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校对)第18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8/2023

  他们的出现,结束了自从永嘉南渡之后北方的常年混乱。
  甚至之后的历代皇帝,都是他们集团内部在不断转换。
  可关陇集团的实力太过于强大,像是隋文帝杨坚,被独孤皇后压制的死死的,甚至都不敢立妃,就是担忧其身后的独孤家通过联姻所织起来的大网。
  而杨广就更不用多说了,因为不听话干脆就是被干掉。
  但凡是做皇帝的,就没人会愿意头顶上还有这么一个巨大的威胁存在。
  所以无论是杨坚杨广,还是李二李治。他们都是在想尽办法的打击世家门阀。
  这其中科举就是极为重要的手段。
  不过之前科举的影响力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甚至通过科举出头的大都是世家子弟。
  一直等到并非关陇集团出身的武则天时代,才算是真正确定了科举的地位,极大的重创了门阀世家。
  等到一百多年之后,老XX朱温更是干脆来了一个‘白马之祸’,将门阀世家的人全都赶到黄河边上杀了个干干净净。
  什么五姓七望的,全都随着大唐一起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
  玩弄了几千年权谋的门阀世家,出了无数几世三公的各大门阀们,从此之后才算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以后就是通过科举出头的大头巾们的时代了。
  说到现在的话,普通人出头只能走科举。
  而像是葛福顺以及郭子仪这样的将门子弟,却是还有一个荫功出身的路子可以走。
  简单说就是,你家祖上有功劳,你是将门子弟就可以直接进入军中成为军官。
  起步就是很高。
  王霄记得郭子仪是通过武举出仕的,而且官职很低只有从九品下。
  之后数十年都是在基层各处奔走厮混,一直到年近半百才算是正式出头。
  王霄不想再让郭子仪浪费几十年的青春,所以现在就要重用他。
  “殿下,郭子仪今年十六,考过武举,现在南衙十六卫任左卫长上。”
  葛福顺很是高兴的说着郭子仪的消息。
  郭子仪虽然出身太原郭氏,可却只是旁系。
  他爹郭敬之也不过是区区寿州刺史而已,要不然的话他郭子仪也不需要去考武举做个最微末的小官,而是可以走荫功出仕。
  现在若是能够得到太子的看重,那绝对是前途不可限量呐。
  “嗯。”
  王霄点点头说“现在东宫这里正在筹建太子六率,就让他过来吧。”
  武则天掌权的时候,几个太子战战兢兢活在阴影之下,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太子六率。
  李显当皇帝的时候,太子都没立那就更加没有了。
  所以轮到王霄做太子的时候,这太子六率就等从头开建。
  唐朝的太子权势很大,不但能够参与政事,还被允许拥有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这就是太子六率。
  葛福顺小心的问着“不知郭子仪可为何职?”
  王霄哈哈大笑起来“十几岁的毛头小子,还是先在我身边做个侍卫吧。”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我全都要
  大唐这里的人十多岁就出来做事,属于正常现象。
  毕竟因为生活环境的问题,他们的平均寿命没办法和现代世界相提并论。
  就像是郭子仪这样的,此时才不过年仅十三四岁的样子,现代世界里也就是初中没毕业,可在大唐这儿,已经是可以出来做事养家糊口了。
  王霄见到郭子仪的第一印象,就是小伙子很有精神。
  虽然年轻,可郭子仪的精神头很足,整个人都是活力四射。
  “小子。”
  站在院子里的王霄,背着双手看着眼前这个努力昂首挺胸的少年“你来做孤的侍卫,那你武艺如何?”
  “太子殿下。”
  郭子仪大声回应说“臣自幼习武,精通武艺弓马娴熟。臣愿以死守护殿下!”
  虽然说是莫名其妙的被太子殿下给看重,可这对于郭子仪来说是好事情。
  他们家的根基并不算深,如果按部就班没有贵人相助的话,自己家里分析最多也就是到郭子仪他父亲的刺史程度。
  郭子仪整天都在想贵人相助,可却没想到贵人来的这么早,而且还是这么贵!
  “气势不错,很有精神。”
  王霄点点头“习武的同时,也要读书习文。看的多了,经历的多了才能眼界开阔。只有眼界开阔了,做什么事情才能顺利起来。我最近也要去读书,你就跟着一起去。”
  “是。”
  十几岁的年纪正是最为厌恶书本的时候,不像是三四十的时候,默默流着眼泪做梦都想要回到课堂上去,能带着记忆穿越那是最好不过了。
  郭子仪不想读书,不过少年老成在王霄的面前自然不会表现出来。
  身为太子,无论是做了三十年还是七十年的太子,只要没有登上那张椅子,就属于学习的阶段。
  所以王霄在忙碌公务忙碌照顾妹子们的同时,还得去学习。
太子学习可不是背着书包去学堂就成的事情,那是一件大事。
  能做太子老师的,那都是顶级的存在,地位极高。
  在东宫的官职之中,被称之为三师三少。
  三师是太师,太傅,太保。
  三少就是少师,少傅,少保。
  太师负责教文,太傅负责教武,太保则是负责其安全。
  至于三少那都是三师的副手。
  除了师傅之外,太子还得有伴读。
  毕竟一个人上学会空虚寂寞冷,有同学才能有说有笑排解学习时候的空寂。
  而且作为太子的伴读,那就是同窗之谊了。
  等到日后太子上位,作为同窗的当然会得到重用。
  要知道现在的太子可不是之前武则天时期,那种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太子。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王霄甚至要不了两年就能成功上位。
  所以围绕着伴读的挑选,大唐的朝廷之中立马就是一片你争我夺。
  姚崇与宋璟等人推荐张说,而太平公主这边则是推荐了窦怀贞。
  张说是通过科举出头的,虽说祖上在西晋的时候做过司空,可那特么的都是几百年前的老黄历了。
  他是真的有本事,科举的时候策论成绩天下第一。
  在朝堂上张说是姚崇的人,而且立场上反对太平公主,还因此被贬过官。
  站在太平公主对立面上来说,张说这就是自己人。
  可王霄却是深知张说虽然有能力,可却是个脾气暴躁,生性贪财的人。
  他能成为一代名相,更多的是因为站位站的好,在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斗争之中站对了位置。
  太平公主这边,也是推荐了一个人作为太子伴读。
  这个人叫做窦怀贞。
  与张说依靠科举出头不同,窦怀贞那是真正的世家子弟,依靠门荫入仕。
  其人为官清廉干练,政绩不俗。
  话说富贵人家出身的官吏,贪婪的并不算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8/2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