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733


“孔子让子路去问路,二人知道来的是孔子,就对子路说,这天下纷乱如同滔滔洪水,混乱邪行流淌得到处都是,你要随谁一起去改变它们?还不如随吾等避世而耕。”
“子路将二人的话告诉孔子后,孔子长叹道:人怎能像鸟兽一般活着?天下若是有道,丘也不必如此辛苦去寻求改变了!”
张湛道:“伯鱼,我希望你学孔子,不要学长沮、桀溺。这天下虽不尽如人意,距离三代之治尚远。但正因如此,有志者才要去加以更易,而不是避世隐居,坐视世间道德沦丧。”
第五伦明白了,张湛也是个在季世里挣扎的理想主义者啊,难怪会认可王莽之政。
他欣然应诺,但心中却明白,自己的理想,和王莽、张湛是不一样的。
不过话说到这份上,这次是没法辞让了,他还能扔下第五氏,自己跑深山里隐居,或直接去投起义军不成?
更何况,第五伦也算摸清楚了这时代的逻辑:在官本位的社会里,想将名望转变成实利,你首先要有个官职。
就他这水平,辛苦攀科技树种田一年,增加的亩产,可能还不如做官捞到的钱粮多。
小偷小摸搞到的镔铁,可能远远比不上做官后打通的渠道丰厚。
太学生得皓首穷经,拼命跪舔那些经师老家伙,才能通一经参加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年最优秀的甲科四十人,方能成为“郎中”。
而四科取士和孝廉一样,作为正途,可以直接入朝为郎,过几年体体面面,外放当个六百石、四百石,手握实权,岂不美哉?
更何况,第五伦对即将要去的常安城,确实很是期待,准确来说,是对那儿的两个人感兴趣。
一个是寿成室里的新朝皇帝王莽。
还有那位让他怀疑自己记错历史的国师“刘秀”!
“来都来了,若不去会会这两人,岂不遗憾?”
……
第五伦和景丹一起走出了郡府,他正打算去牵马回家,却发现正门外围了一大圈人,男女老少皆有,都垫着脚看热闹。
看到第五伦出来,众人竟都很兴奋,大呼道:“第五伯鱼出来了!”
这让第五伦始料未及,消息传出来了?不就是举孝廉么,至于如此激动,莫非还要和电视剧里一样,夸马游街?
第五伦看向景丹想问问,发现他也满脸愕然。
不对劲!
再一看,却见被人群团团围住的地方,跪坐着一个仗剑游侠。他斗笠背在身后,露出了脸庞,三十余岁年纪,方口瘦脸,留了络腮胡,眉毛上有一道刀疤豁口,或是械斗所致。
莫非是来郡府上访闹事的?那又关他什么事。
此人见第五伦出了门,便朝他长作揖,然后慢悠悠开始说话。
“君子,吾等又见面了。”
第五伦愣住了,不会错的,他绝忘不了这温吞水一般的话语和浓重的茂陵方言,就是行刺他的那个游侠!
“数日前,我家主人受第七豹之托,派我在县道上劫杀君子。”
说完这句话,轻侠停顿了一下,等围观者惊呼和对第七氏的唾骂稍稍平息,才继续道:“但一番寻访后,我为君子孝悌之名折服,认为不可伤及贤人,便断弓而返。”
“好侠士!”越聚越多的长陵县人开始大赞这人任侠有道,而第五伦德行高远,竟能让刺客放下手中刀。
景丹不知道此事,也诧异地看向第五伦,只暗道:“果然是唯贤唯德,能服于人啊。”
末了,那轻侠再道:“然弃君之命,不信,我返回茂陵陈述经过,主人方知事情原委,于是令我再度赶赴长陵,希望能消释误会。”
“对了。”
说了一大堆,他似乎才想起没报姓名,朝第五伦再拜:“吾乃茂陵原巨先门下轻侠,万脩(xiū)!”
茂陵大侠原涉之名再度引发围观者惊呼,但第五伦却对什么原涉、万脩都没有太大感触,只愕然看着眼前这一幕。
他靠邀名养望混到了孝廉,可今天却棋逢对手了,这原涉和万脩,简直是逮住自己就直接开刷,连前戏都没有的!
对方还会发动群众,这下都不用费劲宣传了。
虽然知道此事对自己也有利,但第五伦心中还是冒出一个念头。
“你为何如此熟练?”
……
第26章
流氓有文化
事情还得从数日前,万脩(xiū)抽中黑丸那天说起。
茂陵大侠原涉急人之急,名望很高,四方少年豪杰争相投奔,手下养了一百多人的宾客。其家门之前车马往来不绝,来者或是权贵慕其高义想要结交,又或有事相求……
其中一项,就是请求原涉帮忙杀人复仇!
