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瞳(校对)第4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9/1175

  “就算没有恒源地产40%的股份,你这大半年的成就也足以让人侧目了!怎么,你还不满足吗?”周斌不禁酸溜溜道。
  “当然不满足了!”不过看着周斌的眼神,未免刺激对方,这话刘东也就只在心里说说而已!
  不过刘东是真的不满足,虽然这大半年来经他之手成立的企业不少,但大部分都是刚刚走场正规,距离他的要求还差的太远。
  什么时候它们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能够为刘东提供每年100亿人民币的利润,支持他的圆明园重建计划,才是刘东真正满足的时候。
  但很显然,距离这个目标,自己名下的这些企业还差的太远!
  ……
  从刘东手中拿到笔记后,双方简单的聊了几句,然后谢绝了刘东吃过早饭再走的要求,在早上7点之前,周斌又行色匆匆的踏上了飞往京城的航班。
  送走他,刘东心里也真正放松下来。该自己做的事情都做完,剩下就看周斌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了!
  而周斌也没让他失望,就在从刘东这里取到笔记后的第三天,韩世忠、韩磊便被公安局秘密逮捕,当然这是周斌给他打电话,刘东才知道的!
  不过,因为这很可能是共和国史上又一次巨大的反贪腐事件,所以不是短时间内能够结束,因此刘东想要得到韩氏珠宝,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最起码要等到韩世忠定罪之后!
  等就等吧,反正周斌作保的情况下,韩氏珠宝这块已经到了嘴边的肉也不渝被别人抢走。
  不过,遗憾的是韩世忠被扣押后,他别墅里的东西,尤其是那些珍贵的古玩,也成了赃物,注定是无法落到刘东手中了。
  所以失望之下,刘东来到了重庆市的古玩市场,不过他没有去三峡,因为三峡古玩市场跟京城琉璃厂一样,大型的古玩店居多,而中兴路古玩市场才是真正草根的,家常的,亲民的,非主流的……
  而这样的地方也恰恰是最考验眼力,同时也是最有希望捡漏的地方,而拥有舍利元光的刘东恰恰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地方。
  等刘东慕名开车来到这里后,眼前的情况让他心中立即喜悦了三分,因为特意挑了星期日古玩市场大集的日子,所以尽管才刚刚8点,最多宽10米的破马路旁边已经支起了一溜古玩摊子,跟国内大部分自发形成的古玩市场一样,这里也一样脏乱差,要不是地上摆的,树上挂的,车上拉的都是古玩的话,那这里几乎与菜市场无异。
  而这样的环境也恰恰是最能吸引人的,所以当刘东放好车过来的时候,破公路,以及紧挨着破公路的几个大院子里面,翻看、询问自己心仪古玩的人已经不少了。
  而且从这些人的装束上,刘东大致把他们分为本地土著,外地游客和国外洋鬼子三种。
  看着这些金发碧眼的洋人,刘东也不禁感叹,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过来旅游掏宝的洋鬼子是越来越多了!
  当然刘东也仅仅是感叹一下而已,他更多的兴趣还是在地摊古玩上。
  为了对付韩世忠,紧绷心神一个多星期,现在大功告成,也该自己放松一下了!所以,这次刘东没有一上来就用舍利元光,而是准备先考研一下自己的眼力,要是没什么收获的话,在用舍利元光掏宝也不迟。
  本来刘东以为以自己不到一年的鉴定功底应该不会有什么收获来着,没想到刚走了没几步居然还真让他碰上了一个不错的东西。
  弯下腰,从眼前铺开不到四平方的摊子上,刘东拿起了一个高度约45公分的韦陀像。韦陀是佛的护法神,是南方增长天王属下八神将之一,位居32员神将之首。佛教把他作为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天神。所以几乎所有的寺庙中都有手拿金刚杵的韦陀像。
  此刻刘东手中这尊韦陀像,因为时间的关系,身上的彩绘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了,不过单纯看其铸造工艺,也非同一般,不论是韦陀的神态,还是衣褶的细处都处理的恰到好处,虽然不是铜鎏金,或者银鎏金,而是泥塑,但在能够追溯到明初的情况下,过去六百年的时间,仍然能够保证韦陀像没有丝毫破损,其价值也算不菲!
  ……
第610章
明代彩绘泥塑韦陀像
  ……
  “大兄弟看上这尊韦陀像了?”
  抬头看着凑过来的,身穿暗红色衬衫,黑色裤子,身材略显肥胖的中年妇女,刘东眼底闪过一丝惊讶。
  到现在,他逛过得古玩市场虽然不多,但也有小二十了!但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女性的古玩摊主。
  不过惊讶归惊讶,刘东现在最想要的还是把这件最少价值8万以上的明代彩绘泥塑韦陀像给买下来。
  “老板娘,这件佛像我挺喜欢的,多少钱?”
  刘东的话立即让老板娘饱经风霜后变得粗糙而又黑黄的面庞上露出了笑容,连忙道:“两千!两千块钱!”
  看得出这位老板娘不是刚入行就是在替别人看摊子,语气太不坚定了,而且连身为游击队最基本的忽悠都不会!
  不过,现在的刘东已经很少再计较几千块钱的得失,前提是只要东西对就行,所以在老板娘说完后,刘东直接从口袋里掏了两千块过去。
  “给我包一下吧,这件佛像我要了!”
  刘东的爽快让老板娘愣了一下,她还是第一次见买东西这么爽快的人,两千块钱居然连价都不换就把东西买了!
  “怎么,难道不卖了?”
