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之世(校对)第3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0/341


第599章
菲尼克斯
(下)
  “命令部队冲锋。”明军第311机械化步兵师的师长周琦将军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看着远方已经被战火所笼罩的科马特克山顶大声命令道“夺下这座山!”
  随着命令的下达,数千名明军官兵们漫山遍野的拉出长长的散兵线向着山顶冲去。
  明军官兵们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他们在冲锋之前是不会快速奔跑的,因为那样会极大的消耗体力。他们纷纷以班排为单位组成小组,弓着腰借助着地形的掩护一边射击一边左躲右闪的向着山顶前进。
  随着明军步兵发起攻击,后方的支援火力也达到了一个高峰。众多的炮兵们用残酷的炮击精准的将炮弹送上山顶的守军阵地。密集的炮火撕裂了守军的身体,弹片横飞,冲击波四处扩展将守军送入无法回头的地狱之中。
  守军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看起来异常坚固,但是却在明军精准的炮击之下被大口径重炮一一炸开。内里的官兵们基本上就没有人可以生还。大明炮兵甲天下这句话并不只是说说而已,是真正的强大。
  火炮性能先进,质量上层。而且从来不会缺乏弹药,炮手们的训练堪称世界之最。这就使得大明的炮兵们足以横扫天下。
  当然了,是在有足够强悍的空中力量保护之下。之前刚刚登陆的时候因为空中保护力量不足,面对美国人潮水般的凶猛反击,大明的炮兵们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力量来。而现在,他们可以了。
  大约两个团,超过五千名明军战斗兵在炮火掩护之下缓缓攀登上了这座海拔四百多米的山峰。当明军步兵们接近山峰上的守军阵地百米距离的时候,明军的大规模炮火支援开始向着山峰后面延伸,封锁守军的增援通道。但是实际上守军却并不怎么重视这座关键性的山峰。
  明军的冲锋很快就开始了,众多被架设起来的机枪点开始凶猛射击,用密集的弹雨压制的守军几乎抬不起头来。而同样数量众多的迫击炮则是将大量的炮弹精准的投入到守军的阵地上。无论是火力点还是战壕都是如此。
  守军试图进行最后的抵抗,但是他们失败了。
  当明军步兵们快速冲锋进入三十米距离的时候,一大波的手榴弹就像是密集的雨点一般被甩了出去。猛烈的爆炸和硝烟几乎将守军的阵地重新又覆盖了一遍。然后,明军步兵们成功的冲入了科马特克山上的守军阵地!
  大量装备了冲锋枪和散弹枪的明军进入战壕之后就是猛烈的扫射,守军几乎是成片成群的被打倒在地。面对这种战壕扫荡器,守军没有任何办法。
  二十多分钟的激战之后,明军攻击部队成功的夺取了科马特克山阵地,消灭了接近两千名的守军之后明军将自己的旗帜插在了这座山上面。随后,大批炮兵观测员和轻型火炮被运送上山。居高临下的对着山下的菲尼克斯城各处重要目标进行精确轰击。
  菲尼克斯城内的诸多重要建筑和阵地都在明军的精确炮击之下被一一命中。军营,炮兵阵地,机场,带着大量天线的通讯中枢和指挥所以及仓库和重型武器聚集地全都被密集的弹雨给从天亮炸到了天黑。面对这种堪称残暴的和一边倒的炮击作战,守军简直就是被炸的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被逼急眼的守军在夜间向着科马特克山上的明军发起了夜袭作战。可是在明军那密集的,就像是不要钱一样肆意投放的照明弹面前,被映照的宛如一片白昼的科马特克山前,那些准备攻击的美军根本就没有任何隐蔽性可言。
  炮弹,还是炮弹。呼啸着划破天空的炮弹成群结队的落在美军队列之中,密集腾起的巨大火光几乎将夜空都给映照的一片明亮。在这种情况下,美军对夜袭毫无意外的失败了,为此还付出了数千人的代价。
  这就是之前守军并不是太过重视科马特克山阵地的下场。等到愚蠢的指挥官发觉事情不对劲之后,已经来不及了。
  明军对菲尼克斯的攻击行动仅仅持续了六天,就连一个星期的时间都不到。主要引起守军崩溃的并不是科马特克山被攻占,从而导致整个菲尼克斯都诶笼罩在了明军炮火覆盖范围之内。真正迫使他们战败的原因是明军的装甲部队绕过科马特克山,攻占了菲尼克斯与图森之间的陆地联系通道!
