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校对)第9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6/2023

  所以历朝历代里,田税就是最为重要的税收。
  哪怕是在经济最发达的宋朝,田税收取的粮食,在全部税收之中依旧是占据着最大的比例。
  现在王霄一下子削减了这么多的田税,对于秦国的财政体系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那大秦上下吃公家饭的,都得喝西北风去。
  王霄也不含糊,直接点明“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这种事情,并非是后世提出来的。实际上早在春秋时代里,著名经济学家管仲,就提出了‘官山海’的政策。
  所谓的‘官山海’,指的就是对盐和铁一起实行专卖。
  山海之产主要是盐与铁,官府垄断经营,寓税于价,使人民避免不了征税,又感觉不到征税。
  秦国之前也是盐铁专营,可力度却并不大。许多贵族都在明目张胆的做着这方面的生意。
  关东各国也是如此,很大一部分的利润都被贵族们所节流。
  王霄之前没动手,那是因为统一天下更加重要,而且收取田税已经足够用了。
  现在的话,则是要对这边下手了。
第六百八十六章
丰沛
  “陛下。”李斯小心的说“关东各国还好说,掀不起什么大浪来。可大秦的话,是不是等等再说?”
  关东六国都亡国了,贵族们的盐铁生意被抢走,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大秦贵族们的生意,如果直接动手的话,必然会引起动荡。
  甚至于,李斯都听到了消息,已经有秦国贵族出函谷关,开始想方设法的接手关东各地的生意。
  “等到什么时候?”王霄眯着眼睛看着他“等到我死了,再也管不了他们的时候?”
  “臣不敢。”李斯无奈,只能是谢罪。
  “现在正是朕威望最高,权势最盛,兵权最足的时候。”
  王霄伸手拿起酒壶,给自己到了一碗枸杞泡酒“这个时候不动他们,以后再动只会更麻烦。也不用那么多的废话,你就直接跟那些人说清楚,要钱还是要命。”
  管仲曾经为齐桓公算了一笔账‘一个有万乘兵车的大国,一千万的总人口中应纳税的人约一百万。每人每月征收30钱,一个月也就3000万钱。’
  ‘但只要每升盐加价两钱,因为食盐销售严格按照户籍实行“计口售盐”,每月即可多得6000万钱,远超过每月30钱高额人头税带来的收入。’
  “盐铁专卖的财富谁也别想伸手。”王霄敢于减税,除了不再大规模用兵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要统一盐铁专营,依靠这方面的财货来带动国内经济发展“谁敢不听,那就为了钱去死好了。”
  以王霄此时的威望与兵权来说,敢于明面上反对他的秦国贵族真心没有几个。
  “陛下。”
  李斯考虑了一下,觉得王霄说的对。这个时候收回盐铁专营,的确是最好的时机。然后,他又询问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
  “田税如此之低,收不到粮食该如何?”
  这个时代里,发放俸禄什么的,实际上都是以粮食为主。毕竟在这个粮食产量很低的时代里,民以食为天是正理。
  就算盐铁专营弄来了大量的钱财,可这不能当饭吃啊。
  “粮食专卖。”
  王霄毫不犹豫的就抛出了自己的计划“每年秋收的时候,设定一个保护收购价格。以朝廷的名义向百姓们购买粮食。价格不能低于市价,更加不许强买强卖。”
  这么做,更重要的原因是促进财货交流与流通,让经济快速循环起来。
  这个时代里,最大宗的商品那就是粮食了。
  官府通过盐铁等经济来赚取货币,之后从农民手中购买粮食,农民再用货币过日子。
  经济就是这么逐步发展起来的。
  “陛下安排妥当,臣佩服。”李斯考虑一会,觉得没问题。
  以大秦现在的执行力来说,真的是说什么就能做到什么。与后世那种乡绅官吏互相勾结,皇权不下乡导致家族掌控乡间的时代截然不同。
  王霄在齐国待到了秋收结束,安抚了当地黔首,留下了足够的驻守兵马,这才带着上万骑兵南下去了丰沛之地。
  前往沛县的路上,王霄看地图得知单父县就在附近,特意转向路过了一趟。
  王霄没去县城,而是在城东三十里的吕姑村。
  他住进了村中大户吕公之家,这也是村里的最大的一家。
  吕公自己说的,他是吕尚也就是姜子牙的后裔。至于是不是的,王霄也懒得去验证真假。
  他只是见了见吕公的次女,送了一根玉簪给她。
  王霄只在这里待了一天,第二天启程的时候,告知吕公可以全家搬去咸阳城居住。
  等到大队骑兵轰轰隆隆的离开,吕公转身对着家人说“收拾东西,把田地全都卖掉。咱们全家搬去咸阳城。”
  家中之人都很高兴,认为是皇帝看重吕公姜子牙后人的身份与才能,这次去了咸阳城就要发达了。
  唯有吕公看着二女儿手中的玉簪,心中明白的很,以后吕家的兴旺发达,就要依靠这个女儿了。
  浩浩荡荡的骑兵队伍之中,李斯有些不解的询问“陛下,若是看上那吕家小娘,何不直接带走?”
