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瞳(校对)第2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1175

  等刘东他们来到齐老院门的时候,那里已经有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停在了门外。
  “看来还有其他人来拜会齐老!”李老爷子带着老伴从车上下来的时候,看着半掩的房门,暗自猜测道。
  而这时候,刘东停好车后,也带着穆刚走了过来,“李老我们进去吗?”
  “来了,自然要进去!咦,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看着刘东手里长长的包裹,李老爷子诧异的问道。
  “哦,这个是我从潘家园买的宣纸,安徽金星宣纸,生宣、熟宣和半熟宣各一刀!”说着刘东扬了扬手中厚厚的一摞纸张,笑着说道。
  再得知要来拜会齐老的时候,刘东就已经在想拿什么礼物了。不过齐老先生,生性节俭,虽然字画价值千金,但的来的钱财除了买书之外,大部分都已经捐了出去,自身的生活极为简谱,所以刘东也好送太过珍贵的东西。所以,便从潘家园买了这三刀最上等的宣纸。
  别看这三刀纸只有三百张并不算多,但是宣纸的作为中国一种用于书法和绘画的高级用纸。其主要制作原料是青檀树皮、稻草,辅以楮、桑、竹、麻等十余种佐料,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洪等十余道工序,历经一年才能制做而成。每一张纸都极为珍贵,就刘东这三刀就花了他近一万块钱。
  听到刘东的回答,李老点了点头,满意地笑道:“算你小子聪明,知道什么该送!”
  而这时候,刘东也看到了李老拿在手中并不算大的盒子,看外面的包装,虽然不算华丽,但却非常古朴,显然也是李老准备的礼物。
  “老爷子,您手里拿的是什么?”
  “你猜?”老爷子得意道。
  “行了,也不看看你自己多大年纪了,还跟跟个孩子似的玩这种猜谜的游戏。”这时候,旁边站着的李奶奶白了老板一眼后,笑着对刘东说道:“他手里拿的是清代制墨名家汪近胜‘鉴古斋’的一方墨品!”
  虽然李老太太一直反对李老收藏古玩,但是丈夫整日里鼓捣这个,她倒也了解了不少,而且再来之前,李老可没少向她吹嘘手中墨宝的难得。
  听了老太太的话,刘东心中一阵惊讶,汪近胜与曹素功、汪节庵、胡开文齐名的清代制墨大家,其墨雕镂之工,装饰之巧,无不备美,乃是文人雅士的珍爱之物。虽然不像大名鼎鼎的“李廷圭墨”那么难求,但也是难得的墨品了!
  看着刘东脸上的惊讶,李老爷子也是心中得意。
  “好了,时间不早了,小东我们进去吧!”老爷子刚要转身的时候,仿佛想起什么,再次回头朝着四位黑衣保镖吩咐道,“你们别进去了,留在外面吧!”
  说完之后,老爷子也不管人家什么表情,带着手中的汪近胜墨,便大步朝着门口走去,见此李老太太也连忙跟了上去。
  而心中早就对这次摆放无限期待的刘东自然也是不敢落后。或许只有穆刚才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哐哐!”李老抓住门扇上的铁铺首,用力的敲了敲。
  “有人在吗?”当然这次换成刘东喊了。
  等到他话落,还没过半分钟,一个身穿灰色短袖T恤,身形略显肥胖,脸上带着一丝敦厚,年岁大约在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出现在刘东几人面前。
  中年人是谁包括李老在内没有人认识,不过人家看到李老他们站在门口后,却笑着走了过来。
  “您是李仁芳李老是吗?”
  “我是,你是?”
  看到李老脸上的疑惑,中年人连忙说道:“我叫付昆,是跟随师傅来拜访齐老的!”
  “哦,付昆,这个名字我好像再哪里听过!”李老略作思索后,才猛然想起什么,然后问道:“你是国家博物馆的书画鉴定专家对吗?这么说你师傅是徐邦达,徐老了?今天徐老也再这里?”
  看着李老爷子脸上惊喜的神色,付昆笑着点了点头,“我师傅还有齐老都在客厅等着您呢!”
