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之世(校对)第2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9/341

  这个时候也顾不上什么节约弹药了,在远距离上就直接开始发射高爆弹用来杀伤德军的步兵部队。反正高爆弹的爆炸半径很大,而且纷飞的弹片对于那些乘坐装甲车卡车的步兵杀伤力极强。至于步兵们逼近之后,坦克上还有机枪呢。
  大明的装甲部队携带的高爆弹一般都不多。因为张诚在出任装甲兵总监的时候就已经给装甲部队定下了明确的作战任务,那就是在战场上击毁敌方的装甲部队。高爆弹的携带量一般大约只相当于总携带量的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左右。
  “换穿甲弹!”在德军攻击部队冲入一千五百米的距离之后,林朔果断下令更换穿甲弹攻击德军坦克部队。
  齐翁兹山口附近已经成为了喧嚣沸腾,烈焰爆炸横飞的地狱火海。双方数以万计的官兵以及大量的各种装备在这片并不算大的区域之内激烈交战。
  炮弹横飞,弹雨倾盆。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生命在不断消逝。战场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生命收割机。
  “后退,后退!”看着不断逼近的德军部队,倍感压力的林朔开始安排明军坦克集群不断后退用以拉开距离。但是德军的攻击就像是无穷无尽的潮水一般凶猛而来,无论消灭多少后面都会很快补充上来。
  “最后十发穿甲弹!”装填手的喊声让林朔脑袋上面的汗珠顿时就滴落下来。等到炮弹打光,那就真的是彻底完蛋了。
  “混蛋!”心头怒火中烧的林朔一咬牙就站起身来,用力的推开舱门操作着车载机枪向着已经距离很近的德军装甲车和卡车射击。
  夹杂着曳光弹的长长弹链将一辆装满了德军掷弹兵的卡车打成了筛子,失去司机之后卡车很快就歪倒着撞上了一旁的一辆德军坦克,随即翻到在地。
第387章
鏖战亚平宁
(七)
  “轰!”在林朔车组正前方不过十多米外的一辆德军坦克被一炮打穿了前装甲,车速顿时就减慢下来。
  黑烟与火光从各个地方冒了出来。可以预见的是,恐怖的金属流在车内肆虐,已经彻底的将这辆德军坦克变成了一堆废铁。
  “最后三发!”浑身都已经被汗水浸透的装填手无比迅捷的再次将一枚穿甲弹送进了炮膛,声竭力嘶的告诉所有人,他们的车组只剩下了最后三枚炮弹。
  离开枪管都已经隐隐泛红的车载机枪,满头大汗的林朔跌跌撞撞的缩回炮塔内,大声命令驾驶员“倒车!快点倒车!”
  林朔的这辆在车后方撑着无线电的战车早就已经引起了那些德军装甲兵老手们的注意。从开战到现在林朔的战车已经被至少命中了六七枚的炮弹。至于那些在附近爆炸的炮弹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德军不仅仅是只有装甲部队和掷弹兵,他们的炮兵部队同样无比犀利。在明军的护航战舰因为德意空军的大规模空袭不得不离开海岸线之后,德国人的炮火已经肆虐了数个小时之久。
  林朔的战车炮塔上加装有炮盾,车体的前装甲上也焊接有外挂装甲。但是此刻外挂装甲早已经脱落,炮盾也已经松动不堪使用,炮塔转动装置受损只能是勉强使用。至于车体外部的那些设备例如发烟装置,车灯,潜望镜,观瞄设备等等几乎全部都已经被毁掉。车身上坑坑洼洼的留下了多处伤痕。可以说,除了还没有被最终击穿之外,林朔的战车几乎已经废了。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德军的炮击都集中在虎式坚固的正面。作为前线指挥官的座车,林朔的虎式周围保护力度很强。几乎没有让任何一辆德军战车成功的靠近过林朔虎式的侧翼和后方。
  不过面对着整整两个装甲师数以万计的军队和大批的车辆不计伤亡的拼死攻击。半个第二装甲师已经一口气后退了接近三公里。再向后退就快到萨勒诺了。
  “各车组注意,各车组注意!”抬手抹了把汗水,林朔按住自己的喉部通话器声音嘶哑的喊道“现在开始集中,还有炮弹的顶在前面,没有炮弹的做好撞击准备!”
