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之世(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341

  对亚平宁半岛的攻击行动需要动员数以百万计的军队。因为靠近德法等欧洲强国的腹地,这些国家必然会加强对亚平宁的支援力度。虽然有着阿尔卑斯山脉的阻挡,但盟军的增援力度必然不弱。想要在这里打开局面,至少也要投入上百万的军队才行。
  这么多的机械化部队想要送上亚平宁半岛并且维持住后勤补给线就需要拥有大型的港口才行。而那不勒斯就是亚平宁半岛南部最大的一座港口城市。
  大明军队想要夺回亚平宁半岛,首先就要将部队送上去。太过靠近北方不太可能,毕竟盟军的海空军力量也不是吃素的。那不勒斯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时间来到1942年的1月,新近成立的大明南欧战区已经做好了在意大利登陆的所有准备工作。因为太平洋战役的胜利,大明海军将一批新近服役的战舰和原定用于增援太平洋舰队的战舰调派来了地中海,加强地中海舰队的力量。同期抵达的还要大量的运输船和登陆艇等船只。从而为亚平宁半岛的战斗做好了前期准备。
  1月7号上午,密密麻麻的岸基航空力量掩护着庞大的登陆舰队靠近了那不勒斯东南大约五十公里的萨勒诺港准备进行登陆作战。
  之所以首战选择这里,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里的防御力量远远比不上重要的那不勒斯,但是这里距离那不勒斯非常近,而且还有着不错的港口设施。明军如果能够快速占领这里,就能够迅速北上从陆地上拿下那不勒斯。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从西西里岛起飞的大明制空战斗机虽然能够将作战半径覆盖到罗马,不过防备森严的罗马附近区域显然不适合作为登陆作战的目标。而在罗马以南只有那不勒斯附近区域最为适合登陆作战。
  狭长的亚平宁半岛上驻扎有许多的意大利与德国军队,但是这种地形对于进攻方非常有利。为了防止明军从西西里岛通过墨西拿海峡这个最近的距离杀上欧洲大陆,德国人在墨西拿海峡对岸和整个亚平宁半岛南部布置了大批的军队。
  明军只要能够占领萨勒诺和那不勒斯,随后北上可以直接威胁到意大利王国的核心罗马城,从而有可能迫使意大利王国选择退出战争。
  如果大军东进的话就能够通过贝内文托杀向富查,从而将亚平宁半岛南部的德意军队全部封锁在一个巨大的口袋里面。亚平宁半岛南部三面环海,只要封锁住了陆上通道,掌握着优势海空权的大明军队就能将至少三十万的德意军队包围在了口袋里面。
  对于萨勒诺的登陆作战初期进行的出奇的顺利。盟军一开始依旧是坚定的认为明军的主要攻击方向还是撒丁岛。毕竟只要拿下了撒丁岛就可以顺势夺取科西嘉岛。再接下来就能够在地势平坦的法国南部登陆席卷西欧。至于意大利,因为阿尔卑斯山脉的存在并没有人认为明军会将反攻西欧的主战场放在意大利。
  张诚心里清楚的很,撒丁岛,科西嘉岛再到法国南部的这条线路看似非常轻松直接,但是实际上难度非常大。此时的法国与德国的实力并没有在战争之中受到什么伤筋动骨的损失。所有人都能够看到的事情他们自然不可能看不到。
  戒备森严的法国南部就不多说,单单是在撒丁岛上就驻扎有至少二十万的精锐部队。数百门的火炮和大量的飞机就足以让登陆部队损失惨重。而等到去法国南部的时候,面对着保卫家园的法国军队主力,明军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够在法国南部立足?这种损失哪怕是张诚只要想想都感觉头皮发麻。
  大明军队的战斗力是比盟军高出一些。但是还远远达不到横扫的地步。张诚不可能拼着某位陆军高层说的百万战损横扫西欧那样去让士兵们去送死。
  再说了,就算是真的付出百万伤亡的代价也不见的就真的能够横扫西欧。轻视自己对手的人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张诚最终选择稳妥的战术。那就是占领位置非常好的亚平宁半岛,用残酷的轰炸摧毁西欧各国的战争潜力和底蕴,最终击败或是迫使他们投降。
