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瞳(校对)第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1175

  大约一分钟后,梁姓老人放下韦陀像,看着董老说道:“老会长,明代早期铜鎏金韦陀像,市场价在8万左右。”
  这件明代铜鎏金的韦陀像,不算什么太难得的东西,所以大部分人看了一眼后也就过去了。
  等穆刚把韦陀像收起来后,第三件古玩也出现在他的手中。
  “乾隆民窑青花缠枝莲纹大天球瓶,估价6万!”
  “星光红宝石珠串,价值不是太高,宝石不是顶级的红宝,估价2万!”
  “光绪官窑,内青花,外粉彩,荷花荷莲小碗一对,估价2.5万!”
  ……
  随后大约二十多件古玩被一一鉴定出来,价值都在两万以上,十万以下,但二十多件却无一赝品,这种结果的出现,让众人心中都麻木了。但就算这样,还只是鉴定了两个袋子而已,剩下的还有七个。
  “溥儒,《青绿山水图》,估价30万!”董老话落,周围的人又是一阵波澜。
  溥儒又名爱新觉罗·溥心畲,满族,为清恭亲王之孙。近现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与张大千并称为“南张北溥”。
  不过此刻刘东淘到的这件尺幅较小,价值并不是太高。
  “辽代三彩塔,估价5万!”
  “战国夔龙纹青铜鼎,估价12万!”
  很快又是两个大袋鉴定完毕,又是十八件价值不等的古玩,不过其中最为珍贵的就是那件溥儒的《青绿山水图》真迹!
  等到四个袋子鉴定完之后,穆刚再次一连拿了两个大袋子过来,打开之后从里面抱出了一对高越70公分的景泰蓝大肚瓶。
  等到这一对将近半人高的景泰蓝,也叫铜胎掐丝珐琅的大肚瓶放在长桌上之后,众人的眼神一下子直了,特别是那些专攻瓷器鉴定的人,立即被这一对大肚瓶上精美的掐丝工艺和彩绘图案迷住了。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景泰蓝在清末之前一直属于皇室专属,概不外传,看这对景泰蓝的工艺和形制,应该是乾隆官造无疑。更难得是它还是一对,而且器型硕大,一级文物无疑,价值在千万以上!真是没想到今天还能够看到这么珍贵而且精美的铜胎掐丝珐琅精品!不虚此行啊!”吴老神情激动的感叹道。
  吴老主攻的就是瓷器鉴定,涉猎书画。而此刻看到这对精品景泰蓝大肚瓶,心中自然高兴万分。以往想要看到这对瓶子,就只有去故宫才有可能。
第316章
辛李真迹“诗词七首”!
  众人又围着这对景泰蓝欣赏了半天后,穆刚才把这对景泰蓝搬到了一边。
  随后,穆刚把刘东买的那十四本书拿了出来。
  书画鉴定,这里无人能够比得上董老,而在经历了刚才的那一幕幕之后,董老爷子对于刘东这些尚未露面的古玩,心中是万分期待。
  “咦,这是李文藻收藏批注过的儒家十三经?”董老一连看了几本后,忍不住惊讶道。
  李文藻为清代乾隆朝山东知名的藏书家、金石学家及文学家。做为一位藏书家,李文藻生平极为专注于藏书、刻书之事。其藏书处曰“竹西书屋”,据称曾藏书数万卷。同样作为一省同乡,对这位清代名士,董老也非常清楚。
  在这儒家十三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的正文夹层中都有着李文藻的蝇头小楷的批注,而且扉页上还留有他的钤印。这十三本经书无疑是研究李文藻生平、文学思想,以及当时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人文价值和学术价值极高。
  “这本好像不一样!”等董老把最后一本拿起来翻开看了几页之后,原本还不太在意的神情,猛然怔住了。
  “啪!”老爷子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倒是让坐在他旁边的吴老吓了一跳,至于右边的文老,早就神情复杂中带着无限震惊的不说话了。
  “老会长,您这是?”看着老爷子激动的胡子都开始颤抖起来,第一次见他这样的吴老吓了一跳后连忙问道。
  “你来看?”
  见此,吴老小心的从董老手中把这本封皮上刻印《道藏》二字的道家经典接了过来,而这时候坐在吴老周围的人也纷纷围了过来。
  “咦,里面好几张纸的颜色好像有些不对啊!”很快就有人发现了这本道家经典中的异样。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不是辛弃疾的千古名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吗?”站在吴老身后的秦老,读了几句后忍不住诧异道。
  “难道……?”想到这种可能,众人都有些不淡定了。
  迎着诸人激动而又渴望的眼神,董老脸上激动中满是欢喜之意的“哈哈”笑道:“没错,刚才我看了,这本《道藏》当中一共有七张颜色不同的纸,上面共有七副词!其中辛弃疾四副,分别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青玉案·元夕》和《鹧鸪天·代人赋》!”
  “至于剩下的三张则是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和《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李清照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两人都是在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但凭着七首传承有序的词,其价值就不低于任何一级文物。
  更难的是现在还没有李清照的真迹传世,而刘东此刻这三首词就是真正的绝世孤品,价值不菲。
  看完了这七首珍贵的名家手迹,剩下的所有东西也都一一鉴定完了。价值稍高一点的就是刘东在百宝阁得到的汉八刀三沁色口塞玉蝉,明代永乐龙泉窑玉壶春,前者的价值在28万左右,后者的价值超过五十万。
  最后剩下的那件和田玉籽料四沁色的“苍龙教子”白玉龙钩,出自明代琢玉宗师陆子冈之手,虽然东西不大,但也是价值大几百万。
  最后,众人把刘东的这些古玩算了一下,一共78件,能够评比一级文物的有元四家赵孟頫的《玄元十子图》;乾隆景泰蓝官制大肚瓶一对;辛弃疾、李清照,真迹诗词七副;陆子冈——和田玉籽料四沁色的“苍龙教子”白玉龙钩,共约四件!二级文物、三级文物的就更多了。
  而这些东西加在一起的价值接近一个亿!
