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796

  绑他走吧,又害怕他拼命挣扎,在如此险峻的山路之上,再出个意外什么的,就得不偿失了。不绑他吧,他又赖在那里不肯走了,使得众强匪是左右为难。
  “酸秀才,你走不走?不走小心爷爷将你剁碎了喂了山中野兽。”一名满脸大胡子的强匪挺了挺手中利刃恶狠狠的对李三坚喝道。
  李三坚闻言将双手拢在宽袖之中,转身轻蔑的看了一眼强匪道:“砍?你倒是砍啊,往这里砍,小爷我皱皱眉头就不是好汉。”
  事情到了此时,李三坚、蔡绒雪也许是没危险了,他们要杀早就杀了,还能等到现在?费半天劲将自己与蔡绒雪弄上山来,不就是想“卖”个好价钱吗?不就是绑票想要赎金吗?
  蔡绒雪打扮是个大户人家的千金没错,引起强匪的注意倒是没有错的,可李三坚却是一副穷书生打扮,为何也被掳掠上山?李三坚百思不得其解。
  也许是自己风流倜傥的气质吧?李三坚得意的想到。
  “你。。。你他娘的酸醋,你到底走不走?”大胡子强匪恼羞成怒,举起大砍刀吼道。
  “小爷从来就是说一不二的,说不走就不走。”事情到了此时,李三坚只有硬撑到底了。
  话说在美人面前也不能太掉价了不是?
  “不走是吧?你个直娘贼真以为爷爷不敢砍是吗?”大胡子强匪用刀比了比了李三坚的脖子,大声吼道。
  “砍啊,你倒是砍啊,料你也没这个本事。”李三坚硬撑到底,不过声音已经有些颤抖了。。。
  大胡子强匪闻言更是怒发如狂,挥舞着砍刀猛地向李三坚头上砍去,风声呼呼,声势甚是猛恶惊人。
  吾命休矣!李三坚感到头脖之处凉嗖嗖的,顿时被吓得魂不附体,暗暗后悔为何要如此强撑。。。
  刹那间,呼的一声,大刀擦着李三坚的发髻砍到了地上,砍到岩石之上,蹦出了数点火星。
  蔡绒雪发出一声尖叫,紧紧的闭上了双眼,李三坚紧咬嘴唇,沉默不语,脸色是愈发苍白。
  “走不走?”大胡子用刀锄地,气喘吁吁的又问道。
  不知道的是气得,还是被累的,大胡子强匪喘息之声就跟扯风箱般的。
  “不。。。走,要走。。。可。。。以,歇息好了再走嘛。”李三坚终于语气稍缓的答道。
  “来个人,背他走。”大胡子强匪看来是个小头目,于是恨恨的吩咐手下道。
  “且慢”李三坚闻言连忙说道:“男女授受不亲,更何况男人乎?如此成何体统?不走,还是不走。。。”
  这群强匪估计一年到头难得洗一次澡,趴在其背上,岂不是要被熏晕过去?李三坚心中暗道。
  “你到底想干什么?”大胡子强匪简直要被气晕了,不怒反笑问道。
  “肩舆者又名滑竿,是用两根结实的长竹竿绑扎成担架,中间架以竹片编成的躺椅或用绳索结成的坐兜,前垂脚踏板。乘坐时。。。”李三坚闻言答道。
  李三坚如此折腾,倒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蔡绒雪。
  李三坚自己倒还罢了,可蔡绒雪却是个千娇百媚的小娘子,如此与一群粗狂的大男人一起深一脚、浅一脚的赶路,使得李三坚心中不忍。
  要想利用蔡绒雪换取赎金,必须得付出代价,李三坚心中暗道。
  蔡绒雪到了匪窝之后,必将会是凶多吉少。如此千娇百媚的小娘子进入匪窝,还能有什么好?现在都有强匪蠢蠢欲动的,对此,李三坚也是无可奈何,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到时候再临机应变,看看能不能保全她?
