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796

  摩尼教只拜日月,不事神佛,其教义治己极严,待人极恕,自奉极约,用财极公,倡导互助,颇受百姓的欢迎,特别是贫民百姓更是如此,是极有蛊惑力的。
  李三坚大概了解了明教的教义之后,心中暗暗摇头,崇尚光明,唾弃黑暗,此为一般人的想法,李三坚也是如此,世上之人又有哪个不喜欢光明?再加上某些事情影响了李三坚,使得李三坚对明教有了不少好感。
  可不吃酒肉、戒制欲望等等摩尼教戒律,使得李三坚暗暗反感,这已经违背了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作为一个正常人哪里没有这些方面的要求?
  不吃酒肉、戒制欲望,还不如去做和尚算了。。。李三坚心中暗道,况且据李三坚了解,宋之僧侣还可以成婚呢,如此做和尚、道士可比信奉摩尼教要来得舒坦得多呢。
  最关键的是佛教、道教是得到朝廷的承认的,是允许他们传教的。可摩尼教到底是怎么回事?朝廷到底将摩尼教看做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李三坚是根本不了解的,这样的话,李三坚为何要信奉摩尼教?
  “你在想什么?蔡姑娘?”李三坚冲远处的陈可儿笑了笑后,低声问向蔡绒雪。
  进入龙母庙之后,陈可儿就发现了李三坚,不过因为教首正在传教,因而只是对李三坚点头示意,并未过来与李三坚说话,李三坚也因此仍是不知道陈可人为何出现在了此处,并且一副明教教众打扮。
  “没。。。没想什么。”蔡绒雪闻言慌忙答道。
  明教教义极为蛊惑人心,就连蔡绒雪也是听得入神,李三坚连呼了她三声,她才反应过来。
  “没想什么?没想什么,那么你为何慌张?”李三坚随后又问道。
  “我哪里慌张了嘛?”蔡绒雪闻言越来越有些慌了,低头说道。
  蔡绒雪虽为宰执之后,是大户人家的千金,但她的身世极为可怜,父亲因朝廷争斗而被贬至岭南,并被贬死在了岭南,其母也染病身亡,蔡绒雪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寄身于蔡氏族人之家,因而其身世可以说是凄凉无比。
  此时摩尼教宣扬不贪、不杀、不淫、不盗、不诈,倡导互助,使得蔡绒雪想起了往事,想起了自己可怜的母亲,想到自己凄凉的命运,触动了蔡绒雪心中的痛楚,不由得感慨不已,不由得被摩尼教吸引住了。
  “此教也不过如此,蔡姑娘如此,不值当吧?”李三坚随后对蔡绒雪微微一笑道。
  坛上黄魔君宣教,而坛下是一片寂静,鸦雀无声的,除了李三坚。
  李三坚与蔡绒雪窃窃私语,顿时就引起了黄魔君的注意,于是黄魔君看了李三坚一眼,继续宣教。
  “教首传教,不得喧哗。”一名白衣教众见状起身对李三坚喝道,众信徒闻言一起转头看向了李三坚、蔡绒雪二人。
  “看嘛,都怪你,你不要说了。。。”蔡绒雪薄纱之下的俏脸顿时就红了起来,轻轻的推了推李三坚嗔道。
  “呵呵”李三坚忽然站起身来,看了一眼黄魔君与陈可儿后对蔡绒雪说道:“时辰不早了,我等就此离去如何?”