  王霄翻着白眼看他“年龄问题。”
  这个话题就此略过,不可深谈。
  吕雉出生于秦王政六年,再过几年她就长大了。
  丰县与沛县就是靠在一块,经常被称为沛县丰邑。或者可以说,这两个地方是一起的。
  王霄来这里,当然是为了丰沛集团来的。
  所谓丰沛集团,指的就是以刘邦为首,成员包括萧何,卢绾,樊哙,曹参,夏侯婴,周勃等人的西汉开国集团。
  这些人都是丰沛人,而且现在大都已经可以做事。
  像是刘邦,原本历史上他这个时候因为仰慕信陵君而在魏国厮混,信陵君死后就投入了张耳门下做门客。
  现在的话,因为王霄的原因,秦国比起历史上强大的多。
  等到秦国提前灭魏,而张耳不知所踪之后,刘邦就回了老家。
  刘邦出生在沛县丰邑,长大之后工作在沛县。
  说起来大家可能不相信,刘邦和卢绾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他们俩只比祖龙小三岁。
  还有同样是沛县丰邑人的萧何,他比祖龙小两岁。
  看似好像两个时代的人,实际上年纪都是差不多。
  王霄进驻沛县,大队骑兵四下里封锁交通,让当地百姓惊恐不已。
  乡野之间各种消息疯传,从皇帝要杀绝丰沛之人,到这里有仙人隐居,皇帝是来求长生各种流言蜚语都有。
  今年还不到三十岁的刘邦,正在好兄弟卢绾家里混饭吃。
  “高村的人都在传,说是皇帝是为了他们村里的大仙娘娘来的。”
  听着卢绾的废话,喝着劣酒的刘邦大笑“那高大仙起码五十岁了,皇帝得疯成什么样才会来找她。”
  “你这人。”卢绾失笑“那可是皇帝,什么样的美人没见过。人家是来求仙的。”
  “占了全天下不说,还想要长生不老。这皇帝,可真是让人羡慕。”
  面对着对于已经一统天下的皇帝,丰沛之地的人实在是想不出王霄来这儿是为了什么。
  这地方说繁华算不上,说富裕也就一般般,既没有什么名动天下的人物,也没有什么反贼躲在这儿。
  除了求仙求长生之外,当地人实在是想不出别的可能。
  “我跟你说。”坐在卢绾家院子里的刘邦,假模假样的向着四周探望,之后靠过去,小心翼翼的说“我听说,是有楚国公子藏在咱们这儿。皇帝过来,是抓那公子的。”
  战国时代的公子,那都是真正的公子。
  与公子相对称的不是小姐,而是公主。都是诸侯的子女才有被称为公子公主的资格。
  后世这个称呼泛滥成灾,到了影视剧时代里更是成了烂泥一般,谁都能踩上几脚。好像不喊公子就不是合格的影视剧一样。
  卢绾倒酒,没好气的说“你傻不傻。皇帝那是什么身份,那可是每顿饭都喝酒的。什么样的楚国公子,能让皇帝亲自来追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6/2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