  不过战略欺骗依旧可以进行,盟军也非常配合的将主要注意力全都放在了撒丁岛和法国南部。甚至大明军队都已经在西西里岛上登陆了,盟军高层的那些老头子们都不认为大明会继续攻击意大利。一直到1月7号的时候,庞大的登陆舰队出现在萨勒诺外海。
  萨勒诺的港口在萨勒诺湾内。海湾和海滩入口开阔,易于大船队通过和登陆舰艇上滩。
  萨勒诺城外的蒙特科维诺机场紧挨着平坦的海滩,距萨勒诺城也只有几公里的距离。明军在登陆之后能迅速占领这座设施齐全的大型机场,从而让从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就可起飞进驻蒙特科维诺机场,就近为登陆部队提供支援。
  原本新任南欧战区指挥官王德祥还准备在登陆作战的时候投入一部分的伞兵部队用来夺取蒙特科维诺机场。不过作战计划在上呈到张诚哪里的时候伞兵作战被取消了。
  因为蒙特科维诺机场距离海滩和萨勒诺城区都很近,驻扎在萨勒诺的德意军队尤其是装甲部队很快就能够赶到机场去增援,这会给轻装的伞兵们带去巨大的威胁。
  而且,登陆点距离蒙特科维诺机场很近,没有必要特意进行一次伞降行动。只要登陆成功很快就能够拿下这里。因此,张诚在最终审核这份作战计划的时候否决了使用伞兵的计划。
  至于在机场进行大规模的机降作战的计划。自从大明伞兵登上战场以来,他们的出色表现早就已经引起了所有敌人的注意力。在机场部署大批高射炮已经成为盟军约定俗成的事情。机降的结果绝对是损失惨重。
  一支由四艘战列舰,两艘航空母舰,两艘重型巡洋舰和一大票的轻型巡洋舰驱逐舰组成的护航舰队掩护着超过二百艘的各式船只向着萨勒诺方向扑去。
  7号上午9点多钟,地中海风平浪静。庞大的船队在逐渐靠近萨勒诺的时候突然发出了警报。从航母上起飞以及从西西里岛上起飞的护航战斗机群向着舰队发回了警报。一批多达七十余架的德军战机正在快速靠近护航舰队。
  这批德军战机的数量不少,但是相比于多达二百多架的明军护航战机还是显得略有不足。
  他们在众多明军战机的围追堵截之下并没有得到什么太好的机会。斯图卡们匆忙扔下的炸弹与容克88匆忙扔下的鱼雷都没有对护航舰队造成什么损失。而德国人却在这一波的攻击之中被护航战斗机群围殴,损失了十多架战机。
  德军的这次攻击并没有对明军的进攻决心造成什么影响。一个多小时之后,当时间来到7号上午11点的时候,登陆舰队已经来到了距离萨勒诺海岸十多海里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再次遭遇到德国与意大利空军的猛烈空袭。
  作为德国的附庸国,意大利空军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战斗力,他们使用的也都是德国淘汰下来的老式机型。
  再加上因为失去高加索油田,罗马尼亚油田被明军轰炸,从美国运来的油料在大西洋航线上被明军的袭击舰和潜艇攻击等等各方面的影响。导致盟军在欧洲战场上的油料比较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战斗力不强而且地位地下的意大利自然是得不到太多的配给。
  没有足够的油料飞行员们就得不到充足的训练,再加上使用的都是老式淘汰型号的战机,意大利空军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不过德国空军就不一样了。
  自从统一之后就被认为是超越了法国成为欧洲第一军事强国的德国人甚至逼迫过大明做出妥协,他们的武装力量之强也就可见一斑。
  因为曾经有过大批留学生在大明深造,回国之后这些人就将许多大明的先进理念与技术带回了德国,从而使得德国在各方面的水平都得到显著的提升。现在在德国掌权的首相就曾经在大明留学学习绘画。
第382章
鏖战亚平宁
(二)
  一百余架从各处机场,甚至是从罗马附近的机场飞过来的斯图卡与容克88双发轰炸机在众多的bf109的护卫下浩浩荡荡的扑向了萨勒诺外海的明军船队。
  与此同时,从西西里岛上飞来的大明陆航第二波掩护战机也已经抵达登陆舰队上空,双方规模庞大的机群在相遇之后顿时就爆发了一场大混战。
  德国空军最新型号的bf109g以及fw110重型战斗机基本上都部署在本土和俄国战场上。前段时间还应法国的请求派出了一个联队进驻撒丁岛。但是德国总参谋部并没有在意大利部署这些性能先进的战机。此刻为德意轰炸机部队担任护航任务的是一批早期型号的bf109,甚至于意大利空军使用的还是早期型号的b和c。
