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校对)第15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3/2023

  “来到这么早,还没吃饭吧。”
  行宫之中穿着黑色常服的王霄,坐在专门打造的木制桌椅上吃着早点。
  见到卫青走过来,就向他招手“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想要一天过的好,早饭一定要吃好,过来一起吃。”
  ‘呼~’
  看到王霄完好无恙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卫青下意识的松了口气。
  在胡凳上坐下之后,一旁的卫子夫就笑着为他盛了一碗粥。
  “霍去病那边已经开始返程,匈奴人那边成组织的抵抗基本上已经被消灭。接下来几年,军中只要定期北上去清缴匈奴人残部就行。”
  寒暄了几句,王霄就开始向大将军讲述自己接下来几年的战略打算“今后几年的重点,就是修路移民,建造城池把草原给彻底安顿下来。”
  之所以和卫青说这些,而不是找窦婴来说,那是因为大司马大将军的卫青拥有参与机密之事的权力。
  简单说就是,其位在丞相之上。
  战略方面的定策,卫青与霍去病都可以参与。而窦婴那边,实际上已经完全沦为了执行机构。
  “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卫青默默喝粥,对于这些事情一般不发表意见。
  王霄给了他这种权势,可卫青却是非常谨慎,很少会去使用这种权势。
  “没有了这种大战,军中可有不满?”王霄询问着卫青“这次出战漠北,你打垮了左贤王所部,功勋卓著。该有的奖赏,不会少的。”
  “陛下。”
  卫青放下了粥碗,认真的说“为国征战是微臣的本分,不敢奢求奖赏。若是以后没有大战,让将士们可以活着回家,实乃幸事。”
  王霄听出了卫青话语之中的意味,想了想问他“这次出战伤亡很大?”
  “每次大战伤亡都很大。”
  年纪并不大的卫青,话语之间有些感慨“每次大战的时候,带着将士们出战,心中就会想着,要把他们活着带回家。战后收拾战场,看着那些将士们躺在地上,微臣心里堵的慌。”
  抬手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片刻之后王霄说“抚恤都发了?”
  卫青当即应声“这个没人敢乱伸手。”
  摩挲着下巴想了想,王霄再次开口说“这样吧,制定一个抚恤标准。战场上为国捐躯的,家中可免一代人的所有徭役赋税。若是因伤退伍,可按秩比百石拿俸禄,直到死为之。你看如何?”
  卫青匆忙起身,在一旁郑重向王霄行礼“谢陛下!军中将士,必当感激涕零!”
  汉军若是战死负伤什么的,军将倒是抚恤不少,有爵位的还能有继承人承爵。
  可普通军士的话,顶多只会给一笔烧埋钱。
  王霄现在开出这种抚恤条件,对于大汉的财政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负担。可对于将士们来说,那却是真正彻底解除了后顾之忧。
  因为出身低贱,所以卫青很能理解底层军士们的苦楚。
  听到王霄的话之后,忍不住的代天下军士们向王霄谢恩。
  换个爱往坏处想的,例如曹丞相这样的,说不得就得对卫青提防起来。
  可王霄这儿却是不在乎这些。
  不仅仅是因为他相信卫青的人品,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实力,遇上什么样的麻烦问题都能够轻松解决。
  抬手指了指桌子上的粥碗“把早饭吃完,别浪费粮食。”
  卫青离去安排抚恤的事情,王霄这里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让博望侯进来。
  博望侯就是张骞,自从二次出使西域回来之后,就被王霄留在了长安城,组建了西域都护府。
  没错,虽然西域还没有纳入大汉的疆土,可王霄早已经将其视为囊中之物。
  “陛下,皇后。”
  张骞进来行礼,卫子夫回应之后就直接让宫女们为张骞准备早餐。
