵顼死后,武氏虽贵为婕妤,但其毕竟只是一名嫔妃,在宫中地位也是较为低下,根本无法与皇后向氏等人相提并论。
  赵佖脸长得稍长,模样长得很一般,同时自幼还有眼疾,于是太后向氏对待赵佖是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甚为不喜赵佖。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嫡与庶,皇后与妃子之间的矛盾,此时是无法调和的。
  因此赵佖欲继承皇位,事情就有点悬了。此时赵佖唯一的指望就是请得外援,若外援强劲,那么即可逼迫太后向氏同意,至少不反对,那么赵佖的大事可成。
  “殿下,下官有事,就此告辞。”此时赵佖正与蔡翛密谋之时,忽然内室传来一声女子的声音,顿时将蔡翛吓得魂不附体的,随后连忙告辞。
  如此机密大事,居然被人知道了,那还得了?于是蔡翛吓得慌忙溜之大吉,回去与其父蔡京商议去了。不过蔡翛走的时候,并未忘了带走金佛。
  蔡翛也不想知道内室之中到底是何人,想必是赵佖的女人,如此,蔡翛又怎敢看清楚到底是何人?
  这种事情知道的越少越好。。。
  “出来吧。”蔡翛走后,赵佖随即明白了,内室之中的是什么人了。
  “小弟拜见九哥。”此时一名长相较为威猛的汉子,衣衫不整的内室之中走了出来,笑嘻嘻的对赵佖说道。
  “沆儿,你。。。你。。。简直是。。。佛门乃清修之地,你玩弄女子也不分个时候、地点?”
赵佖见状,真是气不打一处来,狠狠的训斥道。
  此名汉子名叫赵沆,是宋太祖皇帝次子赵德昭的后人。
  赵沆父母早亡,被收养在了宫中,赵佖见其身世可怜,于是就将他带在了身边,如兄如父的照看于他,两人感情也是极为深厚,赵沆也因此逐渐养成了骄纵跋扈的性格,同时还特别喜欢玩弄女子,甚至已经达到了变态的地步了。
  “九哥你又不是不知道小弟我啊,小弟我兴致一来就忍不住。。。”
赵沆连忙给赵佖捧了一碗茶过来后笑道。
  “你这秉性何时能够改改?”
赵佖瞪了赵沆一眼,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向内室瞟了一眼后问道:“里面是什么人?”
  知道了刚才里面之人是赵沆,赵佖心中才稍许放心,不过里面的女人是件麻烦事,她定是已经听到了赵佖等人的密谋,如此就有些棘手了。
  “是寺中之人。”赵沆垂手答道。
  “你。。。你真是。。。胡闹。”赵佖闻言又是瞪了赵沆一眼道。
  让他陪自己前来女贞庵,他居然与庵中女尼厮混,使得赵佖是异常气愤。
  “九哥勿忧,小弟自有办法解决此事。”赵沆见赵佖有些急了,于是说道。
  “你有什么办法?你又听到什么了?”赵佖看了赵沆一眼问道。
  “在九哥面前小弟不敢说谎。”赵沆闻言答道:“小弟听闻今上不行了,哥哥欲上位,不如。。。”
  “不如什么?有话就说。”赵佖见赵沆说话吞吞吐吐的,于是问道。
  “九哥,今上若归天,天下就是你的,也应该是你的,真若到了那一日,小弟率人将你扶上皇位便是,还用费那么多的力气做甚?小弟家中养了数百家奴,个个都是死士,小弟就是喊他们跳火坑,他们也不会皱半点眉头。”
  “胡闹,还不快住口?”
赵佖闻言顿时被吓了一跳,连忙看了看四周说道:“今后此等言语就不要再说了,小心隔墙有耳。”
  争夺皇位明争暗斗可以,文斗可以,武斗性质可就变了。事情成了还好说,失败了就必然会被扣上谋逆的帽子,那么就是抄家灭门之罪。
  除非是掌握了大局,或者说将所有军权都握在手中,最起码能够掌握京师卫戍军队,那么你就可以使用武力,但已经掌握了大局或者军队,那么还需要使用武力吗?
  否则仅凭赵沆府中数百家奴,能起什么作用?完全是适得其反、弄巧成拙,赵佖对此还是较为清醒的。
  宋自赵匡胤黄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就没有任何一个藩王以武力造反的,不是他们不想造反,心中存有这种念头的藩王肯定是有的,而是自赵匡胤之后,朝廷对此防范的是异常严密,朝廷可以给你荣耀、金钱、地位,就是不给你军权,不给你实力,不给你造反的机会,没有一丝可能。
  宋之军权一分为三,军权由枢密院、三衙、兵部分掌。
  枢密院为朝廷名义上的最高军政衙门,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经佐密命。
  但枢密院实际上只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调兵权还要受皇帝、宰府节制。
  枢密院号为典兵,仓卒之际,要得兵马没处讨!
  宋之统兵权是握在三衙四厢帅主手中的,但三衙四厢帅主只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同时三衙四厢帅主只听命于皇帝,其他人无权干涉。
  而兵部只掌民兵、厢军,掌兵卫、仪仗、武举、厢军、土军等等,基本上就是打酱油的,是掌军衙门之中地位最低的。
  因而藩王以武力造反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以武力造反,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碰的头破血流、身败名裂。
  “九哥说的是,小弟知道了。”赵沆悻悻的答道。
  “时候不早了,尽早回去吧。”
赵佖随后点头说的。
  赵佖说罢看了一眼内室。
  赵沆点点头,走向了内室。
  赵佖走出禅房不远,就听到了屋内传来一声惨叫,赵佖听闻后顿时张口结舌的,赵佖的意思是让赵沆想办法封住那个女人的嘴,威胁或金钱都行,可并不一定要她的命啊?
