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时空的商人(校对)第5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2/743

  这支军队就是大明帝国此时的命脉!有了这支强大的军队,大明帝国不但可以恢复往日里的荣光,更可以布国威于四海,让大明江山千秋万载!
  朱由检或许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对于自己的国家是真正用心的。
  高阳完全是按照现代时空的标准来编组这支军队。新军的全称是大明帝国新式皇家陆军。下设四个轻装步兵师和一个龙骑兵师,以及直属于总参谋部的火炮部队。分别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和麒麟来命名。分别驻扎在京师四周各处拱卫京师。
  每个师级编制都是六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以及后勤补给部队和威力搜索部队。此外每个师在京师城外的新兵训练大营之中还有着一个数量众多的补充团。专门负责为各部战损的空缺补充新兵。
  一支师级部队的总人数大约在一万五千人左右,不算补充团。龙骑兵师的兵力在万人上下。这支强大的军队在这个年代是无敌的。没有任何一支军队会是他们的对手,除了老天爷之外。
  
  第760章
宣大(三)
  
  高阳照搬现代时空的军队编制在一开始的时候的确是给新军们带来了一些认知上的混乱。不过好在新式皇家陆军是一支全新成立的军队,兵员绝大部分都纯净的犹如白纸一般的新人。
  这些被招募进入军队的新兵们,全都经过至少一百八十天以上的严格军事训练。他们在离开新兵训练营之后就已经自成一体,与那些旧式明军的军事体制完全不同,相互之间也格格不入。
  编制这种事情一旦习惯了之后,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种经历过历史考验的编制确实有着它的好处。只要远比大明帝国之前混乱不堪的军制要强的多。高阳也有全面将新式军队和那些已经无药可救的旧式明军做出明显区分的意图。打破一切,重新开始。未来是属于这些强大的新式军队的。
  高阳编练出来的这支新式军队是一支真正意义上完全脱产的职业军队。他们和那些半军半农,犹如丐帮一般的旧式明军全然不同。除了打仗之外,这些新式军人们不需要考虑任何事情。而在寒冷的隆冬季节出战也是一种职业化军队的标志。
  高阳签署了正式的出征动员命令之后,设立在京师兵部附近的总参谋部很快就拿出了一份详细的夺取宣大一线的作战计划。
  这并不是什么临时赶制出来的粗略作战计划,这是一份极其详细的,全面的战争方案。
  总参谋部里面的那些精锐的生化战士参谋们,自从总参谋部成立之后就一直在不断的制定和修改许许多多的作战计划。这次夺取宣大一线的方案早就已经制定妥当,只需要稍微做出一些适应性的修改,例如天气方面的就可以拿来使用。
  根据侦察的情报显示。因为长期的战争混乱导致宣大一线的百姓们这些年来损失惨重,民生凋零。那里根本无法供养大量军队去驻守。但是宣大这边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距离京师非常近,所处的位置更加重要。李自成也不舍得就这样放弃宣大一线。
  李自成派遣了手下大将,他的绝对嫡系,亲侄子李过率军在这里驻扎。用以防备明军一路西征,打去大顺朝的老窝西安府。
  根据总参谋部的计划,这次的军事行动只是一场较小规模的作战。计划动用驻扎在京师西北方向的第二步兵师,即白虎师以及部分龙骑兵师的骑兵。再加强一部分的炮兵部队,辅助以大量的后勤支援力量就足够完成这次作战计划。
  现在是深冬时节,天寒地冻并不仅仅是影响到了明军这边。对李自成麾下的军队也是一样。甚至影响更加严重。
  至少在这种天气条件下,远在西安府的李自成几乎不可能派出大军前来宣大一线增援。对于作战力量强大的新军来说,驻守在宣大一线的李过所部完全就是进退不得的一块嘴边肥肉而已。
