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3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7/528

  只见牛进达的命令刚刚传达出口,原本作势退去的铁勒人,就突然杀了一个回马枪,朝城头发起了一波猛烈的冲锋。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不同于铁勒人的早有准备,此时的唐军刚刚放松心情,正是最疲惫的时候,被铁勒人这么一冲击,险些没有守住。
  牛进达知道继续这么下去局势对唐军不妙,因此一边调度城防,一边下令让城墙下备战的士卒登上城头帮忙。
  经过一阵混乱之后,唐军的阵脚终于再次稳定下来。
  眼见攻势受挫,铁勒人也很干脆的直接退了回去。
  这一次,他们看上去似乎并没有再杀一个回马枪的意思,不过有了经验的唐军不敢有丝毫怠慢,一直紧紧盯着他们的动作。
  结果,铁勒人居然又故技重施,退出一段距离之后,就再次嚎叫着冲了上来。
  战争,在这一刻似乎变成了儿戏一般……
第521章
:火pào
  面对第三次冲上来的铁勒人,牛进达面色有些阴沉。
  他没有想到,铁勒人进步的速度居然这么快。
  在西受降城下的时候,他们还是一群只知道盲目强攻的蛮夷,然而现在,他们竟然用上计谋了!?
  这种忽进忽退、忽快忽慢、忽强忽弱的进攻方式,看上去是在做无用功,可是对于守城一方精力的消耗,却比一味猛攻还要厉害。
  唐军虽然精锐,但说到底也是人。
  是人,就难免会有疲惫倦怠的时候,无法做到像机器那样绝对的令行禁止。
  只要他们的动作稍慢,没能跟上对方的节奏变化,就有可能被铁勒人趁虚而入,打一个措手不及。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一旦被铁勒人寻到机会攻上城头,在人数不占优的情况下,即便精锐如唐军,也讨不了好。
  ……
  就在牛进达思考该如何应对眼下局势的时候,李治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他身边,有些不放心的问道:“大帅,如此下去,形势只怕与我军不利吧?”
  李治虽然是军事小白,并不清楚铁勒人的这种行为意味着什么,可是他却能看出唐军现在已经陷入了被动。
  随着铁勒人进攻节奏的不断变化,每一波冲锋,都会离城头更近一些。
  最开始的时候,铁勒人至多也就只能攀登到城墙一半的位置。
  可是几次拉扯下来,铁勒人的先头部队,已经逼近到了城墙三分之二的高度。
  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只怕到不了明天早上,就能登上城头。
  ……
  看着李治清秀的面容,牛进达有些无奈的笑了笑,将铁勒人的打算和有可能导致的后果仔细讲述了一遍。
  听完牛进达的分析,晋王殿下眉头微皱:“大帅可有应对之策?”
  牛进达点了点头,淡然道:“铁勒人如此行事,无非是见我城中兵力不足,欲以多欺少而已。”
  “末将已遣使传书霍王,请其率军来援。只待元从大军一到,彼辈图谋自可不攻而破。”
  “只是今夜战局,尚还需大王襄助一二……”
  早在铁勒人抵达之前,李治和牛进达就对有可能出现的状况和应对措施有过商议。
  此时听他这么说,李治也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当即点头应允,对身边亲随吩咐道:“去告诉孙典军,让他将本王带来的那些东西拉上来。”
  亲随领命而去,没过多久,晋王府典军孙继祖就领着一队人马,护卫着几辆马车朝城头的方向走来。
  火把映照之下,每一辆马车上都盖着毡布,让人看不清车上究竟放了什么东西。
  只是马车似乎十分沉重,除了拉车的马匹以外,每一辆马车旁边都围着好几个人,这些人或拉或推,帮着一起将马车弄上城头。
  ……
  等到马车各自就位,十几个人同时上手,缆绳撬棍齐齐出动,这才把车上的东西弄下来,架在了城垛的缺口上。
  直到这个时候,附近众人才看清那些东西的真容。
  只见那是十几根柱子一样的物什,看模样像是铁铸的,在火把的照射下,反射着黑黝黝的光芒。
  「柱子」的长度接近一丈,也就是松府这样的丰邑大城,换成一般的州县城池,根本就摆不下这么一个巨无霸。
  看着铁柱中段突起的两个「把手」,许多人依据过往的经验,认为这应该是和滚木差不多的东西。
  可是想到刚才十几个人搬动它的吃力模样,又纷纷将这个念头抛之脑后。
  要知道,作为守城时使用最多的器械,滚木并非一次性用品。
  一般滚木上都会装有绳索,等到砸完人之后,还要收回来反复利用。
  这种十几个人费尽力气才能搬动的「滚铁」,固然威力巨大,可是扔出去之后要怎么收回来呢?
