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5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5/528

  李建成老成持重,没有直接表态,转而说道:“陛下定立传位诏书,迄今已近二十载,然陛下所钟意之储君人选,无有一人得知。若诏书开启,储君人选不合你意,你当如何?”
  话虽说的委婉,但李建成的意思却已经很清楚了——如果传位诏书里的太子人选不是你李彻,你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很重要。
  李承乾的几个儿子里,以李彻的实力最为雄厚,不仅坐拥整个辽东,更有三万关宁卫的调兵权。
  天子眼下生死未卜,如果李彻不愿服从皇帝老爹的安排,跟储君玩一出兄弟阋墙,造成的破坏远比现在这样更严重。
  退一万步说,就算李彻不造反,仅仅只在辽东割据而治,也不是朝廷愿意看到的局面。
  因此,在开启诏书之前,李建成必须得先明白李彻的态度。
  但凡他有一点私心,李建成都不会同意开启诏书,宁可维持眼下的局势不变,拖到皇帝回朝为止。
  ……
  李彻也知道李建成说这些话的用意,然而早在回长安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闻言毫不犹豫地说道:“侄孙既为人子,自然一切唯父皇之命是从!伯公若是不信,侄孙可在此立誓……”
  说着,李彻从座位上起身,面对御座,郑重起誓道:“臣檀王彻,对天地神明君父明誓:无论父皇钟意哪位兄弟继承大统,臣必如周公、伊尹一般尽心辅佐,若违此誓,天人共戮,死不入李氏祖庙!”
  李彻这番誓词一出口,等于是断了他自己所有退路。
  皇帝哪怕是让一头猪上位,他都得向对方俯首称臣,否则就是出尔反尔、忤逆不孝,人人得而诛之。
  李建成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也没有再多做纠结,点头道:“既如此,就按檀王的意思去办吧。”
  两位大王都已经表态支持,其他人就算心里有什么盘算,也没了意义,只得跟在二人身后唯唯诺诺道:“臣等附议。”
  李显身为监国,站在最高处,看着众人毕恭毕敬的样子,心里一阵阵的发凉。
  他做监国做了这么长时间,都没能让这些人对自己俯首帖耳,李彻露面才不过一刻多钟,说的话加起来还不到二十句,就能让这些人同意他的方案。
  这种威望,这种手段,他还怎么跟对方争?
  其实却是李显想差了。
  在场这些人真的一心一意服从李彻吗?
  恐怕事实并非如此。
  可他们为什么不像之前对待李显那样,站出来反对李彻的提议呢?
  并不是因为李彻的个人威望比李显高,而是因为谁都明白,李彻的提议,是解决眼下局势最好的办法。
  他这么做,并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是为了天下苍生和百姓福祉。
  俗话说「无私者无畏,无私者无敌」。
  就算他们心里排斥李彻的做法,也不敢明目张胆站出来表示反对。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因为那么做,就等于是和祖宗家法,和天下正道为敌,妥妥的要遗臭万年!
  ……
  闲言少叙,片刻后,位于大明宫内的景阳钟声幽幽敲响。
  紧接着,位于各个里坊的旗楼上,钟鼓锣磬次第响起,整座长安城都沐浴在喧闹的锣鼓声中。
  听到钟声,文武百官已经纷纷走出衙门,朝大明宫汇聚。
  辰时三刻,宣政殿济济一堂。
  李彻带着兄弟们站在前列,对身边的李建成和长孙无忌说道:“有劳伯公、舅公开启父皇诏书,宣示百官。”
  开启诏书这件事虽然是李彻提议的,但是作为储君候选人之一,由他亲自动手,难免会引来非议,只好将这个任务交给在场身份地位最高的李建成二人代劳。
  二人也都明白这里面的曲折,没有推辞,对视一眼之后,分别从左右两侧登上御陛,将在御座后方挂了十几年的玉匣取了下来。
  吹了吹玉匣上的尘土,李建成小心划开玉匣的盖子,从匣中取出一道诏书。
  在宣政殿挂了这么多年,诏书的绢帛已经有些暗沉,但丝毫不影响它作为皇帝圣旨的事实。
  看到诏书的那一刻,所有人伏地拜倒,恭敬道:“臣等恭聆圣训!”