但原涉自从被朝廷罢免了“中郎”的官职后,这几年自匿不见人,江湖上的事多交给长子原初去办。
第七豹当年跟在原涉身边做过几年打手,与原初关系不错,如今受伤返回,哭嚎着告状,说是被乡中恶霸第一氏欺凌抢水,还羞辱了他兄长,此仇不报,他也不活了。
原初年轻易信人,也没多想,觉得是小事不必禀报,就召来父亲手下三名轻侠,让他们探丸借客。
所谓探丸借客,便是将小木丸染成红、黑、白三种颜色,然后让轻侠们抽取:抽到黑丸的负责打探消息,抹去踪迹;抽得赤丸的负责持刃杀人;抽到白丸的跟在后面,在赤丸遭遇不测时为他收尸治丧,解除后顾之忧。
原涉手下,就这样三人一组办事,相互配合,十余年来无往不利。
万脩抽到的是黑丸,负责在前探查情报,因另外两人是刚加入不久的小年轻,此行便以他为首。
可等万脩率先抵达长陵,一打听第五伦此人,却发现不对劲。
跟第七豹口中奸邪恶少完全沾不上边,反而备受称赞,甚至还被官府征辟过。
万脩索性一查到底,原来是第七氏抢水在先,被第五伦祖孙阻止,自取其辱。
他立刻做出了判断:“若吾等不分青红皂白杀了第五伦,不但有失仁义,还会给原大侠惹来麻烦。”
他便于九月八日那天,尾随第五伦马车,正犹豫如何解释时,车却停了。万脩便上去攀谈,岂料话刚出口,就把第五伦吓得绕车走位。
为了博得第五伦信任,万脩甚至连心爱的弓都折了,那可是父亲留给他的。
因此事乃万脩自作主张,也不敢暴露身份,立刻拍马而回,在渭水边找到等他回来的赤丸、白丸二人。两个少年第一次出任务就遇上这种事,顿时没了主意,只能听万脩的劝告,返回茂陵复命。
万脩料定原初刚愎自用,定然会勃然大怒,甚至亲自出马去杀第五伦。他便直趋原家冢宅,求见了深居简出的原涉,讲清事情原委。
“吾辈行侠,本是为了赴士之厄困,不想为人利用。若非君游沉稳,吾子差点误听谎言,错杀无辜贤士了。”
原涉做事一向有准则,他家本是二千石之世,年轻时以孝悌得到征辟,做过县令、中郎,以行丧推财礼让为名。哪怕是混迹黑道,帮人复仇取仇,犹不失仁义,做事还是爱惜羽毛的。
于是原涉下令,让原初与万脩再来长陵,了结此事。
这才有了万脩拜于郡府门前,乘着人多,他抢先将事情托出,好维护主君侠义之名,希望此事能以原涉与第五伦双赢告终。
万脩的心思单纯如此,却不知对面的第五伦却对他十分忌惮,只觉得此人心思缜密,步步为营,竟是将自己当成名望来刷。
但表面上,第五伦却顺着对方递过来的台阶,哈哈大笑道:“果是壮士,那天本想让你留下共饮盏酒,岂料你头也不回。我这几日念念不忘,还派人去找你,非是为了报复寻仇,而是为了……”
“将那把折断的弓,还给你!”
“我的弓,君子还留着?“这是万脩没想到的。
但二人也来不及说太多,因为郡府外围观百姓的叫好声,已经将郡大尹张湛都惊动了,他出来后得知事情原委,竟不怒反笑。
“大善,我与原巨先也算相识,不愧是其门下宾客,沾染了他的侠义之气。”
“古有鉏麑(chúní)不愿刺杀赵宣子,触槐而死;今有伯鱼以仁义折强弓,万脩自述其过。亦是一段佳话了!”
……
在和景丹、万脩等人同行的路上,第五伦最初没明白张湛这话的逻辑何在。
邻市的黑社会老大派人来杀你治下百姓——嗯,应该是贤士,没成功。过了几天来自首,难道不应该先请进郡府里喝口水,让贼曹审问审问?然后逮捕幕后黑手?
可张湛居然啥都不做,就在百姓的高呼怂恿下,直接把万脩放了,让他们有什么恩怨自行私了!
第五伦本以为自己已经适应这个时代,现在才发现,他得努力才能理解他们。
《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在张湛看来,原涉、万脩自然是在“志善而违于法”之列,不予追究。
所以张湛非但不怒,甚至还觉得,这是教化推行得好的象征——否则怎么会出现杀人者为仁义所折,居然还回来自首的事呢?
难怪张湛治郡不力,实在是太迷信德义教化了。
在第五伦眼里,万脩这么做,纯粹是为了给原涉和他自己刷名望,邀名养望的手段比他还熟练,此子不可不防!
景丹倒是不疑有他,与万脩攀谈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