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时空的商人(校对)第5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2/743

  深知这一点的多尔衮可以放心的将沈阳城内的一切都交给布木布泰去掌控。自己带兵外出去作战。俩人也算是配合默契吧,毕竟他们的诉求和利益都是相同的。
  此时已经被逼的近乎于背水一战的多尔衮没有别的选择。宁远城外的大败仗让他在满清内部成了人人喊打的角色。虽然依仗着残酷的手段将所有的反对声音都勉强压制下去。可是,他想要翻身必须是在战场上才行!而满清想要继续存在下去,那些蒙古人是绝对不能放弃的。
  要知道,现在的满清还不是日后入关整日里遛鸟喝茶,聊天打屁,就连马都不会骑的那些黄带子们。现在的满清正是上升时期,极为看重军功,想要让人服你,那就必须是打出来的!
  深知这一点的多尔衮选择在这严寒冬日里,带着三千精锐骑兵在白茫茫一片的东北大地上奔袭上千里之遥。
  在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时间突然出现在了喀尔喀、播汉等部落中。在那些被吓傻的蒙古人的注视下,将这些毫无防备的部落全部击溃。
  头人们全部被杀,家眷被发为奴隶。部众全部抓回沈阳充当包衣奴才。借助着天降大雪封闭道路的机会,多尔衮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分别将喀尔喀、播汉等主动勾结大明的部落给生生打垮!
  也就是靠近长城的多颜部落因为距离大明太近,中途还要路过关宁军的地盘,这才得以躲过一劫。
  二十天的时间,三千名满清精锐骑兵就打垮了十一个意图勾连大明的蒙古部落。斩首过万,生俘近三万之众!至于牛羊马匹帐篷什么的,不计其数。
  大获全胜之后,多尔衮带着战利品一路返回沈阳。
  这个时候在锦州城里的吴三桂已经得知了这个消息,但是他却并没有选择主动出击,去进攻已经疲惫不堪的多尔衮所部。同样也就没有去救援那些有意倒向大明的蒙古部落。眼睁睁的放多尔衮顺利的回到了沈阳。
  吴三桂在事后的解释是,朝廷并没有明令告知那些蒙古部落已经投效。在他看来那只是满蒙之间的内讧,关宁军没有必要搀和进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朝廷的命令,他也不敢调动大军去擅自开战。
  吴三桂的不作为直接导致了其余的蒙古部落重新开始观望起来。除了朵颜部落之外,其它有意倒向大明的部落又退缩了。新军在宁远城外打出来的巨大威望,因为吴三桂而受到了损害。
  吴三桂的解释在高阳看来就是在放屁。他关宁军什么时候这么听朝廷的话了?没有朝廷的命令擅自调动军队的事情他们做的难道还少吗?唯一真实的原因就是,吴三桂是在养寇自重!
  “又是这一招。”
  京师,高阳府邸。坐在温暖的书房之中,将腿翘在书桌上的高阳看着这件事情的详细情报。勾起嘴角冷哼一声,半垂着眼睑,低声说道“自己找死谁都救不了你。”
  “我不太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帮助自己的敌人?关宁军和满清不是有着深仇血恨吗?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啊?!”原点满心疑惑的出声问道。
  高阳晃动着的双腿,伸手从烟盒之中抽出一支香烟,点燃。吐出口烟圈之后才慢吞吞的说道“当然是为了利益了。满清要是彻底垮掉了,那还要关宁军做什么?让这数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在东北打猎吗?”
  随手扔下情报文件,端起桌子上冒着热气的咖啡杯,抿了一口,轻叹口气,接着说道“他们是有仇不假,可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任何仇恨都是可以暂时放在一边的。现代时空之中,二战的时候日本人突袭珍珠港,发起太平洋战争,杀了多少美利坚人?美利坚大举反攻的时候又杀了多少日本人?他们也算是仇深似海了吧?可是战后美利坚不一样重新将日本给扶持起来了?也没有将日本人全都杀掉报仇雪恨。日本人不也同样是全身心的投靠了美利坚?关系好的不得了。至于那些为国捐躯,战死在太平洋的俩国军人们,谁还会记得他们死的有多么凄惨?”
  “原来如此。”原点恍然大悟般接着说道“那你准备怎么处置吴三桂和关宁军?”