  等这个结果出现的时候,大厅中众人集体失声,刚开始的时候无论谁都想不到今天会是这个结果。
  但看到一件件摆在一边的古玩,强烈的事实由不得他们不信。
  而就在众人为刘东的众多古玩而震撼的时候,它们的主人却仍然顶着烈日在古玩街上奔波。
  这时候,穆刚不在,为了拿东西刘东专门打电话,让蔷薇珠宝的保安调了五六个过来,好在有这些人帮忙,刘东才能够空出手来。
  “老板,这件笔洗挺不错的,多少钱?”刘东拿在手中的是一件口径不超过二十公分的圆形笔洗,色呈玫瑰,有玻璃光,翻过来之后底款为三字铭文“重华宫”。
  说实话当时亲手摸到这件瓷器,并拿到舍利元光的鉴定结果之后,刘东心中实在是万分激动。不过此刻他的内心却在强行克制着。
  “呵呵,先生您真有眼光,这件笔洗可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窑瓷器,‘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打明代起着钧窑就是价值万金的精品瓷器,都是以前皇帝才能够拥有的瓷器……所以您这件钧窑笔洗的价格要两万!”
  听到这里,刘东心中松了口气,说实话刚开始这个老板开始忽悠的时候,尽管心中知道此人不明白这件笔洗的底细,但心中总是有些担心,但是现在这老板两万的价位一出,一切担心都没有了。
  接下来,刘东生怕又出什么幺蛾子,让自己鸡飞蛋打,所以干脆写了一张两万的支票,扔给老板后,便拿着这件珍贵的钧窑器,向外面走去。
  见此,老板连忙拿起支票,一连看了两遍,确定没错之后,心中才松了口气。
  “什么时候冤大头这么多了,早知道刚才就多要点好了,看他的样子,四万、五万他也肯给!”老板心中想道。
  不过很明显,现在这个机会已经没有了。
  走出店门,刘东生怕对这件珍贵的钧窑器有所损伤,刘东专门把他放进了自己身后的背包里,当然现在的背包也就意味着芥子空间。
  “对了,前面就是张维汉的珍宝阁了,宝光这么亮,肯定又是有了好宝贝,不得不说,这位张老板,还真是我的送财童子啊!”想起自己从张维汉这里得到的“汝窑天青釉玹纹尊”和“帝道之剑赤霄”,刘东心中就格外的期待。
  “刘先生,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看着刘东进店,张维汉连忙笑着迎了上来,刘东可是他的财神爷。
  “什么风?当然是你张老板这阵春风了!”刘东笑道。
  “呵呵,刘先生说笑了,不知道这位是?”张维汉指着跟在刘东后面的方姓青年问道。
  “哦,这位是我的秘书!张老板,我们说我们的,不必管他!”
  刘东话落,方姓年轻人的嘴角抽了抽,脑海中回荡着两个字“秘书”!
  “我什么时候成了他秘书了!”不过按照会里的规定,他现在是有口不能言,所以这个小小的哑巴亏是吃定了。
  “张老板,你这斗宝的规矩应该还没改吧?”刘东问道。
  “没有,没有!怎么,刘先生打算再跟张某玩上一局?”张维汉对于上次输给刘东斗宝的事情也是耿耿于怀,最近他精研一番,专门找了三件不易被人察觉的古玩,精心布置了一番,他不相信刘东还能够找得出来。
  “呵呵,既然张老板诚心想邀,我又怎么能够扫了你的性呢!不如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好,刘先生请!”
  “嗯!”点了点头后,刘东站了起来,“还是老规矩吗?”
  “还是老规矩!”张维汉含笑点了点头。
  “那我可就开始了!”说完之后,刘东便在大厅当中转悠起来。
  与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张维汉珍宝阁的布局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原本挂在墙上的诸多画作,现在都已经摆到了中央四张半人高,上下分为两层的展架上,而进门后左右墙壁紧贴的是一排排摆的满满当当的各式瓷器。
  至于三件东西藏在哪里,各自是什么,刘东心里还真有些把不准,因为此刻这大厅里并不是只有三件真正的古玩。所以刘东只能够没摸到一件古玩的时候,用舍利元光试探张维汉的神色变化,只要他眼中露出紧张之色,那就是自己找对了。如果他脸上捎带释然,那就是错了。
  经过这样的试探,刘东很快就找出了三件张维汉用来斗宝的古玩。
  三件都是瓷器,而且都摆在极为显眼的地方。
  “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中的‘一月水仙杯’,而这也是刘东手中第三个十二花神杯”,“什么时候,我能够凑齐整个一套十二花神杯就好了!”刘东心中暗道。
  除了这件十二花神杯之外,还有雍正官窑的茶叶末砚滴和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香插,三件东西都不大,价值也不是太高,不过也都在十万左右,颇为难得。
第317章
王蒙和傅抱石
  看到刘东手中的三件古玩,方姓青年眼中不禁流露出一丝佩服之色,但他跟在刘东身边的这段时间内,每当刘东淘到瓷器的时候他都会认真看,虽然其中有几件,以他的眼力还辨不出真假,不过更多的是,他本身也能够鉴定出来的瓷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11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