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时空的商人(校对)第6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2/743

  无论在任何一个时代之中,教育与知识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人生之中绝对的重中之重。教育兴国,绝对是一句至理名言。
  既然想要好好经营这个时空,那高阳肯定不会为了统治顺利而继续采取上层精英,下层愚民的政策。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之后,高阳下令对所有统治范围之内所有十二岁以下的孩童们进行普及义务教育的事情刚刚流露出一丝的风声,就在整个天下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轩然大波。
  许多哪怕之前在高阳动手大肆清除豪强世家,架空朝廷,将小皇帝当做傀儡的时候都没有表态过的名士们。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反应异常激烈。纷纷撰写文章严厉斥责高阳。力度之凶狠,简直就是前所未见。
  他们这么做和什么朝代更替,政权交接都没有任何关系。对于这些垄断着知识的精英们来说,他们看重的也不是这些。无论统治者是谁,无论统治者是哪个民族都需要他们这些精英们去帮助管理国家,去统治那些愚民们。
  对于这些垄断着知识的精英们来说,无论是刘家继续做皇帝,还是高阳改天换地全都无所谓。因为他们有着别人所没有的资源。这种资源是独一无二,也是必须的。
  但是,高阳意图打破知识的垄断。这就直接关系到了整个掌握知识阶级。这意味着他们很有可能失去他们享受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世世代代都是人上人的最大依仗!
  这一小部分人为什么可以成为人上人,为什么可以轻松做官,为什么能够锦衣玉食?还不就是因为知识被掌握在了少数人的手中。所谓的百年世家就是这么来的。
  高阳想要为所有人普及教育的做法,或者说现在只是一个想法都是对整个掌握了知识的阶层最大的挑战。他这是要断人家传承家业的饭碗啊。
  高阳本人对此毫无感觉。那些传承多年的世家门阀都是什么样的嘴脸,他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自然也不会为了断去这些人的传承感到一丝的不安。
  五胡乱华的时候,关东地区有多少世家豪门根本就不在乎什么血统传承。毫无廉耻的转身就拜倒在了那些屠刀上还沾染着同胞鲜血的异族们的脚下,用自己垄断的知识为那些异族们继续残酷统治自己的同胞。
  这种做法传承了千年,却被这些人视为理所当然。
  日后的唐末,宋末还有满清入关的时候。最先弯下自己膝盖的都是那些掌握了知识,传承多年的世家门阀。知识被垄断掌握在这些人的手中,那完全就是一种羞辱。
  当年王莽的新朝堪称标新立异,什么样的事情都做过,唯独没有做过这种得罪全天下读书人的事情。
  而高阳现在的这种表现,顿时就让他的‘名声’超过了一直被大黑特黑的王莽,成为了古往今来的天字第一号大奸臣。不知道有多少人准备或者是已经动笔为高阳‘著书立传’。
  “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高阳对于群情汹涌的泼黑水行为完全不在意。
  对他来说,只要自己手中拥有着强大到足以碾压一切反对声音的力量。那这些疯狂叫嚣的跳梁小丑们不过是一群可笑的失败者而已。这些人的表现反倒是更加激发了高阳要将这件事情进行下去的决心。
  义务教育的试点就放在了洛阳城,这里也是整个大汉帝国识字率最高的地方。
  华夏人对于教育异常上心,甚至到了一种让旁人难以理解的程度。
  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去卖田卖房,卖血卖肉都没有任何问题。
  更何况高阳这次还是免费?在几乎所有人的心目中,想要出人头地,想要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只有读书这一条出路。
  当高阳下达了洛阳城内十二岁以下的孩童必须前往那些由豪门世家、大商大户手中收缴的宽大宅院里面学习的时候。根本就用不着动员,家中大人们早早的就将孩子们送到门外等候着。
  时间一到,分片分区的里长亭长们就带着各自辖区的孩子们分别进入各个学堂报名,并且领取到了免费的书本。随即就在这些临时学堂之中开始了自己的学生生涯。
  这一切都让百姓们激动的欣喜若狂。终于能够读书了。
  至于十二岁以上的,那就要去扫盲班了。同样也是免费,不过主要教授的是识字认数。毕竟他们的世界观已经差不多成型,想要重新塑造太过麻烦。
  由生化战士出任教师,将数以万计的孩童按照年龄分班。不过教授的东西都是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以识字和基础数字为主。
  高阳计划教授的可不是没有标点符号,意义繁杂莫名,辨识书写都异常困难的古文。
  他一上来就是直接用上了简体字和标点符号的运用。同时数学课也教授简单易懂的阿拉伯数字。
  当然了,在这个时空之中,阿拉伯数字的发明权利自然而然的转移到了华夏民族的手中。至于三百年后的古代印度人?不好意思,只能呵呵了。
  书写直接上了圆珠笔,在这个时代异常珍贵的纸张毫不吝啬的被大量使用。这种物资消耗高阳一点都不在意。对于准备在现代时空之中主动走向宇宙的高阳来说,在三国时空消耗的这点东西算的了什么?
