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2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733


可有的罪,比贪污还要可恶,那就是无能!
第五伦斥责道:“汝等自诩有始善之心,却有杀民之实,今日不讲春秋决狱。”
第五伦呵斥完毕,却又有人哑然失笑,却是享受了五威司命种种酷刑,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样,还被第五伦派人带去天禄阁,从高处推攮下来,将另一条腿也摔断的陈崇。
他是被放在木板上抬进来的,此刻眼睛肿得睁不开,因为听到了第五伦的话语,陈崇努力抬起头,嘶哑着声音道:
“第五伦。”
“汝既然用的不是春秋决狱,那汝用来对吾等定罪的,究竟是新律,还是汉法?”
“非新律,非汉法,而是以天意,以民心定罪!”
第五伦可不想跟他们辩经,甚至连程序正义都不想要,只让人敞开丞相府的大门,外头是簇拥的人头,是被召唤来的汹汹人潮。
之所以将这几人定为“民贼”审判,是因为他们在民间名声极坏:小吏最恼火乱改地名让他们增加无数工作量的孙阳;百姓商贩最愤恨以五均六筦扰乱天下经济还滥发货币的鲁匡;轻侠恶少年对天天派人在街上钓鱼执法,禁止男女同行的唐尊深恶痛绝。
而所有人都对天天监视民众的五威司命又惧又畏,新朝律令严苛,谁家没个亲戚被五威司命带走?
虽然对第五伦的军队还没放下心,但既然第五伦将矛头对着这些人,老百姓自然也是喜闻乐见,既然都被召来了,也就嚷嚷着请求严惩彼辈。
第五伦昨日用手过度,今天只能负手让人大声告诉常安民众。
“诸位,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王莽是一夫,而陈崇、唐尊等人,则是贼、是残!”
“如今独夫遁逃,便先诛民贼!”
“将彼辈沿着横门大街,押往东西市处死!”
如果说昨日第五伦是定军心,那今天就是顺民愿。世事沦亡至此,总得有人背锅,王莽逃不掉,他的死忠们也难辞其咎,就让百姓这十多年积攒的愤怒,宣泄到他们身上吧!
但第五伦自己,却不能不往深处思考:国家成了这个样子,当真只是将王莽和几个无能虫豸换掉,就能改变的么?
积弊两百年,当整个机体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腐朽不堪时,换个头换点零件,又有何用?而现在,第五伦和几万人马就处于这腐烂泥潭的中心,是试图让它变得清澈,还是……
将一切推倒重来!
但这些长远的事,只有第五伦考虑,原本担惊受怕的常安人今日则高兴坏了,在陈崇等人被押着在横门大道上游街时,都十分高兴地问候他们。
菜叶鸡蛋舍不得扔,有一样东西却扔得:铜钱,一千钱已经买不到一石粮食的新莽铜币!狠狠朝民贼身上砸,甚至有人被砸晕过去。
等到了东西两市,他们又被冷水浇醒,等待众人的,是不同的酷刑。
鼓捣了井田的张邯,也被斩了个“井”字,身体被一分为九。
五均六筦的鲁匡,则被处以车裂。
乱改地名的孙阳,被下令在身上刻那些他替王莽改过的地名,刻到“无盐”时失血过多而亡。
老太傅唐尊被一男一女并肩,用浸透泥水的布条,活生生勒死!
皆是酷烈的刑罚,但越残忍,常安人就越是解气。
至于陈崇,则享受了秦时李斯父子的待遇:具五刑!
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
当陈崇鼻子被割,脸上黥字,两条废腿失去了左右趾,看着刽子手持笞一点点向他走近时,他也听到了第七彪奉第五伦之命,告诉他的话。
“之所以用具五刑,只是想让陈司命记住,杀汝者,扬雄之弟子,第五伦也!”
