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四目道长(校对)第6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1/1926


夏云裳面露慈祥。
她跟傅家关系特殊,当初在夏江城的时候,便一直守在傅天仇身边,替他化解寒气。
后来等到徐君明出手,抽走了傅天仇体内的先天太始寒冰根本气,治好了他的寒疾,夏云裳才离开傅家,回云灵山潜修道法。
云灵山是大永中部的一座大山,依次为根基的云灵山一脉,虽然不如昆仑、白马寺等拥有元神修士镇压的大宗门,却也是一个拥有灵宝、八位元婴修士的上等宗门,实力非凡。
虽然离开了俗世,夏云裳仍然每年几次回夏家探望她从小看到大的傅云傅天仇。
傅家姐妹出生后,更是爱如掌珠。
如果不是徐君明早就预定了夏家姐妹为再传徒孙,她只怕早就把这两人渡上云灵山给自己做弟子了。
故而,傅家姐妹对这位从小极为疼爱自己的夏奶奶极为喜爱和尊敬。
“奶奶想你们两个鬼精灵,正巧又如果,所以便过来看看。”
傅家姐妹的父亲,傅天仇称呼夏云裳微姑姑,她们作为女儿,自然要以奶奶称呼。
傅清风和傅月池看了眼自家师父。
过往的教导,让她们不敢放肆,否则失了礼节,少不了一阵训斥。
“见礼后,你们先下去吧。我跟你们夏奶奶还有事情要说,等说完了,你们再聚。”徐凰道。
傅家姐妹闻言,不敢多说。
恭声应‘是’后,转身走了出去。
看着她们的背影离去,夏云裳脸上笑容慢慢收敛,一缕愁容代之而起。
“徐道友,真的不告诉她们吗?”
虽然以世俗中的论法,作为傅清风和傅月池师父的徐凰,比夏云裳矮了一辈。但元神大修的地位在修行界极为尊崇。
所以,平辈论交,就成了双方最合理的选择。
徐凰摇了摇头。
“傅家的劫难是大永国师所为。那是一头修为达到元神巅峰的强大妖魔,连我都是不是对手,更何况她们?”
“而且若是让她们知道这次傅家全家被下狱,只怕以清风的性子,也会失去冷静。未免她们失去方寸,做出些失去冷静的事情,还是不告诉的好。”
夏云裳认同的点了点头,略作犹豫后。
“徐道友,敢问令师可在?他老人家向来是嫉恶如仇,若是由他出面,那国师必然伏诛。”
“我师父游历东海,现在只怕已经在外海了!”
“外海?”
夏云裳心中一惊。
虽然她从未去过东海外海,但却听不少人说过,那是一个恶劣无比的修士禁区,数百上千丈,跟大山巨岳一般的庞然巨浪,以及比钢刀还要锋利的飓风,挡住了几乎探索者的脚步。
除非是元神修士,否则无人能进去。
当然,以崇山真人徐君明的本事,肯定是能进去的。
想到这里,夏云裳便平复了心底的惊讶。
“令师何时能回来?”
“我也不是很清楚。”徐凰摇了摇头。
一个月前回地皇山,师尊还在闭关,而地皇山也停留于东海外海之上。
“那妖僧国师岂不是无人可制?”
“夏道友不必担忧,我师父当初离开的时候,便留下了后手。一经发难,必然会让那妖僧伏诛。”徐凰自信道。
她曾经跟师父提过除去慈航普度的事情,不过师父回信他已经做了处置,让自己不要多管。
既如此,徐凰便没有多问。
她对自己师父的修为和手段极为自信,既然师父说能解决,那就肯定能解决。
夏云裳虽然很想问徐君明留下了什么后手,但想来这种事情必然极为隐秘,自己又非崇山一脉的门人,所以考虑一番,最后便没有开口。
……
中州城,作为大永皇朝的帝都所在,它的繁华依旧如往昔那般耀眼。
不过因为当今皇帝的昏庸,大永各地活不下去的饥民,揭竿而起。从北到南,十几个省份陷入战火。
流离失所的百姓们,化成乞丐,到处漂泊。中州城作为帝都,也成了饥民最多的地方。
从各个城门,到各条街道,几乎都被饥民塞满了。
天门山,这座位于中州城外三十里的小山头,当年徐君明再此收徒的时候,曾经火过一阵。
后来还有人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道观。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徐君明隐迹不出。没什么名胜古迹和雄起秀丽风景的天门上,游人日益减少。
尤其三年前一把无名火烧毁了道观后,这里便彻底没人来了。
天门山后山是一片乱石滩,乱石滩过去,是跟天门山相似,高不过百米的矮丘。
其中土石交织,长了些杂草藤蔓,显得荒僻不堪。
不过这样不适合开辟为农田的地方,却成了中州城贫民们的乱葬岗。
天门山后面山谷中,以及与之相连的山谷中,都有不少坟地。
平时,除了死人下葬,或者清明祭奠,几乎没人来这里。
但令人惊奇的是,就在这样荒僻的地方,却偏偏有三间茅屋,顽强得屹立在一个矮丘的山顶上。
茅屋以黄土做墙,茅草盖顶,篱笆扎成院子,看起来跟大永民间的茅屋没什么两样。
院子里收拾的很整洁,青石铺成的地面,看不到多少泥土,周围也没有几件农具,并不像是一家农家院落。
而且,院子里安静的让人感觉到害怕。
如果这里不是干净整洁的话,猛地一看,还让人以为这里闹鬼呢。
第四百六十七章义庄
……
普普通通的茅草屋外,一条略有些弯曲的土路,连接山下。因为少有人来的关系,原本还算坚硬的路面,已经被顽强的野草入侵。
日上三竿,早上炙热的朝阳撒下来,让初夏的山间生机勃勃。
“二哥,听说义庄中那位龙道长,整天板着脸,冷冰冰的,有些不近人情。咱们就准备了这俩钱,他会帮咱们吗?”
说话的是一个身穿带补丁的青布短打,身子还算精壮,只是暴露在外的肌肤黝黑无比,显然是经常暴露在外,干体力活的庄稼汉子。
在他身前,是一个身穿破旧青色长衫,身上带着几分书生气的年轻男子。
此君现在也是面带忧色。
“前年刘三叔家闹鬼,不就是龙道长给救的吗?而且只要了他家一升米,比起三十里外吴家镇上的刘神婆便宜多了。”
黑壮汉子认同的点了点头,随即叹了口气。
“这些年咱们村撞邪的人越来越多了。”
书生脸上露出气愤之色。
“朝中奸党蒙蔽圣听,操控国家大政,以至于官场黑暗,饥民四起,地方大乱,因此而死者难以计数。如此这般,才导致地方鬼魅丛生,妖魔遍地,让我等小民受尽苦楚。”
黑壮汉子没读过书,不关心国家大政。
“唉,这样的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只要皇帝还在,相信就有拨乱反正的那一天。”书生肯定道。
两人说话的功夫,已经绕过山脚,顺着上山的土路,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上来。
山不高,半个时辰不到,便到了山顶。
看着前方木门上方,粗糙的匾额上,黑色笔迹书写,隐隐有些斑驳的‘义庄’二字,黑庄汉子脸上露出喜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1/19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