  这些孩童们之前并没有学习过古文,对于新式的语文数学接受起来非常快。他们的世界观也能够更好的进行塑造。
  等到基础知识学习完毕之后,还是会适当的教授他们一些古文。这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的交流。当然了,日后的趋势自然还是以方便的简体字为主。至于古文,高阳的想法是让其成为和现代时空差不多的地位就可以了。写着好看,实际上不用。
  孩童们上学的兴致非常高,从早到晚一上就是一整天。真正意义上的风雨无阻。
  在洛阳城内的试点成功之后,高阳很快就会将这种模式的义务教育推广到整个司隶一带。到了那个时候,之前从高阳手中重新得到大量田地的百姓们。再见到自家的孩子可以去上免费的学堂,那整个司隶一带的百姓们就将全部成为高阳最铁杆的追随者。
  高阳非常看重这个时空,这里将会成为他为自己预留的最后预备基地。是他在现代时空遇上无法处理的事情的时候,最后的逃亡之处。因此,高阳对于这个时空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都非常上心。
  在解除了对能量点的需求之后,原点存储空间里面那支庞大的星际舰队就成了高阳手中最大的王牌。同样的,他也毫不吝啬的使用在这个时空之中。
  海量的生化战士们从冬眠舱内被激活,他们被高阳安排在这个时代出任社会发展的促化剂。
  高阳手中拥有足够数量的教师,官吏,技术人员,军人,商人等等等等。数量庞大的生化战士们让高阳有着足够的底气。
  这些绝对忠诚的生化战士们将会成为高阳改造这个时空的最大助力。
  除了孩童之外,年纪在十二岁以上的人同样也可以上学。不过,他们上的是扫盲班。
  依旧是教授简体字和阿拉伯数字。依旧是生化战士们出任老师。依旧是白纸圆珠笔随便用。依旧也是教授新式的度量衡。
  高阳已经开始在自己统治范围之内大规模推广新式文字和使用方式。至少在他的控制范围之内,所有的反对声音都已经被清理的差不多了。至于别的地方那些拼命叫嚣的,等到高阳麾下兵马整备齐全,大军出击的时候,一切都将尘埃落定。
  当春暖花开之时,整个洛阳城的反对声音基本上都已经被高阳彻底清理干净了。就算是还有少量对高阳满腔仇恨的家伙躲在犄角旮旯里面策划着推翻高阳的计划,也丝毫不可能影响到高阳。
  高阳从现代时空带来了大量的粮秣以及生活必须品。更重要的是他还带来了大量的优良稻种,化肥以及先进的铁制工具。这些东西在即将到来的春耕之中必然将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汉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米。而粟米作为历史上种植时间最长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最早的种植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
  粟米就是小米,喊了许多年的‘小米加步枪’说的就是粟米。从商代开始一直到隋唐年间,粟米一直都是华夏民族最主要的粮食来源。
  至于小麦和大米都是在耕作面积进一步开发,粮种更加优化之后才开始大规模推广,并且逐渐取代粟米。在那之前,吃大米绝对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粟米的产量并不高,而且提升的空间也很有限。
  为了解决困扰华夏民族数千年之久的粮食问题,高阳直接从现代时空带来了大量精选过的优良种子。再加上大量的化肥和精良的农具,可以预见到,在秋收的时候必然会是一副极为震撼人心的场面。
  如果不是担心会冲击到时空通道的稳定性,高阳甚至想要直接带大批的机械化生产机器过来。那种效率完全不是人力能够相提并论的。
  粮食,就是高阳准备着手的第二项事务。
  
  第987章
最后的准备
  
  民以食为天。
  在这个生产力匮乏的年代里,在上等良田丰年的时候亩产也不足三百斤的年代里。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比粮食更加重要了。
  高阳不但从现代时空带来了以吨为计量单位的粮食,主要是大米和面粉。而且他还带来了同样数量庞大的冷冻肉类以及各种副食品。包括极为重要的油料、加碘食盐、各种调味料等等。
  冷冻肉类都是直接从战略储备仓库里面拉出来的。绝对没有过期,质量杠杠的。世界工厂也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面去惹的高阳发怒,没有那个必要。
  大量的食物,尤其是各类副食品的到来极大的改善了高阳治下百姓们的生活状况。在这个时代,充足的食物供给就意味着安定的生活。