  林朔的车组还剩下三枚穿甲弹,这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少的车组早就打光了炮弹。红了眼的林朔已经准备进行撞车作战了。他身后没有多远就是萨勒诺。港口就在萨勒诺的南区。一旦让德军的装甲部队狂风骤雨一般的横扫过去,那登陆的明军必然要遭到惨重损失。
  “长官!”就在林朔红着眼睛准备拼死一博的时候,电讯员却惊喜的大声喊道“第三装甲团来电,一营带着弹药补给部队上来了!一起来的还有装甲四团的增援部队!”
  前线战事紧急,已经逐渐从登陆初期的混乱之中恢复过来的明军很快就采用各种方式来增加自己手中的力量。
  至关重要的港口全部用来卸载前线急需的重要物资。而人员则是通过登陆艇来运输。至于其它那些运输暂时并不需要物资的运输船则是被集中起来去了外海,等待港口空闲下来之后再行卸货。
  大明海军有自己的专业运输船。像是专业的运兵船,运输坦克等重型装备的特种运输船,能够进行海上补给的专业运输船,专业的油料运输船弹药运输船等等等等。
  这些船只都是使用的军用标准建造。航速快。船体拥有水密隔舱并且使用军用钢板非常坚固。这些船只都是属于海军的后勤舰,是海军的编制。但是面对着规模如此庞大的全球战争,哪怕是规模庞大的大明海军在各个方面也都感觉捉襟见肘。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海军只能是征用民用船只来补充运输能力。大明是拥有严格法制的国家,普通国民的受教育程度与普及率越高,国家的法制力度就越强。大明无疑是这个时代法制最为健全的国家。
  哪怕是在战争时期征用民间船只也是要付钱,而且有什么损失也都是要赔偿的。不过赔偿这种事情只能是在战争结束之后,毕竟现在所有的生产能力全都集中在为战争服务上。赔偿这种事情只能是在战后。
  那些被征用的船主们自然是不愿意自己的船只出现损伤。那样的话不但赚不到军队发给的补贴。而且赔偿还要等到战争结束之后,谁知道这场战争要打的什么时候?谁知道大明能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很多人在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都是优先选择照顾自己的利益。
  明军在萨勒诺刚刚登陆的时候发生混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那些船主们全都想着抢着将自己船上的货物卸载下去,然后尽快离开战区。
  这是在商业化程度很高的大明普遍的事情,要保持自己的利益。直到前线指挥官下达军令才将这种混乱给扭转过来。
  萨勒诺港的吞吐能力不弱,再加上第二装甲师的部队乘坐的都是专业的海军运输船,全力开通通道之后在下午之前就将第二装甲师剩下的装甲部队给送上了岸。
  他们带着弹药补给车一点都没有停留的直直扑向正在激战的齐翁兹山口。给已经逐渐陷入崩溃之中的明军部队打上了一剂强心剂。
  实际上能够前往萨勒诺的道路并不只有齐翁兹山口下的十八号公路这一条。其它地方只是不方便大规模通行装甲部队而已。
  德军的攻击并不仅仅局限在齐翁兹山口,在萨勒诺周边各处区域全都有德军在猛烈攻击。整个第14装甲军已经全线压上。两个装甲师和两个装甲掷弹兵师给坚守阵地的明军带去了极大的压力。
  当明军第二装甲师的增援部队赶到齐翁兹山口下的时候,发起攻击的德军两个装甲师投入了手中全部的力量发起决死一搏。整场战斗在下午一点多钟的时候进入了最高峰。
  德军炮兵发了疯一样试图将自己的炮弹全都给打出去。双方之间的战机在天空之中厮杀缠斗,战况之激烈完全不亚于突尼斯之战。
  面临的巨大压力的明军前线指挥官言辞恳切的给护航舰队的海军指挥官发电报,恳请他们看在同为帝国军队的份上出手救援。
