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校对)第19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7/2023

  若是军镇被裁撤掉了,那他可就是么都不是了。
  享受惯了一呼百应的土皇帝生活,再让他回到长安城做个应声虫,那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陛下的决心已下,现在清查兵籍只是开始。你也别浪费时间和财货上下打点了,没用的。”
  陈玄礼拍了拍安禄山的肩膀“究竟要怎么办,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安史之乱(上)
  “陛下。”
  高力士恭敬的行礼说“察事监发来密报,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已经秘密出城。”
  王霄对此并没有什么过激的情绪。
  他抬手掏了掏耳朵“看来他已经选择好了自己的道路。”
  对于安禄山这种枭雄性格的人来说,其实根本就没得选择。
  在长安城内做个混吃等死的米虫,这是之前在草原上呼风唤雨,一声令下万人景从的安禄山所无法接受的。
  享受惯了权势滋味的安禄山,宁愿去死也不愿意被困在长安城内做个唯唯诺诺之辈。
  所以,他的最终选择并不让人惊讶。
  “去把郭子仪叫过来。”
  打发走了高力士,王霄起身来到了幽州地图前仔细查看。
  以他那丰富的经验来说,自然很清楚安禄山接下来的计划。
  第一步肯定是乘着范阳(幽州)节度使郭子仪在长安城的机会,出兵突袭范阳。
  战略上来说,这是南下打开了进入中原之地的道路。
  战术上来说,囤积在范阳境内的无数钱粮辎重,是安禄山的大军所无法抗拒的诱惑。
  而且范阳这边人口众多,安禄山打下来之后可以快速拉起大军。
  无论是哪个时代里,人多势众都是一句名言。
  好不容易逼着安禄山造反了,当然不能让他称心如意。
  所以郭子仪急匆匆的来到皇宫之后,王霄第一句话就是“安禄山要造反,你立刻秘密回范阳做防备。”
  郭子仪倒是没有太过惊讶,毕竟范阳的北边就是平卢,对于安禄山的为人,他也是早有所闻。
  “臣领命。”
  郭子仪先是应声下来,之后才问“如何秘密回范阳?”
  “这两天你先密集参加各府酒宴,之后寻个身体不适的由头歇息几日。快马加鞭一路不歇的赶赴范阳,给安禄山来个迎头痛击。”
  王霄嘱咐他说“你的底线就是卡住长城关隘,不能让安禄山叛军南下祸害百姓。做到了,你就是首功。”
  郭子仪离开之后,王霄研究了一会地图,随后逐步召见了高仙芝,封常清,王忠嗣,李嗣业等人。
  除了传达有关安禄山即将反叛之事外,还给这些名将们各自布置下了任务。
  之前通知他们回来一起过中秋节的时候,就有密旨让他们安排好精锐兵马在后面跟着过来。
  现在算算时间,从安西北庭等军镇过来的精兵,差不过也进陇右了。
  这些各镇抽调的精兵数量不算多,全部加起来估计都不足两万人。
  可这些都是真正意义上常年作战,身经百战的精锐老兵。
  以他们为核心,再配备上常年驻守长安城周边的战略机动预备队,扑灭安禄山并没有多大的困难。
  要说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那就只有驻扎长安的这些兵马,虽然训练和装备都不缺,可却没有什么实战经验。
  这一次剿灭安禄山,顺势横扫大草原,算是王霄心目之中大唐最关键的一战。
  所以他下定决心,要亲自领兵出征。
  半个多月之后,安禄山在平卢镇举起反旗的消息传来,长安城内顿时一片哗然。
  大唐已经许多年没有这样规模的叛乱了。
  上一次的话,还得追溯到把全家都送进铁坟之中的李敬业。
  普通百姓不懂其中的弯弯绕,只认为安禄山身为杂胡,做到了节度使的高官还不知满足的叛乱,简直就是活腻味了。
  毕竟在普通百姓们看来,大唐现在国势强盛,疆域横跨数万里。多少异族王国都在大唐铁骑之下臣服,区区安禄山算不得什么。
  而在朝堂之中,众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都怪皇帝与宰相。
  因为之前是王霄的不断提拔,以及张九龄不断地默许,这才使得安禄山逐渐做大,直到此时野心终于暴露出来。
  要知道大唐在边疆的军镇不少,可基本上都是只有几万人的定员。
  而安禄山这里却是能够养出来二十多万大军,完全是因为王霄和张九龄,对安禄山的所有要求都是有求必应。
  军饷粮草各种物资的超规格发放,养出来的就是一个庞大的怪物。
  现在怪物开始反噬大唐了,当然是要乖皇帝和宰相的纵容了。
  好在王霄的威望足够高,这种话大家都是只敢放在心里,没人敢于说出来。
  二三十万控弦之士,在以往那都是匈奴突厥最为强盛时期才能拿得出来的兵力。
  而且他们久经训练,装备也是精良,其作战能力甚至还高于匈奴人突厥人的巅峰时期。
  所以知道安禄山底气所在的朝堂上众人,远比普通百姓们忧愁的多。
  不过好在王霄这边反应极快,几乎是消息传来的第二天,王霄就召开了大朝会,并且当场宣布了自己要御驾亲征的事情。
  很是自然的,许多大臣们出面各种理由的进行劝阻。
  上古时期打仗,原本就是国主人君最为重要的工作。所以御驾亲征什么的,在上古时代那就是理所当然。
  可自从儒门掌握话语权之后,各种理由全都出来了,千方百计的进行阻挠。
  至于说其原因,除了拍龙屁表忠心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切断皇帝与军方的直接联系。
  文武不两立可不是胡扯的,为了打压血性这些腐儒们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皇帝御驾亲征,就意味着与军中建立了直接联系,并且所有资源都要倒向军中。
  利益就那么多,军中都拿走了,他们这些大头巾们还吃什么拿什么。
  所以如果能把皇帝和军中分割,那向上可以限制皇权,向下可以打击武家势力。
  好处这么多,儒门的人当然是要大义凛然的疯狂反对了。
  “刚才反对朕御驾亲征的,全都出来站在这边。”
  含元殿上,王霄伸手指着一侧的空地“快点!”
  积威之下,那些之前用各种理由劝阻王霄的大臣们,纷纷心怀忐忑的站了过去。
  “朕问你们一句,你们是哪里的大臣?”
  “我等是大唐的大臣,是陛下的臣子。”
  “好,那朕再问你们一句。现在安禄山叛乱攻打范阳,大唐危急,尔等是否愿意为大唐舍身赴难?”
  依旧是整齐划一的回应“臣等愿意。”
  王霄干脆站起身来“现在朕要去为大唐解决危机,尔等是否愿意随朕同去?”
  这下那些大臣们都沉默起来。
  战场上刀枪无眼的,真要是没在了战场上,那自己的权势,家中的财富娇妻美眷什么的可都成了过眼云烟了。
  “哼哼。”
  王霄冷笑不止“自己不敢去,又不让朕去。你们想怎么样?难道在这长安城里念你们那经书,就能把安禄山的叛军都给念死了不成?一群废物!”
  他用力一甩袖口,转身离开“站出来的这些人,全部随军出征!有不从者,皆以通贼论处!”
  几天之后,大军整顿出发之前,不少被点名同行的大臣,都纷纷上书称自己身体不适,无法随军云云。
  王霄对此的回应很简单,上书的这些他全都应了下来,然后一道张九龄附印的圣旨再发回去“既然身体不行了,那就回老家好好养身子去吧。朝堂上的工作不能停,你们的职务自有他人来顶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7/2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