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校对)第8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9/2023

  没了丞相位置的吕不韦,老秦人能把他给活吞了。
  所以这场棋局之中,真正的棋手实际上只有王霄一个。
  吕不韦这个丞相,加上赵姬这位太后。也只是在特定的时间段里才能坐在王霄的对面。
  王霄没有丝毫的后顾之忧,因为时间站在他这一边。
  吕不韦正好相反,别看现在意气风发,等时间到了立马就得瑟瑟发抖。
  这同样也是历史上许多权臣们,最后不得不冒险一搏的原因所在。
  因为不搏的话,那就只能是看着自己被摆放在了粘板上。
  王霄加重了语气“丞相明不明白?”
  “臣,明白了。”
  转身从一旁的竹简堆里拿出一卷出来,王霄回到之前的位置上坐下翻看“丞相去忙碌国政去吧。”
  “喏,臣告退。”
  看似两人达成了协议,可实际上谁都没有真正认可对方。
  能做到奇货可居的吕不韦,哪里是那么容易搞定的。
  王霄低头看着手中的竹简。
  这是一篇医经,更夸张的是开头写着‘黄帝经·素问’。
  王霄洒然一笑,他知道黄帝内经是一篇鸿篇巨著,据说足足有超过二十万字之多。
  这篇幅,在这个时代那真的是了不得之中的不得了。
  当然了,关于后世对黄帝内经的真正著作时间争论,王霄看到这卷书就明白,这根本不是一个时期内完成的,而是绵延许多年,从战国一直到西汉时期,由一代代医家不断撰写出来的。
  要问他为什么要急着看黄帝内经,那当然是因为他热衷于医术,想要让自己的医学知识更上一层楼。
  至于“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之中的最后一项,绝对不是王霄的初衷。他从来就没往那个方向想过,绝对没有。
  王霄忙着研究黄帝内经,秦国两位上将军蒙骜与镳公,率领大军出函谷关,轻松夺回了之前的失地。
  消息传回来,咸阳城这里自然是欢呼雀跃。
  从历史书上看这个时代的记载,好像大秦战无不胜,到哪儿都能横扫一样。
  可实际上,秦国打败仗的时候多了去了。
  商鞅变法之前,大秦那就是一个鱼腩。
  不提秦晋,秦楚之间的那些惨败。单单是三家分晋之后的魏国,吴起带着几万魏武卒就把大秦打的满地找牙,整个河东都给丢了。
  究其原因,除了主将差距太大之外,秦军缺乏组织度,打仗的时候就连个最基本的军阵都没有,全都是乱哄哄的犹如暴民一般一窝蜂。
  遇上了精兵政策下的魏武卒,不打败仗才是真的有问题。
  商鞅变法之后,秦军的组织度上去了,军阵也有了。战斗力逐渐体现出来,胜率也是跟着上升。
  不过也不是说没打过败仗。
  大秦与三晋之间的战斗,那是每年都有。绝大部分是万人一下的战斗。
  这种级别的战斗之中,两边通常都是各有胜负,大秦也没有绝对的优势。
  而万人以上的大规模会战之中,秦军遇上关东名将也是惨败。
  阏与之战的赵奢,邯郸之战的信陵君,函谷关前的信陵君,合纵五国联军杀到咸阳大门口的庞煖,肥之战与番吾之战的李牧等等。
  秦军赢是赢在了国家实力强,一点点的蚕食关东六国。
  而关东六国虽然总体实力远超秦国,可他们内部争斗的更加厉害。
  大秦强势的时候,他们搞合纵。大秦稍微放松一下,他们立马自己干起来,杀的血流成河。
  并非都是瞎子傻子看不懂趋势,而是没有别的选择。
  所以这次秦国打赢了,咸阳城内自然是欢呼雀跃,非常高兴。
  大军得胜归来,统兵出征的蒙骜与镳公在百官的艳羡下,来到了章台宫准备领取赏赐。
  王霄带着旒冕,安静的犹如雕塑一般坐在高台上。
  耳畔则是丞相吕不韦的声音“上将军蒙骜……平定三川……功绩显著,应予重赏。”
  蒙骜很是高兴的出列,先是向着王霄行礼“谢大王。”
  之后才是向赵姬与吕不韦行礼道谢。
  别看功劳都是吕不韦定下的,可没人会把恩情记在他的身上。
  此时的吕不韦更像是大王亲政之前的管家,谁会感激一位管家呢。
  当然了,这个时候不叫管家,叫做家宰。
  至于赵姬,那就更别说了。
  外戚干政虽然在大秦是有传统的,更是在芈月那里达到了巅峰。
  可赵姬本身没什么本事,更加没有实力雄厚的娘家在背后撑腰。现在给她面子,纯粹是看在大王的脸上。
  等到大王亲政,还有几个人会听她的招呼。
  这就是滋生野心的根源所在了。享受过,却不能一直享受下去。换做谁也接受不了啊。
  之后就是轮到了同样是上将军的镳公。
  不过在表彰功勋之后,吕不韦却是话风一转指责镳公违背了全新的律法,还在以首级计功。
  这是黄老家与法家之间的一次激烈爆发,镳公不过是被拿出来当枪使。
  镳公非常不满,直接求助王霄“大王,老夫一生为大秦征战无数,难道要落得如此下场?”
  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王霄。
第六百三十六章
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这一切都是个什么原因,王霄早就是看的清清楚楚。
  吕不韦强行推黄老,打压法家。镳公这个倒霉的家伙,不过是赶上了被当成鸡仔杀给猴子看。
  现在镳公向王霄求助,等于是把黄老家与法家的激烈斗争转移到了王霄的身上。
  王霄开口支持哪一个,都意味着哪一方会在这场争斗之中占据上风。
  “果然是个武夫,一点政治头脑都没有。”
  王霄心中叹息“哪怕你专门和吕不韦顶牛,或者干脆忍下来也没问题。以后终究还是会有翻身的时候。主动把我牵扯进来,算个什么事情。”
  对比起来说,王霄自然是赞同法家的。
  可现在的相国是吕不韦,和秉持国政的吕不韦直接顶牛,结果就是秦国大乱。
  之前瞧不起吕不韦,妒忌吕不韦的人。都会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思推波助澜。
  而在法理上,王霄现在还没有处置吕不韦的能力。除非能得到赵姬的支持。
  赵姬这边本来就被当地人排斥,再让她帮忙处置外援?当然不可能了。
  那一场大规模的混乱,自然是不可避免。
  如果是支持吕不韦,那必然会导致在军方之中军心大失。
  辛辛苦苦冒着生命危险去打仗,打赢了回来居然是这种待遇?以后军方谁还会支持你?
  所以王霄说镳公没脑子。
  这事情别牵扯到我啊,先安静蛰伏一段时间,等到以后有了好的时机,立马官复原职又不是多为难的事情。
  现在好了,只能是跑路。
  “本王还未亲政。”王霄挥舞了下自己宽大的衣袖,站起身来“国家大事,皆交由太后与相邦定夺。”
  说完话,直接甩袖扶着秦王剑离开了大殿。
  这就是一种表态,一种态度上的表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9/2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