  “是吗,这可太好了!小东,快走!”说着,连旁边的李老太太也顾不上了,神色略带焦急的,抬腿就往里面走。害的老太太,一个劲的在后面叫他慢点,生怕老爷子摔着。
  而此刻刘东大步跟上的同时,心中也更高兴起来。
  徐蚌达徐老,那是中国艺术史界“鉴定学派”的一代宗师,徐邦达将传统鉴定方法与现代考古学手段相结合,为书画鉴定建立了可传授的研究方法和学术理论。有“徐半尺”(意指其鉴画,于画轴展开半尺已知真伪)和“中国辨画第一人”之誉。
  代表作有《几种印鉴及相关书画真伪》,《徐邦达集五·古书画过眼要录(元明清书法·壹)》,《重订清故宫旧藏书画录》等。
  而且这些书刘东也都拜读过,让他眼界大开,古玩鉴定功力大涨的同时,也深感老爷子在古玩,特别是书画鉴定上的功力之深。
  一行人绕过影壁,便看到了此刻正站在四合院正屋葡萄架下,欢迎几人的两位须发皆白的中国书画和鉴定大家。
  两位老爷子,一个1910年,一个1911年,到现在也是九十岁的年纪了,身体或多或少都有点病症,特别是齐老,晚年后身体一直不好,所以眼看到两位老爷子站在门外,无论李老夫妇,还是刘东连忙大步上前,恭敬施礼问候。
  在这两位老爷子面前,已经古稀之年的李老也只是一个晚辈而已。
  “齐老,徐老,劳动二位亲自出门迎接,任芳实在是受宠若惊!”
  “呵呵,李将军客气了!你亲自登门拜访,作为主人,我也是蓬荜生辉啊!”齐老笑着说道。略显浑圆的面庞上虽然沟壑深深,但笑起来却给人三分亲切。
  “齐老折煞我了,任芳退休多年,早就不是什么李将军了,如果老爷子您不嫌弃,直接叫我名字就可以了!”李老恭敬说道。
  “行,那我们各退一步,我痴长几岁,你叫我一声老哥就好了,怎么样,李老弟?”齐老好爽地笑道。
  “呵呵,我看这样好!”徐老在旁边笑道。
  当然,李老爷子也没什么意见,说起来,他们虽然年纪差距挺大,但都已经是年迈之人,相互之间倒也不必区分的太大,否则刘东这些小辈们在称呼上可就犯了难了。
  接下来,又把刘东几人介绍了一下后,便由付昆和刘东分别搀扶着徐老和齐老走进了正屋客厅。
  “听景怀说,李老弟你有几幅画,想让我这个老头子帮你做一下鉴定?”众人落座,简单的寒暄了一下后,齐老便直入主题。
  齐老口中的景怀,便是之前一直照顾他起居的内侄章景怀,李老因为当初与齐老爷子没有交集,所以想要过来摆放的时候,便托这位章景怀先生问了一下口信。
第303章
《瑞鹤图》
  ……“呵呵,齐老哥,这次冒昧来访,确实是想让您老帮忙做一下鉴定,不过这几幅画却不是我的,而是我这位晚辈的!”
