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之世(校对)第2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7/341

  皇谷的选择是拿下十二座要塞炮台环绕之中的那座列日城作为自己的功绩。只要拿下了这座城市,那他的首功就妥妥的到手。
  此时无论是马斯河还是默兹河与乌尔特河,所有河流上的桥梁都已经被守军毁坏殆尽。明军试图直接渡河攻击列日城,因为那里拥有从德国开往巴黎的主要铁路公路线。而且途径重要的布鲁塞尔。黄谷的想法就是先拿下列日城就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河流上的桥梁全部被毁掉,直接导致明军只能动用工兵部队在河流上架设浮桥。不过守军的火力非常强大。他们在各处炮台之中部署有数百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当明军开始架设浮桥的时候,这些火炮就用精准的炮击给明军带去了惨烈的伤亡。
  直接攻击列日城的方案在几次攻击之后宣告失败,黄谷只好重新掉头准备先把列日要塞给敲掉。
  下午的时候,数百架明军战机呼啸着来到了列日要塞的上空进行轰炸。深知列日要塞重要性的盟军也随即派出了空中力量进行抵抗。双方在天空之中打的难解难分,不时就会有拖着浓烟与火焰的战机从天上坠落,摔成一地的零部件与废旧金属。
  大量装备有新式喷气式战斗机的明军在空战之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盟军的活塞式飞机根本就追不上自己的对手。只能是处在被动挨打的境地里。二十多分钟的空战之后,大明陆航的战斗机部队很快就将盟军的空中力量驱逐,随后明军的轰炸机部队上场对着列日要塞进行猛烈轰炸。
  众多双发的水平轰炸机将一连串的炸弹投掷在各个炮台的外围阵地上,标记了目标点的同时也对守军的外围阵地造成了巨大的打击。随后,新式大马力的俯冲轰炸机很快就向着地面上的各处炮台俯冲而去。
  这些加挂着超级炸弹的新式俯冲轰炸机因为拥有初级计算机来进行弹道计算。因此其攻击精确度非常高。虽然守军动用大量防空武器进行猛烈抵抗,而且还击落了多架明军的俯冲轰炸机。不过这些明军的俯冲轰炸机依旧用自己加挂的重型穿甲弹摧毁了数座守军的炮台以及其它坚固防御工事。
  那些拥有两米到两点五米厚钢筋混凝土层并且加装了钢板的永久工事在这些重达一吨多的穿甲弹面前变的犹如纸片一般脆弱。这些建造于二十多年前的要塞工事在新式科技的面前已经无法起到其当初设计时候的预期效果。
  大明陆航的攻击行动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多座炮台与防御工事被炸毁导致守军的火力封锁密度立刻就降低下来。看了几个小时热闹的第十九装甲军的官兵们很快就再次发起攻击,在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之后成功的渡过马斯河在对岸架设起来了两座浮桥,并且建立了一座桥头堡阵地。
  原本事情到了这个时候黄谷可以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他在对岸打下开了口子就是一份不错的功绩。如果他现在选择等待后续部队抵达的话,这份功绩肯定跑不了。
  不过黄谷受到了白天作战成功的刺激,加上因为明天其它部队的后续兵马就将陆续抵达。到时候攻击的权利可就要交还给了集团军司令部。
  因此,想要继续扩大自己功绩的黄谷在自己麾下第五十一机械化步兵师在晚饭之后开到前线阵地的时候就下定了在夜间继续攻击的决心。
  黄谷说什么也不甘心难得的战机就这么在自己面前眼睁睁的溜走,他决心在夜间进行一场夜袭作战,从而夺取被要塞群环绕在中间的列日城,给守军来一个中心开花。
  晚饭之后,天色逐渐昏暗,一大片乌云从远方天边开始逐渐靠近。数个小时之后,一阵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倾盆大雨呼啸而来将大地变成了一片泥沼。在自己的司令部内的黄谷看到夜间的时候天降大雨兴奋不已,认为这是老天爷都在帮助他。
  黄谷想要进行夜袭作战,有了大雨的掩护就能够最大可能的掩盖攻击部队的行踪。这对于夜袭作战非常有利。但是他却没有去在意泥泞的地面会使得其最有力的武器装甲部队失去其强大的作战能力。
第534章
鹰击法兰西
(四)