  李三坚是越听越没兴趣了,简直枯燥无比,如此还不如回到客栈多温习温习功课呢,至于陈可儿出现在此处的原因,应该是受到了摩尼教的蛊惑了,李三坚心中暗暗想到,如此,就由她去了,自己也管不着了,自己也没理由管她了。
  “你。。。你先回去。。。我还想再待会儿。”蔡绒雪低声对李三坚说道。
  “如此,小生告辞。”李三坚点头道,说罢,李三坚就转身出了庙门,打算回客栈了。
  李三坚没理由管陈可儿之事,也无法劝说蔡绒雪。
  她们心甘情愿的受摩尼教蛊惑,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她们去吧,李三坚心中暗道。
  “李翰韧,慢走,在下稍后摆宴为翰韧兄洗尘,兄台让在下尽一尽地主之谊,如何?”李三坚要离去,吕师囊于是喊住了李三坚。
  。。。。。。。。
  吕师囊在梧州城内寻了一家酒店,置办了一桌酒菜,宴请李三坚,陈可儿、蔡绒雪二女均是作陪,同时还有与陈可儿一起的人。
  经过介绍,李三坚终于想起了此人,这个人原来是在渡口与自己和高二起冲突的那个人,此人姓方名十三,也是个信奉摩尼教之人,并也是摩尼教之中的一名小头目。
  李三坚已经引起了梧州摩尼教教首黄魔君的注意,不过他并未到来,话说李三坚如此小人物,也不值得黄魔君亲自作陪。
  不过若干年之后,就是因为李三坚,使得摩尼教在中土几乎绝迹,这是黄魔君及摩尼教之人万万没有料到的。
  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方十三沉默寡言,很少说话,显得有些阴恻恻的,李三坚不太喜欢这个人,反倒是喜欢异常好爽的吕师囊。
  “翰韧兄,今后有何打算?”菜过五味、酒过三巡之后,吕师囊开口问道。
  “打算?”李三坚闻言答道:“打算就是明年再举咯。”
  “翰韧兄,此时岭南之行就是为此而来吗?”吕师囊又问道。
  “正是。”李三坚点头道:“兄台就不打算来年再举?”
  吕师囊与李三坚一样,也是科举落第,其后就回到了家乡,不过幸好吕师囊家中较为殷实,因此并不影响他的生计。
  “哎。。。”吕师囊端起一杯酒,长叹道:“此已经是我二次下第了,来年再举?再举就一定就能登科吗?在下可不愿意再第三次下第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李三坚劝道:“兄台又何必如此颓废?这个世上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去做,必然会达到目的的。”
  “非也”方十三此时忽然开口道:“当下朝廷是权臣当道,君昏臣佞,奸佞之人高居庙堂之上,正直之士却流于乡野之间,百姓们的日子也是一日不如一日,李翰韧如此才学,在下也是略有耳闻,可李翰韧却不也是下第了吗?就算能够科举登科,在当今局势之下,也难以有什么作为的。”
  “方兄所言大是。”吕师囊也点头道:“如此腐朽不堪之朝廷,我等又为何为其效力?难道非要进太学,考状元,求功名,登仕途,跻身于一般害民贼中间,才算是正路?除此之外,就找不到安身立命的去处了吗?”
  “你们的意思是。。。?”李三坚此时终于有些明白了吕师囊设宴,方十三作陪的目的了,难道他们是来劝自己入教的吗?
  “大丈夫就应当历经磨难而不屈,留得此身做一番惊天动地、名垂青史的大功业,这才是男子汉大丈夫的本色。”方十三随后说道:“道不行,乘浮桴于海,礼失而求诸野,李翰韧,你可明白?”
