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2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2/733


攻关还没守关的多,没有器械,从军官到士卒,没一个有攻坚经验,能打下来就有鬼了。还是取常安太顺利,让手下人觉得,所有地方都能不战而下。
“让他退回蓝田休整,等待援兵。”
第五伦令第七彪带着四千人南下支援郑统,以壮军势,还亲自耳提面命,让他们切勿再贸然攻关。
“若不能说降弘农,这东南边,这只怕要我亲征才行。”第五伦手头没大将了,只觉得头疼,但现在这情形,他若是一离常安,没了压制,驻守此地的兵卒,只怕立刻就能给他一个大惊喜!
郑统还算小挫折,但另一个消息就糟心了。
“彭将军日行百里,抵达华阴。”
很快嘛!
但第五伦更担心了,彭宠先前奉命留守新丰、鸿门,看着后路,没能一起渡灞进常安,功劳偏小,眼下有点急切,得了命令后匆匆东进。
果不其然,才隔了小半天,前线就传回了彭宠在华山下为田况袭击,大败而归的消息!
师尉和华山,就隔着一条渭水,更麻烦的是,漕船还被田况控制了,彭宠进军太快,队伍在华山谷地里拉得老长,结果着了田况的道,一如秦晋崤之战的重演,损兵大半,狼狈退回郑县(陕西华县)。
第五伦肺都要气炸了,手下人炸呼呼地表示应该将彭宠撤职,甚至直接杀了!
但第五伦也只能让彭宠留守于郑县,他手头,甚至连派去顶替彭宠的人选都没半个,此时若是吓到了彭宠……
“我能反王莽,彭宠,就不能反我么?”第五伦从不相信无缘无故的忠诚。
但田况相信,他还修书一封,痛骂第五伦背叛皇帝,不忠于国。
“看来探汤侯,还真有铁了心想做新室遗忠啊。”
和彭宠相反,有一个家伙,第五伦则是嫌他走得太慢了。
“万将军到何处了?”
“已夺取高陵县,即将抵达栎阳。”
等等,这是日行三十里的节奏啊,第五伦挠头,万脩就是太稳了。现在情报陆续汇总后算是明白了,田况玩了花招,派人在洛水以西虚张声势,让万脩以为其主力在斯,于是谨慎而行。
一个太快,一个太慢,导致原本可以相互呼应的两军脱节了。
田况抓住了这破绽,急以兵卒南渡渭水,打了彭宠一个措手不及。
“可惜,真是可惜。”第五伦对田况与自己成为敌人颇为遗憾,更遗憾当初猪队友暴露,自己不得不举事,导致差点被赚进京师的田况半路闻讯退了回去,现在竟成了他的肘腋之患。
总结这三路的情况,都有各自的问题,而预先定下的战略,会因为细节的偏差而失去意义,还是得看将领自己的临机决断。
每逢其受挫时,不尽人意时,第五伦真恨不得亲自上阵,替他们微操!
而唯一不需要他操心的,就只有去西边的小耿。
“耿将军与越骑营过槐里(zhouzhi),取武功县。”
一天行军七八十里,不算快也不算慢,但挡在耿弇面前的,是一整个非敌非友的扶尉郡,打还是不打,得由第五伦下命令。
第八矫现在在协助第五伦安集诸军,上情下达,将西边的急报交给他:“陈仓大侠吕鲔,被王莽擢拔为扶尉郡属正,大将军起兵后,吕鲔亦举旗响应,占据陈仓等地,如今吕鲔派人来,说他近日收到了来自陇右的一份檄文,敢请将军过目。”
第五伦展开一瞧,顿时哑然失笑,看来他在常安搞事期间,别人也没闲着啊。
“天水隗氏的讨莽檄文!”
而这檄文开篇立意,就像春秋开篇“元年春王正月”一样,用一个“年号”,表明了隗氏和陇右诸豪强的立场。
“汉复元年,五月丙戌日!”
……
第259章
西凉军
六月初四夜,刚从杜陵安排好家眷去渭北事宜的冯衍刚回到常安,就被第五伦召去营中。
入了大帐,却见第八矫也在,而任光则忙着与宋弘张罗发救济粮的事,一天忙到晚,已难觅人影。
第五伦朝冯衍招手:“敬通,来,共赏此文。”
冯衍这才看到陇右隗氏的讨莽檄文,发布日期应该是五月二十八,也就是第五伦渡灞前一日,太白入太微星象出现当晚。
他立刻想到:“当是时,陇右或已得知大将军举兵鸿门,但我军檄文却没简短消息传得快,还没到陇右罢?”
“应是如此。”第五伦指点着上面的词句:”隗氏亦是刘歆安排的外援,早有反莽之心,先前已断陇关之道,知我举事,而刘歆又西奔抵达,于是便反了。”
因为当时两边没法沟通,那边也鼓捣了个檄文出来。
却见开篇就是参与造反的众人:“汉上将军隗嚣、白虎将军隗崔、左将军隗义、中垒将军刘秀、右将军杨广、安众将军刘隆等,凡我同盟三十一将,十有六姓,允承天道,兴辅刘宗。”
隗氏三杰自不必说,隗嚣是老熟人,但真正的地方实力派,是他叔父隗崔,此人驰名陇右,能一呼百应。
这之后的中垒将军刘秀,便是老刘歆,抛弃了国师名号,而用了他在汉时的官名。
“汝等可知,这杨广是何许人也?”第五伦记得这不是隋炀帝么?怎么,也穿越了?
