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5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5/733


一日一夜,他们只赶了八十里路,轻装而行的三河兵就已经快累趴下了,更别说一路上,还经常会追上从濮水南逃的赤眉溃兵,时不时就爆发一场遭遇战。
好在前方并非一片迷雾,渔阳突骑游弋在赤眉大军以北,阻断赤眉军消息的同时,也接应了张宗。
但张宗与盖延的会面,却不太愉快。
“虎威将军。”
身高马大的盖延纵马来见,朝张宗微微一拱手,便急道:“马国尉被困数日,以一敌十,我虽有心相助,但仅有三千骑从,只能捡着赤眉外围散兵杀,无法突入太深。”
“如今将军既至,你我步骑相合,便可接应马国尉,杀出重围了!”
张宗问清楚,马援的部队困守两丘之间,每日都在承受赤眉猛攻,但仍在坚守,这才松了口气。
他指着身后累得歪歪斜斜的部下道:“若吾等像樊崇南下时一般,两日行八十里,士卒路上稍事休息,自能与之交战,不敢辞避。”
“可我部一天走完路程,“百里趋利者,必蹶上将军。师旅疲乏,须得休憩一夜,还望盖偏将替我看住外围。勿令赤眉靠近袭扰。”
张宗故意提了盖延的“偏将军”职位,暗示他,按照军衔,自己才是那个说了算的人!
然而盖延却心切马援安危,自动忽略了张宗的用词:“将军部众虽才万人,且未全至,然赤眉不知虚实。依我看,不必等到明日,今晚便可多点火把,虚张声势,或能将赤眉逼退。”
张宗皱起眉来,话说到这份上,他也只能将皇帝陛下的命令祭出来了。
“奉陛下御诏。”
张宗朝北方拱手道:“我部抵达战场左近后,不必急于与赤眉交战,而要扎好营垒,盯住贼人,勿令溃逃!以待后续冀州兵、关中兵抵达,再与之合战。”
盖延一惊:“将军不是来救国尉的?”
还有句话盖延没说出来:“事到如今,皇帝竟仍想着围歼赤眉,而不顾其丈人行安危?”
张宗也懒得跟这个渔阳莽夫多解释:“陛下妙算,料到马将军必然无虞,吾等……”
还不等心生嫌隙的二人扯皮结束,盖延的麾下骑从便匆匆赶来禀报。
“二位将军!”
“赤眉大军,正向我部攻来!”
第502章
穿插
兵法有云,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张宗一昼夜跑了八十里,他麾下的部队只到了一半,另一半掉队在后方,正在陆续收拢。
故而,当这位虎威将军得知赤眉起码调动了八个万人营朝自己包过来时,第一反应就是下令:“撤退。”
已经干等数日的盖延顿时大急:“我虽粗鄙,但也听说,大凡与敌作战,必选拔勇将、精兵,编组而使其担任先锋。如此,一则能够壮大我军斗志,二来可以挫杀敌人威风。先锋于三军而言,就像剑尖之于宝剑一般,久闻虎威将军一身虎胆,多次陷阵破敌。如今才赶到战场便抽身而退,岂不是大挫我军锐气?”
张宗见盖延想用言语来激自己,不免可笑,他是勇将不假,但也会动脑子,判断形势,遂道:“前锋不止有壮我志、挫敌威之用,还要替大军侦路,抢占关键地利,探明敌军分布,若是可能,再稍稍加以调动。”
“我当然知道,马国尉连日固守旷野,孤军苦战,处境艰危。陛下心急如焚,令我务须以果敢之行动,不顾一切,星夜进击,破贼军之包围,救袍泽于危困……”
“但若太过急躁,反而是中了赤眉诡计。”
张宗很清楚皇帝陛下让自己百里趋行的原因:虽然急行军后的部队根本没有战斗力,但他只要露个面就行,三河兵就像一枚三菱箭头,被第五伦搭箭上弦,皇帝遥遥张弓,瞄准樊崇后背,让赤眉军无法全力进攻马援即可。
眼看盖延还欲再劝,张宗又道:“《吴子》有云,用众者务易,用少者务隘,如今赤眉兵多,适合在平坦地形上展开,而我兵少,要想挡住赤眉猛攻,便需要险隘之处。”
然而这河济大平原上,要找一处险隘之地也着实是不容易,左右眺望,竟没有一个小丘、一条溪流可以让魏军作为依凭。
这种情况下,面对十倍来敌,避其锋芒自然是理智的选择。
但盖延却不这么想,在他看来,赤眉乃是散兵游勇,有三千突骑在手,只需要随便一支步卒配合,几轮冲锋,就能让赤眉贼溃不成军——只要有渔阳突骑在,带条狗都能赢!
可眼前这“虎将”,却连狗都不如啊!
盖延压着心中不满,问道:“将军打算退多远?”
张宗道:“若赤眉不深追,则退三里。”
这是第五伦对他的命令,三河兵要像牛皮糖一样,黏在赤眉军身上,让他们进退两难。
“若赤眉紧追不舍,我便一路退上三十里,以期诱敌北上。”
张宗道:“凡兵散则势弱,聚则势强,兵家之常情也。敌以众攻我,我当合军以击之,还是稍稍后退,与后续援军汇合要紧,到那时,便是魏军合而赤眉分了。”
做出如是部署的第五伦,显然也发现了这一“中心开花”的绝好态势,想要让马援吸引赤眉主力。而冀州兵、三河兵、渔阳突骑、关中兵,各路中央军杂牌军悉数云集,火速向战场靠拢。
张宗的说辞合情合理,又能抬出皇帝压他,盖延知道自己没法强求,只欲悻悻告辞。
但张宗却不打算放他走:“我军远来疲乏,而赤眉来势汹汹,还望巨卿能将突骑掩护我部,若贼人深入,你我也能回头痛击!”
