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528

  到了最近几年,黄河流域经常会出现缺水的情况,尤其是今年,黄河两岸以东都洛阳为首的两州七府三十余县几乎全部受灾。
  洛阳的兴洛仓一直是朝廷最重视的几个粮仓之一,里面存放的粮食大部分是用来发放百官的俸禄的。
  唐代的时候农民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高科技手段,说到底还是靠天吃饭,如果碰上了天灾,接下来可以预见九成以上是要发生灾荒了。
  只要发生灾荒,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会做出什么事实在难以预料。
  万一要是兴洛仓有失,对整个大唐朝廷的震动根本不是去年那场雪灾可以相提并论的。
  要是再有人在暗中兴风作浪,后果就更是不堪设想。
  李二陛下也知道现在的情况不怎么乐观,一边每天催促袁天罡演算到底什么时候能下雨,一边安排李承乾赶往洛阳,主持救灾事宜。
  李承乾到了洛阳自有一番作为,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先来说说长安这边的事。
  因为老天爷不给面子,一直都不肯下雨,洛河、雒水、伊河、瀍河等洛阳周边的河流也都几近干涸,报灾的文书几乎以一天一封的速度送到太极宫。
  随着灾情慢慢严重,已经有人开始上书建议李二陛下祭天祈雨了。
  祭祀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历史的上三代以夏朝作为开端,夏朝就是以巫祝文化为立国根基,再之后的商朝,祭祀和占卜也占据了社会活动的重要地位,一直到周朝,周公制定周礼,祭祀依然占据国家活动的重要地位。
  《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这一点最好的体现。
  孔子强调「克己复礼」,这个「礼」说的就是周礼,既然说到周礼,那么祭祀就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儿,所以在《论语》当中才会有那么多祭祀的描写。
  再到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皇帝成了「天子」,祭祀的地位自然就更加的重要了。
  汉武以后,随着社会发展和朝代更迭,虽然周礼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但是祭祀的种类和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出现了许多五花八门的祭祀。
  总的来说,这些乱七八糟的祭祀大概可以分为常例祭祀和临时祭祀两种。
  常例祭祀就是不管发生什么,到时候就要举行的祭祀。
  至于临时祭祀就要根据现实情况来举行了,祈雨,也算是临时祭祀的一种。
  在中国这种农耕社会,祈雨应该说是国家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中应用的次数最多的,除了每年固定的「雩祀」(惊蛰之后,祈求一年风调雨顺),时不时的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求雨。
  毕竟谁也说不好什么时候老天爷就突然抽风不肯下雨,因此只要一段时间不下雨,就要开始准备祈雨了。
  除了雩祀是由皇帝主持,平常的祈雨要根据情况来决定祭祀的方式。
  如果只是小范围的不下雨,那么只要小小的祭祀一下就行,随便一个地方官府就能解决。
  可是要是像今年这样,波及了数十州县的大面积干旱,那就要皇帝陛下亲自出动了。
  说到这里插一句嘴,大家不要以为求雨就是拜龙王,唐初的时候虽然龙王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不过还没有成为主流的信仰。
  至于《西游记》和各种民间传说里唐代的龙王故事,不过是后人穿凿附会罢了。
  至少就李承乾所知道的,朝廷祈雨的对象大多数时候是各处名山大川的山神、太庙里的祖先和寺庙道观里的菩萨神仙。
  ……
  百官上书请求李二陛下祈雨的事很快就通过了,考虑了现在的情况,李二陛下觉得也没时间再派人去名山大川求雨了。
  作为开国皇帝的李渊还没死,李氏的太庙里现在也不过供着小猫两三只,求了也没什么用。
  想来想去,和几位大臣商量了一番,李二陛下决定就在长安周边的几个寺庙道观里举行祈雨仪式就行了。
  确定了祭祀的地点,由钦天监选好了祭祀的日子,接下来就要按照祭祀的要求开始斋戒、素服、减膳、独居,希望自己的诚意能够感动上天。
  祭祀前三天,李二陛下开始斋戒,并且昭告天下,将宫中的宫女发放还家,赦免一些罪行不是太严重的罪犯,求不求的到雨先不说,样子还是要做做的,也好让百姓安心。