  这些战斗机在对上大明陆航精锐飞行员们驾驶的战隼时完全处于下风状态,而且数量上也大大不如。
  之前为了增强进攻意大利的力量,张诚特意抽调了许多精锐陆航部队编入全新的南欧战区之中。这些已经在战火之中经过数年风雨洗礼的老鸟们对上并不是精锐的德意飞行员们明显占据着优势地位。
  因为有着美国人的全力支援,而且本国南部地区也有一些小型的油井。德国人的油料供给情况远远好于现代时空历史上的第三帝国。
  德国人的机械化部队能够得到比较充足的供给,空中力量的训练消耗也能够得到满足。德国空军在继续执行精英战术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大批普通飞行员的水平。
  德国空军在没有被封锁,同时拥有盟国援助的情况下,从战前就开始得到高层尤其是现任首相的大力支持。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此时的德国空军已经超越了英法俄等国成为欧洲战场上最为强大的空中力量。
  截止到1941年年底,开战之后明里暗里的夺取了意大利和巴尔干的控制权。急速扩充了自身实力成为中欧霸主的德国已经拥有超过四万架各种型号的战机。
  实际上除了在北非与明军狠狠打过一仗外。德国人在战争开始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打酱油。主要的战斗力并没有受到多少损失。
  德军战机大部分都部署在本土以及巴尔干和俄国等地。德国空军在意大利部署的是第十航空军。下辖四个独立侦察大队,一个海上侦察大队,一个训练航空团,四个战斗机航空团,四个轰炸机航空团,一个俯冲轰炸机航空团。一个运输机团以及部分防空,机场守备等部队。
  德国空军的飞行团也可以称之为飞行联队,每个联队的飞机数量都不是一个定数。有的很多,例如jg52联队编制内的战机数量就高达四百架以上。而普通的联队大多是在一百多架到二百多架之间。驻守意大利的第十航空军总计拥有大约两千架左右的各型飞机。
  衡量空中力量的强弱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那就是战损飞机的补充能力。这能够非常好的展现出一个国家的底蕴。
  因为就算是前线满编的飞机再多,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战斗的激烈过程必然会大规模的损失。无论是飞机还是飞行员都是如此。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及时满足补充需要,那部队的战斗力就将直线下降。
  德国第十航空军虽然拥有为数不少的战机,但是他们是分散在整个意大利各处的。尤其是为了防止明军通过墨西拿海峡登陆意大利本土,德国第十航空军的指挥官凯瑟琳将多支航空团都部署在了南部各处。那里现在同样有着大明战机的纠缠。
  在接到了明军船队大规模出现在萨勒诺外海的情报之后。之前在北非与明军交过手的德国空军原第一航空队指挥官,现任的第十航空军指挥官凯瑟琳将军迅速调集了萨勒诺附近所有能够动用的力量紧急出击向着明军船队发起攻击。
  德国空军在德国非常强势,强势到了直接将天空之中的所有事情全都给承担了下来。包括海军的对舰攻击甚至是反潜等等工作他们也全都给包揽了下来。但是相比于大明专业的海航来说,德国空军的对海攻击能力并不强。
  在以陆上制权为中心的德国人的眼中,最为重要的海莫过于波罗的海,因为那是家门口的内湖。其次是北海和大西洋。但是北海和大西洋有美国海军和英国海军在顶着,德国人的压力很小。而且北非战役结束之后,德国海军主力已经返回了北方海域。他们并没有什么太过急切的对海压制需求。
  如果不是海军强力反对,德国空军就连齐柏林级航母都能抢走。而德国空军对海攻击使用的是斯图卡作为俯冲轰炸机。容克88作为鱼雷机。这两款飞机的性能还是不错的,不过却没有专门的对海攻击型号。从各处紧急起飞的这些战机在明军空中力量的阻拦下,并没有对运输船队造成什么严重的影响。
  激烈的空战很快就结束,在付出了数十架战机的损失之后,德意空军力量离开了战场。