  实际上比利时守军在这里苦心经营了二十多年,对于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万分熟悉。他们早就已经做好应付各种各样事情的准备,甚至于炮台内的火炮都划分好了各自的射击范围。
  守军早早的就将附近的所有火力覆盖范围之内的地区全都编制好了详细的坐标并且分派给了所有的炮兵部队。对于守军们来说,无论外面的天气如何,只要按照既定的坐标射击就可以准确的覆盖某处区域。这可不是在野战,守备一方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
  原本明军只要等到后续的重型武器抵达,然后重炮与天空之中的俯冲轰炸机一同配合就可以一座一座的给守军的炮台点名清除。明军原本已经是处于不败之地,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些炮弹和时间而已。但是因为黄谷想要夺取军功,却反倒是给明军带去了沉重的伤亡代价。
  白天作战的时候第十九装甲军的损失实际上已经不算是小了,不过因为他们成功的在马斯河对岸占据了一处桥头堡阵地,而且还架设起来了浮桥。再加上黄谷也拥有威力搜索攻击的命令。因此,黄谷此时依旧是功大于过。
  可惜的是,一路上的顺利以及明军的强大给了他冒险的勇气。从而给自己的部队带去了沉重的伤亡代价。
  晚上十一点多钟的时候,明军第十九装甲军下属第三十四,第五十一机械化步兵师的近两万名官兵悄然冒着大雨通过了浮桥来到马斯河西岸。他们借助着雨势的掩护向着列日城防向冲了过去。
  比利时人在列日城外修建的这十二座炮台每一座之间的距离都在六公里左右,呈环形分布在列日城的周围。实际上这段距离不可谓不大,毕竟是六公里。不过守军在每座炮台的周边都建造有外围工事和哨所,实际上的空隙不过只有区区三公里左右而已。
  而且。守军在各处要塞之间的地段也部署三个德国精锐步兵师的部队。再加上此时天降暴雨导致地面泥泞不堪,步兵们都是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泥地之中打滚,明军的装甲部队根本就没有任何出击的可能。
  重达数十吨的坦克装甲车一旦开入了泥泞之中根本就别想在开动起来。这些车辆实在是太重了。
  明军官兵们认为自己的行动还是比较隐蔽的。可是这种出动了近两万名官兵的行动怎么可能在守军的眼皮子底下做到什么隐蔽?别说是战争时期的两万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就算是两万只蚊子也不可能逃过守军的眼睛。
  毫无意外的,明军的夜袭部队出击不久就被守军发现了。守备这里的指挥官并没有下达立刻攻击,将明军击退的命令。他在仔细分析之后判断出明军的目标居然是位于核心的列日城。一番紧张的部署之后。守军已经做好了将攻击的明军纳入射击范围之内的准备。
  天空之中的雨势越来越大,密密麻麻的明军官兵们穿着厚实的雨披,紧紧握住自己手中的武器在旷野之中不断挣扎前进。就在他们的前锋部队距离列日城不过一公里多距离的时候,数不清的探照灯突然间被点亮,众多雪亮的巨大光柱从四面八方照射在了明军官兵们那一张张落满了水珠的面孔上。
  雪白的光柱是如此之多,照明的效果是如此之大。这些用来防空的探照灯将昏暗的旷野照得宛如白昼一般明亮,明军暴露了。
  “卧倒!!!”经验丰富的明军军官们纷纷厉声高呼,原本都是站着的明军瞬间就趴下了一大片。然后,四周的那些守军炮台之中的火炮开始了怒吼。
  比利时人将各个炮台之间的距离设置在六公里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比利时人一向都是亲近法国。哪怕是在大明统治欧洲期间也是旗帜鲜明的支持与大明不对付的法国。这种做法自然就得到了法国人的另眼相看。
  这座列日要塞原本就是为了防止可能的明军通过在德国的殖民地向法国发起攻击而修建的,其设计师也是法国人。整个要塞群的各个炮台之间的距离设置在六公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各处的要塞炮台之中装备了大量的法制75毫米速射炮。
  这款火炮的全称是1897年式75㎜36倍径速射炮,外号为75小姐。这款火炮在当时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武器,其性能非常出色。不过其真正强大的优点却在于其拥有自动装填机可以打出每分钟十五发炮弹的超高频率射速。这一点在当时绝对是超级优秀。就连大明的炮兵们都做不到这一点。
