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3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9/528

  “万岁,万岁,万岁!”
  黄安的奏报还没有念完,大殿内外,无数狂热的侍从和官员就都纷纷跪下来三呼万岁,神色极为兴奋。
  虽说铁勒人只是西突厥的一条走狗,战斗力和西突厥本部精锐完全没得比,不过再怎么说也是来自北方草原的敌人。
  自从蒙昧的三皇五帝时期开始,华夏民族就将自己身边的敌人分成四个不同的阵营。
  是所谓「东夷,西狄,北虏,南蛮」。
  其中北虏的战斗力一直是最强的,东夷次之,南蛮再次之,西狄向来就是一群战五渣。
  作为南蛮代表的百越,已经在秦汉时期被中国收服,成了华夏民族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
  至于东夷,也已经在隋唐两代,前后五位皇帝的努力下,成功收入囊中。
  眼下华夏民族的敌人,就只剩下了最难缠的北虏和一直以来都没什么存在感的西狄。
  ……
  在中国人看来,西狄什么的,只要王师一到,立时便为齑粉。
  也就是说,大唐的敌人实际上只剩了北虏一支。
  说的更具体一点——就只剩下西突厥和铁勒!
  铁勒大军覆灭,意味着大唐君临天下,一统八荒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一半。
  只要再击败西突厥,那么李承乾和朝廷就可以骄傲的向世人宣布,大唐实现了历朝历代,无数先王呕心沥血都没能完成的目标,真正做到了一统宇内,威压四方。
  大唐帝国,是自三皇五帝以来最牛逼的国家。
  这怎么能不让人心潮澎湃,怎么能不让人激动万分?
  许多人抱在一起,又哭又笑。
  为自炎黄以来历朝历代前仆后继的先民而哭,为大唐实现前人未能完成的伟业而笑。
  黄安的心里也同样激动莫名,不过他却没有跟着众人一起欢呼,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牛进达等人的联名奏疏到这里才念了一半,还有另一半的内容没有念。
  内侍监大人继续展开奏疏,念道:“今北方战事已平,臣已令安北、辽东、元从诸部班师,臣率虎贲卫并晋王亲军五万不日便即南下陇右,西突厥胡虏败亡之期指日可待。”
  “伏请陛下静候捷报,臣等必献西突厥可汗肆叶护于陛下驾前!”
  ……
  “万岁!万岁!万万岁!”
  将奏报念完,黄安再也按捺不住,恭敬俯首,匍匐在御陛之下,心悦诚服地拜道:“伏唯陛下天生神圣,洞彻万里,运筹帷幄,以圣王临天下,乃令北虏自取灭亡,奴婢谨为百姓贺,为天下贺!”
  大殿内外众人跟着一起拜倒:“伏唯陛下天生神圣……奴婢等(臣等)谨为百姓贺,为天下贺!”
  李承乾也是激动难耐,拈着棋子的手都有些颤抖。
  身为穿越者,他又如何不知,大唐前中期的敌人,说白了就只有东西突厥而已。
  只要这两个敌人被灭亡,那么摆在大唐面前的,就将是一片坦途。
  至少在大唐打到西亚以前,都没有人能够阻挡唐军的脚步。
  甚至于历史上那场导致大唐由盛转衰的憻罗斯之败,这一世也将不复出现。
  因为憻罗斯之败的另外两个主角,波斯和大食,一个已经被西突厥灭国,至于另一个,也已经离死不远了——
  就在李恪回京的时候,给李承乾带来了一个消息。
  如今的罗马帝国,后世所谓的东罗马、拜占庭的皇帝君士坦丁二世,派遣了一位外交官出使大唐。
  根据李恪事先询问得知,罗马帝国自从上一任皇帝在位时期开始,就因为信仰问题,和由阿拉伯民族建立的大食打得不可开交。
  罗马帝国刚刚经历改革,国力日渐强大,面对迂腐守旧的大食,基本上就和爸爸打儿子差不多。
  如果不出意外,再过上个十几年,大食恐怕就要和历史上一样分崩离析,从一个国家变成无数个国家的联合体,直到新世纪,中东地区依旧乱成一锅粥。
  不过西突厥的出现,让局势有了微妙的变化。
  来势汹汹的西突厥人,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就灭亡了和罗马实力差不多的波斯。