  不过这确实是最好的办法,赵佖随后转念想到。
  。。。。。。。。
  “九哥,可别怪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小弟这也是实属无奈。”与赵佖分别不久,赵沆就转身去了宋神宗第十三子,宋简王赵似的府邸,去选择他的大树去了。
  大树底下好乘凉,如此才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甚至是更进一步。
  依赵沆看来,赵佖做事优柔寡断的,难成大事,而赵似是皇帝赵煦的亲弟,那么他坐上那个位置的机会比赵佖要大得多,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若有可能的话,赵沆还打算献媚于端王赵佶,那么事情就如保险箱上了一把锁了,可保万无一失。
  同时赵沆深深明白雪中送炭可要比锦上添花要好得多的道理。
  。。。。。。。。
  宋宰相章惇府邸
  “你。。。你简直是多此一举、弄巧成拙。”章惇听完赵佖的话后,顿时气得白须飘动,圆睁双眼,怒视着赵佖,茶水泼了一身却浑然不觉。
  “蔡京乃是何人也?”章惇接着吼道:“蔡京此人极善见风使舵,他就是个墙头草,就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如此之人,岂是你区区一座金佛所能够收买的?就算他被你收买了?可收买了此人又有何用?他所说的话,半句都不可信,老夫曾经隐晦试探于他,可他至今未表明态度,你今日竟然如此。。。?你为何不提前与老夫商议?真是气杀我也!”
  “章公。。。章公息怒。。。”
赵佖见章惇发怒,顿时就心怯不已,要知道到目前为止,赵佖唯一的指望就是宰相章惇,赵佖不敢对章惇有丝毫违逆。
  章惇除了是赵佖的侍讲之外,还与赵佖有姻亲关系,章惇之子娶了赵佖的母妃武氏家族的人。
  因此赵佖得到了宫中的秘闻,就第一时间赶到章惇府中与他商量。
  目前是非常时期,按说郡王与当朝宰相是不能接触的,以免引起他人的非议,甚至引起皇帝的猜忌,可事情紧急,赵佖也顾不得许多了,只是躲躲藏藏的来到了章惇府中与他商议。
  “小王只是。。。只是觉得蔡京乃是蔡卞之兄,如此以来,可得一强助。”
赵佖随后说道。
  “老夫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章惇随后长叹一声道:“你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要说,一切有老夫做主,伺机而动,知道吗?就如端王赵佶一般,伺机而动,比什么都强。”
第一百五十五章
磐石
  朝廷翰林学士承旨蔡京已经称病在家已经两月有余了,在此两个月当中,蔡京种花、养鱼、写字、作画、品尝美食、与侍姬嬉戏,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翰林学士承旨,亦称都承旨,是通往宰、执之路的台阶,往上即可跨入宰、执的行列,宰、执之位几乎就是唾手可得,可蔡京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徘徊了数年之久,仍是无法跨出这一步,仍是无法跨入宰、执的行列。
  其中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主要还是宰相章惇,两府大臣曾布等人的压制。
  此时蔡京之弟蔡卞虽贵为朝廷副相,还有一名副相名为许将,但他们基本上被章惇架空了,政令也基本上出自宰府,章惇也就成为了宋朝廷事实上的独相。不但如此,六个执政大臣的名额在章惇执政期间基本就未满员过,章惇也很少举荐过新人进入执政的行列。
  不过这段日子以来,章惇倒是对蔡京示好,使得蔡京心中是惴惴不安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蔡京此时仍是举棋不定。
  而曾布一直对蔡京心存反感,原因就是蔡京在元丰年间曾经临阵倒戈过,使得曾布不齿蔡京的为人,是颇有微词,当然也极力遏制蔡京。
  “老爷,三公子回来了。”正当蔡京边欣赏着池鱼边想着自己心事之时,府内宅老禀报道。
  蔡京目前共有五子,二子早卒,现存有四子,五子鞗年幼,不堪事。蔡京使长子攸结好于端王赵佶,三子翛悄悄结好于申王赵佖,四子绦结好于简王赵似,如此可保万无一失。
  “申王给你说什么了?”蔡京见蔡翛回来后,于是问道。
  “申王倒也没说什么,只是送了孩儿一樽金佛。”
蔡翛随后取出金佛说道。
  “金佛?”蔡京随后把玩着金佛沉吟片刻后说道:“申王送你,你就收下了?”
  “是。。。孩儿。。。怎么?父亲大人觉得不该收吗?”
蔡翛闻言问道。
  “因小失大,我等万不可为图眼前之利而弃长远之计。”蔡京点头道:“事态未明,怎可收申王之礼?”
  “父亲大人。”蔡翛闻言反驳道:“申王为长,依孩儿所见,申王上位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因此此时当行雪中送炭之事。”
  “此言谬也。”蔡京摇头道:“我朝历代皇上都是以长子的身份上位吗?立贤不立长的事情又不是没有过。”
  “父亲大人的意思是。。。?”
蔡翛于是问道。
  “你跟我来。”蔡京随后对蔡翛说道。
  两人随后走到一处亭台之处,蔡京捡起了几块石头摆在了地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