  大明海军虽然与陆军不怎么对付,不过大局观还是有的。护航舰队指挥官命令一支由重型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舰队硬顶着德意空军的袭击靠近海岸将狂风骤雨般的炮击倾泻在了德军部队尤其是炮兵部队的脑袋上面。
  而大明陆航同样非常给力。在前线压力剧增。多处阵地失守,眼看着萨勒诺就要面临危险的时候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驻扎在西西里岛上的明军陆航部队从各处机场上满勤出击,用铺天盖地的战机逐渐压倒了德意空军的威胁,从而极大的支援了陆地作战。
  时间逐渐来到下午三点多钟,暂时退出战场补充完弹药和油料的林朔战斗集群再次投入齐翁兹山口处的战场。这支装甲部队的再次出战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已经将力量使用到了极致的德军第26和第16装甲师再也扛不住了。
  在明军第二装甲师和天空之中逐渐增强的空中打击之下全线溃退。失去了大量的重型武器装备和人员之后,这两个德军装甲师不得不向正在赶往萨勒诺前线的隆美尔报告自己已经无法继续战斗下去了。
  坐在将军专用的车上的隆美尔手中拿着前线发回来的电报,转头透过车窗看着远方的骄阳逐渐西沉,隆美尔感觉自己的心也同样跟着沉了下去。
  德军部署在萨勒诺到那不勒斯一带的部队之中主力就是第14装甲军。虽然在那不勒斯还有不少的步兵部队,但是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赶到萨勒诺前线。
  至于其它地方的驻军,同样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到前线。也就是说,第14装甲军的进攻失利也就意味着隆美尔想要在明军登陆初期比较脆弱的时候将明军赶下大海的时机已经失去。
  以明军强大的补给和运输能力,只要一两天的时间他们就能够将大量的兵员物资送上岸。到了那个时候,别说是夺回萨勒诺了,就连那不勒斯都会变的非常危险。
  现在摆放在隆美尔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是就此收兵去守卫至关重要的那不勒斯港。那座港口的吞吐能力十倍于萨勒诺,是意大利南方最大的一处港口城市。另外一个选择就是继续攻击。
  之所以要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继续攻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时间。
  亚平宁半岛是一处非常狭长的半岛,整个半岛中间都比较狭窄。一旦明军站稳脚跟之后横向攻击一路杀到萨勒诺对面的福贾,那之前部署在亚平宁半岛南部的三十万德军就将陷入巨大的口袋之中。隆美尔无法承受这种损失,他只能是选择继续攻击。
  隆美尔现在已经不奢望能够将明军赶下大海了,他现在只想尽可能的拖住明军的脚步,从而为那些部署在南部的德军撤退争取时间。
  至于意大利军队,现在谁还能够顾得上他们?
第388章
鏖战亚平宁
(八)
  随着明军逐渐在各处战场上取得优势并且开始转入反攻之中,明显感觉到了巨大压力的盟军各国都开始加大抵抗的力度。
  各处战场上的战斗激烈程度相比于开战初期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因为张诚一直都强硬的坚持武力至上,只接受无条件投降的终战标准。各国在秘密外交全部失败之后,为了加强自身的力量也逐渐放下了对大明持续了数百年之久的畏惧之心。毕竟战败就要亡国,现在谁还能够顾得上别的事情?