……
第五伦没有参与这场常安人憋了十多年的狂欢,他之听说,在这些“民贼”被残忍处死后,还被民众一拥而上,分裂尸身,支节肌骨脔分,其中最惹人厌的陈崇,头颅被百姓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而奉命去追击王莽的越骑营成重也回来了:空手而归,只带回了几个无足轻重的皇庶子、庶女尸身。
“大将军,王莽与数十人往南逃入傥骆道,巨毋霸一人阻于道口,一声怒喝,吓死了小人的一个麾下,又断了独木桥梁,吾等追击不得,等绕路过去,王莽已不见踪影。”
这剧情有点眼熟啊?第五伦颔首,看来王莽是往汉中遁逃了,那儿现在还在王氏宗室,新成大尹王林手中,但兵不过数千,对他够不成什么威胁。
子午道不好走,武功的斜谷口甚至不在他手中,第五伦也没太多兵力能用于夺取汉中,他派了小耿西取扶尉郡,万脩向东,准备收取新丰以东的翊尉郡十个县。
相较于王莽,第五伦现在更关心另一个人的情况。
他依依东望,看向颍川方向:“秀儿,你在哪?”
……
第253章
陨石
五月二十四日,第五伦在鸿门举事当天,秀儿正在昆阳城。
过去两月相继略取的颍川郡数县,现在全都丢了!但都是刘秀主动放弃,得知王莽遣大司空王邑从洛阳南下后,他立刻将各县兵力往南方收缩。为此颍川籍的兵卒纷纷逃匿,好在刘秀于颍川所募人才倒是一个不少,从冯异到傅俊、王霸,仍跟着他。
但更始政权的上公王凤却做出了误判:因为西边的鲁阳关率先遭到新朝大司徒王寻带十万之众攻击,遂调遣了数千人去支援,等发觉新军是兵分两路,还有一支更加庞大的军队正逼近昆阳时,城中军队已不过一万。
前线传回的每一条消息都让绿林渠帅们震怖。
“新军已攻克父城、襄城,屠之,不论男女老幼。吾等在附近打探,正值新兵远远驰来,望将过去,好似蚂蚁攒集,不胜指数,旌旗、辎重千里不绝,号称百万。”
奉命去打探的几个渠帅一片哗声,说得新军如何厉害,导致王凤、王常、李轶诸人面面相觑,形色仓皇。
早知如此,当初确实应该听刘秀兄弟之言,别急着称帝,这下惹怒了王莽,以举国之力伐之,他们还分了兵,卒不过万,该如何是好?
王凤虽然是绿林军大头领,但只占了率先举事资历老,并无什么谋略,忍不住说道:“莽兵如此庞悍,来迫我城,小小昆阳,眼见是固守不住,不如先退,何如?”
被新军数量吓坏的众人皆应声如响。
唯独一直看着地图的刘秀忽然道:“定国上公说要退,敢问将退往何处?”
王凤想当然道:“自然是去宛城与皇帝、刘伯升汇合,我军在南方众有十万之数,方可一战。”
刘秀却摇头道:“自古以来,宛叶一体,譬如唇齿,无昆阳则无南阳。突遇强寇,昆阳一破,寇众长驱直进,不消数日,便至宛下。”
“宛城内严尤、岑彭坚守已近半年,仍在死斗,围困迟迟无功。吾等一旦南撤,本就因困顿城下士气不振,势必更无战心。恐怕又会有人如上公一般提议,说不如退而共保身家。”
他冷笑道:“于是便一退再退,依我看,必将是望风解散,恐怕就要退回绿林山去了!”
于是刘秀力陈道:“诸君进入南阳以来,所得的妻子财物,无法保全,居住的城郭美宅,统统放弃,继续回深山老林吃野菜,难道甘心?不如同心合胆,共立功名!”