  白虎师下辖的四个步兵团,一个经过加强的炮兵团,一支威力搜索部队,一支规模庞大的后勤补给部队。再加上从龙骑兵师调派过来支援的大约三千名左右的龙骑兵。这次对宣大一线的攻击总共动用了大约两万人的兵力。这并不包括沿途雇佣的大量民夫。高阳并没有大量征发民夫随军的意思。职业化的军队有着自己的后勤力量。带上那么多的人没有太大的意义,直接出钱雇佣才是最好的方式。
  这次作战是由明面上是没有什么重要事情需要处理,暂时比较空闲。实际上却是想要尽可能的多留出一些时间让自己老婆和她姐姐好好整理关系的高阳亲自带队出战。
  高阳还带上了一支人数超过二十人的年轻参谋团体。其中有不少都是新近在军中冒出头,通过层层的严格考试之后被选拔进入总参谋部的本时空的优秀原住民官军。
  原住民想要进入总参谋部并不容易。首先要有能力,能够让要求严苛的生化战士们认可的能力。之后需要经过多次严格的考试,考试内容五花八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什么的都是最基本的功夫。什么天气气象判断、地形勘察制图作业、了解不同地区的民俗民风等等等等,这些都要有所涉猎才行。
  简单来说吧,就是下了部队能带兵打仗,进了总参谋部能规划作战。在朝廷里可以吓唬住那些大头巾为军队争取利益的优秀官兵才行。
  高阳之前已经明确表示过了,日后在新式军队里面想要晋升到将军一级的职位,曾经在总参谋部和基础部队有过服役经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当然了,生化战士们不在此列。
  大数量的军队在寒风肆虐、雪花纷飞的时节里面出征作战,也就是现代时空里面那几个完成了机械化换装的军事强国才能做到。现代时空大多数国家的职业军队都做不到的事情,更不用说是在几百年前的明朝了。
  高阳虽然将大明新式陆军训练的很不错,装备精良更是远超整个时代。但是他们也没有在这种天气条件下劳师远征的强大能力。大雪纷飞的天气条件下行军,想想拿破仑和小胡子的军队吧。
  这场冬雪一连下了三天才终于停了下来。等到天空放晴之后,早已经在这几天的时间里面准备妥当的高阳迅速带着军队出发。甚至都没等礼部计算好的黄道吉日。
  大军从京师西北方向的玉泉山下的白虎师驻扎营地一路向北开拔,前往延庆方向。在出了延庆的内长城之后,那边就是在李自成农民军手中控制着的宣镇。
  近两万名新军只用很短的时间就来到了延庆。能在这种恶劣的天气条件和满地都是冰雪的道路环境下做到这一点,多亏了之前大规模修建好的宽大道路。
  华夏民族勤劳勇敢,艰苦朴实。他们并不傻,当然懂得‘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华夏有钱人做善事的时候都会去修桥铺路,就是因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交通条件是实实在在的桎梏。
  以前只是没有办法,没有钱和人力无法做到而已。在高阳主动提供所有需求的物资和银子用以大规模修建道路之后,沿途的百姓们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整个北直隶总计动员了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力以京师为中心,四面八方的修筑出了漫长的宽阔大道。
  从京师向着西北方向修建的道路一直修到了延庆州才暂时告一段落。再向西北方向走,那就是李自成的地盘了。这边的道路要等到高阳夺回这些地方之后,道路修建才会继续下去。规划中的第一阶段的终点在大同,第二阶段则是在西安府。
  接连三天的大雪并没有影响到新军的行军速度。因为沿途的百姓们早已经自发的动员起来,用最快的速度将各自家门口、村子前甚至是整个县内的道路全都打扫的干干净净。
  这些宽阔整齐的水泥路对于这些百姓们来说就是他们当前最重要的生产生活通道。百姓们对于这些珍贵的道路是一种自发的爱惜。
  新军打头的是白虎师的威力搜索部队。这些骑乘着精挑细选出来的高头大马的夜不收们穿着厚厚的冬装,戴着毛皮帽子,高筒冬季马靴,身披呢子披风,驮马的马背上挂着装满了各种物资的军用背包。军士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气宇轩昂,都显得极其威武雄壮。一支总是获得胜利的军队,无形之中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气质!
