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528

  李治闻言眼前一亮,兴奋地从座位上站起来:“郡公所言当真?!”
  “老臣岂敢欺瞒大王。”牛进达从怀里取出刚刚收到的飞鸽传书递给李治。
  李治接过纸条,确认了上面的内容,这才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如此,我大唐无忧矣。”
  虽然北地这边的战局眼下还是铁勒人占据优势,可是李治很清楚,陇右那边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只要陇右不失,西突厥人没办法入侵关中,那么即使真被铁勒人攻破了受降城防线,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虎贲卫和太原元从骑兵足以教他们做人了。
  顶了天也就是北地诸州的百姓倒些霉,过上几年苦日子,对整个国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
  想到这里,李治将传书放下,对牛进达问道:“郡公今夜来见本王,想必不只是因为此事吧?”
  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李治也不再是当初那个狗屁不懂的闲散王爷。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向自己报喜,牛进达完全可以等到明天二人见面的时候再说,实在没必要大半夜跑来求见。
  牛进达夤夜求见,当然不只是为了执失思力的事,闻言再拜道:“大王英明,除了执失将军的捷报,老臣同时还收到一封来自安陆王的传书。”
  说着话,牛进达又从袖子里取出一个纸筒,递到李治面前。
  ……
  听说是李承道的传书,李治连忙接了过去,只看了一眼,便惊讶道:“安陆王兄提前南下了?!”
  按照之前的预测,驻扎在浑河堡的九万骑兵,应该要二十天左右才能赶来增援,可眼下才过了不到十天,李承道居然已经快抵达了,这实在有些出乎李治的预料。
  牛进达点头,解释道:“安陆王将麾下大军分作两部,五万骑兵由安陆王亲自统领,轻骑突进,驰援西受降城,余下四万骑兵并大军辎重随后跟进。”
  “眼下前军已至定安,再有三日,便可抵达狼山!”
  趁着牛进达解释的工夫,李治也已经将传书全部看完,稚气未脱的脸上满是欣喜之色。
  他刚刚还在和幕僚们商议怎样才能保住西受降城,转眼就看到了李承道将要提前抵达的消息。
  这让他心里生出一种「天佑大唐」的想法。
  只要李承道的大军抵达,哪怕只有五万人,也足以解西受降城之困。
  铁勒人除非脑子被驴踢了,否则绝不敢在后路有可能被人切断的情况下继续攻城,因为那和找死没有区别。
  牛进达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久经战阵的他想到的要更多。
  当他知道李承道的援军马上就要抵达的时候,一个大胆的计划,就立刻蹦了出来。
  而他之所以大半夜跑来见李治,就是为了和李治商量接下来的战略。
  ……
  看着喜上眉梢的李治,牛进达开口道:“大王,老臣有一计,可使战事在旬月之内完结,不知大王可愿一闻?”
  李治好奇道:“还请郡公为本王试言之。”
  牛进达躬身一礼,当即就将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
  听着牛进达的描述,李治表情逐渐变得严肃,等到牛进达说完,晋王殿下的眉头已经紧紧皱在了一起:“若依郡公之言,损失是否有些太大了?”
  也不怪李治这么说,实在是牛进达的想法有些出格——他竟然想着放弃受降城防线,将铁勒人放进北地,然后再调动大军一举歼灭!
  这么做的确能够最快速度地歼灭敌人,不过大唐需要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眼下铁勒人被限制在西受降城下,尽管战况惨烈,可是造成的破坏却有限的紧。
  然而如果将他们放进内地,情况就变成了另一番模样。
  北地虽然没有关中腹地那么富庶,可再怎么说也是大唐的龙兴之地,又是大唐和安北诸部交易的第一线。
  如果让铁勒人在这里胡闹一通,那造成的损失就难以估量了。
  更何况,当初皇帝就是因为不想让铁勒人进入大唐国境,才没有同意李靖放弃北地,专攻陇右的计划。
  如果要让铁勒人在北方肆虐,那李承乾当日又何必驳回李靖的建议,直接将安北大军拉去陇右,让铁勒人入关不就行了?