  比利时人得到了大量法国人支援的75小姐火炮,这款速射炮的实用有效射程在六到七公里之间,这也就促使设计师将各个炮台之间的距离设置在了六公里这个位置上用以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火力作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笑傲群雄的75小姐在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了数十年之后。他们早就已经陷入了被淘汰的境地。只不过作为单纯的要塞守备力量并不过时,所以一直都被部署在列日要塞里。
  除了性能尚可。还可以继续使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比利时人的军费并不多。
  比利时人在列日要塞之中列装了二百多门75毫米速射炮,一旦要更换全新火炮的话那必然是一笔巨大的军费开销。而且这不单单是二百多门火炮的事情。比利时人当年在买炮的时候还从法国人那里买来了零备件与炮弹的生产线。一旦更换新式火炮那这些全都失去了作用。而且要开全新的才行。以比利时的国家实力来说,这个负担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款老式火炮在数十年后的今天终于在战场上展示了自己的强大力量。
  四周的炮台之中,比利时炮兵们早就已经将五点五公斤重的高爆弹装入了炮膛之中。当各个炮室内响起了射击铃声之后,这些炮兵们迅速的拉动了手中的炮栓。
  真正实战的时候很难达到每分钟十五发的恐怖射击频率。毕竟炮兵们都是人。他们不是机器。不过这款火炮的射击速度的确是异常迅速,其炮弹威力一点都不弱。
  这种规模的数量和高射速相加,并且在此时此刻这种有利的地形局面下。如果不是倾盆的大雨极大的影响到了炮弹的威力,那明军的突袭部队说不定就得全军覆没。
  因为是从马斯河岸边出击,明军的攻击部队在靠近了列日城之后已经陷入了四周的弗莱龙、奥格涅、弗莱梅尔、绍德方丹以及指挥堡所在地隆辛这几座堡垒的火力网之中。
  这些要塞堡垒内装备有大量的火炮。除了75小姐之外,还装备有包括120毫米要塞炮,210毫米榴弹炮等重型火炮。这些火炮虽然都已经过时,但是它们的威力却依旧十足。当百多门火炮向着旷野之中的明军部队发起轰击的时候,后方观战的黄谷顿时心中一片冰凉。
  作为正统军事院校毕业的优等生,黄谷当然知道自己的部队暴露在空旷的野地之中,四周全都是隐蔽在坚固工事之中,拥有强大火力的敌军这种情况是多么的恐怖。简单来说的话被全歼在这片区域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现在天降大雨,导致道路泥泞不堪,异常不利于行走。他此时已经将手中的机动步兵都派了出去,剩下的装甲部队根本就难以在这种天气条件和路况下行动。也就是说,冲上去的部队很难撤退下来。而后方的部队则是在天亮之前无力给予有力支援。
  冲出掩体跑到旷野上观察的黄谷甩手就推开了想要拉他回去的副官,任由冰冷的雨水敲打在自己的身上。他现在算是完全冷静下来了,脑海之中那股被建功立业的欲望所燃烧起来的不理智也瞬间烟消云散。
  重新恢复理智的黄谷知道自己现在必须要为自己的性命努力了。没错,就是为了活下去而努力。如果今天晚上真的是因为他的愚蠢命令将这两万名官兵葬送在了列日要塞群下,那等待着他黄谷的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直接开枪自杀来维护自己最后的荣誉。
  自杀的话陆军为了名誉会宣告说自己是死在了指挥作战的战场上,这样自己的家人还能够得到抚恤,自己也能够以战死的身份获得体面的身后事结局。可是如果不自杀,那等到战斗结束之后立刻就会有宪兵将自己押解上回国的飞机,然后被送上军事法庭。
  以前世家财团掌握权利的时候还可以找人托关系走门路看看能不能轻判,甚至是直接捞出来。可是张诚是什么人,这几年所有人都见识过了他的手段。犯下了如此之大的过失还想在他的手上逃脱性命?做梦!
  黄谷还不想死,他今年才四十多岁,正是男人一生之中最为意气风发的时候。他可不想在这个时候被送上刑场。
  现在事情已经出来,黄谷也已经是别无选择。
第535章
鹰击法兰西
(五)
  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解救出来自己的部队,哪怕伤亡不小只要能够将大部分的部队解救出来那他就是有过错,但是还罪不至死。只是这个时候他要如何将两万名陷入了包围火力网之中的明军官兵们给解救出来?