  当位于菲尼克斯与图森之间的卡萨格兰德被明军的装甲军团攻占之后。处在山谷之中的菲尼克斯实际上已经被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
  实际上西海岸真正意义上的强军早在明军登陆作战之前就已经被送上前线去了。现在驻守在菲尼克斯的大部分都是仅仅在新兵训练营和各自部队之中训练过的,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可言的普通军队。
  这些军队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战斗意志都远远无法和身经百战的大明老兵们相提并论。当明军的装甲部队掩护着大批步兵冲入了菲尼克斯城内之后。大批的守军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武器选择投降。
  在拿下了菲尼克斯之后,整个亚利桑那州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威胁了。最近的美军重兵集团不过是在多条铁路公路交汇地的图森,那里有大约四到五个师的守军在驻守。而其他地方的守军不过数千而已,最大的也过是万余人马。有些小型的城市或许只有几百人的守军。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实际上各个州都拥有着强大的自主权。而在美国军队之中占据这很大比重的各个州的国民警卫队就是属于各个州自己来指挥的。
  虽然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国民警卫队在战争时期将会是属于联邦直接指挥。这种情况在之前还没有问题,尤其是战场主要位于海外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各个州也都服从联邦政府的指挥。可是等到美军在世界各地节节败退,大明军队强势登陆美洲本土之后,一切就都被改变了。
  所谓的国民警卫队基本上都是各自州的地方民兵,其成员基本上也都是由各个州的当地人组成。虽然在编制上是属于联邦军队,可是当战争的脚步靠近各自的家乡的时候,这些对于联邦并没有什么太大羁绊的国民警卫队的官兵们纷纷选择保卫自己的家乡,而不是去遵循来至遥远华盛顿的命令。
  实际上美国本土空有规模庞大的军队,而且明军登陆已经这么长时间了,可是他们却始终无法聚集起足够强大的优势兵力去淹没大明的登陆部队。其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占据了美军之中众多数量的各州国民警卫队大都不愿意在此刻这种情况下远离自己的家乡去为别的州作战。
  别以为这个国家有多么团结,各个州之间的地域歧视简直就是丧心病狂。甚至出现过有的州明文规定禁止某某州的人进入这种奇葩事件。虽然有着联邦政府的压制使得这个法案被迫作废。不过这也可以看出各个州之间的对立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亚利桑那州虽然有着大量的军队,可是全都分散在了各处地方无法形成合力。最终被强大的明军各个击破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明军横扫了整个亚利桑那州,俘获了数十万的当地守军。而仅仅是在图森遭到了有力抵抗,但是在明军的强大攻击面前图森的抵抗仅仅坚持了四天就宣告结束。数万名守军走进了明军设置在加州南部的战俘营之中。
  随后,大明南线集群的百万大军就像是一道汹涌澎湃的滔滔巨浪一般从亚利桑那州一路席卷而过。在三月中旬的时候与美军集结起来的强大军事集群在埃尔帕索和华尔兹城附近展开了一场百万级别的大规模作战。
  之所以将战场选择在这里,那是因为在埃尔帕索的后面就是落基山脉的最终停顿之处。沿着埃尔帕索和华尔兹城之间的格兰德河一路前行进入格兰德河谷,那里是落基山脉与南边墨西哥进内的奇瓦瓦山脉之间的通道。
  通过格兰德河谷就能够杀出这座北美的地面天堑,可以通过莫纳汉斯和斯托克顿堡冲入一望无际的德克萨斯平原。
  以明军机械化军团的强大作战能力来说,一旦让他们成功的突破了这处河谷天险冲入美国中部大平原之中。那美军先要再成功的阻止明军攻势必然需要付出无与伦比的代价才行。而这些是美军现在无法拿出来的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美军不得不集结手头上能够集结的力量在埃尔纳斯一线做最后的努力。他们不求能够彻底将明军的大规模集团给阻挡在落基山脉一线不利于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山脉地区之中。可是至少也要为超级武器争取时间。
