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之世(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341

  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在常年没有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都会滋生出一大批靠着混资历爬上来的高层。这些人在任何一支军队之中都不受待见,但是他们的话语权却很大。
  扯远了,话题转回新式战列舰。
  几天之后,张诚就将早已准备好的战列舰数据设计资历交给了云墨中将。
  与可能装备有历史上最大口径火炮的大和不同。张诚设计的新式战列舰主炮口径被维持在了400毫米上面。对此张诚的解释是,海军需要的并不是一种能够以一当十的怪物,为了增加火炮口径而增加排水量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排水量的增加会导致其他性能的降低。最显著的就是航速。
  当真正面对大批火力。防御,速度,续航能力(对于世界帝国大明海军来说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等综合性能出众的战舰群的时候,任何超级战舰都将失去其存在意义。
  很多时候,数量甚至要超过性能。而且。在进入航空时代之后,哪怕是大和又能如何?当面对着成百上千的飞机攻击的时候,谁能够幸免于难?张诚认为没有必要将过多的精力,时间放在超级战舰上。
  当然了,为了拿下海军的订单,新式战舰的性能肯定是非常优秀的。
  既然不能改变,那就要将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第120章
新政
(上)
  张诚花费了一笔哪怕是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都让人为之咂舌的财富将江南造船厂收入囊中,当然不是为了好看的。
  这座造船厂世界第一的名声并不是空穴来风。服役没几年的省会级战列舰就有两艘是在江南造船厂建造的。拥有三座五万吨级船坞的江南造船厂建造张诚设计的新式战列舰完全不成问题。
  这款新式战列舰的数据非常优异,在无法详尽了解日本人的决胜战舰实际性能之前,海军高层在经过了讨论之后决定采用张诚提供的新式战列舰设计方案。
  被海军定名为新省会级的新式战列舰数据性能非常强大。大明的科技与经济力量非常先进,军队之中无论是陆海军都是常年重视火炮,所以大明的火炮技术堪称世界顶尖水平。
  采用400毫米52倍口径的主炮在使用新式碳化钨弹芯穿甲弹的时候足以在12海里的距离上击穿超过360毫米厚的装甲。如果这个距离拉到8海里,那穿甲厚度将达到惊人的420毫米。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战舰能够抵抗这种强大的威力。这种射击试验一般都是以战舰自己装备的装甲为目标进行测试,而大明在冶金方面的技术已经是世界顶尖水平。
  大明海军在几年前服役的省会级战列舰上就已经安装了400毫米主炮,现在新省会级的主炮只是将倍径从50倍提升到了52倍,但是火炮威力却有了不小的提升。
  因为排水量足够大,江南造船厂配属的特种钢铁厂生产的装甲钢可以尽可能的加厚为战舰提供足够的防御力量。方案中的炮塔正面与司令塔的装甲厚度都超过了450毫米。
  新式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达到了43000吨,而满载排水量则是接近55000吨!巨大的舰体为主炮提供了良好的射击平台。舰长258米,宽35.6米,吃水9.8米。8座重油锅炉和4座蒸汽轮机为战舰提供了超过20万匹马力的动力。设计最高航速超过31节。16节航速下的续航能力达到惊人的15000海里。
  这款战列舰装备有三座三联装400毫米口径主炮。16座双联装155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12座双联装88毫米口径高射炮,24座双联装40毫米口径高射炮以及24座四联装20毫米口径机关炮。
  这是一款无比强大的战列舰。不过张诚却并不是很在意。因为他知道,再强大的战列舰在成群结队的空袭之下也只有饮恨的下场。张诚给这款新式战列舰的报价是单艘4亿5千万银元!没有批发优惠。
  如此恐怖的价格并没有吓退海军,他们经过严肃认真的审核以及争论之后,最终海军给出了开工4艘新省会级战列舰以及2艘新湖级航母的订单。这笔订单总价超过了二十亿银元之巨!