  总不能扔出去就不管了,等到战后再去回收吧?
  虽然大唐的钢铁产量因为炼铁高炉的出现,有了爆发式的增长,可还远没有富裕到能够如此浪费的程度。
  就在众人疑惑不解的时候,那些工匠已经将所有的铁柱都卸了下来。
  只见他们并没有将铁柱朝着城下扔的意思,反而从车上取下许多粗壮的锁链,将铁柱和城垛锁在了一起。
  一个身穿麻衣的墨家弟子来回奔走,指挥着这些工匠将铁柱尽可能地锁紧。
  从他的字里行间,众人隐隐听出,自己面前这种前所未见的器械名字叫做「火pào」,至于究竟是哪两个字,大家就完全没有头绪了。
  ……
  随着时间的流逝,铁勒人又发起了几波冲锋,可那些工匠的准备工作却还没有完成。
  眼看着敌人离城头越来越近,李治终于忍不住上前,对领头的墨家弟子问道:“杨校尉,这些火炮究竟什么时候能用?铁勒人就要攻上来了。”
  杨识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道:“回禀大王,眼下这已是最后一门,马上就要完成了!”
  李治闻言松了口气,凑在一边看杨识整个人趴在炮管上,指挥手下一点一点地调整着炮口的方向。
  又过了片刻,杨识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从炮管上爬起来,对李治说道:“大王,一切皆已准备妥当!”
  李治赞了一声,对牛进达说道:“大帅意欲何为,直接与杨校尉说吧。”
  牛进达虽然之前已经在李治的临时王府里见过火炮,也知道这东西的工作原理。
  可是真当这些铁疙瘩被装备起来的时候,他还是和其他人一样,有些转不过弯来,李治一连叫了他好几声,他这才反应过来。
  由于没有经验,牛进达也不知道这种大炮的威力究竟怎么样,只好指着站在远处指挥的帖木儿等人问道:“看见那个竖着大纛的地方没有,能不能打到?”
  杨识将大拇指竖到面前,眯着眼睛算了算,点头道:“回大帅的话,应该没有问题。”
  牛进达有些激动地吩咐道:“既然如此,一切就有劳杨校尉了。”
  杨识客气一声,开始指挥手下动作起来。
  那些之前装备火炮的工匠,在他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完成了火炮发生前的各项准备……
第522章
:火炮初显威
  插入引线、装填火药、压实、装填炮弹、调整炮口……
  等到一切准备妥当,再次确认了角度没有问题之后,杨识快步来到李治和牛进达身边,抱拳道:“大王、大帅,还请二位随末将移步,此处接来下会有些危险!”
  虽然并不清楚杨识所说的危险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李治二人都没有多问,从善如流地跟着对方向一旁走去。
  等几人来到安全地带,杨识转过身,对几个留在原地负责点火的工匠挥了挥手。
  得到示意的工匠用火把点燃了铺在地上的引线,接着便纷纷朝后退去,躲进了提前设置好的掩体,只留出一个头在外面,手里拿着纸笔,一副随时准备记录的样子。
  看到这些人的举动,李治有些疑惑地转头看向杨识,准备问问对方,这些人究竟是在做什么。
  可是他刚开口,还没发出声音,就听到耳边「轰隆」一声巨响,脚下的地面都跟着一起颤抖起来。
  李治只感觉刚才那一瞬间,有人用针在自己耳朵里狠狠扎了一下,疼得他眉头一皱,还没等他适应这种疼痛,就又是一声接一声的巨响传来,一直响了十几下才终于平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7/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