  ……
  想到皇帝大兄,李治心里也有了决断,当下便准备反对牛进达的建议。
  他虽然只是奉命来松府鼓舞士气的监军,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可是他知道,只要自己反对,牛进达就不敢「肆意妄为」。
  并不是因为他地位尊崇,深受两代天子恩宠,而是因为当初皇帝曾经在给北地诸将的诏书中明言——“勿使一虏骑入我华夏之土!”
  这是李承乾给北地诸将画下的底线,不管你要做什么,都不能越过这条底线。
  牛进达现在想要放铁勒人入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已经算是抗旨了。
  这也正是他为什么一定要来找李治的原因。
  只要李治点头,就等于是和他坐上了同一条船。
  万一日后皇帝怪罪,又或者有哪个不开眼的臣子拿这件事来找牛进达的晦气,有李治在上面顶雷,也怪罪不到他牛进达身上。
  而只要李治不同意,即便他最后成功了,一个「抗旨不遵」的罪名,也足以抵消他所有功劳,甚至连现在的地位都保不住,被赶回老家种田。
  ……
  闲言虽多,其实不过只是几个眨眼的工夫。
  就在李治准备开口反对的时候,牛进达已经抢先说道:“大王谬矣……”
  李治溜到嘴边的话被噎了回去,停顿了一下才说道:“本王错在何处?还请老大人为我解惑。”
  牛进达躬身拜道:“所谓「时移世易」,战场局势千变万化,眼下之局已与当日截然不同,老臣请为大王演示之……”
第503章
:危机
  李治微微颔首,转而对身边服侍的宦官吩咐了两句。
  宦官躬身应是,招呼卫士将挂着地图的屏风搬到了牛进达身边。
  牛进达凑到地图前一番指点,对李治说道:“大王,铁勒人眼下被拦在长城之外,看似危害不大,实则不然。”
  “草原广袤无垠,铁勒人又多是骑兵,行动迅速。我军战力虽远超彼辈,然想要聚而歼之,却难上加难。”
  “铁勒人若弃城而走,肆虐草原,战事极有可能迁延数月乃至数年之久。”
  “可若将他们放入长城,我军便可倚仗城池之利,逐步限制其活动,最终一鼓而下!”
  “自西受降城入关,前有松府,北有胜府,南有灵州。”
  “此三处,皆为雄关险隘。我军只需派兵守住这三地,便可将铁勒人拦阻于松府以西,使其无法肆虐北地。”
  “只待安陆王大军夺回西受降城,便可形成合围之势,彼时铁勒人便如瓮中之鳖,可任由我军拿捏。”
  ……
  随着牛进达的手在地图上来回比划,李治心里也有些意动。
  如果事实真如牛进达所说,倒也不是不能尝试一下。
  为防止受降城防线有可能被突破,松府以西的百姓,早就在官府的组织下,迁到了远离边疆的内地。
  那里现在就是一片无人区,用来做钓鱼的鱼饵倒是很适合。
  只是……
  李治有些不放心地看向牛进达:“西受降城城高墙厚,铁勒二十万大军日夜猛攻,尚难以攻下,安陆王兄眼下只有五万人马,若彼辈据城而守,我军该如何是好?”
  牛进达胸有成竹地捋了捋胡子:“大王,铁勒人久攻不下,乃因彼辈本就不善攻城,我军又有诸多器械辅佐之故。”
  “若换由我军攻城,虽不敢说易如反掌,却也不是什么难事……”
  说着,牛进达将自己的后手与众人说了一通。
  ……
  听完牛进达的计划,李治眼前一亮,对手下众人问道:“诸君以为琅琊郡公之策如何?”
  众人对视一眼,同声拜道:“臣等皆以为大善!”
  李治「嗯」了一声:“既然如此,就依郡公所言行事吧。长安那边,自有本王上书为郡公向陛下及文武百官解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