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校对)第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8/2023

  开封府尹不用去想,那还早得很。不过再升一级做个判官,还是没问题的。
  尤其是在皇帝不设府尹的情况下,判官几乎就等于权知开封府事。
  离开皇宫,王霄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白事铺子买了一些吊唁用的物品。
  没有乘坐马车,他缓步慢行,拎着吊唁用的东西沿着汴河前行。
  走到一家无人的院落外,王霄摆放好各种物品,点燃元宝蜡烛,认真行礼。
  “梦溪先生,一路走好。”
  这里是曾经的三司使,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沈括的故宅。
  沈括因为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隐居在润州梦溪园内。
  前几日王霄在邸报上看到了沈括因病去世的消息,所以才有了今天过来吊唁的事情。
  大宋风华,诗词歌赋冠绝天下。经济繁荣,民生进步堪称历朝历代之最。
  这里曾经诞生过寇准,范仲淹,王安石,苏轼,辛弃疾,文天祥等等星辰般耀眼的名字。
  可在王霄的眼中,唯有沈括才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人。
  沈存中在务虚的儒家时代里,认真探索科学,绝对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而他毕生心血所写的‘梦溪笔谈’,更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离开了,却是默默无声,走的静悄悄的。
  “你们根本就不懂。”看着远处大街上的车水马龙,王霄默然摇头“他才是真正能让整个大宋腾飞的人物。”
  沈括是真正的科学家,梦溪笔谈更是囊括了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军事等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若是整个大宋能够按照他的道路走下去,大力推动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那日后绝对不会沦落到靖康,崖山,零丁洋的下场!
第二百七十二章
自挂东南枝
  一位拥有改变世界能力的人离开了,走的默默无闻。
  不得不说,儒家的时代里,并不适合这样伟大的存在。
  因为儒家的这片土壤,要的就是压制科学这种散发性的思维,将人牢牢锁在先贤们安排好的条条框框里生活。
  科学,意味着变化与创新,意味着打破旧日里的规矩。
  这一切,都是儒家的大敌。
  王霄去不了润州,只好在沈括的旧宅前祭奠一番。
  大宋明明是有过能强大起来机会的,可惜没人能抓得住。
  玉面飞龙的事情,最后还是由那位常年不来开封府的判官抗了下来。听说是被送去了遥远的琼州岛上做教谕。
  也不知道这位常年在三瓦两舍里面体验生活的前任判官,能教授学生们什么有用的东西。
  赵煦说是要让王霄接任判官,可章惇那边却是拼命的反对。
  虽然最终还是会下达任命,可新党这边是能拖多久拖多久。
  玉面飞龙并没有影响到普通百姓们的生活,各种日常的小偷小摸,邻里纠纷依旧是主流。
  王霄对于这些小案子也没有丝毫的不满与不屑,无论是谁来都是认认真真的安排妥当。
  “或许在你们看来,丢了只猪羊不过小事儿,可对于百姓们来说,那却是家中值钱的家财。是女儿的新衣服,是儿子拜师的束脩。”
  “邻里纠纷的确是小事,可若是不能妥善解决,小事就会变成大事。甚至变成惨事。”
  “既然坐在了这里,那就要解决这些事情。否则的话,对不起朝廷发的这份钱粮。也对不起上缴这些钱粮的百姓们。”
  王霄的这些话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了出去,主要渠道还是他花钱雇佣的说书人帮忙宣传。
  百姓们得知之后,纷纷夸赞王霄为民做主,是包龙图一样的青天。
  赵煦得知后,再次要求任命他为开封府判官。这次门下省没再反驳回去。
  门下省的确是有反驳皇帝圣旨的资格,可真要是惹怒了皇帝,那是可以直接更换宰相的。
  后来蔡京能长期坐住宰相的位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能顺着赵佶的意思,帮忙将皇权扩充到北宋的巅峰。
  王霄成了开封府的判官,可他推官的职务并没有被收回,依旧是兼任着。
  至于原因,当然是因为赵煦很是看不惯自己找王霄来修道的时候,他那一杯茶,一本书就能混上一天,而且还必须吃两顿饭才走的劲头。
  而且王霄休沐的时候从来不会过来,每次都是当值的日子过来混一天。
  “朕的俸禄可不是那么好拿的。”赵煦摆明了是想要压榨王霄。
  对于一个新入朝堂没两年的人来说,这些事情的确是满满的麻烦,通常都会是在手足无措之中慢慢的收获经验。
  可王霄跟别人不一样,他的经验太丰富了。
  不说历次世界里的经历,哪怕是在现代世界之中玩手机,也是见多识广没什么不知道的。
  开封府衙门里的各项事务,王霄全都能处理的干净利落。
  从安排人手维护河道,整顿货运码头的混乱治安。到梳理每天从城外送入城内的成千上万头猪羊与无数的蔬果,征收税款安排教谕。
  从治理治安判决案件,到登记上户修缮义庄。
  所有那些看似千头万绪般的事务,在王霄的手里却好像吃饭喝水一样就能轻松快速的安排妥当。
  哪怕是章惇,也不得不说一声王霄的确是有大才。
  “正是因为其有大才,所以才要更加严厉的打击才是。”
  能成为章惇的主要帮手,蔡京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此人据说与旧党中人来往过密,若是让其得势,绝非善事。”
  旧党当权的时候,章惇是很惨的。接连不断的遭受打击,被不停的贬官。甚至就连老父病死守丧的时候依旧没有被放过。
  可以说,如果不是高太后死了,章惇极有可能被活活逼死。
  如此足以倾尽五湖四海之水的仇恨,章惇对于旧党那是真的恨到了骨子里。
  “如何才能打击他?”章惇询问自己的得力助手“这小子名望很高,能力也不俗。而且家中豪富,几乎找不到可以攻击的地方。”
  徽宗朝的时候,打击政敌甚至都不需要什么证据,一块石碑就足够了。
  可这个时候,打击对手还是需要找证据的。毕竟这个时候的士大夫们还是要点脸面的。
  蔡京胸有成竹的笑着“此人的师傅李格非,最近写了十卷洛阳名园记。名义上是写园子,实际上却是暗指达官贵人日益堕落,到处营造园圃台谢供自己享乐的事情。”
  能做到宰相的人,那得是多么聪明。蔡京这边说完,那边章惇就明白过来“胡言乱语,擅议朝政。虽然不算什么大事,不过依旧是可以作为刀子来用。不错,此事你来安排。”
  大宋讲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虽然这一条几乎没人会去遵守。可作为借口来用却是可以的。
  李格非是修书的,并不是御史。他指责众多官吏,得罪人不说,还给了章惇他们一个下手的机会。
  没几天,就有御史上书弹劾李格非,开始带节奏,拉声势。
  等到声势到了一定程度,要么李格非自己请辞,要么皇帝给他贬出汴梁城。
  作为其弟子的王霄,必然也是要受到牵连。这一点毫无疑问。
  王霄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判断出,这是冲着自己来的。
  “朝堂上没有自己的力量,说话声音都不响。”
  王霄在朝堂上能说得上话的,只有他与他师傅两个人而已。
  面对新党的攻击,他想要通过正常的套路来应对,根本就不可能。
  “既然不能走寻常路,那就只能走旁门左道了。”
  夜半时分,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出动的玉面飞龙再次登场。
  一路潜行来到了上本弹劾李格非的御史家里,避开仆役进入那御史的书房。
  ‘什么……’
  正在埋头写书的御史察觉到了什么,抬起头来刚说两个字,后面的话就被强行咽了回去。
  用手指戳在两侧肋下,瞬间就让其动弹不得,话也说不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8/2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