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3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7/528

  如果西突厥这一次真的灭亡了大唐,那么接下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他们生存的余地吗?
  ……
  结束了祭天仪式之后,肆叶护回到了他的王帐。
  和他一起进入王帐的还有西突厥各部俟斤,以及吐蕃、铁勒、楼兰等强国派来联络的使臣。
  登上黄金打造的王座,肆叶护首先将目光看向了一边的吐蕃纰论(外交大臣)吞米桑波扎问道:“贵国大论最近身体可还好?”
  吞米桑波扎抚胸一礼,恭敬道:“有劳可汗挂念,大论身体健康得很。外臣来时,大论还嘱托外臣,代他向可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恭贺可汗征服波斯。”
  对于吞米桑波扎的恭敬,肆叶护很满意,微笑着说道:“本可汗与大论是在长生天和雪山女神共同见证下结拜的兄弟,本可汗的荣耀,就是大论的荣耀。”
  “此番西征,本可汗从波斯人那里得到了一千桶最顶级的葡萄美酒。稍后使者回国,可以带上一些,作为本可汗给大论兄弟的礼物。”
  吞米桑波扎露出欣喜的神色,躬身一礼:“外臣代大论谢过可汗陛下美意。”
  肆叶护和他客气了几句,转头看向其他人。
  对待这些人,肆叶护就没有对待吞米桑波扎那么客气了。
  可汗陛下一脸严肃,鹰隼般的目光扫过,但凡被他盯上的人,每一个背后都起了鸡皮疙瘩,慌张地低下头去。
  ……
  一直到让所有人都低头俯首之后,肆叶护这才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冷声问道:“大战在即,跟本可汗说说吧,尔等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现如今的肆叶护,已经不是那个刚刚登上可汗之位时候的他。
  面对他的问题,没有任何人敢随意搭话,整个王帐一时间安静无比,只有大帐中央的火堆,偶尔发出一两声木柴爆裂的声响。
  最终,还是吞米桑波扎首先说道:“回禀可汗陛下,我吐蕃十万大军已集结完毕,现屯兵青海以西。”
  “只待可汗一声令下,便可越过青海,挥师西羌之地。”
  有了吞米桑波扎领头,其他人也就好说话了。
  铁勒部俟斤,阿史那贺鲁之子,阿史那咥运单膝跪地,抚胸拜道:“回大可汗的话,我铁勒部十五万大军,早已磨刀霍霍,随时恭候可汗陛下的调遣。”
  楼兰王的使者也出列拜道:“伟大的可汗陛下,我西域诸国八万大军也已枕戈待旦……”
  “我咄陆部……”
  “室韦部……”
  ……
  随着一个接一个部落酋长站出来,肆叶护的神色越来越激动。
  最终,可汗陛下一拍王座扶手,振奋道:“好!传本可汗令,各部回去好生准备,三月开春,大军东征,攻灭唐国!”
  “谨遵大可汗之命!”
  众人轰然应诺!
第456章
: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
  关中,长安。
  新年的欢乐气氛,多少冲淡了一些笼罩在大唐朝野上空的战争阴云。
  因为皇长子被派上战场而引起的骚动,也在喧嚣一段时间之后,重新归于平静。
  正月月末,太极宫,紫宸殿,午后。
  一个小内侍一边往紫宸殿跑,一边大声呼喊着:“陛下,大事不好了!”
  看到这一幕,守在大殿门外的黄安连忙上前拦住他,低声喝道:“噤声!大内之中,陛下驾前,咋咋呼呼的成何体统!”
  小内侍被黄安拦下,连忙止住了话头,拜倒认错:“监正恕罪,奴婢再不敢了……”
  黄安也不是真要治他的罪,闻言淡淡「嗯」了一声,问道:“究竟发生了何事?竟让你如此慌张?”