  上等雪白的食盐和大桶的菜油价格被压低到了一个大部分人都能够欣然接受的地步。而包括鸡蛋,以及冬日里根本见不到的绿色蔬菜在内副食品则是被大规模的疯抢。因为罕见但是价格却并不高,所以非常受欢迎。
  像是这种奢侈品往常在普通百姓人家几乎一年到头都别想在餐桌上看得到。可是,现在却完全就是敞开了供应。甚至还免费发放足够饿不死的粮食。
  甚至是就连皇宫之中的那位小皇帝。在心中深恨高阳独揽大权,将他当做傀儡的同时,也对高阳送来的巧克力、糖果等等甜美吃食非常感兴趣。
  很快,一股从司隶一带刮起的旋风就迅速向着四面八方吹了过去。将‘河流里面流淌着蜂蜜,地面上到处都是美味的食物。’这种传言口口相传的传播到了各地,引起了剧烈的反响。
  哪怕心有怀疑,但是依旧有着无数在寒冬之中活不下的百姓们拖家带口的向着司隶方向前进,试图能够在司隶一带得到救助,活过这个寒冷的冬天。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过,司隶这边此时居然真的已经成了人间天堂。
  高阳在多地都设立了救济站。无论是谁,只要进入救济站求助,那就可以获得最基本生活的物资,包括粮食、衣物等等。在开春之后,高阳会重新分配给他们的土地。到了那个时候,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对于高阳来说,物资什么的一点都不重要。在他的眼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人口红利才是最大的红利。有了人,才会有一切。
  高阳的这种大规模放粮的败家行为让收到这个消息的各路诸侯们完全无法理解。他们不明白高阳为什么要将宝贵的粮食浪费在那些低贱的黔首们的身上。如果用来养兵,那得拉出来多少兵马啊?
  各路诸侯们对高阳全都有着发自内心深处的嫉妒。他们都认为高阳这么做是动用了大汉帝国存储在洛阳城内的粮秣储备。这件事情让这些距离洛阳城最近的时候只不过隔着一道城墙的诸侯们怎么能不心生妒忌?
  吃不到葡萄的时候,他们只能不断诋毁抹黑高阳,拼命的给高阳上黑材料。对于这些手段,高阳全然不在意。
  等到开春之后,高阳就将带着麾下整备齐全的兵马四面出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整个天下的乱局重新平定。至于那些败犬们的远吠,他自然是不会放在心上。
  充足的粮食供应极大的满足了百姓们对于食物的迫切渴望。在解决了生存必须品短缺的困难之后,数以百万计的百姓们对于高阳有了发至内心深处的崇拜。在大量严格服从命令的生化战士们的带领下,组织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高阳从洛阳城和司隶附近的百姓家中大量招募军队,力求达到每家每户至少也要有一人进入军伍之中。原因很简单,高阳的各项福利政策基本上都依托着军队进行。包括各种优惠和福利发放。
  例如在正规的粮饷发放之外,还可以定期得到包括柴米油盐以及布匹绢帛在内的物资供应。这种实用的物资供应可远比直接给钱有用的多了。这一手做法将会极大的增加了军队的凝聚力和忠诚度。同时也将数量庞大的军属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
  除了大量精壮的男丁被征召入伍之外,其余的人也没有闲着。大量的人手开始准备进行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春耕。
  优良的种子,先进的铁制农具,听说能够大幅度提高产量的化肥,还有免费使用的大牲口。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即将进行春耕的百姓们欣喜若狂。
  在洛阳城周边建立起了大量的简易工厂。说是工厂,实际上不过是一些相对于这个时代更加正规化、规模化的手工作坊而已。
  这些生产生活必需品的作坊可以吸收大量的闲散劳动力。高阳不可能永远这样一直养着大量的闲散人口,这样做只能是造成一种畸形的经济状态。
  所有的人要么去上学,要么去种田,要么去作坊做事,要么进入军伍,或者是其它的工作岗位。高阳要的不是一个掠夺的倾销的殖民地,他要到是一个动态的,能够有良性循环的后备世界。经济的正规发展就是首要任务。
  高阳可以免费提供大规模的前期投入,也可以大幅度的攀升科技水平。但是后面必须要让这个时代做到自给自足才行。只有这样才能算的上是一个良性循环。对于这个世界,高阳可是花费了大量心血的。
  除了粮食之外,高阳还从现代时空之中带来了大量的纺织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2/7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