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校对)第8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0/2023

  而且李斯相信,王霄是一个非常有魄力有本事的君王,完全值得投效。
  只要自己耐心等待着时机降临,终究是会有被秦王看重,然后重用的那一天的。
  计划是好的,可现实却是在打脸。
  整天看大门的李斯,左等右等的,从天亮等到了天黑,愣是没等到秦王的另眼相看。
  对于有才华又有野心的李斯来说,简直就是心急如焚。
  他实在是太想把自己的才华展现给王霄看了。
  王霄就这么伸着他,一直伸了许久,直到其忍不住的在樊於期面前口出怨言的时候,这才给了他展现自己的机会。
  调教人才鬼才奇才什么的,于王霄来说早已经玩弄的驾轻就熟。
  该压着的时候压着,该发力的时候发力,该给机会的时候就给机会。
  事情从来都不困难,关键就在于如何掌握节奏。
  说到底,实际上就是经验。而经验是什么,做的多了,自然就是经验丰富了。
  这天王霄带着李斯等人来到了一处空旷的大殿,在这里悬挂着有代表六国的六面大纛。
  王霄背手而立,抬头看着六面大旗“知道本王为何带你来此吗?”
  李斯上前,拱手行礼“大王想听臣来点评六国。”
  王霄不置可否“那就说说看。”
  “是。”李斯压抑着心中的惊喜,深吸口气,抬手指着韩国的大纛说“申不害变法最终失败,从此之后韩国保守力量彻底占据上风,再也没有了出头的机会。”
  所谓变法,无外乎就是从获得好处的人手里,把好处抢出来再重新分配。
  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从而可以有效增强国力。
  腐水不流,好处都被掌握在一部分人手里的时候,那就是一潭死水。
  申不害的变法,搅动了韩国的死水,给了大部分人以希望与动力。所以在短时间内国力大幅度增强,甚至打仗都能打赢了。
  不过他的变法最终还是失败了,根本原因在于支持变法的韩昭侯死了。
  韩昭侯一死,之前利益受损的韩国保守力量马上反扑,成功的把失去的好处都找了回来。
  而韩国的百姓们,在经历了这么一出得而复失之后,也是彻底的失望与绝望。
  当一个国家绝大部分人都开始绝望的时候,最终的覆灭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为何战国七雄之中,韩国军队的战斗力最差,堪称是屡战屡败。
  那是因为构成韩国军队主体的韩国百姓,对这个只有榨取,贵族们醉生梦死,百姓们饥寒交迫的国家彻底失望。
  百姓和军士们不愿意卖命,吴起来了也打不赢。
  “韩国只能朝秦暮楚,苟活于世。”李斯带着指点江山的气派说“大王若是横扫六合,当以韩国为首要目标。”
  王霄说过李斯只谈大事不知细节,吕不韦转告之后李斯就是严格督促自己进行转变,一定要变成适合王霄的形状。
  所以跟上又解释说“韩国此地,民不忠,军不义。拿下之后抵抗会很少很弱。稍微给些好处,立刻就会全心全意拥护大秦。别的不说,大秦的军功授爵制度对于韩国人来说,那就是久旱之甘霖。”
  这话一点都没错,现在的韩国人好死不如赖活着,看似没有一点点的动力。
  可等到归入大秦麾下,军功授爵制度这么一发过来,立马就变身嗷嗷叫的战狼。
  历史上那些靖康时期投靠金人的汉儿,崇祯时期衣服鞋子都穿不起的军户。为什么一投靠外人立马就是战斗力杠杠的,原因就在于此。
  好处你不给,变法都不给。那就只能是用这种方式来自己抢了。
  王霄听完,背手而立。没说什么赞同或者反驳的话“继续。”
  李斯再度行礼,之后走到了魏国的大旗下。
  “商鞅,张仪,公孙衍,范雎。这些大才都出自魏国。可却是被魏国弃而不用,都来了秦国发挥自己的才华。”
  “吴起。”王霄说了个名字。
  李斯楞了下,随即行礼“大王说的是,还有吴起。也是被魏国所逼迫去了楚国。”
  春秋战国时代里,那多如璀璨繁星的名将之中,王霄最欣赏的就是吴起,认为他比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孙武还要优秀。
  孙武可是写了孙子兵法的,不过王霄认为他战略理论方面更好,但是实战方面却是比不上吴起。
  吴起训练了魏武卒,这大概是世界上第一支大规模的特种部队。
  然后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的全都打了一圈,愣是一场没输过。这份实战的本事,谁能比得上。
  被魏国赶走之后,到了楚国也是发光发热。
  虽然最后还是逃不过楚国贵族的反扑,可临死之前聪明的头脑也没有发懵,干脆利落的扑在楚王的尸首上。在自己被利箭射死的同时,顺理成章的一波带走了七十多家仇人的全家。
  这种操作方式,简直就是无敌啊。
  所以说,魏国实际上才是战国前期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强势所在。
  只可惜,还是那句话。得到好处的人不肯让出好出来,结果就是固化之后再无动力继续前进,最终被灭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李斯说的那些人,都是身负大才却是没有足够好的出身。
  在魏国不受贵族待见,因为他们上位之后就会影响到贵族的好处。
  蛋糕就那么大,那么多的贵族都不够吃了,哪里还有分给平民的余地。
  所以了,这些人都来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秦。带着满腔的怒火,帮着大秦不断崛起。
  战国时代被秦国所终结,并非是到了祖龙时代才出现端倪。
  实际上从各国陆续变法开始,就已经在为最后的结果做铺垫。
  七雄之中,唯有秦国的变法最彻底,最能激发人的上进心,最能招纳各方人才。
  而其他各国,变法不彻底,或者干脆就是变法失败。
  阶级固化之后,百姓们不愿意出力,贵族更是醉生梦死只想着维护手中的利益。
  秦国蒸蒸日上,犹如初升的朝阳。
  而六国则是贵族掌握一切,断绝平民上升通道。
  结果就是平民们都艳羡秦国的军功授爵,将其当作唯一能够改变自身命运与家族命运的通道。
  六国百姓抵抗秦国的时候,大都是出工不出力。
  可等到自己成了秦国人,立马就翻身爆发,打的各国狗血淋头的。
  当然了,到了后来没了对手,再加上索取无度。曾经被收拢起来的民心迅速崩溃,最终导致二世而亡。
  王霄抬手指着楚国的大旗“说说楚国。”
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斯评六国(下)
  之所以对楚国上心,当然是因为项家了。
  虽说和项少龙没关系,可项家的的确确是打垮秦国的关键要素。
  王霄也想听听李斯对楚国的看法。
  “楚国很大,方圆五千里。楚国很强,带甲百万……”
  楚国大是必然的,几乎整个南方都是楚国的地盘。
  不过其国虽大,可大都是没有开发的湖泽密林。加上河水泛滥,野兽横行,疾病肆虐。真正得到了有效利用的地方并不多。
  楚国强,是其物产丰富,人口众多。
  当然了,所谓的带甲百万那就是胡扯。
  死了命的搜集人手,一百万人或许能拉出来。
  但是给这么多人都配上甲胄,那就是胡扯。
  战国时期,楚国的冶炼水平很高,铁的产量更是冠绝诸国。
  可哪怕如此,楚军之中能够穿戴铁甲的只有一小部分人,甚至很大一部分人就连皮甲都没有。
  俗话说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0/2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