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校对)第17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3/2023

  王霄扔出飞剑“带你把这边各处都转悠一遍,好好看看这里的土地是多么的肥沃。”
  崇祯自然是非常失落,毕竟只要是皇帝,就没有不想长生不老的。
  从始皇帝到汉武大帝,再到天可汗莫不如此。
  因为他们舍不得手中的权势与地位,舍不得繁华的世界。
  可就像是王霄说的那样,一个长生不老的皇帝,对于其他人来说就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崇祯不敢明着说些什么,可心中自然是非常不满‘饱汉不知饿汉饥……’
  此时安南这边也在打仗,而且打了许多年。
  南北双方分别投靠了红毛马车夫与弗朗基葡萄,用装备火枪接受西式训练的军队互相殴打对方。
  王霄御剑飞的高度不高,一边飞行一边为崇祯做介绍。
  “看到地上那些黑土层了没,那些都是露天煤矿。煤可是好东西,开启工业化时代的浪潮全靠它了。这里是鸿基,靠近海边可以修建港口……”
  “这就是安南国的长城,北边几度南下都被挡在了这里……”
  “看下边的那些良田,难道你就不动心吗?”
  转悠了一圈安南,之后又去了占城国“高产的稻米占城稻,就是从这里引进的。经过一代代的培育,才逐渐形成现在的高产粮食。说来你或许不相信,老祖宗们当年培育稻子的时候。那稻子又短又小软弱无力……”
  离开占城国,直接转到去了一旁的真腊国。
  “看到那些造型奇特的寺庙了没?这里叫做吴哥,咱们先去转悠看看。这可是著名景点……”
  到了暹罗国上空的时候,王霄说“好好看看,这里肥沃的土地和茂密的树林。又不是远在海外,这可是苍天赋予咱们中土的天赐之地啊。天予不取,说不过去!”
  而在缅甸上空的时候,王霄却是陷入了沉默。
  崇祯不解的询问“祖爷爷,怎么了?”
  王霄淡淡的笑了“没什么,你只要知道一件事情就行,此地必须要剿灭!”
  大明最后的朝廷,可以说就是亡在了缅甸的手中。
  永历皇帝,也是被他们抓住送给鞑虏的。
  而且当地人一直对华夏的土地念念不忘,经常性的会出兵骚扰。
  这样的地方,还是彻底覆灭了为好。
  王霄带着崇祯,花费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囫囵吞枣一般,将整个中南之地都给转悠了一圈。
  之后因为不能长时间离开,否则应天府那边不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这才急匆匆的赶了回去。
  虽然离开之前有过交代,可两位陛下消失了一个月,自然会滋生出许许多多的魑魅魍魉出来。
  好在就在那些大头巾们暗流涌动开始闹事的时候,王霄他们回来了。
  一回来就是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江南各地。
  士绅们的抵抗,在新军与被发动起来期待分田的百姓们面前,是那么的可笑。
  锦衣卫成了最为繁忙的部门,士绅们就没有干净的,寻找他们的罪证然后定罪按照新大明律处置,成为了此时锦衣卫最为重要的工作。
  在王霄看来,不需要这么麻烦,直接一句‘我们是反贼’就可以轻松解决所有问题。
  可崇祯却是非要弄个名正言顺,要查抄士绅与乡老族老地方吏员的罪证。
  也就是这些人的罪证多到难以计数,而且有着无数受苦受难的百姓们可以作为证人,王霄也就随他去了。
  分田进行的很快,因为春耕就要到了。
  抓人定罪,处置收尾什么的都可以往后拖,但是春耕绝对拖不得。
  江南各地百姓数以几千万计,若是耽搁了他们的春耕。那大明这一年就什么都别干了,玩命的去各国劫掠粮食去吧。
  几千万百姓吃不上饭的话,会把一切都给撕成碎片。
  崇祯是真的忙碌到脚不着地,每天最多睡上两三个时辰,他总是有忙不完的政务需要处理。
  王霄这里却是轻松了,他带着那几位史书留名的妹子们,今天畅游秦淮河,明天泛舟玄武湖,后天出城去踏青。小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轻松惬意。
  他也不是什么正事都不做,这段时日里他也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
  利用陪妹子们吹箫品音,一起FC的空闲时间。王霄指导工匠们修建了水泥窑,盖起了土化肥生产作坊。