  而此时明军登陆船队已经开始抛锚换乘。一艘艘登陆艇轻轻放入水里,士兵们顺着网梯爬入一艘艘的登陆艇之中准备出发。
  一月七号下午一点多钟。第一批登陆艇离开了运输舰,驶往距海岸数里之外的登陆编队会合区。二十多分钟之后,首批登陆艇在会合区不断转圈集结。一点四十分的时候,一排排的登陆艇向着海岸方向快速移动的。
  下午两点整,海岸上的守军开始进行炮击。一个个桔黄色光斑好似飞火流星一般向船队飞来,在船队周围掀起一个个巨大的冲天水柱。
  与此同时,早已准备完毕的明军护航舰队立刻开炮还击,数十艘战舰上的数百门各种口径火炮向着海岸上的守军目标进行猛烈炮击。同时大批从西西里岛上飞过来的明军轰炸机群也呼啸着将炸弹仍在手中的脑袋上面。
  当时间来到下午两点四十分的时候,首批明军的登陆艇冲上了萨勒诺附近的海滩。
  大约两个营的突击队在萨勒诺以南几公里的海滩上冲滩上岸。他们在攻击的时候几乎没有遇上什么像样的抵抗。
  德意军队虽然在意大利部署了大量部队,但是在如此狭长的国土之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被认为是不会受到攻击的萨勒诺守备力量并不强。
  在击溃了大约一个连装备和训练都极差的意大利地方警备部队之后。登陆部队兵分两路,一路沿着公路直扑萨勒诺城区,一路快速去占领齐翁兹山口。
  他们的行动出奇的顺利,一路上除了一些小规模的阻击之外并没有遇上德意军队的主力部队。至于被非常担忧的装甲反击部队,除了一些卡车巡逻车之外,什么都没有遇上。
  实际上德意军队在萨勒诺附近并没有什么太强的守备力量。这附近的德意军队主力全都集中在那不勒斯附近。而萨勒诺附近只有一支岸防火炮部队和一支海岸警备队。此外还有蒙特科维诺机场的守备部队。当明军大举进攻的时候,整个萨勒诺区域只有区区数千名守军在进行抵抗。
  在随后的几个小时之内,一波接一波的登陆艇将成千上万的明军士兵们送上了海滩。这些部队在天黑之前就成功击退了蒙特科维诺机场的守军并且占领了机场。同时他们还迅速进占了萨勒诺城区夺取了至关重要的港口区。
  德国人的反应速度也非常快。虽然在总参谋部依旧有不少人认为这次攻击只是一次吸引注意力为攻击撒丁岛做准备的佯攻,但是德国驻意大利部队指挥官隆美尔却并不在意那些战略层面上的争论。他下令驻守在那不勒斯附近的第14装甲军迅速南下攻击在萨勒诺登陆的明军登陆部队,意图将明军全都赶下大海去。
  此时的德国陆军精锐部队大部分都驻守在本土或是在俄国战场上打酱油。位于那不勒斯附近的第14装甲军实际上是一支新近成立的部队。
  虽然第14装甲军的编制内拥有两个装甲师和两个机械化师以及大量的直属部队。但是这支部队大部分都是新兵,武器装备也基本上都是老式的型号。因为没有预料到明军会在这边登陆,精锐部队都不在这一地区。
  匆忙集结起来的德国军队迅速南下攻击,但是却在天黑之前被阻挡于齐翁兹山口。
  因为缺少空中力量和远程重型火炮的支援,加上远处海面上明军护航舰队的猛烈炮击直接导致匆匆忙忙赶过来的德军损失惨重却未能突破齐翁兹山口的阻挡。
  等到隆美尔接到前线的通报之后很快就下令停止攻击,利用晚间的时间重新集结部队和物资,准备等到天亮之后再行发起攻击。而此时最先发起攻击行动的第16装甲师已经损失了数十辆坦克装甲车以及千余名官兵。主要的伤亡都是来至于海面上的大明海军凶猛炮击。
  由四艘战列舰,两艘重型巡洋舰和一大票的轻型巡洋舰驱逐舰组成的火力打击部队在对岸炮击的时候发挥出了超乎寻常的威力。数以百计的重炮轰击足以将任何地面部队撕扯成粉末。
第383章
鏖战亚平宁
(三)
  一月七号的晚上,吞吐能力不弱的萨勒诺港口区灯火通明,数不清的明军官兵们来来往往的在这片码头区域忙碌着。一艘接着一艘的明军运输船靠上码头,将大量的人员物资送上岸去。
  大明情报部门已经通知了登陆部队前线指挥部,从那不勒斯南下的德国装甲部队正在大规模集结。预计明天上午就将对至关重要,扼守十八号公路的齐翁兹山口发起攻击。
  一旦德军装甲部队突破齐翁兹山口,那他们的装甲洪流就将沿着十八号公路一路狂飙冲进城区之中。这对于绝大部分重型装备都还没有上岸的明军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3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