  “来人,砍些竹子,做个滑竿,抬上他走。”大胡子强匪懒得与李三坚废话了,于是吩咐手下道。
  耽搁的时间已经太久了,大胡子强匪害怕官军寻路追来,于是当机立断的说道:“速速动手,不可耽搁了时辰。”
  “且慢,要做两个。”李三坚得寸进尺,接着说道。
  “快去,快去,多砍些竹子,做两个。”大胡子强匪随后恨恨的对李三坚说道:“到了山寨,爷爷要你好看,到时候定将你剁碎了喂狗。”
  众强匪久居西南之地,如何不知滑竿为何物?于是众人一起动手,很快就做了两副滑竿出来,随后就抬着李三坚、蔡绒雪两人向着山寨奔去。
  于是乎,一群五大三粗、穷凶极恶之人,抬着一名书生与一名女子行走在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此情此景,哪里是绑票?明明是请了一名千金与一名衙内前去山寨做客。。。
  “有劳了,两位哥哥,两位哥哥尊姓大名?”
  “。。。。。。”
  “山野草民,无名无姓。”
  “兄台此言差矣,人有人姓,妖有妖名,人性未泯,妖名者名妖也,也就是说,做妖也要做个名妖,否则不如回家卖红薯去。。。”
  “卧槽,再说信不信爷爷将你扔沟里去?让你成为一堆烂肉。”
  “兄台此言又差矣,如此山清水秀之地,葬身于此,怎会是一堆烂肉?青山处处埋忠骨,葬身于此,必将会成为一具名尸、忠尸。。。”
  “。。。。。。。”
  。。。。。。。。
  众强匪久居此地,道路早已是熟悉无比,在无干扰的情况之下,很快就回到了山寨。
  乃至山强匪山寨是个多年经营的坚固山寨,这个山寨的地势极为险要,三面环山,寨子正面只有一条上山的路,宽度大约仅能并行四五人人的样子,两侧都是悬崖峭壁,若要进攻,必须从正面进攻,而从正面进攻的话,那就必须扛得住正面的弓弩、滚木礌石等等一系列凶猛的打击。
  易守难攻,这也是桂州围剿多次失败的原因之一。
  “大当家的,二当家的,小的们回来了。”到了山寨之后,众强匪纷纷向出来迎接的乃至山匪寨头领抱拳道。
  “嗵”的一声,抬着李三坚的两名强匪,将李三坚从滑竿之中倒了出来。
  此一路之上,两人简直受够了李三坚的喋喋不休,此时恨不得将李三坚砍成十七八段。
  李三坚摔了个四仰八叉的,倒也不生气,笑嘻嘻的爬起身来,掸了掸身上的泥土,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衫,随后看了看面前的两名强匪首领。
  其中一人是个三十余岁的人,身形剽悍,颚下长得一丛如稻草般的胡须,骨节粗大,一眼就能看出是常年习武之人或是干农活之人。
  另一人年约二十余岁模样,个子瘦高瘦高的,最引人注目的是脸皮是异常的白,白的使人怀疑是擦了异常厚厚的粉,白的有些吓人,头上还插着五朵簪花。
第一百三十八章
惊为天人
  宋实行榷盐之制,将食盐的生产、运销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由于官盐质次价高、不法官吏利用盐榷谋利、人为划分销盐区从而导致食盐供不应求等原因,就产生了私盐现象。
  所谓私盐就是不法之徒私自贩卖食盐,以牟取高额利润。草莽枭士、私盐贩子拉帮结伙一起贩卖私盐,就结成了“盐帮”。
  盐帮一般都是持械贩卖私盐,遇到官府盘查,一言不合,就与官府对峙,甚至大打出手,严重之时甚至杀人越货、杀官造反,这些人又被称作“盐枭”。
  聚集在乃至山的这伙强匪就是活跃在广南路的盐枭,平日里主要是以贩卖私盐为生,除了贩卖私盐之外,有时候也做些打家劫舍、绑票勒索的勾当。
  乃至山强匪大头领名为张布,江湖上有个雅号,被称作“翻山蛟”,据说其因跋山涉水如履平地,因而得此匪号。
  乃至山强匪二头领名为朱明。宋年轻男子喜欢佩戴簪花,不过一般来说,都是佩戴一至两朵,而朱明却喜欢佩戴五朵簪花,再加上脸色白得吓人,因而被称作“白五郎”或“五花郎”。
  “住手!”“翻山蛟”张布见众人心中不岔,要对李三坚拳打脚踢之时,于是就开口喝住了众强匪。
  “他是什么人?为何要将他绑来?”张布看了一眼强作镇定的李三坚一眼后问道。
  “谁知道他是什么人?”一名强匪气愤愤的答道:“小的只知道他就是个话痨、酸醋,路上是废话连篇,他就是个苍蝇,嗡嗡嗡的,烦的兄弟们想活吃了他。。。”
  张布瞪了此名强匪一眼,转头问向李三坚:“你到底是何人?”