  李建成确认了一下诏书火漆完好,将诏书捧过头顶顶礼三拜,清了清嗓子,展开诏书刚要念诵,一个字还没说,就直接愣在原地。
  长孙无忌等了几息,始终没听到李建成说话,好奇地伸头打量了一眼,只这一眼,国舅爷也傻了眼——
  空的,诏书上竟然一个字都没有,完全就是一张空白的黄绢!
  【怎么办?接下来该怎么办?】
  长孙无忌和李建成对视一眼,同时在心里问道。
  宣政殿每天十二个时辰都有羽林卫不间断看守,根本不存在掉包诏书的可能性。
  这空白诏书,只会是皇帝自己放进去的。
  只是他们事先怎么也没想到,皇帝居然玩的这么大,连传位诏书这种事都敢当成儿戏。
  眼下诸位皇子和文武百官齐聚,都等着看东宫之位到底花落谁家。
  如果不能给他们一个交代,闹将起来,怕是要比之前更加放肆。
  可是要让他们现编一道诏书,他们又没那个胆子。
  巨大的压力之下,两个老家伙脸上的肌肉都抽动起来,额角冷汗流个不停……
第725章
:还朝
  文武百官跪在地上等了半天,也没等到李建成宣诏,不免私底下小声议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随着时间流逝,李建成始终没有说话,议论声也越来越大,逐渐有控制不住的势头。
  无奈之下,李建成只好咳嗽两声,将议论压了下去,继而直接将诏书翻转过来,将空白的诏书展示给文武百官。
  看着洁白一片的诏书,百官先是一愣,接着瞬间炸了锅——
  “什么?!”
  “怎会如此?!”
  “究竟是怎么回事?!”
  ……
  一干文武百官全都涌上前,叽叽喳喳的议论不休。
  如果不是顾忌到御陛不可擅闯的规矩,只怕这些人要直接冲到李建成面前,验证一下诏书的真假。
  “冷静!诸君且先冷静!”
  长孙无忌到底是见过大风大浪,面对这种情况还能保持清醒,扯着嗓子吼道,将众人的议论压了下去。
  等到场面安静下来,长孙无忌环视了一圈表情各异的众人,深吸了一口气,说道:“现如今圣上留下的是一道空白诏书,并未指明太子人选,兹事体大,接下来该如何行事,诸君有何看法?”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但谁也没有说话。
  只要皇帝一天没死,继承人的问题,就容不得他们插嘴。
  但是私底下搞些小动作,给自己支持的皇子增加筹码,打击一下竞争者什么的,还是能搞上一搞的。
  ……
  看着文武百官眼珠乱转,李建成和长孙无忌眼中满是苦涩之意。
  这些人要做什么,他们心里一清二楚,只可惜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新的制度下,已经致仕的他们虽然地位尊崇,但除非有皇帝授命,否则连一点实权都没有,根本就没人会鸟他们。
  正在两人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道青衣身影飘然走进大殿,用有些尖细的声音说道:“老奴见过诸公。”
  众人循声看去,就见黄安熟悉的身影立在大殿门口,表情平静地就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
  乍见黄安,百官顿时呆若木鸡,好半晌才回过神来,蜂拥着冲上前,急切问道:“黄内监,陛下龙体可无恙否?”
  黄安不动声地退后一步,躲开众人喷出的口水,淡定道:“圣驾已至渭桥,还请诸公随老奴即刻前往面圣!”
  黄安的话如同一枚蘑菇蛋,瞬间将所有人都震傻了——前两天才刚刚收到消息,说皇帝危在旦夕,随时有可能殡天。
  转眼间,不仅传说中失去踪影的皇长子好好地站在众人面前,就连皇帝銮驾,也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长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5/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