  小内侍从地上爬起来,凑到黄安耳边,急促地说了一段话。
  听着小内侍的禀告,黄安的神色也是一变,嘱咐他两句之后,匆匆朝大殿的方向走来。
  ……
  殿外的动静,早已引起了李承乾的主意。
  见黄安走进大殿,皇帝陛下放下手里的奏疏,有些好奇地问道:“怎么回事?”
  黄安来到李承乾身边躬身一拜,轻声汇报道:“陛下,少府监、将作监与兵部、工部的官员打起来了……”
  李承乾闻言微微有些皱眉,他实在想不通,这几个家伙间有什么过不去的仇怨,竟然要发展到拳脚相向的地步。
  愣了几息之后,皇帝陛下继续问道:“仔细说说,几位卿家这又是有什么事情想不开?”
  黄安应诺一声,解释道:“回陛下的话,奴婢听说,是因为兵部与工部诸司一次从墨苑带走了百余位墨家学徒,少府监与将作大匠觉得此举颇为不妥,便上门要人……”
  “兵部与工部不肯放人,双方一言不合,这便打起来了……”
  ……
  听完黄安的描述,李承乾也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自从墨家和佛门勾搭到一起,借大觉寺的场地搞了一段时间的「科普活动」之后,墨家的声势确实有所上涨。
  虽然和来势汹汹的法家完全没得比,不过曾经只有小猫两三只的墨家,现在也发展到千余人的规模了。
  随着墨家规模的逐渐壮大,盯上他们的人也开始变得多了起来。
  率先出手的就是兵部尚书李绩那只老狐狸。
  ……
  军队,需要的不仅仅是战士,对于工匠,同样有着庞大的需求。
  早在府兵制还在实行的时候,各军之中都有专门的工匠名额,用以在战争间隙,修缮在战斗中损坏的弓弩兵甲等物。
  尤其是在关宁卫携着新式的骑兵三件套亮相之后,大唐的将军们这才发现,原来真正顶级的工匠,居然能给军队带来这么大的助益。
  是以,早在朝廷决意对西突厥用兵之前,李绩就联名各军主将一同上书,请求在军中设置一个专门的官职,用来安置那些有文化、有能力、有技术的「工匠」——其实就是给墨家子弟安排位置。
  ……
  自从魏晋时期以来,中国官场的风气就开始逐渐走向重虚谈而轻务实的歧路。
  能有人主动重视工匠,李承乾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拒绝?
  因此当即就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下诏允许他们在不破坏少府监和将作监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从墨苑之中招募人手。
  眼看着兵部的人占了便宜,工部又怎么可能甘心落于人后?
  工部尚书张放当下就上书皇帝,请求赐予自己和兵部一样的待遇。
  工部,原本就是负责掌管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项的衙门。
  天下的工匠,从理论上来说,都是归他们管的。
  因此,对于这个请求,李承乾也只能照准。
  得到了皇帝的许可之后,兵部和工部直接就去少府挖墙脚了。
  而对于刚刚有了些复兴之兆的墨家来说,一边是皇帝私有,仅为皇室服务的少府监和将作监,一边是代表国家权力的兵部和工部,屁股往哪边坐,还需要考虑吗?
  ……
  刚开始的时候,顾忌到皇帝那句「不可破坏少府监与将作监正常运转」,兵部和工部的人吃相还算文明。
  可是随着大唐与西突厥的战争临近,这些家伙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打着「西突厥一战事关国运,军民人等当同心戮力,为朝廷效命」的幌子,直接将挖墙脚的铁锹换成了挖掘机!
  两个部门联合起来,只用了短短一个月工夫,就将墨苑这几年培养起来的墨家子弟挖了个七七八八。
  面对这种情况,少府监杨毅和将作大匠阎立德就算脾气再好,也只有发飙一条路可走了。
  更何况,现如今的少府监与将作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谁见了都能欺负一下的官场小透明。
  ……
  随着各种新技术新发明的推广和普及,少府监和将作监的声势前所未有的壮大。
  凭借着这股声势,九寺五监也逐渐摆脱了「皇帝家奴」的身份,隐隐有了和六部分庭抗礼的趋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7/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