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四目道长(校对)第10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9/1926


留下本尊,大袖一挥,无穷法力滔滔而出。
瞬间定住大地,所有崩塌的土木全部飞起,把压在里面的人带出来,留下伤势较轻的,把重伤的带走。
以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以及上位者的尿性,这些重伤的底层百姓,多半是抛弃的对象。
暂且把他们收到天外神山。
分身取了一些造化灵水,混合灵水,漫天洒落。
端的是生死人肉白骨,不管是刚死,还是未死,全都活了过来。
甚至身上一些积年沉疴也消失了。
九百分身救回来的人越来越多,不过一刻钟而已,便超过了千万。
一个时辰后,已经有数亿之多。
好在天外神山足够大,否则只怕放不下这么多人。
汴梁所在的平原上,历来是大宋人口最富庶,最密集的所在,绵延数百万里的地震,伤亡人丁近千亿之多。
徐君明竭尽所能,也只是救了其中一部分。
看着百万里内一片狼藉的情形,徐君明神色阴沉。
当初在岳家镇,清理金鹏尸身所化腐尸魔气的时候,他推演天机,便算到了金、辽两国的密谋。
原本他以为金辽两国会突然南下,突袭宋都,颠覆天下,所以才留在汴梁外黄龙山。
绝没想到他们的目的不是汴梁,而是大宋的龙脉。
看着盘卧在汴梁上方,那被魔气侵染后,病恹恹的护国金龙。
目光冷了下来。
龙脉一动,数百万里内地龙翻身,死伤百姓数以千万计。
这还是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修士出手救助,否则伤亡数字还要上涨十倍。
“可惜忙着救人,让周培鸿那家伙给跑了!”
微微摇了摇头,屈指一弹,一道钟声传遍四野。
时间不长,一道雷光风驰电掣而来,来到近处后,露出岳翔的身影。
看他疲惫的样子,显然刚刚一直在忙着救人。
“师祖。”
左手一挥,一道流光飞去。
下意识的接住后,看着手里的小山,面露诧异。
“把天外神山交给你三师叔,让他带人把里面的人员统计一番,然后让你五师叔麾下鬼神把他们的家人带回来。”
“是!”
以宋朝现在君臣的尿性,即便赈灾,被底下官吏克扣一番后,十成有一成能到灾民手里,就算是好事了。
与其让这些被他救下来的人,忍饥挨饿,露宿街头,成为流民。还不如直接带回北方三郡,以及曾经的妖界,现在的崇山小世界安置。
第七百四十一章朝堂相争,洪信赴龙虎
……
“砰…!”
精致的笔洗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到底是谁坏了我大宋龙脉?!”
赵佶从未有过如此愤怒。
他虽然不学无术,算不上一个好皇帝,但也不是傻子。
他很清楚,一旦大宋龙脉被毁,就是神州陆沉,改天换日的时候,他的帝位,他锦衣玉食的生活,他高高在上的权势,必将不复存在。
故而,他愤怒,甚至还有一丝惶恐。
“起奏陛下,能无声无息瞒过守卫,潜入承天殿,又能快速斩杀九十八位护殿神将者,必然是金仙无疑。后经皇城司勘验,出手者乃是辽国南院大王,魔门六道之首圣魔门宗主周培鸿。”
一个身穿紫色官袍,气息威严而强悍的中年男子,迈出行列宏声道。
赵佶脸色微变。
身为天子,他当然对这位魔道金仙不陌生。
“可恶的周贼,来日朕必提千万大军北上,覆灭辽国,以报今日之仇。”赵佶咬牙切齿。
但下面的群臣都清楚,这话说出来也就安慰安慰自己。
自从太祖赵匡胤闭关后三千年来,金辽便与大宋攻守易势,屡次大战,十战九败。
别说覆灭辽国,能守住现有的边境就算是烧高香了。
“臣必夙兴夜寐,早日助陛下实现心中宏愿。”蔡京恭声道。
“臣等也愿助陛下早日实现心中宏愿。”
数十位蔡京门下臣子随声附和。
“好好好,有列位臣公相助,何愁我大宋不兴,何愁辽国不灭。”
赵佶身为皇帝的自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陛下,伐辽之事还需细细谋划,当务之急是救助受灾百姓,否则恐生民变。”
身穿红色袍服,面目刚毅的兵部侍郎、尚书右丞李纲开口道。
赵佶也知道民变对大宋的冲击,略作思索后。
“这样吧,户部下拨三亿两白银救济灾民。”
“陛下,此次地龙翻身涉及京东西路、京西北路、河北西路、河东路千亿黎庶,三亿两白银实在是杯水车薪。”李纲连忙道。
“那就再免除受灾百姓一年赋税吧。”
赵佶早就习惯了这些臣子的‘贪得无厌’,所以故意分开两步说,免得自己太痛快,让他们得寸进尺。
“陛下,地龙翻身,百姓食不果腹,衣无寸缕,免除一年税负固然是陛下仁慈,但亿万黔首若等不来朝廷救济,可能连半月都挺不过去。”
李纲跪地,慷慨陈词。
“臣万死请揍,还望陛下恩准停建华阳宫,所余银两全部拿来赈济灾民。”
“李纲,你大胆!”赵佶怒道。
华阳宫是他的心头好,更是自己精心构建的安乐窝,别说区区一个地龙翻身,就是黄河决堤,天下大旱,也不能停。
“陛下!”
蔡京连忙开口,堵住了赵佶接下来的话。
等众人目光转过来后,“陛下,李大人之言不可不听,但就算停建华阳宫,一时间户部也难以拿出足够的银两,救助千亿黎庶。”
“不过,微臣有一策,可解此难题。”
“哦?太师有何良策?”
此时的蔡京已经官封太师。
“前些时日,‘护国大道君’徐真君遣门下弟子来京,说雁门、云中和五原三郡地广人稀,希望朝廷能引渡一部分流民填充三郡。”
“然我大宋国富民康,百姓富足,哪有流民填充边疆?故而一直未曾回音,不曾想今日居然碰上这地龙翻身之祸。”
“以微臣之计,不如答应徐真君,把这次地龙翻身所产生的流民,全部划给崇山一派负责,想来以徐真君金仙之尊的大法力,必然能让这些流民不必忍饥挨饿。”
“而且没了这些流民,中原之地地狭人稠的困局也能大为缓解,巩固朝廷统治。”
“陛下不可,若千亿流民落入崇山书院手中,只怕会让它趁机做大,他日必威胁我大宋统治。”李纲大声道。
“李大人此言差矣。崇山书院地处宋辽边疆,实力增厚,也只会成为抵挡辽国南下的屏障,绝不会威胁我大宋统治。更何况还有天师道、神霄道、纯阳派、崆峒派掣肘,而我大宋更有太祖坐镇,何谈威胁?”
“莫非李大人觉得,以太祖修为,再加上老相国和杨将军,还压不住一个崇山书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9/19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