  骑兵们全都装备着枪管较短,重量较轻的骑兵专用火枪。腰挎着反复锻造过的镀铬合金战刀。这些骑兵们全都是身高马大的北方大汉,是各自部队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之士。
  跟在这些搜索部队后面的是新军主力,整整四个轻装步兵团。说是轻装步兵,可是这些军队在这个年代里一点都不算是轻装。每个人都穿戴着崭新厚重的冬季作战服装。内衬、中衣、厚厚的外套和最外面的长长的军用棉大衣。军服上面有肩章和个人勋章,以及新军标识和所属部队的标志。白虎师的标识自然就是一只威武的白色老虎了。
  高筒内衬绒毛的皮质军靴足以保障这些军士们不会被冻伤脚趾。和以往那些穿着到处都是窟窿,或者是补丁摞补丁破烂鞋子的旧式明军们相比,他们就是大内侍卫级别的装备了。
  每名战斗兵都携带着一支制式的弗格森制式火枪,以及超过一百二十发的标准作战基数全装弹药。
  此外这些军兵们还装备着工兵铲、金属质地的水壶饭盒、武装带和个人装备、备用的鞋袜服装、简单的个人急救包、简易帐篷和个人用被褥、三日份的单兵口粮。还有装着茶叶、糖、蜂蜜、香烟、指南针、雨衣等等物品的军用背包。
  一名普通军士的单兵装备哪怕只是用这些个人配备物品的出厂价来计算也超过了六十两银子!这还没有算上易耗品的消耗补给!这要是在旧式明军里面,如果没有高阳的供给,那就只能是呵呵了。
  这支军队如果是由大名朝廷来供养,那就会在很短的时间里面把户部的官员们全都给逼疯掉。战斗力强大的军队就是一只恐怖的吞金兽!
  这还只是一支人数还不到十万的陆军而已。大明户部的官员们要是知道海军的真实消耗能力,那他们真的只能去哭了。
  
  第761章
宣大(四)
  
  说明一下,经过高阳的努力,现在在京师附近新建起来的军工厂里面已经可以自行生产出合格的弗格森火枪了。虽然还是以手工打造为主,但是总比一直需要高阳从现代时空里面带过来要强吧?
  而且,随着小型炼钢厂里的高炉点火出钢水,使用着高阳带过来的先进加工机械,那些手艺精湛的工匠师傅们已经开始试着打造拿破仑炮的炮管了。
  这种火炮对于炮管的要求远没有现代时空里面那么苛刻。并不需要工艺复杂的特种合金火炮专用钢就可以仿制出来。毕竟十八世纪的材料科技水平根本无法和现代时空相比较。
  再加上规模庞大的军火工厂里面的火药、子弹、炮弹生产线的投产,大明帝国已经初步取得自行补充火器损耗的能力。
  这些工厂和生产线都有着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和现代时空相比,技术指标的要求很低很低。
  那些在现代时空里早就被淘汰了的小工厂在这里都是超时代的黑科技。这些工厂高阳运过来他们都用不了。
  别说电力驱动生产线生产了,就连锅炉动力的生产都做不到。高阳为了给大明帝国提供生产设备,不得不要求世界工厂特意定做了这些极为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大量的备用零部件。
  电力驱动生产线什么的暂时就不用想了。大明这边至少在几十年之内不可能做到电力的自给自足。高阳给他们配上的全都是锅炉动力驱动,还都是非常原始型号的锅炉。虽然在现代时空的眼中极为落后,堪称是古董级别。但是在这个年代已然足够使用。
  在第二次科技产业革命到来之前,电力的供应几乎无法做到规模化供应。但是高阳并没有完全放弃电力这一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超级核心科技。他的选择是能够持续使用多年持续发电的水利发电模式!