  张布心中真是郁闷,连人都未搞清楚,就被绑了回来,若此人与岭南大官有什么关系,那么就大事不妙了。
  他们这伙人毕竟是私盐贩子,是以贩卖私盐为主要勾当的,平日里将盐贩来之后,与周围百姓交易倒也是公平合理,同时不惹官府就尽量不惹,以免惹火上身。
  也有帮中之人偶尔行敲诈勒索、绑票之事,那也是对普通富户或家境殷实的普通百姓而言,很少针对官府之人,同时这也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特别是二当家的,人长得跟个白无常似的,却总是以为自己风流倜傥,有事没事的喜欢绑些漂亮小娘子上山作为压寨夫人,玩弄够了才放其下山。
  “我是何人无甚相关。”李三坚闻言指了指一旁眼露担忧之色的蔡绒雪答道:“她可是你们惹不起的。”
  李三坚也只能这么做了,只能暴露蔡绒雪的身份,从而让绑匪们有所顾忌,从而暂时保证她的安全,或者保护她的清白,以免被贼寇玷污。
  至于暴露蔡绒雪的身份,从而使贼寇们以为奇货可居,蔡绒雪更加难以脱险的问题,李三坚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李三坚、蔡绒雪此时唯一的希望就是漏网的蔡绒雪的侍女小芹,能够及时通知桂州官府,从而出兵搭救。
  “她又是何人?为何蒙面?”张布闻言问道。
  李三坚不顾蔡绒雪拼命向自己摇头,想了想之后答道:“她是朝廷重臣之女,当今宰执相公之侄。”
  迄今为止,李三坚都不知道蔡绒雪的养父到底何名何姓,那么就不知道蔡京的官职了。不过蔡绒雪倒是跟李三坚提起过,族叔蔡卞是朝廷的尚书左丞。
  按说李三坚与蔡绒雪之间的关系并未达到需要李三坚舍命的地步,只是数次偶遇而已,可关键时刻,男人站出来保护女人是男人的一种本能不是?
  蔡绒雪闻言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见过蠢的,未见过这么蠢的,若是平常富贵家的女儿被绑上了山,也许给些钱财,绑匪们就会放人,可李三坚暴露蔡绒雪的什么,那么绑匪们必然会认为奇货可居,必然要多出许多要求,甚至有可能还会杀人灭口。。。
  蔡绒雪情急之下倒未想到李三坚是为了暂时保证她的安全。
  张布等人闻言顿时被吓了一跳,是面面相觑,半响做声不得。
  张布更是被气得差点晕过去,心想这下完蛋了,他们这些王八蛋在贩盐归途之中居然顺手绑票,绑票就绑票呗,居然还将朝廷宰执之女绑来了?如此,必将会大祸临头啊。
  其他普通富商,甚至是普通官员还好些,可大宋宰执是能够开玩笑的吗?惹到他头上,还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