  大明殖民全球数百年,大明的殖民者们早就已经在全世界生根发芽。欧洲各国都有大量的大明人居住,不少人都已经是多代之后的殖民者。
  当战争开始之后,往日里这些高高在上的洋大人们顿时就成为了阶下囚,被冲入租界的各国军队纷纷抓捕。不过因为大明多年的积威,各国基本上就没有敢真的怎么样的,只是将这些殖民者们当作人质关押收缴了他们的财产而已。
  可是随着战事的不断进展,已经开始逐渐被大明收紧脖子上绳索的盟国们态度迅速发生转变。尤其是在张诚明确拒绝秘密外交,不接受除去无条件投降之外的任何谈判之后。盟国对大明殖民者们的态度也急速恶化。
  原本只是被集中关在某些区域之中,待遇还是不错的那些大明人质们开始被当作敌国人员看待。之前让本地人都眼红的食物配给立刻变成了勉强能够维持活下去的最低标准。所有的财产甚至包括身上穿着的比较好些的衣服也被全部搜走。毕竟大明的殖民者们在各国都是富裕阶层。
  当大明开始对欧洲进行战略轰炸之后,众多的大明人,人数粗略统计足足有数百万之众被大量分派到了各处的战略要地当作人质用以抵抗明军的攻击。
  虽然在战前张诚就已经提议要撤出各国的侨民,不过当时大部分人都不认为战争会大范围的爆发。甚至许多人都认为就算是战争大规模爆发也不可能出现各国对大明桥民们不利的事情。毕竟如果真的这么做必然是要承担大明怒火的。
  最终虽然有不少大明侨民们选择了离开,但是依旧有大量的侨民留在各国,最终成为了人质。
  当各国决心彻底撕破脸之后。这些侨民们的遭遇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暴力,劫掠甚至是奸银杀戮都成了常事。而且在明军进行轰炸的时候也有不少的侨民们身亡。面对这种事情,大明和张诚自然是不可能无动于衷。
  张诚一开始是通过外交途径严厉警告各国,他们这么做是要付出无法承担代价的。但是这种手段的效果并不明显,各国想要的是能够借此体面的退出战争。但是张诚想要借助这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奠定大明在这个星球上的绝对统治地位,怎么可能会同意这种事情?之前的战争中牺牲的人不能白白牺牲。
  在外交手段无效之后。张诚立刻就断绝了通过嘴巴来解决这件事情的念头。当嘴巴没有用处的时候,那就只能是用拳头来解决问题了。
  张诚以最高统帅部的名义下达命令,所有曾经参与过对大明侨民们施暴行为的盟国军队与平民都不会再受到任何战俘或是人道主义待遇。所有参与过的人无论其国籍民族还是身份什么的,全部都上了死亡名单。这些人将被永生追杀,直到身亡为止。当然了,那些下达命令的人,无论是各国高官还是皇室贵族,待遇都是一样。
  接下来,当1941年底盟国爆发大规模反大明暴力活动。导致大量被集中看管的大明侨民死伤的事件之后。张诚再次发布命令,将对各盟国进行最严厉的报复。
  张诚要求前线部队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对所有的占领区内的盟国人员,无论是军事人员还是普通平民全都采取百抽一的随机惩罚手段作为报复。
  因为战场不同或是文化不同等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在部分区域这个比率甚至能够达到十抽一。而且战争时期军队的行为被忽略和掩盖,平民和战俘的大量的伤亡根本无法统计。许多事情都被掩盖起来。
  至于欧洲各国将大明侨民们当作人质放在各处战略地点上的做法,并没有影响到大明军队的作战。虽然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但是明军的报复同样强硬惨烈。
  自从明军收复了热那亚之后。陆航战略轰炸机部队对欧洲的轰炸一直持续到现在。只是因为距离过远,轰炸的力度和强度远远无法和对日作战时期相提并论。
  当明军在萨勒诺登陆第二天陷入激战的时候。大明战略轰炸机部队停止对意大利各处的铁路枢纽、弹药堆积场、油库等战略目标的持久轰炸,改为对萨勒诺滩头阵地和齐翁兹山口等外围阵地的直接战术支援。
  对于明军重返欧洲大陆这种事情,张诚也是非常关注。在以何子丘为首的地方实力派们拒不合作导致俄国主战场上没有什么像样进展的情况下。张诚直接改变了战略方向,选择动用忠诚于自己的部队在西欧方向开辟第二战场。
  除了政治方面的考量之外,之所以如此选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后勤补给方面的困扰。
  整个西伯利亚以及中亚方面地形平坦,面积辽阔。但是人口数量却不多。虽然拥有很丰富的各种资源,但是大明在资源方面实际上一点都不缺乏,他们的资本力量们需要的是庞大的消费市场。地广人稀的中亚和西伯利亚一带只有少部分的市场符合要求。
  之前世家财团们掌控大明的时候并不是很在意荒凉缺少人烟的这些地方。因此,对于这边的开发力度自然也不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9/3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