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2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4/733


此外还有西北方,被王莽辟除做了二千石的茂陵大侠原涉,此人倒是没兴趣勤王,目前保持中立,观察关陇形势。
唯一的好消息是,位于正北的上郡(陕北),增山连率马员是第五伦外家人,已经举旗响应于他,上郡骑从是第五伦急需的力量。
一句话,整个大西北乱成了一锅粥。
山河形胜变成了四分五裂、军阀割据,第五伦反而被困在中间,试图迅速夺取诸关以赢得时间、空间的计划也泡汤了。
“如今不止是陇、萧两处。”
“南之散关;东南之峣关、武关;东方之新、旧两函谷;通往河东的蒲津关,皆非我所有!”
关中关中,得先有关,才有中。
没有关?那就不中!
第五伦的目光在地图上游走,六面开战显然不可取,是时候分出主次了,哪边轻,哪边重,哪边缓,哪边急?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第五伦的命令十分简洁明了:
“南边守、北边固。”
“东边打,西边谈。”
……
六月初六,当陇右刘龚抵达常安近郊的建章宫外时,受到第五伦的热烈欢迎。
“终于把伯师大夫盼来了!”
第五伦拿出了那份刘龚当初在国师府夹在桓谭《新论》中约他举事的帛书,感慨道:“回想这半月来的刀光剑影,真是惊险异常,王涉、董忠无能,几坏大事,幸亏我与国师公一东一西,皆举事,方能驱逐王莽!”
言下之意,大家都是“革命同志”,仍是一家人。
刘龚先前还担心第五伦的态度,怕他会倨傲,眼看第五伦一如往日般,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他在路上时,遇到向西逃去的一些大儒,也听说第五伦诛杀公孙禄等复汉派老臣的事,但刘龚只想说……
“杀得好!”
复汉派里山头可多了,公孙禄就一直看老刘歆不顺眼,当年还曾痛斥过,希望王莽将刘歆也杀了以谢天下,如今假第五伦之手将此辈干掉,反而是喜事。
第五伦指着大门紧闭的建章宫、寿成室对刘龚道:“吾侥幸先入常安,但对宫室却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刘公,所以遣将去查探西方,是为了防备盗寇出入,王莽残党举事啊。伦年少德薄,学问也浅,这常安管得我焦头烂额,真是日夜望刘公来京,主持大局。”
既然第五伦是这样的态度,刘龚也就放心地与他说起刘歆的计划。
“叔父以为,如今形势,与周时有一段时间很像。”
“周厉王时,芮良夫的忠告,信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山林川泽为王有,不许平民入内樵采渔猎,又设谤言罪,防民之口,国人道路以目,最终暴动,周厉王出奔……”
这是在拿王莽比周厉,但要说荣夷公,难道你刘歆就不是么?第五伦只颔首听着,却见刘龚又道:
“当是时也,天下无主,召穆公与周定公遂共同执掌国政,直待周宣王继位,周室中兴,故曰‘共和行政’。”
“国师公的意思是……”
刘龚道:“王莽虽非汉帝,然其暴虐一如周厉王,如今王莽出奔,关中纷乱,天下茫然无主。叔父以为,应由驱逐王莽的功臣们共定大事,攘其蝥贼,安其疆宇,以待周宣之兴也!”
第五伦差不多听明白了,刘歆也不想打,愿意谈,想拉他一起复汉,第五伦和陇右一起协作,建立个“临时政府”过度一下!
刘歆这老学阀,嘴上反对王莽,其实和王莽也一个德性,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忘复古。
见第五伦不答,刘龚又抛出了他们的诚意来:“大将军居首功,当为梁栋,叔父愿与陇右隗氏为辅,君为召公,而叔父、隗氏为方叔、吉甫,共定国家之大业,成天地之元功也。”
效仿共和行政,还以他为首,第五伦一下子忍俊不禁,差点笑出来,所以这临时政府是不是该叫……
“第五共和国?”
……
第261章
西汉
此共和非彼共和,第五伦也不是真心想与刘歆、隗嚣做同志,所以名义不重要。
关键的问题在于……
“孰为周宣王?”第五伦盯着刘龚,根据现在的情报,刘婴很可能已经到了陇右。
但刘龚也没傻到将己方底牌悉数供出,只沉吟反问第五伦:“将军以为,南阳更始帝如何?”
“刘玄?”