  如此巨大的肥肉自然不可能全都由张诚一个人吃掉。在经济萧条之中挣扎着的商业联盟各出手段想要分上一杯羹。哪怕张诚是设计师。江南造船厂是世界第一造船厂也无法抵抗世家财团们的窥视。在经过无数次幕后交锋,妥协,交易之后。张诚的江南造船厂拿下了一艘航母与两艘战列舰的订单。剩余的订单则交由其它几家大型船厂接手。当然了,高额的专利费是必须要支付给张诚的。
  这就是张诚为什么一定要不惜代价的拿下一座大型造船厂的主要原因。没有大型船坞和良好的设备工人,就连参与这种巨额金钱游戏的机会都没有。
  海军还有一批辅助舰船的订单,这些油水不大的单子都被那些没有大型船坞的船厂拿走。只有战列舰和航母是不行的,必须要为它们配备足够的配合力量。
  这笔巨款海军也不是说拿就拿出来的。财大气粗的海军也不可能在年中的时候掏出这样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巨款来,他们采用的是分期付款的方式。大型战舰的建造周期很长,几年的分期付款可以有效缓解海军的巨大财政压力。
  当项目指标正式确立之后。海军的督导组就进驻了各家造船厂,大量的海军陆战队也开进了船厂严密布控。进度最快的新式航母在8月末的时候就已经在江南造船厂的一座三万吨级船坞之中铺下了第一块龙骨。
  与那些拿到首付款就慌忙拿去拯救其它产业,战舰建造到了十月份都没有开始而被海军训斥的财团们不同。张诚将新式战舰赚取的利润全都投资到了造船厂身上。
  张诚的计划是将原有的三座五万吨和三座三万吨的船坞都扩充到四座,同时加大电气化的程度。采用轮班制加速建造新式战舰。张诚已经不是在赚钱了,尽可能的在战争爆发之前为大明增加力量才是他最想做的事情。
  与布尔人之间的战争意义非常重大,甚至当时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真正明白这场战争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利益。如果他们当时能够知道的话,那这场战争绝对不会如此轻易的就被终结。
  在疯狂的,不计代价的用人命加机械去挖掘浅层金矿之后。大明在1933年度之中得到了近1500吨的黄金!
  这笔财富是一种什么概念?现代时空的历史上,耗费了日本全国百分之三gdp。名声显赫的大和号战列舰的全部造价换算上通货膨胀之后的造价高达两亿八千万日元。
  金本位的时候一华元兑换两日元,而一盎司黄金大约在140华元左右。也就是说大和号的造价是接近三十吨的黄金。而大明在南非挖金子,一年就能够挖出足够建设五十艘大和号的资金来!
  当然了,经济是不能这么算的,因为黄金本身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必须通过金融和实体经济配合才能展示出其具体的价值。毕竟金本位的时代黄金只是一种兑换凭证。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作用。
  手段老道的首辅大人通过金融手段和经济杠杆将这些黄金当做筹码,成功的让松江府成为了世界黄金中心。凭借着强大的黄金储备。首辅大人可以轻而易举的玩弄世界金融,通过金融手段压榨各国财富来为大明输血。这么做当然能够挽救大明的经济,可是这种赤果果的抢劫行径却将世界各国一步步的推到了大明的对立面上。要不了多久。被大明通过黄金政策不断吸血的各国就将使用终极手段来结束这一切。利益上的冲突无法调和的情况下,暴力就成为了最后的手段。
  当然了,随着浅层易开采的黄金被采掘完毕。需要深入地下开采的黄金会使得大明在南非的黄金产量大幅度减少。在没有革命性的新式采掘设备出现的情况下,南非的黄金产量将会不断的下降。不过这已经足够大明从经济萧条之中恢复元气的了。
  在拥有了大量黄金,各大世家财团低头之后。首辅大人当即就推出了自己的新经济政策。这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核心就是三点,救济,复兴与改革。这份经济政策在报纸上被称为张岳新政。
  新政是强力推行针对混乱的金融界,一片萧条的实体经济,大幅度下降的农业以及庞大的失业人口的紧急法案。
  在张岳实施新经济政策之前,松江府的股市已经跌到了不足最高峰时期的十分之一,数千亿的财富化为乌有。无数的企业银行倒闭。失业人口暴增十倍。经济水平大幅度下降,农产品价值因为无人购买降到了最低点。倒牛奶,烧粮食棉花的事情屡见不鲜。
  当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在经济萧条的逼迫下都走上极端军事主义的时候,大明却不能这么做。因为大明是富裕的国家,是世家财团统治的资本国家。他们不可能将国家权力交到军人的手中。生活富裕的普通国民们也不愿意走上这种道路。
  大明不会接受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那就只能是大力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改变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来挽救经济。
  实际上这次新政最大的用处在于张岳终于抓住机会,在世家财团们被经济萧条折磨到实力衰退的情况下强化了自己手中的权力,确认了帝国首辅在大明的统治性的权力!国家权力的统一为日后进入战争状态的时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政首先就是改革混乱无比的金融界。缺少信用。随意倒闭坑储户的钱,账目不公开不透明。虚假交易等等金融机构的恶习全都被重新整顿。