  无论张骞是不是吃过了来的,都是别问,问肯定是还没吃。
  等待上早饭的时候,王霄开口说“匈奴的事情,你都听说了吗。”
  “是,陛下。现在匈奴人已经完了,西域之地就是咱们大汉的囊中之物了。”
  “的确如此。”王霄满意的笑着“你的西域都护府,现在可以正式去西域了。”
  “谢皇后。”张骞先是起身,向为他送来早餐的卫子夫道谢行礼,之后才坐下继续说“请陛下放心,臣必当将西域三十六国,全都收入大汉麾下。”
  “别高兴太早了。”
  王霄给张骞泼冷水“接下来几年,朝廷不会大规模出兵。尤其是在敦煌通往西域各处的直道没修好之前,你也别指望能得到大军的支持。”
  张骞楞了下,放下了手中的粥碗。想了想之后,坚定的说“请陛下放心,哪怕没有大军支援,臣也必当为大汉拿下西域。”
  “就是因为相信你的能力,所以才把这事情交代给你去做。”王霄满意的点头“等你的好消息。”
  与匈奴人的大战,虽然没有像历史上的小猪那样,打仗打的国家破产。
  可为此支付的军费,依旧是一笔前所未有的巨大开支。
  文帝与景帝用几十年的时间,一钱一钱积攒下来的军费,大都已经被王霄给花掉。
  没钱支持大规模的出兵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则是西域距离遥远,道路条件实在是太差。动员的兵马越多,需要的开支也就越大。
  如果出兵拿下了西域各国,那就要担负起当地人的生活开支,还要有大军驻扎的费用等等。
  在道路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想要支持这些所需要的物资运送,那开支之大也会让王霄头疼。
  “虽然不能派大军,不过还是可以给你足够的财政支持。”
  王霄嘱咐张骞说“你可以动员那些西域人,修建连通敦煌的直道。”
  “臣懂得。”
  张骞连连点头“陛下曾经说过,要想富,先修路。大汉想要永远掌控住西域,能够快速运兵的直道,是必然要修建的。”
  “你能理解就好。”王霄对于张骞的理解能力表示赞赏。
  “你准备带多少人去西域?”
  “三千人足矣。”
  “三千兵?”
  “两千兵足矣。”张骞自信的说“其他的都是西域都护府的官佐与工匠。”
  “两千兵,是不是有点少?”王霄追问“用两千兵能平定三十六国?”
  王霄心说,用两千兵想要拿下西域三十六国,就算一汉当十胡也没办法啊。除非是我自己亲自带队去开无双。
  “两千兵足矣。”
  张骞开始和王霄说他自己这些年制定的西域计划。
  “臣的打算是这样的。臣出阳关,先拿下若羌国。”
  张骞解释说“若羌国王后乃匈奴公主,向来都是敌视我大汉。其国只有户四千,口三万余,兵不过四千。两千汉军猛士,足以拿下此等小国。”
  对于西域的地形图,王霄自然是了解的非常清楚。这片地方他在万千世界之中,早就来来回回的许多次了。
  整个西域面积虽然广袤,可实际上却是以天山山脉与昆仑山山脉为中线,被分成了天山南北两处大地方。
  一般情况下南边叫做西域都护府,北边的则是北庭都护府。
  从敦煌出发的话,有两个著名的关口。
  一个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
  还有一个就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玉门关。
  从阳关出发的话,走的就是天山南幕。而从玉门关出发的话,走的就是天山北幕。
  西域三十六国,就分布在天山南北。
  从天山山脉上流淌下来的雪水,滋润养育了这片古老的土地。
  这个时代的西域,水草丰美土地肥沃,远不是后世那种沙漠戈壁的印象。
  “你是打算以清除匈奴余孽的名义,拿下若羌作为据点,然后从这里再攻略西域各国?”
  “是,臣就是这个意思。”
  “也不是不可以。”王霄考虑一番就同意了张骞的打算“这样也好,距离敦煌不算太远。若是出了什么事情,还可以及时得到敦煌屯军的支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3/2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