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528

  ……
  看着张季离开的背影,李承乾对黄安吩咐道:“将今日之事拟个章程,交给缇骑卫与天海商号,吩咐他们,给朕大张旗鼓地将今日之事宣扬出去,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此事。”
  黄安闻言微微一愣,有些担忧地问道:“陛下,如此一来,是否会对朝廷的声誉有损?”
  六部堂官当街斗殴,不管他们有什么理由,传出去,朝廷脸上总归是有些不好看的。
  李承乾却不在乎这些,无所谓地摇了摇头:“无妨,你只需按照朕的吩咐行事便可。”
  皇帝都这么说了,黄安自然不能再多嘴,应诺一声,转身下去安排。
  ……
  有了缇骑卫和天海商号在暗中推动,流言的传播速度比之寻常还要快了几倍。
  只是几天工夫,关中各地,就被「四大衙门当街斗殴」的八卦所占领。
  就和李承乾猜测的一样,墨家借着这件事情刷了一波大脸。
  百工苑还没来得及建立,就有无数人嚷嚷着要将自家子嗣送到墨家门下学习。
  随着留言越过潼关,来到山东、河南地界,关外的狗大户们,也带着自己子嗣千里迢迢地赶往关中,想要拜在墨家门下。
  对于墨家的学问,对于墨家的理念,他们并不知道,也没有兴趣知道。
  他们只要知道墨家士子很受重视,墨家学问很有前途,这就足够了!
  ……
  几家欢喜几家愁。
  就在墨家依靠皇帝的帮助,眼看着就要大展宏图的时候,另一拨人却并不怎么开心。
  长安南郊,清明渠畔。
  一群身穿儒衫,头戴儒冠的士子聚在一起,神色颇为忧虑地看着不远处官道上向墨苑赶去的人群。
  虽然他们知道,这些人绝对进不了有羽林卫看守的墨苑,但是这种现象无疑传达出了一个信号,一个墨家即将崛起的信号!
  作为华夏大地数百年来的文化主流,儒家,将要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概只因为,墨家和儒家之间的恩怨,是诸子百家之中最深的。
  一部《墨子》,就是儒家各种黑历史的合集。
  儒家讲天命,墨家就讲非命。
  儒家讲尊王,墨家就说兼爱。
  儒家提出「刑不上大夫」,墨家就提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儒家倡导「事死如事生」,墨家就不断提倡「节用」、「节葬」、「非乐」。
  法家崛起,儒家还能捏着鼻子认下,可若是有一天墨家王者归来,那儒家可就真的要如芒在背了。
  ……
  河岸凉亭之中。
  已经从国子监祭酒位置上退下来的孔老大人高坐上首,一脸严肃地看着身边一众同僚和晚辈:“诸君,当今之世已然改变,我等也是时候检讨一番我儒家的策略了……”
  曾经,孔颖达希望通过编纂《五经正义》,来确立儒家在思想界不可撼动的统治地位。
  可是没想到,皇帝一个科举改革,就让他的努力付诸东流。
  曾经五花八门,名目繁多的取士科目全部被裁撤,只留下了一个进士科。
  而近几年的考试科目中,有关经义和诗赋的内容逐渐减少,反而是算术和策论的内容,在科举试卷中占据的篇幅越来越大。
  “当今天子,重实干而轻文章,尔等若欲建功立业,需得从此处着手。”孔颖达神色郑重地对在场众人嘱咐道。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
  ……
  作为诸子百家之中适应力最强的学派,变换调门这种事情,曾经的儒家是很擅长的。
  孔夫子的学问,在他的学生看来,可以从无数个不同的方向去理解。
  如果你要想扩张,想要制霸天下,那么儒家立马就能给你找出华夏民族合该统一直接的理论依据,并为此创造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就如同汉初的公羊派那样。
  公羊派虽然号称儒门,但是其思想的激进程度,就连向来被人称为「酷吏」的法家,在他们面前也要相形见绌。
  可是如果你厌恶战争,只想安安稳稳过自己的小日子,那么儒家也能从故纸堆中寻找先王语录,为你的政策站台——就好像宋明时期的保守派和绥靖党那样。
  甚至于就算是夷狄入主、华夏变色,他们也能为对方寻找出「天命所归」的合理性。
  可以这么说,自从孔夫子嗝屁朝凉之后,儒家就没有了自己的思想。
  儒家变成什么样,完全取决于上位者的需要。
  统治者需要稳定,需要服从,需要百姓宁可在家里饿死,也不出来反抗。
  于是,儒家就有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了「三纲五常」,有了「三从四德」,有了「存天理、灭人欲」,有了……
第459章
:人心不古
  如果历史继续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进,那么儒家也会继续沿着前世的轨迹发展下去。
  可惜就像孔颖达所说的那样——「当今之世已然改变」。
  儒家想要在这个世道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随之一起改变,为儒家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否则,只要等到墨家做大,以墨家和儒家天生的理念分歧,那时候他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
  稍稍沉默几息之后,人群中一个蓝衣青年霍然起身,慷慨激昂道:“《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依我之见,当此之时,吾辈应上溯先王之道,下察当今之政,皆用于我身,推陈出新,方为图强之道!”
  “吾欲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
  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史记?太史公自序》),诸君可有愿从我者?”
  在场不少都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听到他的话,立马起身应和道:“吾等皆愿往!”
  孔颖达坐在一旁,看着这些脸上充满朝气的后辈,心中老怀大慰。
  他虽然已经老朽不堪,没办法继续带领儒家前进,但是只要有这些年轻,充满干劲的血液存在。
  儒家,就永远不会有断绝传承的那一天!
  ……
  就在儒家感觉到了危机,开始「救亡图存」的时候,边疆之地,战争的火药味,前所未有的浓烈起来。
  元新六年二月癸丑(初十)。
  晋王李治的王驾抵达了松府。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和内地迥然不同的社会风貌,给了晋王殿下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
  透过王驾马车的车窗,李治看到街边来往的人里,十有七八都是做商人打扮。
  晋王殿下心中大为不解,对前来迎接他的松州刺史尹太平问道:“尹刺史,这松府之中,何以有如此之多的商贾聚集?”
  尹太平骑在马上,拱手道:“回大王的话,这些商人,都是奉了陛下的圣旨,向前线输送粮草的。”
  ……
  【让商人负责运送粮草?】
  李治一时间有些没反应过来,不知道自家那位大兄这又是开的什么脑洞。
  好在尹太平很快就给出了解释,将李承乾「纳粟授爵」和「依功退税」的旨意向他复述了一遍。
  听完尹太平的解释,李治有些好奇地问道:“这些商人运粮的速度,莫非比朝廷更快?”
  在李治想来,朝廷管理着整个天下,可以随时调集徭役,怎么着也应该比这些社会地位低下,除了钱之外一无所有的商人要更加便利才对。
  可事实却给他上了一课。
  听到李治的问题,尹太平苦笑一声:“不瞒大王,彼辈商贾动作之快,远非臣等可以比拟。”
  “当日,虎贲卫并大王亲军抵达松府之时,松府官仓仅余存粮三千石,即便有朝廷输送粮草,却也无济于事,仅只半月不到,府库之中便再也调不出一粒粮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