盖延应诺了,但在骑马回去时却暗暗骂道:“本以为张宗是个胆大的,岂料却如此暮气,他也是文渊将军旧部,竟也见死不救。”
赤眉怎么可能深追,不过是要将张宗逼退,好继续围攻马援。第五伦想得挺好,但他的主力究竟什么时候到?今晚还是明天?抵达后又得歇半天才能与赤眉交战吧?若是这短短两天内,赤眉攻下了马援的车垒,那盖延就要抱恨终生了——他始终觉得马援被围,与自己没仔细查探赤眉动向有关。
张宗与盖延讲方略兵法,但燕地男儿不喜欢如此冷静而冷血,他们的血是滚烫的,慷慨悲歌,能叫冰冷的易水也为之沸腾!
敖仓一战,马援的英姿尤在眼前,而作为部下,岂能见主将被困而决然不顾?
如此想着,盖延止住了马,暗道:“既然皇帝、张宗皆不救,那便由我,来助文渊将军跳出重围!”
……
“虎威将军,吾等赶了一日一夜,到了地方连营寨都没力气立,就躺在草皮上想睡觉,这才刚闭眼,却被叫醒,说是要往回赶,这是为何?真是将军的命令么?”
三河兵良莠混杂,有打了几年仗的老兵痞,也有河内、洛阳的豪强武装,眼下都叫叫嚷嚷,不肯走。
第五伦特地让张宗来带他们,是看中张诸君有酷吏作风,敢于杀伐。
面对这些抱怨,张宗却不回答,先让人将带头闹的人拎出来,以不服上命,当众喧哗为由,直接砍了脑袋……
他的部下不需要问“为什么”,正如张宗接到第五伦号令时,都是严格执行,不会有那么多废话。
哈欠连天的将士们顿时吓醒了,反正是轻装前来,只匆匆将草席背在身上,扛着戈矛,转方向往北撤退,只暗暗嘀咕当官的不是人,平白消遣小兵。
但张宗并不觉得自己是白跑一趟:“我此来,算是给赤眉军上了个牛鼻环。”
接下来,就看他能否牵着赤眉军的鼻子,达到调动敌人的目标了。
然而张宗设想中从容不迫的牵引敌军,却因一个环节出了大纰漏,变成了大踏步撤退。
斥候往返三河兵、幽州骑之间传讯:“将军,盖将军已令渔阳突骑集结。”
“渔阳突骑布于我部与赤眉之间,赤眉近则一哄而散,赤眉较远便重新聚集挑战。”
“大善,有渔阳突骑相助,赤眉近不了我,一旦彼辈追急了各营脱节,亦或是心生迟疑要退走,便是我军反攻之时!”
张宗颔首,看来盖延这渔阳草莽,虽然蠢笨了些,但打仗带兵确实有一手,也并非完全不会听人话。
然而又过了片刻,斥候的神色却变得慌张起来。
“盖将军派小人来传讯,请虎威将军继续吸引赤眉主力追击,恕盖延不能相随。”
张宗顿时一愣:“盖巨卿要做什么?”
“盖偏将说,主将若失,偏将校尉有罪,他不敢抛弃马国尉,只愿与之共存亡!”
“坏了!”张宗登时大急,连忙驱车逆着退避三舍的三河兵走,一直赶到部队的尾巴,登上戎车,垫着脚尖往后看,却看不真切。
天上的群鸦却瞧得清清楚楚:只见平原之上,几个赤眉万人大阵乱糟糟地向北推进,犹如一张巨大的网,要捕获张宗这条鱼儿。
而盖延的渔阳突骑,则如一群时聚时散的小鱼,就在即将被赤眉吞没的时候,他们竟奇迹般地,从赤眉大军西侧数里外穿过,直趋南方而去!
……
这无疑是一次胆大妄为的穿插。
盖延如诺替张宗拖延了赤眉军半个时辰,只在本该撤走的时候,却下达了向南急行军的命令!
渔阳突骑依靠其机动,赶在赤眉军两个万人营包抄过来前就冲了过去,盖延在后压阵,在他疾驰而过时,左右两边的赤眉军已近到能看得清眉目,尽是惊讶与愕然……
盖延要的就是出其不意!
盖延让渔阳突骑结成赶路的队列,前方一旦遇敌,便立刻示警,在这大平原上,农田、道路、荒地,都任由他们驰骋。
一个、两个……一直数到第八个,赤眉的作战单位是万人为营,五个去进攻张宗的万人营被骑兵甩在身后,盖延若是愿意,随便就能冲垮两个,但赤眉太多了,根本杀不完,而他们的战马和骑士气力却是有限的,一旦失误陷入其中,就再也无法脱身。
按照盖延这数日的观察,赤眉已经主力尽出,樊崇或许也在这八个万人营中,被张宗一勾引,竟就首尾不顾,就算现在匆匆调头往回赶,也来不及了!
对骑兵来说,放开速度跑,二十里距离,不过几刻的事,在马匹流汗喘息之际,渔阳突骑已逼近马援被包围的两丘之间。
歇马整队的片刻时间,盖延粗略清点了人数,起码有数百骑掉队,甚至陷入赤眉包围。
“诸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5/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