  高阳放下手中的咖啡杯,清冷的目光看向桌子上的情报文件夹。内里夹杂着许多张侦察机拍摄的高清照片。垂下目光,抿着嘴角,默然不语。书房之中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空调工作时的低鸣声响。
  “咯吱~~~”书房的门突然被推开了,穿着一身厚重纯白羽绒服,高筒皮靴,将头发扎成马尾甩在后面的郑秀晶走了进来。
  得知高阳的一切之后,高阳的几位红颜们主动在一起商量一番,觉得让高阳一个人待在另外一个时空做事情没有人在身边照顾他,太过孤单。
  因此几位红颜们决定轮流陪着高阳一同前往目标时空去照顾他。当然了,没有说出来的意思就是要顺路看着他,可别再给家里增添人口了。
  高阳不经意的随手合上摆放在桌子上的文件夹,掐灭香烟站了起来。笑眯眯的迎了上去“怎么过来了?外面还下雪呢。”说完伸手轻轻的将郑秀晶肩头上飘落的白雪拂去。
  郑秀晶抬手揉了揉红润的脸颊,嘟了嘟嘴说道“来叫你吃饭。这里用不了手机,好麻烦。”
  “呵呵。”高阳轻笑一声,揽着郑秀晶的肩膀就向屋外走去,轻笑着说道“这种事情让佣人们去做就好了,你要是受凉生病了,我可是会心疼……”
  俩人渐行渐远,声音越来越轻。而桌子上的那份情报文件依旧安静的躺在那里。打开文件夹就能够看到内里夹着许多张被放大了的清晰照片。
  这些照片上的背景全都是无边无际的苍茫雪原。而在这纯白的雪原上则是躺满了被冰冻的犹如石头一般的青灰色尸首!
  零下几十度的寒风大雪。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物资供给,人类几乎不可能在这种天气下长期在外活动。
  多尔衮带出沈阳城的三千精锐骑兵,虽然和吴三桂打了一次默契球,没有受到拦截。可是最终能够活着回去的人还不足一半!真正战死的人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在沿途被冻死的!
  这些取胜的满清精锐们都这么惨了,那些被当做战利品押回沈阳的蒙古牧民们的命运自然是更加悲催。
  上千里的路途,还是在寒风大雪的天气条件下。数万名蒙古牧民一路倒毙,和那些牛羊马匹一样死了一路。许多人就连第一天都没能熬过去。
  不光是天气寒冷的原因。多尔衮并没有提供足够的食物让这些战利品们补充热量。完全就是按照往年里入关抓捕那些汉人包衣奴才的时候一样,让他们自己走路去沈阳。
  要是掉队的话那就去死好了。反正满清也只是要能够干活的强壮劳动力。不合格的自然淘汰就行了。
  那些蒙古牧民们没有得到厚实的帐篷,也没有任何可以取暖的东西。只能紧紧的挤在一起,用身体来取暖。往往睡过一晚上之后,到了早晨的时候许多人根本就起不来。身子早就已经僵硬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按照草原上的习惯,最强壮的男人们围拢在中间。中圈则是妇女和半大的孩子们。最外面的全都是那些老弱和未成年的孩子们。一般一死都是一圈的人变僵硬。
  往日里抓汉人的时候可不是在冬天。这次饥寒交迫撞在了一起,最终能够活着走到沈阳的蒙古牧民十不存一!
  一路上到处都布满了倒伏在地上的尸首。一开始都是一些老弱,接着是强壮的妇女,等过了辽河之后剩下的全都是男人的尸首了。那个场景,真的是惨不忍睹。
  风雪吹过,洁白的雪花将一具具铁青色,岩石一般僵硬的尸首掩埋起来。半天的风雪过去,这些人再也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永远的融入了这片古老而又广阔的大地。
  
  第778章
从哪里来
回哪里去(二)
  
  大明帝国京师左近和北直隶附近的百姓们难得的过上了一个红红火火的热闹新年。有吃,有喝,有玩。许多人已经不记得多少年未曾有过如此欢腾的日子。
  相比较大明这边的欣欣向荣,远在千里之外的沈阳城却是一副愁云惨淡,恍如末世一般的模样。
  经历了宁远城外的惨败,再加上多尔衮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势进行的大规模清洗之后。此时整个沈阳城都是一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模样。大过年的别说满大街的欢声笑语了,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飘荡着白幡!
  人丁的大规模锐减,上层人物的反复绞杀,壮劳力的大规模损失。再加上那些原本就心里不齐的包衣奴才们在宁远之后也纷纷开始人心浮动。虽然多尔衮下令严格封锁宁远之战的消息,但是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封锁的住?
  包衣奴才们人心浮动不说,那些家里死了人的满人也不干了。对大明的仇恨达到了一个顶峰。这些人拿大明没有办法,只好把满心的怨气撒在了那些奴才们的身上。
  包衣奴才们之所以放弃尊严去做什么奴才,不就是为了能够苟且偷生的活下去吗?当那些泄愤的满人下死手打死人之后,剩下的包衣们不干了。活不下去了,谁还给你做奴才?
  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就发生了大量包衣奴才们反抗事件。不少满人被反抗的包衣们杀死,事情越闹越大。
  往日里猪狗一般的奴才们居然还敢反抗?原本就怒火中烧的满人立刻就组织起了对包衣们的大规模杀戮。
  面临生死关头,为了求生而爆发的包衣们也拼命了。哪怕是死了也要将这些年来受得罪全都还回去!拉上一个就够本了!
  包衣们挥舞着锄头篱笆和那些八旗旗丁们玩命搏杀,给满清造成的损失甚至比多尔衮奔袭蒙古还要来的大!