  几座小型水电站已经由拥有专业知识的生化战士们带领着大批的劳动力在京师附近的几条河流上选址开建。日后随着收复区域的扩大,数量更多的小型水电站将会矗立在大明帝国的多条河流之上。
  这些小型水电站的所有设备,从钢筋水泥到发电机转子全都是最坚固耐用精工设备。质量那绝对是没话说,至少用上数十年都没有任何问题。加上那些被严密存储起来备用件,高阳估计这些电力设备完全可以支撑到大明帝国开始第二次科技革命。
  所有在各个工厂里面工作的工人,对于大明的百姓们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名词。他们的待遇足以让除去新军军士之外的所有人眼红不已。与以前被工部的官吏们当做奴隶一般对待而消极怠工不同,这些工人们的工作热情极为高涨。
  因为他们的薪水是和产品数量与质量息息相关的。只要这些工人能够做到保质保量,那银子什么的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
  高阳从来都不会在这方面吝啬些什么。他对于钱的态度向来都是能够用钱解决的事情都叫个事。
  相反的,如果做不到产品的保质保量。那惩罚就很简单了,直接被踢出工厂,永不录用!吃过了饱饭之后再去饿肚子,那可比一直饿着肚子的更惨!因为他们已经尝过了肉的香味,再过回往日里的那种苦日子,足以将人给折磨的疯掉。
  往日里在工部混日子,消极怠工,粗制滥造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几乎每一件出厂的产品都能算得上是精工细作!质量方面极有保障。没有质量保障的也过不了出厂检验那一关。
  从新式军服到金属水壶,从工兵铲到骑兵战刀,从伙兵们用的大锅到运输物资的四轮大车,从新式火枪到新式火炮,从化肥厂里的化肥到罐头厂里的午餐肉罐头。大明已经开始迅速走上了工业化的正确道路!哪怕此刻在各个方面的规模都还很小,但是这些都是种子,经过了精心培育之后,他日必然都会成长为参天大树!这些都是日后大明帝国纵横四海的坚固基石。
  出了居庸关,越过八达岭长城之后,长城外边就是宣府镇。
  宣府号称“南屏京师,后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是大明帝国北方极为重要的一处边陲重地。
  宣府镇历来都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明朝建都京师之后,宣府镇更是保卫京师,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大明常年在这里驻扎重兵,防御北方。
  等到满清兴起之后,曾经多次伙同蒙古各部落从这里扣关进入关内大肆劫掠。年前李自成的大顺朝军队西征的时候占据了这处位置极为重要的军镇,一直到这次高阳率军前来讨伐。
  驻守在宣大一线的大顺朝军队是李过的部下,号称有二十万之众!不过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打仗的时候在阵后摇旗呐喊,敲锅摔瓦的老弱妇孺们。真正意义上的能战之兵还不足五万人。
  大顺朝中装备整齐,拥有战斗力的军队,也就是俗称的老营兵数量并不多。总数也不过是数万之众。分在李过麾下的那就更少了,其人数大约在六七千人左右。其他的那四万多人都是农民军裹挟的流民之中的青壮们。这些人打打顺风仗还行,真让他们去和精锐彪悍、武装到了牙齿的新军去对抗,那纯粹就是在找死。
  李过在大顺朝之中也算是一员难得的战将,他对于能够一战击灭十万建虏的新军极为重视。心里也明白单单是依靠自己手下的这点人马,万万不是新军的对手。
  李过本人和麾下大部分的能战兵马都在大同府驻扎,那边好歹还能供给一些军需。而宣府镇这边真的已经是破败不堪,满清和蒙古多次入侵早已经将这里变成了一片荒凉之地,李自成上次西征京师的时候又彻底的大肆洗劫裹挟了一番,现在宣府这边就连活人都找不到几个。
  奉命驻守在宣府镇的是李过手下一员大将,早些年就跟着李自成混日子的李虎。
  李虎本名叫做钱有财,是陕西榆林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崇祯初年,陕西大旱的时候全家都饿死了,只有他一个人挣扎着逃了出去,投入了李自成的麾下。
  这些年来一路搏杀,侥幸未死就成了一名统军大将。他为了对李自成表忠心,同时感觉自己的本名不怎么好听,就改名为李虎。
  驻扎在宣府三卫兴和所的李虎在得知京师的新军大举入侵的消息时下巴都快被惊的掉在了地上。他是真的没有想到那支军队居然能在天寒地冻的时候翻山越岭的过来攻打他。在他想来,就算是要开战也是要等到开春之后的事情,哪里知道新军居然在这个时候过来了。
  大字都不认识一个的李虎当然不会明白什么是职业军队。不过作为尸山血海里面爬出来的一名老兵,李虎当即就扔掉了手中油腻腻的鸡腿,大声呵斥着让手下们集结军队,准备应战。
  农民军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多!他们每到一处地方就大肆劫掠,把所有能用能带着的东西全都带上。只要是个人都裹挟进自己的军队,规模就像是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李虎手下足足有十多万人!在这荒凉的宣府镇根本养不过来。这个时候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依靠着野菜树皮为生。如果高阳不在这个冬天过来攻打,估计等到开春的时候这些人得饿死一大半。李虎那里的军粮可不是给这些炮灰们吃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2/7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