  政府大力加强了对金融业的监管。以政府的名义投资入股了一批大型银行,用南非的黄金作为担保给银行注入大量流动资金。同时政府的入股也提升了银行的信誉,重新赢得了储户的信任。相对的,那些缺乏信誉的小型银行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经过统计,至少有超过两万家的银行彻底消失。混乱的金融业重新被立起了规矩。
  多项针对金融业的法令使得世家财团们痛苦万分,但是他们却没有反击的力量。想要对抗手握南非黄金的首辅大人。除非是所有人一起联合起来。可是大部分的人此刻都已经被收买了。
  很多人都建议放弃已经摇摇欲坠的金本位,可是首辅大人坚决的回绝了。为了应对黄金外流和炒作,首辅大人开始大规模向市场投入黄金,并且在报纸电台上面高调宣布南方黄金的产量和储量,很快就稳定了金融市场。
  稳定了金融之后。接下来就是实体经济了。
第121章
新政
(下)
  在初步稳定了危机起源地的投机金融业之后,张岳很快就开始推行新的工业复兴法案与农业振兴法案。
  张岳在这个资本与利益至上的国度创造性的推行最低工资标准与最高工作时间标准以及加班费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使得工人们拥有了养活自己家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能力。这对于限制世家财团的无尽垄断,减少缓和日趋紧张的阶级矛盾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在威逼利诱之下摆平了各个实力受损的世家财团之后,张岳又动用大量资金大力扶持风雨飘摇之中的中小企业。
  张岳可是清楚的很,中小企业实际上才是国家骨干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超过那些财团。在得到了资金扶持之后,中小企业为稳定社会,吸收失业人员,促进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遭受重创的农业,张岳的做法是首先以保护性的价格收购农产品,使农民们不至于因为亏损而破产。收购上来的农产品除了用以救济和向社会各界出售之外,还用来对各处殖民地进行倾销。这种做法极大的损伤了殖民地的利益,却保护了大明的农民。张岳还有一手还有更绝的措施,那就是全面提高了各国农产品的进口关税!
  大明周边的许多国家,例如日本,朝鲜,陈朝(越南)暹罗等藩属国对大明最大宗的出口除了廉价的矿产资源外,就是农产品了。
  他们的出口产品价格低,而且量大,能够从大明赚取不少的外汇。但是现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张岳也顾不上这些藩属们的心思,直接断绝了他们的农产品进口的可能。用来保护自己国家的农业。这种做法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各个藩属国的愤怒与离心。
  像是朝鲜这种藩属哪怕再愤怒也不敢怎么样,只能是在心里发发牢骚。毕竟他们实力弱小而且常年受大明文化影响。
  但是日本这种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同时心气极高,野心极大的国家就不仅仅是不满了。而陈朝则是另外一种局面,他们是属于夜郎自大的那一种。作为睚眦必报,斤斤计较的小人。他们也暗地里深深的恨上了大明。或者说,他们向来都是仇恨大明的,只不过在大明强势的时候没有表现出来的机会罢了。
  张岳颁布了全新的国家救济法案。成立了专门的救济部门用来统筹,调运,分发各种救济款物去各处,先缓解那些失业人群的当务之急。毕竟人没饭吃的时候真的是什么事情都能够干的出来。
  在救济失业人群渡过最初期的困境之后,张岳开始投入巨资用以进行国家基础建设。例如规模庞大的铁路公路修建计划,大规模的植树护林计划,大规模的整治河道计划。兴建学校与水库电厂各种矿区等等大型基建。此外还有众多城市的基础建设。例如桥梁,道路,下水道系统,行政机关,医院,运动场,机场,港口扩建等等等等。
  如此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足以消化大量的闲散劳动力。大明从南非弄来的黄金投入金融市场换回来的庞大资金大部分都投入了这个项目之中。钱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发挥其真实作用。
  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不仅挽救了大量的失业人口。而且推动了资金的流动和消费,从另一个方面挽救了缺少订单的实体经济。这项投资庞大的计划并不是一次性的。它将持续数年之久。给张岳提供底气的,就是张诚在布尔战争时期抢来的金矿。
  在新政初见成效之后,张岳随后开始推行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取得的成果。
  张岳在1934年的新年电台广播讲话中表示“如果朝廷对于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朝廷。社会保险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
  张岳在得到了民心支持和军队支持的情况下开始在大明这处原本任何权益都毫无保障的土地上推行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推出了全新的税收政策,彻底打碎了延续数百年之久的世家财团不纳税的恶习!他甚至还破天荒的推出了一项对于世家财团来说完全是毁灭性的法律,遗产税!