  等多多尔衮接到消息,急急忙忙派出人马去维持秩序的时候。事情几乎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双方分开之后。多尔衮感觉自己已经快要哭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天老大,自己老二的事情?不明白现在必须要同舟共济才能一同度过难关吗?朝鲜和蒙古都已经开始离心离德了,南边的大明更是虎视眈眈的在看着,随时都有可能扑过来将整个满清一口吞下去。
  这种危难关头,正是需要所有人抱团的时候。怎么还能自己跟自己干了起来?多尔衮对于自己这边的猪队友们已经不抱任何希望。这帮子蠢货完全不明白现在除了这些包衣们之外,已经没有人再站在他们这边了。
  多尔衮强势压制了这次事件,所有人都没有得到惩罚。死去的人被草草收殓之后埋葬,就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只是,心中的裂痕怎么可能修补的上?只是暂时还无法彻底爆发罢了。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高阳在宁远之战过后就对满清发起了一场极为严苛的经济战。
  关外的土地虽然非常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但是,处在天灾不断的小冰河期,使用着原始的耕作方式,没有优良稻种和化肥的年代里,这里的粮食收成依旧不怎么样。
  而且,关外这边天气寒冷,一年只能种上一季粮食。在这个年代的亩产水平压根就养不活满清这么多的人与牲畜们。
  满清初立的时候拼命的攻打大明,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抢夺粮食好生存下去。至于后来,那就是为了劫掠而劫掠了。
  从深山老林里面出来之后,进入了繁华的沈阳城。绝大部分的满人都学会了享受生活。他们需要大量的奢侈品,需要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也同样需要大量的粮食。
  这些东西以往都是从大明去抢回来的,抢来的东西不够就用银子去向那些大明的走私商人们去买,反正大明的银子多的是。都是大明的东西,大不了日后再去抢回来就是了。
  高阳针对满清这种野蛮的以战养战的策略。严令打击走私贸易,意图彻底断绝满清获取各类生活必须物资的走私通道。
  张家口等大明走私商人与满清交易的重要地方全都被强行关闭。关宁军那里也收到了高阳的严厉命令,短时间之内他们不敢和满清做大规模的走私交易。
  这下子一举就将满清获取各类生活必须物资的主要通道给堵死了。以往遇上这种事情,满清都是大军出击去关内劫掠一番的。但是,现在别说去关内劫掠了,明军不主动打过来就算是满天神佛在保佑了。
  满清起兵之初,所在的位置处于一个四战之地。
  北方是荒无人烟的茫茫林海雪原,是真正的原始地貌,天气冷的吓死人。别说去劫掠粮食什么的了,就连活着的人都没有几个。
  西边是比满清还要苦穷贫困的蒙古诸部,一开始的时候能抢的都抢过了。现在绝大部分蒙古部落都投靠了满清,每年除了上贡一些牛羊马匹之外,别的什么都没有。他们反倒还需要满清的不断接济才行。
  南边是仇恨值满到爆棚的大明。想要从大明得到物资,除了走私之外,只能是靠劫掠的。往年里还好说,直接派兵去抢就是了。可是现在新军崛起,在宁远城外将满清精锐给打的满地找牙。这个时候多尔衮可不敢有南下的心思,南边的路也不通。
  至于东面。东面是世代为大明番属的朝鲜。
  之前皇太极多次攻击朝鲜,但是每一次都遇上激烈抵抗。直到毛文龙被袁大督师给杀掉,和满清打的最激烈的东江镇全面崩溃之后。大明失去了至关重要的东江镇。
  同时也被切断了和朝鲜之间的联系。皇太极连续攻击朝鲜数年,终于将朝鲜打服,有了一个不是那么听话的小弟。
  可是,当满清在宁远城外大败而归的消息传到朝鲜之后,朝鲜上下一片欢腾。他们毕竟是接受了正统的汉家文化的藩属国。对于野蛮的、梳着金钱鼠尾辫子的满清没有一丝的好感。
  之前打不过人家,而且就连宗主国都被打败了。无奈之下只好投降了满清。可是大明一旦翻过身来,做小弟立马就重新回到大明的怀抱之中。
  朝鲜在宁远之战结束之后立刻就向京师派出了使臣,痛哭流涕的对崇祯皇帝做忏悔。乞求能够得到大明的宽恕。而崇祯皇帝则是心情大好的接受了朝鲜的回归,大方的表示既往不咎。以后继续做听话的小弟就好。
  崇祯皇帝在给出了许多赏赐之后。大多都是高阳弄来的香烟、镜子、铁质农具等等物品。吩咐朝鲜封锁对满清的后勤供应,就打发使臣回去了。
  当时高阳正在现代时空处理私人事务,并不知道这件事情。等到高阳回来的时候,朝鲜的使臣都已经走了。高阳也不好太过不给崇祯皇帝面子,这件事情也就只能这样了。
  朝鲜选择重归大明怀抱之后,为了防止日后满清的残酷报复。不遗余力的对满清进行封锁,期待着大明能够一举剿灭满清。消除这个心头大患。
  多尔衮想要从朝鲜弄些物资的念头同样也被打消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2/7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