  美国高层已经不指望能够在常规战争之中打败明军了。他们现在就是在用普通官兵们的生命去为超级武器争夺时间。
第600章
新的攻击路线
  这个时候的美军还没有失去他们全部的力量,他们手中依旧拥有着较为强大的作战能力。此刻在埃尔帕索指挥作战的是从南加州半岛重新返回的布莱德雷。
  虽然在南部加州作战失败,可是华盛顿依旧认为拥有与明军大规模作战经验的布莱德雷是此刻美军前线部队最好的指挥官选择。毕竟别的指挥官们或许还不如打了败仗的布莱德雷。
  实际上美军高层都是明白人,他们知道现在自己所面对的情况。虽然布莱德雷战败了,可是他的失败主要原因是整体实力上面的,在南加州作战的时候布莱德雷的指挥并没有出现什么明显的指挥失误。
  华盛顿给布莱德雷的命令是在埃尔帕索至少坚守三个月的时间。当然了,这个命令无论是华盛顿还是布莱德雷自己都知道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在明军规模庞大的机械化军团的攻击之下坚持三个月的时间。哪怕是明军自己都做不到。
  因此,华盛顿私下里发给布莱德雷的电报则是要求他尽可能的坚持再坚持,将明军的攻势多拖延一段时间。时间越久越好。
  在埃尔帕索以及整个格兰德河谷地区的美军拥有二十一个步兵师和六个装甲师,以及大量的辅助作战部队的官兵。总人数已经接近六十万之众。
  这已经是美军能够在附近区域所收罗到的所有野战部队了。实际上周边还是有数量不菲的国民警卫队的,只不过这些部队不是坚守着重要地点无法调动就是根本不愿意来。
  虽然看起来守军的数量不少,可是实际上布莱德雷需要坚守的地方非常广阔。从索科罗到拉斯克鲁斯塞斯,再到埃尔帕索和格兰德河谷一线都是他的防区。面积巨大到囊括了几乎半个新墨西哥州以及部分的德克萨斯州地区。
  面积如此庞大的区域仅仅依靠六十万军队明显是无法抵抗的。如果不是因为在各处还有数量不菲的国民警卫队在驻防,只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格兰德河谷一线的话,那布莱德雷根本就不愿意来。实际上就算是现在他也是不情不愿的才来到这里接手指挥权。
  在加州南部和明军交过手的布莱德雷深知自己的对手是多么能打。双方实力差不多甚至自己这边还占据这优势的时候都没能够打垮明军,现在在各个方面都处在劣势之中难道还能翻盘不成?
  虽然心中没底,不过作为军人的布莱德雷没有别的选择。
  在明军围攻图森的时候布莱德雷就已经全面接手了部队指挥权。他拒绝了来至各个方面要求他出兵救援图森的命令。因为他知道这种命令纯粹就是白给。他就算是全军出动也不可能拯救图森,反倒是极有可能会将自己给搭进去。
  不能不说布莱德雷在与明军交过手之后的确是有了经验。在明军围歼守军,最终攻占图森的时候,布莱德雷已经开始沿着格兰德河一线进行大规模的防御工事修建计划。
  布莱德雷非常清楚自己真正需要守备的地方仅仅是在格兰特河谷一线而已。至于其它地方根本没有守备的必要,分兵去守也守不住。所以他将手头上的兵力集中起来在格兰德河谷中布置下了层层防御阵形,准备一次次的分阶段依次抵抗明军。
  布莱德雷并没有想过守住这里。他只是尽最大可能的将地形优势发挥到了极限,然后将手里面的部队依次投入战场之中去和明军进行硬碰硬的消耗,一直打光了拉到。不得不说,这确实是现在最为合适美军使用的战术。
  明军南线攻击集群的前锋部队进入新墨西哥州之后四处出击,几乎将整个新墨西哥州都给扫荡了一遍。可是驻守在格兰德河谷之中的美军主力军团就是一动不动的看着明军在整个新墨西哥州内肆虐,完全没有要出击的意思。
  布莱德雷指挥的部队都是正规军,没有当地的国民警卫队,也就没有对军心造成什么过大的影响。而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指责,布莱德雷完全就是当作没有听到。而如果这份指责是来至于华盛顿的话,他就会明确的要求如果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指挥军队的话,那请更换指挥官。
  临战更换指挥官之中事情任何一支正规军队都不可能做出来,华盛顿的高官们也不会这么做。因此,哪怕明军前锋部队用尽了手段也没有能够将格兰德河谷内的守军勾引出来。