  水泥窑是为了修路,尤其是修建穿越茂密丛林,抵达中南半岛各处地方的道路。
  铁路现在不现实,因为没有那么多的钢铁产量。至少短时间内做不到。
  而水泥窑只要有山的地方基本上都能建,作为建筑原材料非常合适。
  土化肥作坊,则是用土法炼制最简易的化工产品,用来增加粮食产量。
  没办法,历经多年的饥荒之后,大明的百姓们是真的被饿怕了。
  无论是去中南还是去海外,首先就得有着足够多的粮食才行。
  甚至于,王霄还带着一大群的工匠们,在大江上弄出来了一条加装明轮的小火轮!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一个都别想走
  工业革命听着很是高大上,可实际上最初的时候,技术水平压根就没有想象之中的那样高端。
  最早期的蒸汽机,做工上并不复杂。
  大明的这些工匠们,都是干了一辈子的手艺活。只要看懂了王霄画出来的众多图纸,就能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给手工搓出来。
  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搓出来一台原始级别的蒸汽机,王霄这里已经感觉是很慢了。
  挑选了一艘状况最好的船,一通改造加装了蒸汽机以及用蒸汽机驱动的明轮,这个世界上第一艘非风力船就这么出场了。
  “此船一个时辰可跑二十八里水路,一天就是三百多里路。十天那就是三千多里水路。”
  王霄兴致盎然的向着崇祯做介绍“这台机器功率不足,等到以后做出来功率更大的蒸汽机,就能驱动更大的船只跑的更快。”
  丝毫不明白这代表着什么的崇祯,疑惑的说“没有快马跑的快吧?”
  “你真是……对于科技的力量一无所知。”
  王霄无奈摇头“马跑的是快,可能坚持跑多久?就算是专门培养出来的军马,连续奔跑几个小时就已经是极限了。”
  他伸手指着大江里‘突突突’冒着黑烟的小火轮“这玩意只要机器不坏,及时加水加煤就能一直跑下去。”
  “而且。”
  王霄停顿了一下“一匹快马能拉多少东西?小二百斤顶天了吧?一艘船能顶至少几十匹马的运力。”
  “之前带你去过安南那边,无论是运送移民过去,还是将那边出产的粮食运回来,海船都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火轮船的作用,远远超过传统的风帆船。”
  “这种科技上的进步,在经济,军事,民生,乃至于影响力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叹了口气,王霄语重心长的教育他“视科技为奇淫技巧的儒家,整天之乎者也圣人之言的,对于家国百姓有个屁用!唯一有用的,就是让他们自己舒坦。”
  “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记住一句话,科技永远都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是可以实践的。
  就拿最为基础的耕地种田收粮食来说。
  先祖们一开始用的石头木头做的农具,后来科技进步用上了铁质农具,其效果自然是大幅度提升。
  还有就是王霄现在弄的制作土化肥的小作坊。
  先祖们用的是生物肥料,而王霄的土化肥作坊,虽然科技水准在现代世界的人看来,就是一个笑话。可其生产出来的矿物元素,能够起到的肥田效果却是远超生物肥料。
  这些都是属于科技上的进步,其在耕种与收获上带来的巨大提升,就是可以亲眼见到,亲身体验的好处。
  如果真是按照儒家所宣扬的那样,大家不要奇淫技巧,全都过会到上古三皇时期的井田制度时代去。
  到时候烧荒开地,抛洒种植,木制农具干活生产出来的粮食,估计会饿死大部分的人。
  而若是从汉武帝时期,中原大地上就是推崇科技进步,而不是儒家的故步自封乃至于致力倒退。
  那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们早已经是能歌善舞,组团到长安城里去卖艺表演了。
  “要开海禁,要移民出海,要出海去占据广袤的天地。”
  王霄语重心长的教育着崇祯“海外有着广袤的天地,不但能够种粮食,还能收获大量的财富和物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3/2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