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文豪(校对)第288部分在线阅读
找到了一家餐厅,好好慰劳五脏庙,与此同时苏释晨这个挑衅读者并且许诺巨额奖金的举动将米国闹翻了。
虽说本格推理小说挑衅读者这是常有的事情,可是这种赌金高达三十万美金的事情还是从来没有过的,这下子是连对推理小说不感兴趣的人也吸引了。
这样做的宣传,比洛杉矶分公司宣传部绞尽脑汁的宣传,好得多。
苏释晨挑衅米国这个消息一时之间引爆米国……
第366章
福尔摩斯征服米国记(二)
“温斯顿街谋杀案,这是什么东西?难道《纽约时报》的E版面上面也开始刊登这样的社会新闻了?”劳拉还是与平常一样的习惯,购买了一份《纽约时报》,翻到E叠这头版的标题却非常的奇怪。
《纽约时报》以前被称为“灰贵妇”,版面以黑色为主。可是经过改版之后变化非常的大,固定刊出五叠,A要闻、B大都会新闻、C经济生活、D体育、E艺术。真实性非常的高,可以说是大多数新闻的来源。
劳拉所看的自然是艺术的E叠“这种谋杀案不应该是在分类在要闻之中吗?”劳拉继续看下去,然后惊讶的发现了一件事情,这并不是现实杀人案报道,而是一篇推理小说。
其实劳拉对于推理小说并不喜欢,就好像之前她的同学兼好友珍妮推荐她看《福尔摩斯探案集》,她都没有去看。因为在她初中的时候就看了一个当时还挺有名气的新人作家的推理小说,可看到一半就猜出了凶手是谁,最后翻看了答案,与她所想的完全一样,因此就觉得推理小说是一点意思都没有。
当然也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她听说其作者阿道夫·苏之前是写西方奇幻的,可现在写的是推理,劳拉直观感觉他写不好。
既然是《纽约时报》之上发布的,抱着姑且看看这样的心态,劳拉浏览起来。
这个《温斯顿谋杀案》一开始就是展现了谋杀现场,节奏十分的快,直指主题,一开始就是“我”介绍杜宾这个怪人,迷恋夜晚,并且分析能力极其的强大,用这样一个奇怪的人作为主角,的确是蛮有意思的。同时这种快节奏也让劳拉有一些好感,她可受不了那种慢条斯理的小说。
这种快节奏快让劳拉从浏览变成了阅读,然后就越来越认真——?
[“你眼睛一直盯着地上——满脸不高兴地看人行道上的坑洼和车印(所以我知道你还在想着石头)。等走到那条叫做拉马丁的小巷,那里的路面已经铺好,他们用实验性的方法,使得切割成形的石块交错咬合在一起。这时,你脸上露出笑容,嘴唇微微嚅动,我毫不怀疑你在嘟哝‘切割术’这个词语。我知道你在自言自语说‘切割术’的时候,不会不联想到原子,因此就会想到伊壁鸠鲁的理论。再说不久前我们讨论过这问题,我跟你提到过,那位著名的希腊人的模糊猜想实在奇特,竟然在最近的星云理论中得到了确认。想到这个,我就觉得你肯定会抬头望望猎户星座大星云。我希望你这么做,你也的确抬眼看了。这时候我才认定我完全抓住了你的思路。昨天的《博物馆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作者拼命讽刺挖苦这个皮匠,说他穿上厚底戏靴就改了姓名……”]
人常常会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个事物,这两个事物会有一丝联系,可是这样一个连着一个的联想,有时候起初想的与最后的联想的事物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从石头联想到一个想要出演话剧的鞋匠桑蒂里,这种完全是除了本人,或许的本人都不会有第二次联想的一串想法竟然被书中的杜宾猜出来了。
街上的石头、切割术、伊壁鸠鲁、猎户星座、桑蒂里,这就是杜宾猜测的整个联想的过程。
“有意思,有意思。”劳拉咂舌,口中重复着同样的话。
就算她不喜欢推理小说,可是也觉得这里面所讲述的这种分析能力非常的吸引人。
杜宾的那一串推理,恐怖之处在于他并不是臆想一般的推论,而是通过观察,是有迹可循的,这点劳拉很喜欢。
其实从某点上来说杜宾与福尔摩斯有些相似。据不完全统计,前世地球有名的推理名家有三十七人借鉴了这篇推理小说的一些梗,至于不出名的那就没人统计了,这其中就包括柯南·道尔?