更始政权的廷尉王常,颔首同意刘秀的提议,南方又湿又热,还经常闹瘟疫的老林子,他是打死不想回去了,但仍有迟疑。
倒是李轶出言说出了众人心思:“牛将军好大话!如今吾等以寡敌众,你说靠将士并力抵御,方可图功,但敌我如此悬殊,胜算何在?”
所有人的目光看向刘秀,他们对刘伯升是敬畏,对低调的刘秀倒是素来轻视,认为不过籍其兄之荫蔽,才混上了一个执金吾偏将军。
刘秀道:“兵法上,从没说过人数多一定能胜。”
“即墨之战,齐将田单以久困之城,抵御乐毅大军,坚持了数年,又主动出击,大破骑劫十数万人,此乃以弱胜强也。”
他甚至还拿出老祖宗刘邦的黑历史来:“而彭城之战,高皇帝将联军东征,号称五十六万。项羽则只有精兵三万回援,不过半日便大破汉军,杀卒十余万人,此乃以少胜多也。”
“为何会如此?因为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新军去年刚在南阳、兖州丧卒十数万,今又匆匆征募数十万人,其中必定多为强拉的壮丁,训练不足,旗鼓不明,又跋涉千里疲乏而来,声势虽壮,然实际能战者,不过十一!”
这是刘秀从前线回报里得出的结论,新军纪律比绿林、汉军还差,一路上破颍川诸县,居然是用屠城来激励士气,反而将颍川人逼到了他们这边。且每到一处,都有无数逃兵,军队越来越少。
“我军素知新军残暴,知道战败必死,人数虽寡,却能万众一心!未必有败无成!”
刘秀的分析未能说服所有人,他们仍然亟欲出走,但王邑却不给众人时间,忽有探马报入,说新军前锋已至城北,迤逦数里,不见后队,大约有数万人。
如此一来,敌临城下,走亦嫌迟,只可别图良策,暂济眉急了。无人能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只有刘秀纡徐不迫,王凤等人,遂只能再与刘秀计议。
刘秀已经想好了:“今日城中只有八九千人,势难出战,幸亏昆阳地势险要,城坚濠阔,而我过去一月不断往昆阳运粮,尚可相持。但外无救兵,宛城那边不知何时决出胜负,鲁阳则自顾不暇,眼前只有派出求援之兵,前往东边百余里外的郾城与定陵两县,求得马武将军及我姊丈数千兵来助。”
他向南退却时就留了心思,将老部下分出三千人交给姐夫邓晨,带去东边待命,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届时,守军效仿即墨田单,背城一战,而援军则效项羽精锐,里应外合,方可解困。究竟谁守谁出,还请诸公自认!”
王凤作为主将,当然是要留守的,而新军前锋已至城外,围了一角,这时候出去求援十分危险,众人都不愿出,好多时不闻声响,刘秀遂笑道:“诸公既都愿守城,便由秀自往!”
众人壮其胆智,唯独李轶觉得,刘秀今日不同往时,颇为积极,反而有点像刘伯升,遂怀疑道:“牛将军,你平素遇敌皆怯而后至,为何今日却如此骁勇,莫非是想趁机出城逃走?”
刘秀瞥着李轶,此人虽是宛城李氏成员,但自从更始皇帝立后,他就围着刘玄和强势的绿林渠帅们打转,遂笑道:“若是在小长安之役前,我确实如季文所言。”
他声音低沉了些:“可小长安一战让我知晓,吾等举兵,便是有胜无败。“
大姐刘元的自尽,二哥刘仲的惨死,还有数十名亲族纷纷殒命,就更别说刘秀心中永远的痛:他的未婚妻阴丽华也被新军掳走送往常安,如今不知所终。
从他跟着大哥高举汉旗那一刻起,就早没退路了,不成功,便成仁!
刘秀抬起头:“绿林诸君还可以退往来处,可我舂陵刘氏全族已被王莽缉捕,倘若告负,无人能幸免,我宁可战死,也不愿逃生,季文若是怀疑,不如……随我一同出城求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