第五伦现在也知道南方绿林拥立的汉帝尊名了,要是在后面加个“德”字,变成刘玄德倒是如雷贯耳。
但既然是他不知道的,那肯定没成事!时代的过客而已。
第五伦笑着摇头道:“我听说过一件事,巫蛊之祸后,汉武帝以车千秋为丞相,匈奴单于没听说过此人名姓,遂言‘非用贤也,妄一男子而已’!”
“我对刘玄的评价也一样,绿林随便找了个刘氏宗室作为傀儡而已!这不是真汉,是假汉!他被拥立前,世人但知刘伯升,称帝后王莽的通缉令上,刘伯升的人头价值十万金,而刘玄身为‘汉帝’,却只有五万,尚不如其臣,岂不可笑?”
“且不说刘玄能耐如何,南阳虽复立汉室,看似衣冠博带了,但恕我直言贼就是贼……”
第五伦本来要搞点地域攻击,说楚人沐猴而冠的,但忽然想起来,刘歆和刘龚是楚元王之后,孺子刘婴是楚孝王之后,这会不好骂。
遂改口道:“绿林亦来自湖泽,流寇习性不改,我听说许多渠帅有屠城恶习,专杀新吏,哪怕投降也不能幸免,霸占其妻女,抢夺其财帛,对拥立过王莽的汉时老臣也喊打喊杀。”
妖魔化绿林,是第五伦的老路数了,这也是刘歆对绿林更始迟疑,力挺刘婴的缘故啊。老家伙和刘龚,都是新朝高官,过去很难洗清,害怕事后会被绿林政权清算,倒不如自己立一个更放心的,如此汉也复了,家也保全了,岂不美哉。
第五伦挑明了态度:“若是叫这群南蛮子入了关,驱逐王莽的功臣都要被撵到边角去,关中陇右群豪的利益,如何能够保全?依我看,这周宣王,还得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才行!”
见第五伦对刘玄和绿林颇为轻蔑,刘龚了然,只提出要去城里,谒见孝平太后。
第五伦欣然同意:“为免惊扰嫌隙,我只让人看护定安馆,未敢入内拜见,颇为失礼。如今刘大夫来了,不妨同去!”
……
“明公,当真要与刘歆、陇右合流么?”
刘龚下去郑重洗沐做准备时,冯衍立刻来到第五伦身旁,下拜如是说。
人的心思真是颇为有趣,短短十多天,冯衍就从积极建言复汉,到力阻第五伦做糊涂事了。
冯衍道:“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既然汤武革命,再造乾坤的大策既定,焉能随意更改?檄文上所书句句都在臣心中。”
他甚至引诗说:“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明公此行,真乃是二三其德啊!”
海誓山盟犹在耳,哪里料到你会先违反誓言,冯衍真是痛心疾首,觉得自己跟错了人。
一旁的任光也有所疑惑,但他不说,只让冯衍冲前头。
“敬通误会了,此乃脱困之策也。”第五伦特地将他们喊来,便是为了告知自己腹中之策。
“吾之大欲,并无半分更改,此番也不是改弦易辙。”
第五伦摊手道:“但己所欲之,勿施于人。”
“我不复,还能拦着别人复?”
冯衍一愣,顿时了然:“这莫非是坐山观虎斗之计?”
任光亦明白了:“绿林已立更始皇帝,倘若陇右复立一位汉帝,便是东西两汉并立!”
冯衍应和:“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妙哉!”
第五伦微笑颔首,其实还不止于此。
这大半年来,第五伦细细思量过了,“人心思汉”“刘氏复兴”,确实是天下明面上的潮流。毕竟王莽这汉家忠良干得实在太好,矫枉过正,王莽否定的,肯定会被大力推崇。
王莽也想要毁掉汉家合法性,做了不少努力,但他就像鲧治洪水一般,用的是堵。结果越是压制,这股潮流就越是汹涌,最后成了王莽的梦魇。
现在,轮到第五伦也要面对这汹汹潮流,他的对策和大禹一样……
“堵不如疏!”
当天下只有一个汉时,所谓正统,没有疑问。
可要是有一二三四五六七,西汉东汉胡汉赵汉绿汉赤汉一个接一个冒出来呢?谁才是正统?世人恐怕要眼花缭乱了。
当“汉家天子”们全凑一块能打两桌麻将时,可以预见肯定十分热闹。
此事都不必第五伦主动做,复汉阵营里,山头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王莽一倒,没了共同敌人,大家都是地方实力派,谁也不服谁,野心必然滋长。
第五伦只需要顺势而为,你看我身为诛莽最大功臣,不称帝不立汉,就保持中立,你们争你们的,我发育我的,恐怕各方还得奋力拉拢他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4/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