  “明白了。”李三坚起身拱手说道:“多谢两位兄长抬爱了,可在下就一介凡夫俗子,并未宏图远志,只求母健家康即可,抱歉了,两位兄台,在下告辞。”
  李三坚说罢,逃也似的离开了酒店,就连陈可儿都没喊住李三坚。
  剩下的诸人是面面相觑,均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众人谈兴正浓,可一句话却像是踩了李三坚猫尾巴般的,让李三坚落荒而逃。。。
  赶紧离他们远些,李三坚心中暗道,弄不好来个满门抄斩,就大事不妙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至桂州
  梧州城外
  李三坚牵着马站在梧州城池之外,最后看了一眼梧州巍峨的城墙,就打算离去,前往桂州。
  “三哥,你真的不肯留下来吗?”送行的陈可儿对李三坚说道。
  “我去意已定。”李三坚点头道。
  “李。。。生,一路保重。”一同前来送行的蔡绒雪轻声说道。
  “你也保重。”李三坚想了想后对蔡绒雪说道:“待桂州事了,我定去拜祭蔡夫人。”
  一路之上,李三坚与蔡绒雪相谈甚欢,同时一路之上,蔡绒雪也帮了李三坚不少忙,因而李三坚就打算在桂州发解试结束之后,去蔡绒雪母亲坟地拜祭,此为常礼。
  蔡绒雪母亲的墓地就在桂州城外不远处。
  “多谢李生了。”蔡绒雪福了一福道。
  李三坚随后牵着马走到陈可儿面前说道:“可儿,我不知道你为何入了摩尼教,但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话你就说嘛。”陈可儿答道。
  数年不见,两人均已长大了不少,李三坚长成了一个英武的青年,而陈可儿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可此时两人之间反倒是有些生分了,不像数年前那样,打打闹闹、亲密无间的。
  “我虽仍是不了解何为摩尼教。”李三坚接着说道:“但你一个小妮子合适在教中吗?摩尼教教义你真的了解吗?或者说你真的知道何为摩尼教吗?因而依我看来,你最好还是离开摩尼教,离开此地方为上策。”
  李三坚有些话说不出口,一般这种宗教到处传教总有其目的的,或者说教中之人会利用宗教而达到某些目的的,如此对于陈可儿这样的十余岁少女来说,就不太适合信奉摩尼教了,说严重些,若陈可儿被灌输某些理念或者使她沉溺于摩尼教而不可自拔,那么事情就不太妙了。
  真不知道她为何莫名其妙的加入摩尼教?李三坚暗道,李三坚此时看在以往的情分,看在她喊一声自己三哥的份上,劝说陈可儿离开摩尼教,至于她听不听,就与李三坚没什么干系了。
  “三哥,我知道了。”陈可儿答道,言语之间之间言不由衷,是敷衍了事。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李三坚心中暗叹了口气道:“两位就送到这里罢,保重。”
  李三坚说罢,翻身上马,拱手与蔡绒雪、陈可儿道别,随后扬鞭纵马,向着桂州方向疾驰而去。
  。。。。。。。。
  桂州漓水西岸,李三坚骑在马上缓缓而行,江风徐徐,李三坚看着漓水两岸异常秀丽的风景,思绪如潮。
  绍圣三年,李三坚离开桂州赶赴京师应试省试,转眼三年过去了,李三坚已经从一名十六岁的少年长成了年近二十岁的青年,可数年过后,李三坚一事无成,又回到了桂州,参加广南西路的发解试,这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此处李三坚路过梧州,又遇到了摩尼教的事情,方十三、吕师囊等人同时撺掇李三坚入教,使得李三坚哭笑不得的。
  加入并信奉摩尼教,这这么可能?李三坚心中暗道,要知道朝廷对各路欲参加科举的士子审查是异常严格的,若李三坚如今,也许就会被取消贡举的资格,如此李三坚就得不偿失了。
  不但如此,若朝廷将摩尼教视作是邪教、异教、反教,李三坚混入其中,岂不就是从逆之举?如此以来,李三坚及其家人岂不就是要深受其累?不但贡举无望,就连活下去都会变得异常艰难,这也就是李三坚仓皇逃离的主要原因。
  朝廷权臣当道、君昏臣佞,就算登科也无半点所用?李三坚想起方十三之言是暗暗摇头,君昏臣佞?李三坚是见过赵煦的,看起来除了身体不太康健之外,并不是个昏君的模样啊?其后李三坚了解到赵煦的所作所为,除了有些年少冲动之外,可以说是一位较有作为的明君。
  况且就算是君昏臣佞、民不聊生,又与李三坚又有什么关系呢?
  李三坚胸无大志,参加朝廷贡举就是为了混口饭吃,为了让自己极其家人过上好日子,过上衣食无忧、受到他人尊重的好日子,如此,朝廷之上再怎么乌烟瘴气,与李三坚又有何关系?
  方十三、吕师囊等人话里话外对朝廷是极为不满,对世道不公是极为愤慨,并且带着一丝造反的味道,于是就将李三坚吓得落荒而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