  看到众人的目光集中到自己身上,刘东脸上连忙换上了一副恭谦之色。在场的所有人包括穆刚在内,就数刘东岁数最小,而且齐老和徐老还是真正的国内书画鉴定大家,书法家、画家等等,威望实在是太高了。
  看着刘东年纪轻轻的样子,齐老几人,包括付昆在内,都流露出了诧异之色。任他们怎么想,也记不起书画圈、收藏圈,或者古玩收藏圈里面,有一个叫刘东的人。
  不过见到李老带着刘东这么一个籍籍无名之人,登门拜访,请求鉴定书画,齐老倒也没有露出不悦之色。
  “那咱们还是到书房去吧!”说着老爷子慢慢的站了起来。
  听到老爷子的话,几人作为客人自然是听从吩咐,连忙跟了上去。
  老爷子的书房在客厅的左手边,进去之后,给刘东的第一个印象就是书多!从门口开始,围着墙壁摆了一圈的书架,而且都是那种高达四米,差不多直接顶到屋顶的大书架,而且几乎每一座书架上都放慢了大大小小的书籍,塞得满满当当的,而且从书籍表面的痕迹来看,它们基本上全都被翻过。
  老爷子的书房大约有将近七十个平方,整个四合院正屋,大半的空间都被老爷子开辟成了书房。如果在减去刚才客厅面积的话,可以想象老爷子的卧室是何等的狭小了。
  “小伙子,把你的画拿出来吧!”等齐老走到书房中央,那张长度近五米的红木长桌前面的时候,回身说道。
  闻言,刘东点了点头,把身后的背包拿了下来。
  随后,把他三幅画中他最早得到的黄宾虹仿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拿了出来。
  “咦!”看到刘东手中画,刚开始还不太在意的齐老,等到看清楚刘东已经展开一米,画心露出半尺之后,脸上却露出了惊疑之色。
  随后,更是伸手从裤袋里把老花镜掏出来给自己戴上了,脸上的神情更是变得越发凝重起来。
  看到齐老的神情变化,徐老也有些好奇的往前走了几步,来到齐老身边,向刘东展开的画看去。
  “这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咦,不太对啊!”随后徐老的表情也变得郑重起来。而注意到师傅脸上的神情,原本对于刘东没太在意的付昆也不由自主的朝画中看去。
  见到几人的样子,刘东跟李老对视一眼后,脸上不约而同的流露出了一丝笑意。能够跟齐白石齐名的黄宾虹,那是真正的近代的山水画一代宗师!他老人家的真迹,而且还是这种长度超过十米的巨幅画作,不说绝无仅有,恐怕全国,甚至全世界也找不出几幅,而这本身就代表了其价值。
  更难得的是这副《千里江山图》虽是临摹王希孟的画作,不过却有着宾虹大师自己的理解,而且在笔墨运用和技法上,宾虹大师的这副作品却要超过原作。
  因为桌子长度不够,所以刘东只能展开五米,剩下的一半多只能暂时卷在一起。不过就算如此,对于齐老和徐老这样的书画鉴定大家而言也足够了!
  “好,太好了!好长时间没有见到宾虹先生的精品传世之作了!”齐老神色惊喜道。
  “嗯,此画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章法上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尽显宾虹先生‘黑、密、厚、重’的画风啊!”徐老也是忍不住一阵赞叹。
  两位老爷子眼力非凡,基本上看到画的一瞬间就明白了它的不凡,现在更是断定了这幅没名没姓的画是宾虹大师的杰作。
  随后,两人也仿佛忘却了周围众人的存在,完全沉浸在了画卷中雄浑秀丽的山川景色当中。
  随着两位老爷子,慢慢的展开画卷全部看完之后,眉头却皱了起来。
  “老齐,你看这里不对啊,好像被人为的封起来了!”虽然没有刘东提醒,但两位老爷子还是第一时间察觉到了这幅画的问题所在。
  “嗯,确实!看着装裱应该是你们扬州工,而且做的还挺不错!看着纸张的颜色,这副装裱怎么也有三十年的时间了!”齐老说完后,一看身边的老友,笑着说道:“看来宾虹大师的这幅画想要重见天日,还要你这个老家伙出手才行啊!”
  闻言,徐老笑了笑,他是上海人,装裱上的手艺也是师承的扬州工,手艺更是一绝。
  “呵呵,我来重新装裱自然是没问题,不过还需要人家主人同意才行!”说完后,两位老爷子不约而同的看向了站在一边的刘东。
  “徐老能够出手,刘东感激不尽!”刘东真心实意道。
  “你可考虑好了,像这么一幅画,拆开之后再重新装裱,没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不成,而且宾虹先生的画,市场价值非常高,你这副更是上千万,如果万一有个闪失,我老头子可是概不负责!”徐老笑着说道。
  “徐老严重了,如果以后出现问题,自然是由在下承担,绝对怪不到您老身上!”刘东神色坚定道。
  “三分画七分裱”,一幅画的珍贵程度,装裱的好坏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能够劳动徐老这样的大家出手,无疑更让这副原本就非常珍贵的黄宾虹真迹更增色三分,这样的事情,刘东怎么会不愿意。
  至于刚才徐老所说的“闪失”,刘东相信,相比他对这幅画的喜爱,徐老比他更爱三分,除非外人偷盗,否则这画在徐老手中,保准比在他手中更安全。
  “既然这样的话,那这幅画我可就拿走了!”徐老笑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11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