  此时驻扎在旷野之中的大批德国步兵们也已经通过交通壕移动到位。他们用密集的火力封锁住了明军退往河岸的道路,同时也阻断了明军增援部队的道路。实际上如果是天气晴好,地面干燥利于车辆行动。那明军的装甲部队只需要一个冲锋就能够打垮德国人的阻拦。
  只可惜现在大雨倾盆,大地上早已经被密集的雨水浸透成了一片汪洋沼泽。重型车辆在这种烂泥地里面根本就无法开起来。而步兵同样也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炮兵才能够依旧保持自己的战斗力。
  明军的炮兵们早就已经快要把炮管都给打红了。可是这些最大口径不过是203毫米的野战火炮却根本无法撬开守军拥有厚实架构的防御工事。他们的炮弹落在那些工事上都起不到什么作用。
  至于轰击旷野之中的德军阵地,在这样的雨夜之中先不说射击精度的问题。大雨倾盆,地面泥泞之下火炮的威力也被大幅度的减少。
  “冲不出来。”举着望远镜观察的黄谷仅仅是看了几分钟而已就立刻明白过来,被堵住了退路的明军根本冲不出来。按照这种态势发展下去的话,天亮之前这支部队就将全军覆没。
  “既然冲不出来,那就冲进去吧。”事情已经到了这种糟糕的不能再糟糕的地步,原本心跳加速。在大雨夜里都是满头大汗的黄谷反倒是冷静了下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找到了此时来说唯一可能的出路“命令部队继续攻击列日城,全都冲到城里去固守待援!”
  列日城,距离德国边境大约三十公里。这是比利时境内至关重要的一座城市。总计有7条铁路和17条公路交汇于此,城市人口20余万,在欧罗巴大陆上绝对是一座大型城市了。
  整个列日城位于十二座要塞炮台的环绕之下。守备力量森严。在城外是一圈高耸的土坡,土坡上布满了要塞炮台和各种工事,但是城市内部却并没有什么坚固防御的力量。
  比利时守军的大部分的力量都部署在了四周的要塞工事内,德国人的主力部队也是驻扎在旷野之中。这座拥有二十余万人口的城市内此时只有部分的后勤辎重以及联络部队存在。总兵力不足万人。
  此时明军的突击部队已经距离列日城不过一公里左右的距离。对于他们来说唯一的出来就是冲进列日城内,借助城内的建筑躲避守军的火力。要不然的话他们都会死在毫无遮挡的旷野之中。
  接到了黄谷的命令之后,被密集火力压制在了旷野上的明军步兵们开始汹涌而出,向着不远处的列日城涌去。
  守军也明显发现了明军的意图,他们的炮击与机枪火力愈发强烈起来。同时驻守在旷野上的德国军队也开始派出援军试图进入列日城内。只是已经陷入绝境的明军在看到一丝希望之后顿时就爆发了。
  一万余名精锐的明军官兵,相比于那些步兵集团军中的步兵师。能够被编入装甲集团军之中的步兵基本上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部队。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同时士气高昂。哪怕是现在遭遇了这种程度的打击也没有丝毫崩溃的迹象,在各级军官们带领下冒着倾盆大雨向着列日城冲去。
  原本不过一公里的距离对于明军的精锐步兵们来说不过是短短的一小段距离而已。可是在此刻四面八方全都喷涌着枪林弹雨,地面上泥泞难行的情况下,这段不算多长的道路已经成为了一条死亡通道。
  夹杂着曳光弹的长长弹链不断消失在明军的队列之中。飞火流星一般的炮弹不断飞舞着撕裂大雨落在明军之中,每一声巨响,每一次闪光都会带走明军官兵们的性命。
  明军官兵们以惊人的忍耐力和强悍的勇气生生的抗住了这足以让人崩溃的打击。在这一公里的路途上。到处都是倒毙不起,被泥浆和雨水覆盖住的明军官兵们的尸首。波波涌出的鲜血将地面上的水渍全都染成了殷红之色。
  足足有数千名明军官兵们倒在了这段道路上。许多伤员因为伤势过重无法移动。都是生生流血过多而死去。在这个晚上明军遭到了巨大的打击,损失程度之大甚至于使得明军为了进行报复对守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杀俘行动。
  历尽千辛万苦之后,明军终于冲入了列日城内。
  欧洲的城市在进入工业革命之后就不再有城堡式的建造模式,城市的周边可没有什么城墙这种东西。明军通过大路直接就能够杀入城内。
  明军官兵们好似汹涌的狂潮一般涌入城内,随后纷纷躲入了众多的建筑之中。有了这些由坚固材料建造而成的掩体保护,明军终于有了喘口气的机会。列日城内原本拥有二十余万的人口。虽然因为战争逼近的原因使得不少人都逃离了城市,不过此时这座城市内依旧还拥有大量的平民。
  比利时军队的炮击火力很快就削弱下来。他们想要继续攻击明军就意味着要向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市民们开火。
  比利时人在战争爆发之后进行了数次动员,全国上下总计动员了一百多万的军队。虽然数量上不少,可是其中的精锐部队基本上都已经在俄国战场上被明军给消灭干净。至于驻守在列日要塞的比利时守军。他们在明军杀过来之前基本上就没有参加过正式的战斗,严重缺乏战场经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7/3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