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528

  偏偏这个时候崔亮被拖在了金陵,淮南道节度使也巡查在外,扬州城里连个主事的人都没有。
  没有了主事的,下面那些小吏就算有心,也是无力。
  就在崔亮回到扬州的时候,不少地痞流氓都走上街头,给本来就不平静的扬州局势添了一把火。
  民乱,终于还是发生了。
  民乱一旦开始,那就不是靠地方官府就能解决的了。
  随着民乱范围越来越大,巡查在外的淮南节度使包熙同也收到了消息,赶回了扬州。
  二人一番商议之后,一边上表奏报朝廷,一边请扬州都督何全调兵平息民乱。
  有了军队的加入,江南的民乱很快平息。
  在那之后,众人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李承乾的龙舟就已经进了江南地界。
  之后的事,李承乾知道的比他还清楚,也就不用再说了。
  听了崔亮的描述,李承乾不得不佩服王盛的心机和狠毒。
  在王盛这盘棋里,江南一地,上至节度衙门,下至黎民百姓,都成了他的棋子。
  为的就是下这盘搅乱江南,甚至祸延山东的大棋,为的就是向朝廷示威,让李二陛下看看他们这些世家的实力。
  他成功了,江南一地被闹的民生不安,百业凋敝。
  如此心计,如果能用在正途,未尝不是国家之幸,可是王盛却把这种手段用在和朝廷对抗。
  为了维护自己一家的利益,不惜让江南数百万人跟着遭殃,这种行为着实可恨。
  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江南的百姓,对这种人,李承乾下定决心一定要除之而后快!
  ……
  在崔亮的描述中,他成了一个忠心任事,被坏人蒙骗的善良小郎君,好像江南发生如此沧桑巨变,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似的。
  他刚才和李承乾交代的这一番话,有不少的疑点,很多地方都解释不通,估计连他自己都难以自圆其说,于是就干脆含混带过。
  不过不管他说的有多少真话,又有多少是胡编乱造的,李承乾都不打算追究了。
  江南案发展到今天,要是说他这个扬州刺史在当中没有上下其手,鬼都不信。
  不过既然他说自己是受了王盛的蒙骗,李承乾就当他真的是受了蒙骗。
  反正李承乾要的就是崔亮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王盛的身上,只有这样,王家才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自己这次的目标才算是达成了。
  如果仅仅是为了灭掉哪个世家,那么李承乾只要带上几万精兵,就算是天下第一的世家,眨眼之间也会灰飞烟灭。
  可是这样又如何?灭了一个王家,明天还会有赵家、钱家、孙家崛起。
  不管在什么时代,特权阶级一定会存在的。
  你可以有特权,但是你的特权不能影响这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否则,你就只能被毁灭。
  当权者为什么不能容忍世家的存在?
  就是因为千百年来,随着世家的发展,朝廷的统治不止一次的受到了威胁。
  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有多少是世家子弟?
  南北朝时期,有多少国家是靠着世家的力量崛起,又有多少是被世家毁灭。
  等到隋朝建立,两代帝王皆致力于削弱世家,文帝几乎成功了,炀帝则倒在了和世家争权的路上。
  现在,轮到大唐了。
第130章
:公堂
  对于朝廷来说,世家的力量庞大,依附于其下的百姓就多,相对的,朝廷治下的百姓就会减少。
  百姓少了,交的税就少了,税收不足,导致国家很多政策都实施不了,政策实施不了,民无以遂其生。
  民无以遂其生则亡国有日。
  等到新的国家建立,土地和百姓再次回到朝廷的手里,随着世事变迁,朝廷手里的土地又落到了那些世家或者地主的手里。于是,上面所说的轮回便再次开始了。
  遍观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历史,没有一个朝代在最后灭亡的时候还富得流油的。
  究其根本,就是因为社会财富和产生社会财富的根本(土地)都集中到了少部分人的手里,而这些人又千方百计的逃避应该承担的义务,最后导致国家的灭亡。
  在这其中,最夸张的就要数大明王朝,好好一个大一统的帝国,每年税收收入居然才区区两三百万两,还不及江南盐商一个季度的收入,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李承乾想要让中国社会摆脱在封建主义泥潭中挣扎的命运,最基本的就是要改变国家和百姓对于土地的依赖,要做到这一点,无疑会非常的困难。