爱·伦坡的影响力太恐怖了,诗人波德莱尔、王尔德、柯南·道尔、江户川乱步,甚至于科幻之父凡尔纳等等这些牛人都曾坦言受到其影响。
其实要说起来,爱·伦坡受到狄更斯的影响,而狄更斯则被欧洲的良心伏尔泰所影响,伏尔泰的作品也受到了华夏文化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戏剧剧本《中国孤儿》受到了元曲《赵氏孤儿》的影响,因此由此可以得出,华夏古典文化真心很牛逼!?
最后有一些夸张,可是伏尔泰对华夏传统文化非常热爱却是真的,他曾经说道,孟子孔子对他的影响很大,老子对他的影响最大。虽然这件事情也是出自于刘亚丁所写的《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纲》一书,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也不全是假的。
华夏古典文化对于外国的影响真的可谓不小,尼采、黑格尔、威尔·杜兰等等。《The
Lnner
Light》就是当初影响世界的甲壳虫乐队成员乔治所著,而歌词就是道德经四十七章的内容。
随着案件的进展,杜宾的推理就好像手术刀一样,精准的揭破,一个一个的疑点在他面前无所遁形,这种思维模式就是平时劳拉思考问题的方式,所以她代入感是非常的强的。
其实这个有一点安乐椅模式,当然那也不完全是,安乐椅侦探是仅仅看报纸报道,根本不去现场勘查就可以推理出真相的侦探。
“这竟然是一个挑战?”看到后面最终到答案部分戛然而止,反而出现这样的一段话【三十万美金的挑战,阿道夫·苏的难题!】原本以为是一篇非常精彩的短篇推理小说可是没有想到却是苏释晨想读者的挑战。
“三十万美金的挑战?我也来推理推理看看,以为就没有人可以推理出来了?”不太喜欢思考的劳拉也开始思考了。
“这个案件的关键之处在于两点。”
“首先凶案现场是一个密室,这点无论是从人证与物证上来说都是这样,首先这个房间就是一个密室,门关着而窗子被铁钉封死,虽然说其中一个窗子可以取下来,可是也说了因为房间的结构,人类是不能从这个窗户逃走的,可是在案发前的几分钟街坊邻居却明明听到有人,这就是第一个难题。”“第二个难题是声音,文中多次提到声音。无论是意大利人、英国人、西班牙人、荷兰人、法国人都认为那个声音是外国人的声音,总的来说也就是不认识。”
靠在沙发上面,闭目想了许久,最后劳拉嘴角挂起了微笑,放下《纽约时报》,这个笑容与这个动作都代表了她想到了正确的答案。
“零零散散的线索,我终于猜到了。凶手是一个疯子,所以才会用如此残忍的方式杀人,并且会揪下如此多的头发。”
“疯子行动是完全没有准则的,因此是不可能抢钱,并且这样一来那两个疑点也破开了。”劳拉好像是将推理说给自己听一般,自言自语。
“哥伦比亚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百个能自己行动的精神病患者与一百个普通人,分别的关在一个单间,并且在此之前分别给他们做了一个体能检测,吃的与喝的设定各种障碍,比如一个人极限跳跃能力只有一点五米,可是将吃的放到一点六米或者是一点七米的地方,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按理是不可能吃到东西的。”
“可是结果只有九个普通人超越自己极限吃到了东西,却有二十一个精神病患者成功,所以因为房屋的建筑想要从窗口离开人类是不行的,可是这个人类应该是狭义的一个定论,涵盖的是普通人。”
“另外街坊所说的听不懂的话语,那是顺理成章了。疯子的胡言乱语谁能听懂。”劳拉给出的答案完完全全合理,无论是证据之上还是情理之上,劳拉叹息的摇了摇头:“杜宾的分析能力这点刻画得非常的好,可是却因为这个案件破坏了杜宾这个侦探的整体水平。”
“这个推理答案有一些牵强了,不过也没办法,看这篇报道说这是临场写的,临场可以写出这个等级的推理小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不过……还是没意思。”劳拉撇了撇嘴,“果然推理小说什么的都是没意思的。”无聊的劳拉想到了一个解闷的办法,将她的解答完完全全发布到《冰封王座》的官网上。洛杉矶分公司动作很快,开设了一个投答案的专栏,可是劳拉完全没有将这个答案投给公司,而是直接的在公屏之上发了出来。
不止是答案,包括了整个推理过程以及对应的疑点,当然为了防止官网的站长删帖子,劳拉很机智的转发了不少火热的论坛,在她自己的微推之上也转了。
最多可以有三十万美金的奖励啊,几乎也就几分钟的功夫,她发的这个帖子就有回复了。
“好酷,凶手是疯子,真的意想不到,非常合理,这完全就好像是标准答案了。”
“那个疯子超越的实验我也听说过,就好像一个两米距离,正常人知道自己的实力跳不过去,自然不会去尝试,或者是尝试的过程之中心里也有一点阴影,可是疯子大多数也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吧。”
“上帝啊!原来真的有送钱的时候,马上回复,三个名额十万啊,一定要抢。”
“感觉有点不合理啊……”
