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3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7/528

  无论是之前的统叶护,还是之后的屈利俟毗、阿史那贺鲁,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被人踢下了可汗宝座。
  现在,轮到肆叶护站在悬崖边上了,一个举措失当,就是万劫不复。
  ……
  必勒格并不知道合不勒心里的种种盘算,闻言擦干泪水,用充满仇恨的语气坚定说道:“合不勒阿干(对长辈的敬称),请允许我和我的族人成为可汗陛下的弯刀,斩杀所有敢于和大突厥作对的唐人,用他们的鲜血,为我们的亲人报仇!”
  合不勒赞赏的点点头:“必勒格,我很欣赏你的勇气,我一定会在可汗陛下面前为你说情,只是现在还有另一件事需要你去做。”
  “白山部的遭遇,绝不能让其他部族的人知道。否则,我大突厥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必勒格也明白这其中的利害,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和自己这些手下,绝不会将消息泄露出去。
  见他如此笃定,合不勒也就不再多说什么,稍作修整之后,两军合在一处,驱赶着仅剩的牲畜赶回庭州,向肆叶护汇报情况。
  ……
  有了那些牛羊牲畜的拖累,合不勒大军的动作也不得不慢下来。
  一直到第三天头上,大军才终于回到了庭州。
  此时,庭州城下的大战已经不眠不休地打了三天。
  西突厥人在庭州城墙下丢下了两万多具尸体,可是庭州城却依然坚固如初。
  和西受降城那种依靠特殊地形修建的城池不同,庭州附近一片空旷,并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地势。
  因此,庭州城在修建的时候,就将城池自身的防御力尽可能的加强到了极限。
  城墙上一字排开的几十架床子弩,直接让西突厥人准备的诸多攻城器械成了摆设。
  无论是冲击城门用的撞车,还是用来居高临下射击的巢车,一旦进入床子弩的射程范围,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床子弩集火拆成一堆垃圾。
  在损失了几十辆各式战车之后,西突厥人不得不放弃器械的辅助,回归了用云梯攻城的老一套。
  数百架云梯搭上了庭州城头,无数西突厥士卒像蚂蚁一样朝着城头攀登。
  可是在庭州城格外高耸的城墙面前,这种单纯的人海战术,作用实在有限。
  虽然西突厥人仅用半天时间就填平了城外的三道壕沟,开始向城头发起进攻。
  可是这几天以来,西突厥人离成功最近的一次,也只爬到了城墙一半的地方。
  至于庭州城头究竟是什么模样,西突厥人至今还没有亲身感受过。
  ……
  西突厥大军后方,肆叶护穿着黄金甲胄的身影坐在马上,头盔下的双眼没有丝毫感情波动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战局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样,一部分是因为唐军的床子弩威慑力太大。除此以外,也是他故意为之的结果。
  虽然合不勒那边的情况还没有传回来,不过肆叶护很清楚,既然窝木啜能够发现唐军,那么唐军就一定也发现了窝木啜的行踪。
  带着上百万头牛羊,窝木啜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躲过唐军追击的。
  区别只在于他在战后能保留下多少而已。
  而不管他能保留多少牛羊,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保留下来的这些牛羊,绝不足以供养四十万大军。
  因此,想要减缓后勤方面的压力,大军的规模就必须缩减。
  而眼下这种不惜代价的攻城方式,无疑是最快,也是收益最大的方式。
  己方固然会因此死伤惨重,可是城中的唐军也不会好过。
  军械的大量消耗暂且不说,就是这种一刻不停的紧张战斗,就足以让一些心智不够坚定的士卒精神崩溃。
  只要继续维持住这种压力,唐军迟早会露出破绽,而在这种短兵相接的战局中,破绽一旦出现,那就是致命的!