  这是一个时间可能跨越数十年的巨大工程,李承乾也没打算一蹴而就,他现在要做的只是为未来的改革奠定一定的基础,他要让天下百姓见识到世家的真面目,从而一步一步的削弱他们的力量。
  世家没落,封建地主阶级兴起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最少也要数十年,这段时间足够李承乾做很多事情了。
  ……
  三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除了见崔亮,李承乾还做了几件事,总算是赶在审判王盛之前做好了准备。
  审判当天,李承乾早早的就到了金陵刺史府的大堂,幽深肃穆的大堂,沿墙一路摆开的水火棍,无不在向世人诉说着大唐律法的庄严和不容侵犯。
  封建社会,任何人和事都不能高于皇权,如果你跨过了这条底线,等待你的就只有死亡。
  李承乾今天的所作所为的确有违律法,不过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总要有人做出牺牲的。
  况且王家的确也做下了不少恶事,也算是报应不爽了。
  随着日头渐渐升高,公堂外围观的百姓也渐渐多了起来,李承乾跪坐在公案之后,杨林手捧圣旨站在他的身边,副钦差蜀王李恪,江南道节度使岳功泽,金陵刺史苗方等一众大小官员在公堂两侧分班列坐。
  众人身后站着的可不是金陵府的衙役,而是李承乾带来的东宫卫率,手里的水火棍也全都换成了尚坊铸造的制式横刀,端的是好不威风。
  快到升堂的时候,王盛在一众百姓的簇拥下慢慢走近。
  今天的王盛和往常有了很大的不同,原本披散着的头发都束了起来,头戴进贤冠,身上常年不变的布袍也换成了正式的袍服。
  看到他这个样子,李承乾突然有一种感觉,觉得今天的审讯不会太顺利。
  本来金陵刺史府是准备把王盛捉拿下狱的,可是遭到了百姓的阻拦,那些为王家鸣不平的百姓将乌衣巷挡的是严严实实,官差连靠近乌衣巷都做不到,更别说拿人了。
  考虑到王盛怎么说也是个有身份的人,当手下人向李承乾报告的时候,李承乾想了一下,没有太过为难他,干脆让他住在了自己家里,到了升堂的时候,自然有官差前去通知他。
  单就身为罪犯的待遇来说,王盛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李承乾倒是有人情味了,可是王盛明显是不领情啊。
  穿成这样招摇过市的,不像是受审,反而像是领奖一样。
  百姓看了他这风度翩翩,一脸正气的儒者风范,只怕心里对朝廷更没什么好感了。
  堂下众人也有看出他这幅打扮的用意的,冷哼了一声。
  不过王盛显然不在意,眼都没往那边瞟一下,自始至终他的目光就一直在李承乾的身上。
  自从李承乾从李二陛下那里接过处理江南案的担子,这还是两人第一次正式面对面。
  李承乾到了江南,两人明里暗里斗了好几回,即便有赵元茂等人的协助,李承乾还是在王盛手里吃了几次亏,如果不是谢家的倒戈,李承乾甚至差点死在了对方手里。
  李承乾对于这个让自己吃了好几次亏的人也是十分的好奇,此时他的目光也一瞬不瞬的盯着王盛。
  两人就这样一直旁若无人地对视着,好像整个世界就只剩下了彼此,直到王盛踏进公堂。
  王盛在家人的陪同下走进了这个专门为他设置的「公堂」,随着「轰」的一声,刺史府的大门关上了。
  所有打算看热闹的百姓都被挡在了外面,为防有人窃听,李承乾的东宫卫率守在门口,将围观的百姓驱出了好几丈远。
  一般的公堂审讯自然不会这么做,不过这次要审的人是王盛。
  作为江南一地实质上的「土皇帝」,他知道太多不能说的秘密,而且这次审判闹的这么大,谁也不知道这老家伙准备了什么东西,万一他要是在公堂上说了些什么不该说的话,流传了出去,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为了安全起见,李承乾觉得还是不要让那些百姓围观比较好。
  随着大门的关闭,跟着王盛前来的王家人都一脸惊恐的回头看了一眼。
  他们是知道王家现在是什么处境的,不说十死无生,最起码也是九死一生。
  这个时候,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挑动他们原本就紧绷的神经。
  不过身为当事人的王盛好像早就料到会是这样,丝毫不为所动,眼中依然只有公案之后的李承乾。
  李承乾也在看着他,随着王盛的脚步越走越近,两人之间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微妙,不过谁都没有先说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