“疯子,好难,难怪我想不到。”
“如果这真的是最后的答案,我想说,我有一点失望。”
……
劳拉的这种行为完全就是在打脸啊,看着一个一个的回复,劳拉笑得很开心“阿道夫·苏,今天我就告诉你一个道理,没有绝对把握的时候千万不要太高调……”
第367章
评委的难事
“泄露了,泄露了,苏大,不好了,答案被人公布出来了。”陈宁神色慌张,浓眉纠结成了麻花,急急忙忙的进入了苏释晨的房间。
苏释晨闻声也愣住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什么答案被公布?雨果奖的最终获奖答案。”其实苏释晨获奖还真不少,就好像在华夏,除了一些文学奖还其他大大小小的奖项都获得了一个遍,可雨果奖这种世界级的大奖,苏释晨还是挺渴望的因此下意识的就往这想了。
不过话一出口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如果真的是雨果奖最终的获奖者泄露的话,那绝对是说活动的结果,不过按照雨果奖的评选方式也没有这种提前泄露的可能,于是苏释晨用疑惑的目光盯着陈宁。
“就是苏大你在签字售书会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写下的那个难题啊。有人破解之后将答案公布到了网络上面去,并且那个公布的人还在后面写下评语说《温斯顿街谋杀案》的凶手很牵强。”陈宁虽然很着急可是说起话来还是非常有条理,“而且这个言论还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凶手很牵强?苏释晨愣住了,他所提的问题《温斯顿街谋杀案》脱胎于跨时代短篇侦探小说《莫格街凶杀案》,最后的凶手更加是非常符合逻辑,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怎么会说很牵强?
“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宁很直接,打开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点进《冰封王座》官网的【竞猜单元】,是一个叫做神奇劳拉的ID发表的一篇帖子,陈宁给苏释晨看的则是底下网友们的评论。
“怎么说呢,感觉这个最后的凶手的确有些不合理。”
“感觉好高端,那什么疯子实验的,可是这个结果如果不知道这个实验那么就完全猜不出来了,这有些不合理了。”
“难怪最高有三十万美金的奖励,原来一开始就不公平。”
“猜不出来,不太合理。”
“我看了《福尔摩斯探案集》,里面的案件都是很精彩的,我感觉这并不是最终的答案。”
“我也这样觉得,可是想到这仅仅是苏临时想的,能写到这种程度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
“不公平、高端实验,这都什么跟什么?”苏释晨迅速的从一个一个的评论之中抓到了两个关键词。
其实准确的来说,仿造的《温斯顿街谋杀案》的凶手的确展示得有些许的不公平,可是最高三十万美金的奖励是得有一些难度不是,不然有那么好赚?
并且这种模式也是最好的,如果好像奎因《孪生之谜》所建立的暴风雪山庄模式,经典是经典,甚至被不少读者奉为最经典的推理小说模式。
这点苏释晨不做评价,可是苏释晨却知道一点,这种模式完全不适合这种猜谜。
暴风雪山庄这种推理小说模式其实简单的来说也就是所有人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中,凶手就在众人之中的这种推理模式,就好像《双曲线杀人》、《无人生还》等作品。绫辻行人在“馆系列”之中的《雾越邸杀人事件》之中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定义。
这种凶手是固定的人之中的一个这种模式不行。想想看,如此多人,就算是几个人和在一起,一个猜一个或者是就瞎猜都可以猜对。就好像挺著名的无限猴子定理,这种瞎猜太没有技术含量了。
而《莫格街凶杀案》这种才是最完美的大范围猜测凶手,只要没有想到那个方面不要说上万个人,就是十万人也推理不出谁是凶手。
不可否认他这里的确是耍了一点小聪明,但疯子实验是怎么回事?
从陈宁手中拿过平板,往上翻,首先看到的是这个神奇劳拉的最后一句:“《温斯顿街谋杀案》整个作为短篇推理小说来讲很牵强,仅仅是人物设定不错,可作为谜底却非常好,因为它可以让大多数的人都推论不出来。”
这就是神奇劳拉的评价。
再往上拉,看完这个神奇劳拉的推理之后苏释晨哈哈大笑,口中喃喃:“这种就是太过自信的人,也不知道这位神奇劳拉在明天看到了正确答案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表情。”想想看,那种表情一定会非常精彩吧,想到这里苏释晨又忍不住笑了笑。
“说起来我是不是还得谢谢这个神奇劳拉,这位公布在官网的答案可是影响了好多人的判断。”将平板扔给了陈宁,继续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