  “卖卖!”经刘东一提醒,老板娘一下子反应过来,连忙接过刘东手中的钱,然后找了个袋子,把韦陀像装进去后递给了刘东。
  “小兄弟,过来我这里看看吧,正宗的清代铜鎏金释迦摩尼佛坐像,从圆明园里流出来的,保证真货!”
  “哥们,看看我的吧,明代何朝宗渡海观音像,百分之百真品,我爷爷传下来的!”……
  刘东刚刚从老板娘手里接过袋子,旁边见到刚才双方交易的古玩摊主们纷纷鼓噪起来。吹得是一个比一个厉害,不过就算刘东不用舍利元光也看的出他们摊子上的东西没一件真货,全他娘的赝品,而且仿制水平连高仿都算不上。
  骗骗什么都不同只图新鲜的游客还行,对付他……
  刘东扫了一眼后,懒得浪费时间,也没搭腔直接大步离开了。
  接下来,刘东一路挑挑练练,倒也买了十几件万八块钱的物件,但能够够得上一、二级文物,甚至国宝的却是一件也没有。
  等刘东花了两个多小时把整个中兴路古玩市场逛完后,眼看单凭自己的鉴定水平已经没什么收获后,索性便放出舍利元光,没想到这刚刚放出来,就有两道颜色不同的灵光冲天而起,其浓郁程度更是让刘东肾上腺激素急速分泌,情绪也变得兴奋而又期待。
  首先刘东便朝光柱最为粗大的一个地方走去,从灵光的浓郁程度上来看,这应该不是一件古玩,而是两件,或者更多!
  灵光散发的位置是一个位于公路一侧的大院子,院子占地约500平左右,四周都是青砖砌成的墙体,日晒雨淋下,已经变得斑驳了不少,好在因为这里这几年自发形成古玩市场的关系,这个原本应该拆掉的院子也就这么保留下来。
  而在这院子当中除了少数卖瓷器、书画、玉器和杂项的古玩摊外,大部分都是经营旧报纸、邮票和古籍为主,其中由以古籍居多。
  刘东发现浓郁灵光的地方恰恰是一个宽两米,长三米左右,以售卖古籍、旧书、旧报纸和少量书画为主的古玩摊,摊主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子,身穿橘红色背心,此刻正捧着一本硬纸本的三国看的津津有味。
  眼见刘东过来,此人也没上来招呼,“想要什么自己拿,概不还价”。
  说完,青年男子看了他一眼后,继续沉浸在了金戈铁马的历史小说中。
  见此,刘东虽有些意外,不过人家怎么样他也管不着,最重要的还是抓紧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金刚经》!”
  看着眼前包装精美,而且明显有些年头的佛教著名经书,刘东惊讶了一番。
  仔细一看后才发现,灵光的来源并不是手中的经书,而是经书前后封皮内部!
  如果非要形容的话,此刻刘东手中的《金刚经》就跟鹿鼎记中的《四十二章
经》一样,封皮的厚度明显非同寻常。
  而且刘东翻开经书后,发现内里的书页保存完整,并没有明显的霉变和虫蛀,这对于一本已经拥有两百年历史的经书而言,也算非常难得了!
  确定了这就是自己要找的东西,刘东也不罗嗦,直接道:“老板,这本《金刚经》怎么卖啊?”
  “清代乾隆官印《金刚经》,品相完整,10000人民币,谢绝还价!”年青人说着话,但眼睛却并没有离开手中的三国。
  不过,刘东却发现,这年青老板对这本经书的断代和市场把控极准,虽然相比市场价,这本《金刚经》稍微贵了一点,但其基本完好无损的品相倒也够得上这个价格。
  所以刘东略作考虑后,便点了点头,“我要了!”
  说完后,刘东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万块递了过去。
  而这时,年青人的眼神才真正放到刘东身上,而且上下打量起来。
  这本《金刚经》,刘东并不是第一个问价的人,但许多听到10000的价位后,基本上都摇头离开了,有的是觉得自己拿不准,还有些是单纯的想要捡漏,赚不到便宜自然不想要!
  而仅仅看了一眼,就毫不犹豫把这本经书买下来的人,刘东还是第一个。
  面对青年老板的审视,刘东脸上并没有什么异样,这本《金刚经》中的秘密,要是不亲自把封皮拆开,没有人会察觉。
  而恰恰它完美的品相,也让任何一个喜欢古玩的人,不愿意去毁掉它,所以至今为止也没人发现其中的秘密。
  打量刘东半晌后,也没察觉什么异样的青年老板接过了刘东手中的钱。
  “你就不怕这本《金刚经》是赝品吗?”也许是第一次遇到刘东这么慷慨的买主,所以青年老板难得多了句嘴。
  “你情我愿的事,管他是真是假呢!”刘东笑道。
  “呵呵,说的也是,千金难买我喜欢,古玩行不就是如此吗,兄弟果然是同道中人啊,不知道高姓大名,能否赐教?”
  “高姓大名谈不上,我叫刘东!”
  “刘东,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年轻老板脸上露出一缕思索之色。
  “同名同姓的人太多,刘东这个名字虽然不算大众化,但全国十几亿人,总有那么几十个雷同,你感觉熟悉倒也不算奇怪!”刘东笑道。
  “呵呵,你说的也是!”
  虽然这样说,但青年老板总觉得这个名字非常熟悉,但就是想不起来再那里听过!
  看着这个不是知道从哪里听到自己名字的行内人,刘东笑了笑,看着对方犹自没有放弃的思虑,摇了摇头,转身朝着另一道灵光传来的地方走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9/11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