  不但如此,布莱德雷还在拼命的要求后方提供增援。无论是官兵还是各种物资他都强烈需要,来了之后就会被投入到那一层层宛如乌龟壳一般的防线之中去。布莱德雷的意思很明确,大家比消耗吧。
  明军在三月下旬的时候正式向着格兰特河谷内的诸多美军阵地发起攻击。铺天盖地的标志性炮击和空中支援将美军阵地炸的一片废墟。然后铺满了大地的坦克装甲车还有履带式运兵车轰轰隆隆的冲锋过去与守军进行激战。
  一般情况下明军都会成功打败守军夺取阵地,不过不远处的美军反击很快就会到来。同样是装甲部队与大批的步兵协同作战。等到明军打败了美军的反击部队,成功占据阵地之后。实际上一整天的时间都已经过去了。
  看着地图上这蜿蜒漫长的格兰德河谷,明军指挥官们全都皱起了眉头。这样的打法,隔个十几公里就有这么一道强大的防线,明军要突破到什么时候去?而且防线之间到处都是雷区,所有的道路都被毁坏。单单是清理雷区就需要很长的时间。
  要知道张诚可是给所有的部队都安排了作战时间的。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之内抵达指定区域的话,那可是要负上责任的。
  普通官兵们肯定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军官们,尤其是高级军官们难了。不但有可能会被解除职务给自己造成难堪,甚至还有可能会对自己的部队造成名誉损失。而这是重视荣誉的军官们所不能接受的事情。
  “必须寻找新的攻击方向!”
  众多经验丰富的军官们开始趴在地图上搜寻新的作战方向。
  数个小时之后,明军的军官们就找到新的作战方向。在墨西哥境内的华尔兹城后方是一大片茫茫的沙漠。
  这处沙漠面积巨大而且异常荒凉,根本就没有什么人类生存其中。然而在如果明军能够深入这片巨大沙漠横渡数百公里的话,就能够在沙漠另外一端尽头的沙夫特地区冲入德克萨斯!
  从沙夫特冲出来之后明军就将直接扑向数十公里之外的斯托克顿堡。那里是布莱德雷的后勤基地,也是他的格兰德河谷防线的最后一处所在地。
  这条攻击路线非常完美,可以绕开堵在格兰特河谷坚守的美军主力部队和其坚固的阵地。甚至能够将其全都包围在这处巨大的谷地之中。
  不过困难也很明显,那就是需要大规模穿越长达数百公里的大沙漠。那里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而且人迹罕至。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那里几乎没有什么水源可言。
  人类可以一天甚至是几天不吃东西。可是哪怕一天不喝水就会口干舌燥,浑身难受。要是再长一点就会开始脱水脱力,甚至死亡。
  这也是为什么这片巨大的沙漠没有什么人烟也没有什么守军存在,而且当年美国人在和墨西哥人划分边界的时候会将这里这么大片的面积划分给墨西哥人的主要原因所在。
  只是,对于军人们来说没有什么地方是不能去的,也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军人们可是长期在死亡线上作战,区区沙漠又能够算的了什么!
  想要在这种规模的大型会战之中进行大规模的包抄作战,派出去的军队数量少了肯定不行。后勤补给又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毕竟官兵们的数量越多,对于后勤补给的要求简直就是几何倍数的增加。
  最终,明军抽调出来了三个装甲师和四个机械化步兵师组成了一支急袭军团。他们将从阿里纳地区进入沙漠,一路东南向着德州境内冲去。在抵达沙夫特之后就将转向东北方向直扑斯托克顿堡。从而将美军部署在格兰德河谷地区的重兵集团完全给包围起来。
  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作战计划。虽然明军的所有机械车辆都在大规模批量生产之前就进行过沙漠地带的测试工作。但是并没有人想过要让这些车辆们穿行超过五百公里的沙漠地带!这些急袭部队之中最终能够有多人成功抵达目的地现在还不得而知。
  除了部队,为这么多的军队提供补给也是要命的事情。
  沙漠里面可没有什么交通线可以给明军来使用。那里不是灼热的沙子就是荒凉的戈壁,唯一的运输手段只能是卡车。但是以这个时代的卡车性能想要在数百公里长的道路上为为十万人以上规模的部队提供补给,那需要的后勤保障人员和力量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0/3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