  而且看他们的意思,仅仅只是一个波斯,还远远满足不了这些野蛮人的胃口。
  想到有一天上帝之鞭要再次降临到自己头上,那个刚刚当上皇帝没多久的君士坦丁晚上连觉都睡不好。
  在和国中大臣商议了一番之后,这位罗马帝国的皇帝便派出使者前来大唐,想要和这个东方大国联手,遏制乃至于消灭西突厥野蛮人。
第537章
:欢颜
  因为某些历史原因,李承乾对于东罗马这个国家其实没什么好感,不过秉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李承乾并不介意暂时和他们「和平共处」。
  再加上大唐也确实需要一个足够分量的「盟友」,帮助消耗西突厥的实力,让大唐的西征之路更加顺畅。
  因此他并没有拒绝君士坦丁二世伸出来的橄榄枝,同意了那个使者的觐见请求。
  ……
  在李承乾的记忆中,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穿越,东罗马在接下来的两百年时间里,都一直是东欧和西亚地区霸主式的存在。
  有这么一个强有力的帮手在西边,无论是战败后的西突厥,还是那些脑子有坑的阿拉伯土豪,都会被这群狂热的宗教徒教做人。
  等到唐军跨越葱岭,进入中亚的时候,迎接王师的将是一片久经战火的疮痍土地和无数嗷嗷待哺的无辜百姓。
  当代表了「正义」和「王道」的大唐王师出现在他们面前,渴望和平已久的他们会做出什么选择,几乎是一个不需要考虑的问题。
  只不过,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做的,还是尽快解决眼前这场战争。
  铁勒人虽然完蛋了,然而肆叶护的西突厥本部主力,却还有一战之力。
  现在还远没有到可以放松的时候。
  ……
  擦了擦嘴角快要流出来的口水,李承乾重新恢复平静,起身面对众人,淡淡说道:“诸卿平身,此战能有如此结果,朕心甚慰。”
  “然,西突厥主力仍在,诸卿当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早日还百姓以太平才是……”
  听到皇帝这么说,众人顿时觉得自己刚才的举动实在太过浅薄,纷纷羞愧再拜。
  只是不等他们回过神来,皇帝的下一句话,就暴露了他内心现在究竟有多闷骚:“传令尚书省,将此捷报布告天下,使神州百姓皆闻之!”
  “此外,告知群臣,朕今夜于含元殿设宴,与文武百官,勋贵宗亲共庆大胜!”
  ……
  尚书省官衙。
  结束了丁忧假期的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正在堂上批阅公文,突然听到整个尚书省都沸腾起来,欢呼声大到连摆在他面前的一碗茶水都跟着泛起丝丝涟漪。
  见此情形,宰相大人微微有些皱眉。
  和其他官衙不同,为了方便辅佐皇帝治理国家,三省的官衙是设置在大明宫内的。
  宫禁森严,如此大呼小叫,实在不成体统。
  房玄龄放下公文,正准备发飙,就看到一个青衣内侍在尚书省大小官吏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内侍来到房玄龄跟前,躬身一拜,笑道:“房仆射,北地大捷,灵松道行军大总管牛进达领军于胜府城外全歼来犯之敌,阵斩铁勒俟斤,获其大纛,此战斩首八万七千余级,俘获无数……”
  “陛下命尚书省将此捷报布告天下,使朝野百姓皆闻之……”
  说着,便将刚刚得到的那封奏报递了过去。
  房玄龄接过奏报看了一遍,也忍不住喝了声彩。
  最近这些天,他身上的压力一点也不比前线的将士小。
  朝野各界的目光每天都盯着尚书省,时刻等待着有关战事的消息传出来。
  可以想象,一旦战事稍有波折,他这个尚书左仆射一定会被人攻讦。
  虽然战争的成败和他这个文官没有半毛钱关系,可谁叫他现在是百官之首,每年元日大朝仪坐在首位的人。
  作为这个国家实际上的二把手,那些不敢非议皇帝的人,一定会将所有矛头都对准他。
  如今,这千钧重担,终于可以暂时放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9/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