第508章
:用知识武装军队
  当肆叶护在心里暗暗为自己的布置点赞的时候,庭州城内,程咬金对眼下的战局也很满意。
  西突厥人在庭州城下死的越多,日后解决起来的时候就越轻松。
  因此,卢国公老大人对西突厥人这种自己送上门来找死的行为,表示举四肢欢迎。
  至于唐军会不会在西突厥人不计代价的猛攻下崩溃?
  呵呵,现在的唐军,早已不是先帝在位时的那支唐军了。
  中国的军人,自上三代以来,就是莽夫、颟顸的代名词。
  除了极少数高级将领,多数将士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
  所谓「无知者无畏」,只要能做到令行禁止,就能让这些「无知」的泥腿子发扬他们「无畏」的精神,成为战无不胜的强军。
  然而与此同时,因为他们「无知」,所以他们大多数都是一根筋,精神状态十分不稳定,加上军中规矩森严,动不动就斩呀杀呀的,使得他们的内心越发压抑。
  一旦被战争的鲜血刺激到,就有可能精神崩溃。
  最终会造成什么结果,谁也无法保证。
  ……
  在李承乾登基之前,历朝历代面对这种情况,一般有两个解决办法。
  其一,杀人,杀自己人。
  或许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这就是现实。
  被后世称为「军神」的李靖,在他所著的《李卫公兵法》里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个用兵之道——
  “古之善为将者,必能十卒而杀其三,次者十杀其一。三者,威振于敌国;一者,令行于三军,是知畏我者不畏敌,畏敌者不畏我……”
  通过用杀自己人的办法,在士卒当中竖立将领自身绝对的权威,将士卒心中所有和战争无关的杂念全部剔除,让他们变成没有感情的战争机器,只知道遵循上峰的指令,而不考虑其他。
  这么做虽然有些不人道,甚至十分的残忍,但是这种办法却能让将领的命令得到最大程度的贯彻,让更多人从战争中活下来。
  孰是孰非,实在难以定论。
  此外,缓解士卒情绪的另一个方式还是杀人,不过这一次就不是杀自己人了,而是杀敌人。
  不是战场上杀敌,而是屠城!对无辜的百姓下手!
  用海量的鲜血,洗涤将士心中的委屈、怨怼、不满,等等负面情绪,让他们适应血腥,最终达到漠视生命的境界,成为杀人机器。
  ……
  这两种办法,从根本上来说没什么区别,都是用高压的手段,将士卒心中的负面情绪暂时压制,以免影响战局。
  短期来看,这么做的效果很不错,然而将来产生的各种后遗症,却十分的麻烦。
  只是碍于时代的局限性和自身权力的限制,除了这两个办法以外,历朝历代的名将们都没能找出完美的解决之道。
  直到李承乾穿越。
  自从武苑建立以来,大唐军人的文化素养,和之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
  那些队正、校尉、都尉在武苑中学了知识,回到队伍之后,又将这些知识传授给了自己的部下。
  如此一级一级传下去,使得现如今的唐军,成为了大唐境内文化普及率最高的一个群体。
  ……
  有了知识武装的士卒,不再是之前那种动不动就钻牛角尖的一根筋了。
  他们有了自己的是非观,有了自己的信念,有了自己的坚持。
  杀敌,在他们心里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内涵了啊。)
  鲜血不仅不会让他们感到害怕,反而让他们有一种自身使命得到贯彻的满足感。
  想要靠鲜血吓倒他们,让他们精神崩溃,不能说完全不可能,但是却要比以前困难许多。
  再加上现在在庭州城里领军的那个人名叫程咬金,西突厥人的计划就更不可能成功了。
  和李靖那种正经八百「科班出身」的将领不同,土匪出身的程咬金,在维持士气,稳定军心这种事情上,有着独到的手段。
  至于这种手段是什么,我只能说和女人有关,至于其他的,就不能再说了,会被和谐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在唐军自身基础和程咬金的各种手段之下,只要唐军的人手足够,维持这种高强度的作战几个月,就和吃饭喝水一样轻松。
  西突厥想利用守军心态的缺陷打唐军一个措手不及,还是做梦来得比较现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7/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