  自汉朝以来,一直都宣扬的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认为天象的变化就是上天对于人间万事万物的感应。
  天子受命于天,当然是最容易引起天象变化的了,因此每当气候有了什么改变,百姓都会把它和皇帝的所作所为联系在一起。
  东汉王充的《论衡》在「明雩篇」里写道:“六国之时,政治不同,人君所行赏罚异时,必以雨为应政令。”
  意思就是说:国家政令实施的好与坏,通过天象就能反应过来。
  本来按照前世的历史,即使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大的自然灾害,李二陛下也不会担心。
  可是偏偏这一世李承乾穿越来了,而且偏偏刚刚提出了改革的计划。
  就在他提出这些计划之后,去年关中遭了雪灾,转过年来河南又遭了旱灾。
  这些如果朝廷不能处理好的话,只怕刚刚推行下去的改革计划立马就要胎死腹中。
  李二陛下也知道这次祭祀的重要性,生怕触怒了上天,所以很严格的执行了斋戒的要求。
  等到祭祀这天,李二陛下一身素服,安步当车,带着文武百官,前往事先选定好的兴善寺举行祭祀。
第100章
:布置
  李二陛下出宫,长安大街都已经戒严了,所有的百姓都被千牛卫的人远远拦住。
  李二陛下所过之处,路边皆垒起了土笼,台上供奉着风伯雨师和各路神仙。
  受魏晋南北朝玄学大发展的影响,唐朝人信仰的神仙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除了每年都要祭祀的那些,其他的那些估计连李二陛下都不认识。
  也不知道礼部到底从哪儿找来这么多神仙造像的。
  到了兴善寺,李二陛下主祭,秘书少监虞世南拿出一篇祭文,抑扬顿挫的当众宣读了一番,将祭文投入炉火中烧了。
  然后,李世民带着文武百官行雩礼祝祷,祈求上苍降雨。
  李二陛下求雨之心不可谓不诚,祭祀的程序不可谓不严谨,就连虞世南那份祭文也写的催人泪下,可是好几天时间过去了,洛阳的灾情文书还是不停地送到李二陛下的御案上。
  李承乾去了河南大半个月,一点消息都没有,李二陛下也是有点气不顺,直接把袁天罡找来骂了一通。
  虽然骂人很解气,可是该干的事还是得干,这个时候李二陛下能指望的也就只有李承乾这边能有所收获了。
  安排人给李承乾传了份圣旨,催着他动作快点,剩下的,李二陛下也只有等待了。
  【希望这次的旱灾不会对改革造成影响吧。】
  目送着传旨的千牛卫离开,李二陛下的心里少见的有些忐忑。
  ……
  李二陛下那边着急,李承乾这边也不轻松。
  因为去年雪灾表现出色,李二陛下收到报灾文书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李承乾。
  太子妃苏薇就快要生了,李承乾本来还准备待在长安见证自己第一个孩子的出世。
  可是因为李二陛下的一份圣旨,悲催的太子殿下不得不带着秦怀道几个人赶往东都洛阳处理赈灾事宜。
  好在河南今年的旱情来的比较早,要是盛夏的时候突然大旱,只怕要不了两天,地里的作物就全完了。
  因为李二陛下前两年不时巡幸洛阳的原因,洛阳的官吏素质比其他地方高了不少,虽然这次受灾的范围不小,可是损失已经在这些官吏的努力下减到最小了。
  李承乾到的时候,整个河南的还算比较平稳,没有出现百姓逃荒的现象,这在唐代已经很难得了。
  李承乾也没提前通知洛阳的官吏来接驾,带着几个人直接进了洛阳城,然后再派人去请城中的大小官吏前来相见。
  等到所有人都到了,李承乾先是表扬了一番众人的能力,然后便询问起灾情。
  事实就像李承乾想的一样,现在各地受灾的情况并不是太严重。
  可是天气越来越热,看老天的意思短时间内也是不打算下雨了。
  如果这两个月找不到稳定的水源,到了天气正热的时候,没有水喝的百姓只能背井离乡,逃荒去了。
  有了上次救灾的经验,李承乾在来之前就向李二陛下讨到了调动河南道几个折冲府府兵的圣旨。
  当下便派人拿着自己的太子印信和李二陛下的圣旨,前去调动兵马,河南道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挖井运动。
  挖井的主意不是没人想过,只是这些折冲府兵都是国家的兵马,这些地方官没有权力调动,就凭着州县的那些衙役,挖到下辈子也没什么用,所以就没人提出这个建议。
  现在有了李二陛下的圣旨,自然是没有什么顾忌了,有了这些府兵的加入,挖井的速度顿时快了起来。
  这些府兵都是当地人,就算没人看着,一个个也是卯足了力气,干的热火朝天。
  ……
  虽然挖井的命令及时传达了下去,可是除非把整个河南道挖成筛子,否则以那些井的水量,是无论如何也不够用的,可以说河南道大部分地区今年是注定没有什么收成了。
  想到这一点,李承乾干脆放弃了今年河南道的农业生产。
  一边吩咐下面的官吏做好挖井的工作,一边严令黄河沿岸各州县,趁着这个机会安排人手整修黄河河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