  张岳的所作所为成功的挽救了大明。但是他也彻底的将所有世家财团们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上去。在极大的巩固了自己手中的权利的同时。也埋下了无法逆转的隐患。
  随着新政策的实施,大明的经济开始回升,失业人数开始大幅度下降。原本已经跌入低谷的民心也开始聚拢在首辅大人的身旁。朝廷,或者说是张岳手中的权力明显增强。
  张岳的新政挽救了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同时避免了法西斯主义与共产主义在大明抬头与上台可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大明开始摆脱世家财团政治模式,逐步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实际上首辅大人能够做成这么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情,最大的根本就是来源于张诚指挥的那场从布尔人手中夺走世界最大金矿的战争!拥有了海量的黄金作为底牌,首辅大人才能有底气和决心在这个百年难得一遇的经济大萧条环境之下做成他数十年来一直想做的事情。想要得到军队的支持实际上也很简单,你只要拥有足够的钱就行了。
  这也是为什么首辅大人对张诚另眼相看的重要原因。张诚为首辅大人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他本人也是才华横溢的优秀年轻人。无论是出于回报功劳还是看重赏识,张诚的未来早就已经是一片坦途。
  在张诚的眼中,首辅大人实际上更像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他信仰的是自己坚持了数十年的理念。具体的起因经过什么的张诚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那是上一代人的事情。他只是知道首辅大人做的事情对他有利就行了。
  张诚的内心对于首辅大人的强力手段还是存在着担忧的。虽然借助着经济危机和无数的黄金以及军队的支持成功的做到了想做的事情。但是大明的世家财团们数百年来积攒的底蕴绝对不能小视。
  世家财团们现在身负重伤被首辅大人用铁链锁了起来,可是一旦等到伤势好转之后必然会猛烈反扑!任何人,任何势力在关系到切身利益的时候都不会轻言放弃,那必将是一场生死相搏!
  1933年十二月二十号,张诚在帝都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正式迎娶了徐玄成为自己的妻子。在来到这个时代数年之后。张诚终于开始全面融入这个时代。(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感情方面的事情就不再多做描述,原有的感情方面的大纲设计全部放弃。还请各位书友们多多理解。感谢。)
  盛大的婚礼结束之后,张诚很快又迎娶了林润娥。这一次只是简单的内部婚礼,邀请一些至亲好友参加。虽然所有人都认为林润娥是做小,不过张诚在家中已经明确表示,他对两人的感情都一样。
  时间很快就进入到了1934年。当大明的经济开始逐渐回暖的时候,世界上其它国家也渐渐开始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只不过,大部分的国家采用的都是类似于饮鸩止渴的大规模扩充军备的方式。这种将失业人群吸收进军队。大规模投资重工业和军火工业来拉升经济的做法最终只能是用战争来作为终点。
  这是一种没有回头路的畸形经济模式。军队和军火工业的扩充终究是要走到临界点上的。到了那个时候要么是彻底崩溃,要么是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战争!
  1934年的3月份,德意志帝国的首相阿道夫·希特勒高调访问大明。他这一次访问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试图寻找一条能够解决这种畸形经济模式的道路。
  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实际上是借助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建立起来的强大机械制造实力。整个欧罗巴的经济实际上都是在围绕着德国转,各个国家都是从德国购买机器。这也直接导致德国在遭遇经济萧条的大浪潮的时候损失最为惨重。因为他们的工业产品卖不出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3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