“杨广乃是陇西上邽豪强,亦是坐拥徒附数千的豪大家。”冯衍道:“天水隗、陇西杨,二家相合,陇右以其为首领,故才能得十六姓豪强参与同盟。”
原来只是凑巧同名啊,这些豪强武装凑一起,再加上杂七杂八的人,陇右势力,兵力已经直追第五伦的四万之众了,起码能持续到秋收前。
而且,陇右的豪强可不是关中、魏地能比的,汉朝痛揍匈奴开拓西域的良家子骑,主要便从陇右六郡得来。这群彪汉子就四个字:武德充沛!
这也是第五伦将王牌小耿派往西边的原因,如今形势,一旦双方敌对,西凉兵想进京,隗氏的威胁比东边田况还大。
至于名单上最后一位“安众将军”,第五伦看向第八矫:“季正,这应该就是几年前,与你一同流放西海的刘元伯吧?”
第八矫与第五伦说过,西海被羌人攻破时,他逃去河西,而刘隆逃亡陇右,做了隗氏的宾客,如今遂被拉着一起造反。
刘隆的祖父,是汉末率先反莽的汉宗室,全家被屠戮,只剩下他一个孤儿,隗氏这名号借得甚是聪明。
第八矫笑道:“以刘隆那喜欢红脸的脾性,说不定是他主动怂恿隗氏起兵。刘隆素有将才,确实颇为骁勇,在西海郡时若非他,我几乎死于羌人之手。”
接下来的长篇大论看看就过,基本是宣扬己方的正义,抨击王莽的罪孽,什么鸩杀孝平皇帝,篡夺其位。矫托天命,伪作符,田为王田,卖买不得……反正都是檄文的套路,新室种种被全盘否定。
最后一段则是扩张声势,什么“外有山东之兵二百余万,已平齐、楚,下蜀、汉,定宛、洛,威命四布,宣风中岳”,如此夸大,大概是把赤眉绿林都算进去了,拥兵十万可号称百万,平一郡可以号称九州天下。一个政权上市前可不得大吹特吹,虚张声势,你还别说,指不定真有人信。
隗家甚至还把第五伦也算作盟友:“内有第五将军响应,据鸿门,守函谷,迫长安。”
但他们举旗时应该不明白第五伦心思,所以言必称“遵高祖之旧制,修孝文之遗德”,甚至还在陇右立汉高祖庙,称臣奉祀,神道设教。
看完后,第五伦问冯衍:“敬通以为,此文如何?”
冯衍大言不惭:“大不如我。”
第五伦这才挪开了末端遮住的署名:“此乃刘歆所书也。”
刘歆可是天下学阀,冯衍顿时怂了,咳嗽着道:“单是刘子骏,或能与我匹敌,但大将军的檄文,实乃子云公遗作与我相合,子云文采,自汉以来,唯贾谊、司马相如能相提并论,我二人合笔,自然远远胜过刘子骏。”
“更何况,刘歆本就是王莽代汉主要功臣,四辅封公,如今却反过来再度宣扬复汉,走了回头路,这种反复老贼,他的话,如何让人信服?
既然跟定了第五伦,冯衍遂开始对复汉派口诛笔伐,划清界限。但如今形势不容乐观啊,他们的檄文,确实能让有心开创一个崭新政权的人团结在第五伦身边,可对那些只想凑合过的豪强,吸引了反而不如隗氏檄文。
“其实这檄文中,最有趣的,当属开篇寥寥两字。”
第五伦指出问题关键所在,露出了有趣的笑:
“隗氏和刘歆,为何不用绿林更始的年号。”
“而是不伦不类的‘汉复元年’呢?”
……
第五伦在那糟心骤然进据京师,官员队伍跟不上,隗嚣也在天水陇关发愁。
但隗嚣之所以愁,是因为他名义上被推举为“上将军”,然而真正说了算的,是他叔父,陇右的大侠隗崔!
隗崔和某个在南阳心心念念造反的豪侠刘伯升一样,思虑反新早非一两年了,他认为王莽对外作战屡屡败绩,新室实在是太差劲。且朝廷多用儒生、皇室而对六郡良家子更加疏远,每年宿卫宫廷的郎卫名额也不多分些来,甚至还打算迁都洛阳,一旦如此,六郡子弟只会越来越被疏远。
于是便暗暗与各路豪杰沟通,收募逃犯为宾客,诸如刘隆等人。
等王莽派遣大军东征,隗嚣逃回家后,告诉他刘歆的计划,还说第五伦或也参与。隗崔见关中已空,遂忍不下去了,五月下旬鼓捣着要举事。
隗嚣这时候尚无什么大的野心,还劝叔父来着:“兵者凶事也,若是像翟义那般败了,宗族何辜?”
然隗崔心意已决,五月二十五,也就是第五伦动手那天,这急性子就带着族人、乡党数千人举事,又依靠手下刘隆等人潜入天水首府,击杀了新朝镇戎郡大尹,短短数日内,便占据一郡。
又联络陇西豪强杨广,两郡著姓十六家三十多人在一起开会,恰逢老刘歆奔逃至陇右,告知关内情形,双方一拍即合,结盟歃血,决定由刘歆书写檄文,并立一人为主将以一众心。
刘歆知道自己做不了招牌,遂力挺老部下隗嚣。隗崔则觉得大侄子素有名,好经书,虽然干事有点优柔寡断,但他做主和自己没区别。陇西杨广的妹妹嫁给了隗嚣,也并无不可。
三方合力,遂共推隗嚣为上将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2/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