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校对)第9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7/2023

  孔丘之所以姓孔,那是因为他家是个小贵族之家。
  给予平民获得姓氏的权利,看似一件普通的小事情。本质上,却是打破了阶级之间的阻隔。
  这份阻隔,是周朝八百年都未曾被破坏过的。
  如果王霄不是威望达到巅峰的秦王,早就被贵族们围攻了。
  他这是在不断的刨贵族们的根基,一点点的对整个大秦进行着改造。
  不停削弱贵族的王霄,对待平民却是一轮又一轮的给好处。
  减税免赋都是常有的事情,遇上灾荒年份不但全面减免,甚至还会发放赈灾抚恤,让平民百姓可以活下去。
  秦律的不断修改,也是向着偏袒平民的方向去改的。
  最关键的修改,就是士人犯法,与庶民同罪。
  在之前,士人只有对士人犯法才会被治罪。而对待庶民犯罪的话,顶多只是被罚金。
  是真的处罚金子,所以叫做罚金。
  持续多年的这种偏袒,造就的结果就是让大秦的百姓们日子过的越来越好。
  不但全家人都可以吃饱饭,并且家中还有余粮可以换钱购置一些财产。
  而这样的家庭,一般都是被称为良家。
  这样家庭的成年男丁,则是被称为良家子。
  就是汉唐时代里,那些横扫草原的铁骑主要来源。
  因为吃得饱,所以身强体壮。因为家中有财产,有家人。所以轻易不敢违法,上了战场也不敢轻易做逃兵。
  秦朝的株连法之下,做了逃兵会牵连全家。
  这样的良家子,自然而然的就是优秀的兵员。严格训练之后,上了战场就是所谓的精兵甲士。
  王霄善待平民,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免历史上的秦末大战。
  各国遗族什么的,王霄从未放在眼里。
  他真正担忧的,是那些平民百姓们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以王霄一直以来的政治正确,就是压制贵族,提升平民。
  现在看起来,效果很是不错。
第七百零二章
巡视
  秦王政二十四年冬,天降大雪。
  披着熊皮的王霄,策马奔腾在满是雪花的道路上。
  马蹄翻飞,践踏白雪如泥。
  上百骑的骑兵,跟着王霄在大雪之中飞奔,一路前行来到了位于镐水岸边的阿房宫。
  “开工好几年了,感觉没什么变化。”
  大雪纷飞之下,占地面积庞大的阿房宫,此时还只是处在打地基的阶段。
  “陛下。”少府令蒙恬策马上前“主要还是人手不够,要不来年的蛮族青壮多发一些来这边做工?”
  现任的少府令的确是蒙恬,因为前任少府令蒙毅成了将军,带兵去了西域。
  这兄弟俩,是咸阳城内人人艳羡的存在。
  王霄的看重,实在是太过于让人羡慕了。
  “算了。”王霄口是心非的说着“也不是想要急着住进去。那些蛮族,还是尽量送去矿山好了。现在各地对于金银铜铁的需求量太大了。”
  商鞅变法,本质上是通过律法压制秦人的人性。
  百多年的习惯下来,秦人已经是只知耕战二字。
  因为这么做,可以最大程度上有利于贵族的压榨。
  等到王霄掌权,他就开始大规模修改取消各种压制内容,正在意义上解放了秦人的天性。
  追求财富与更好的生活,这不仅是秦人,也是全天下所有人共同的追求。
  所以当通过严刑峻法进行的压制被解除之后,大秦的民间以最快的速度活跃起来。
  各种商贸活动之发达,让那些老秦人都是看的目瞪口呆。
  往日里除了种地就是打仗,闲着的时候就整天偷偷摸摸的想要偷着喝酒,没事就要打一架的老秦人,居然这么能干?
  商业的繁荣,经济的繁华。很自然的就会渴求更多的金属。
  金银铜都是法定货币,急速膨胀的经贸需要海量的货币来衡量其价值。
  而铁的话,其在军事方面的重要性不提。民生之中,铁制的农具,铁锅,铁制的工具,乃至各种铁器产品,基本上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不掉。
  王霄免税免赋的好处就在这里。
  各地百姓的手中开始有余钱,也舍得花钱购买物件来改善生活。良家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大。
  所以,各地的矿山的矿监们,面对着几乎每天都有的催要矿石的呐喊,全都疯了似的索要蛮族苦力。
  现在一个精壮的蛮族苦力,价格已经超过了八百钱之多。
  一方面是需求量大,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年的大规模捕捉,导致靠南边的部落几乎全部消失。想要更多的劳动力,就得去更加靠近北方的草原去寻找。
  向来追求好名声的王霄,是不会在这个时候为了建造阿房宫,而抢夺苦工份额的。
  不过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因为摊丁入亩与永不加赋之后爆发的婴儿潮,这代人就快要成长起来了。
  到时候,劳动力方面就会得到极大的补充。
  当然了,矿山这种高危的地方,还是要依靠各地的蛮族苦力来开挖。
  “陛下,可要去看看?”从大将军转职到了少府令,蒙恬没有丝毫的不满,尽心尽责的做着自己的工作。
  “都是些地基石头,有什么好看的。”
  王霄抬手扫了下肩头的雪花“而且今天大雪,没人上工。还是算了。”
  大雪纷飞的日子里,王霄不待在王宫内看美人歌舞,反倒是在野地里策马奔腾,当然是有原因的。
  今天是早就定好的,前来查看他自己陵寝的日子。
  王霄的陵寝还是在骊山,哪怕他自己从未想过要住进去,可这项工程却是从他称为秦王那天开始,就在动工了。
  这件事情关乎于身为天子的合法性与神圣性,所以王霄只能削弱,不能阻止。
  大雪之下的骊山,一片苍茫。
  王霄翻身下马,顶着纷纷扬扬的雪花,走进了这座还没有封土的地宫之中。
  说是地宫也不对,因为这是一座在规划之中极为巨大的建筑。
  地下很大,地面上也是不小。
  到了最后他住进去的话,就会用沙石土块将一切都给封起来,封成一座大山。
  与下雪就停工的阿房宫不一样,主要使用蛮族苦力的骊山这里,哪怕是下着大雪也依旧是在赶工。
  “这么冷的天,为何不给他们多穿些衣物御寒?”
  看着那些穿着破衣烂衫的苦工们,在皮鞭之下麻木的干活。王霄对于这一点非常不能理解。
  “陛下。”负责督造的少府监,急忙上前解释“这些都是蛮奴,有衣御寒就行了。少府经费紧张,没钱给他们配备厚衣。”
  王霄都被气笑了“你们是不是傻。知不知道现在弄一个蛮族苦工有多难?你们当这是草原上的荒草,割草之后还能再长呢?你这里每天冻死多少?”
  “有时十余人,有时数十人。没太详细查询过。”
  “一点成本意识都没有。”王霄甩了下马鞭“现在苦工那么贵,而且还不好寻找货源。你们自己都不懂得珍惜,还算是什么少府。以后苦工没了,你们自己上去干活。”
  少府就是辫子戏里面的内务府,规模更加庞大。
  王霄减免了全天下的赋税,可这是指的田税。山川湖海与收藏贡献方面,那全都是属于皇帝的。这其中就包括有全天下的矿产。
  这就是家里有矿,还是有着全天下的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7/2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