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3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6/528

第441章
:君臣再会
  侯君集站在温泉殿外的御阶之下,看着顶上宏伟壮丽的宫殿,心里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华清宫是大唐诸多宫殿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并非只有皇帝和后宫的妃嫔子嗣能到此处疗养。
  一些比较受皇帝器重,恩宠有佳的大臣,也可以凭借皇帝御赐的令牌,自由出入华清宫,在外围的泉眼里享受温泉浴。
  先帝在位之时,侯君集就是享有这种殊荣的臣子之一。
  那时候的他,是华清宫的常客。
  可是自从发生了陇右那件事,侯君集曾经得到的所有特权,全都被当今这位陛下收了回去,连爵位都从国公降为了郡公。
  此番,还是他时隔数年第一次踏足华清宫。
  ……
  黄安站在一边,看着神色有些唏嘘的侯君集。
  对于这位陈国郡公心里的感慨,见惯了宦海沉浮的内侍监大人也能够体谅,因此他只是在一旁静静等候,并没有出声催促。
  直到过了半晌,估计皇帝马上就要过来了,这才开口说道:“陈国公,陛下御驾马上就要到了,还请国公先行随奴婢入殿等候。”
  侯君集回过神,转头看向黄安,感激地笑了笑:“有劳黄监久候,只是黄监莫要再称呼罪臣为国公了,罪臣的国公之位早已被陛下褫夺,如今只是一介郡公而已。”
  黄安闻言,有些诧异地看向侯君集。
  他也是官面上的老人了,从武德年间入宫开始,二十多年下来,黄安自问对朝堂诸公多少都有些了解。
  侯君集当年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的样子,他也是见识过的。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数年不见,如今的侯君集,竟然变化如此之大,竟然对他这个内侍都礼遇有加,实在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愣了几息之后,黄安微微一笑,也不接他的话,侧身站到一边,右手朝温泉殿的方向一摆:“郡公请。”
  侯君集抱拳一礼,迈步朝着上方走去。
  ……
  黄安将侯君集带进温泉殿,安排他落座之后便转身离开,去迎接李承乾的御驾。
  片刻后,在黄安一声「陛下驾到」的宣报声中,李承乾的身影出现在两仪殿外。
  侯君集连忙起身离座拜倒:“罪臣侯君集,参见吾皇陛下万岁。”
  李承乾目不斜视,在内侍和宫女的簇拥下从侯君集身边走过,登上位于温泉殿正中的御座,这才淡然道:“侯卿免礼平身。”
  侯君集顿首再拜,起身站到一旁,等候李承乾的吩咐。
  ……
  李承乾端坐御座之上,看着下方几年不见的侯君集,心里多少也有些感慨。
  当年的侯君集虎背熊腰、英姿焕发,整个人就像是正午的太阳,充满了力量和勇气。
  可是眼下,不仅两鬓斑白、额生皱纹,就连原本挺拔的腰杆,也出现了些许佝偻。
  如果不是他身上还穿着代表郡公身份的朝服,就这么扔到大街上,说他是乡间老农,绝对没有人反对。
  这一刻,李承乾才算是真正理解了那句「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是什么意思了。
  ……
  皇帝心里念头不断转动的时候,御陛下方的侯君集同样思绪不断。
  当年他在陇右做下那件事,被皇帝下诏惩处。
  原打算就此远遁,离开大唐,最后却因为儿子的一封家书,怀着「侥幸」的心理回到长安,被圈禁至今。
  这几年来,侯君集为了在皇帝驾前卖萌,做了许多事情。
  乾陵邑宅邸一事,侯君集在所有人都等着看皇帝笑话的情况下,倾尽家资,一次性购买了七座宅邸,用来讨好皇帝。
  只可惜,皇帝并没有如他希望的那样,因为这件事而饶恕他的罪过。
  虽说侯家靠着倒卖乾陵邑宅邸大发了一笔横财,不过侯君集心里却丝毫提不起兴致。
  他并不在乎钱财,否则也不会豪掷千金去赌这一回了。
  他想要的是权力,是地位,是荣誉,可是皇帝似乎是铁了心不打算给他这些,对他的讨好丝毫无动于衷。
  ……
  好在侯氏还有侯景和侯勇,如今着二人一文一武,都已经开始在朝堂上崭露头角。
  尤其是侯勇,已经做到了关宁卫中郎将的位置上,受封三水县公。
  假以时日,未必不会像他当年一样受封国公。
  到那个时候,上古侯氏将再次成为受天下百姓仰望的名门望族。
  只是外人如何威风,终究是外人的事。
  侯君集最希望的,还是有一天自己能够再次领军出征,戎马沙场。
  就在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希望一日比一日渺茫的时候,缇骑卫突然登门,要带他来华清宫朝见天子。
  虽说只是一次私底下的秘密召见,长安朝野没有任何人知道他此番行程,不过侯君集明白,这次召见,将直接关系到他的余生是重临沙场,挥斥方遒,还是困居陋室,郁郁而终。
  是龙是虫,一切都取决于接下来的这一番奏对!
  想到这里,侯君集精神一振,原本有些佝偻的腰背再次挺直,静静等候皇帝陛下垂询。
  ……
  君臣二人各自揣着自己的小心思,整座大殿一时间都变的有些沉默。
  四周服侍的宦官和宫女也知道今天不同以往,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交头接耳。
  空旷的大殿中,只有远处温泉的流水声潺潺传来。
  好半晌后,李承乾终于从纷乱的思绪里回过神来。
  看着依旧恭敬站在那里,脸上没有丝毫异色的侯君集,皇帝陛下的嘴角微微翘起,温和道:“侯卿站了这么久,想必也乏了,且先入座吧。”
  侯君集躬身再拜:“罪臣谢陛下!”
  说完便朝自己的位置走去。
  等到侯君集落座,李承乾神色平和的看向他,意有所指地问道:“侯卿,数年未见,不知侯卿眼下尚能饭否?”
第442章
:一朝起复
  正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中国的官场,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约定俗称的潜台词,表面看上去是一回事,实际上却是另外一个意思。
  例如前文提到过的那句“卿年事已高……夙兴夜寐,朕实不忍……”,听上去像是慰勉,其实却是劝退。
  又比如李承乾现在问的这句「尚能饭否」,似乎只是一句和「你吃过了吗」一样的普通寒暄,可是放到官场上,却别有深意。
  自从战国时期廉颇之后,这句话就成了上位者准备启用某人时必说的一句台词。
  作为被询问的人,如果愿意接受任命,当然是要将自己形容成一个饭桶。
  而如果不愿意接受任命,或者想要谈谈条件,则会说自己已经老朽,吃不下去什么东西了。
  如此一来,既拒绝了上位者的要求,却又不至于太过露骨,让上位者没了面子。
  ……
  侯君集出身名门,自然也知道这其中的曲折,当下拜道:“有劳陛下挂念,臣虽老朽,尚能餐饭一斗,肉十斤,被甲纵马,无所阻碍。”
  虽然侯君集生的比较魁梧,不过要真是让他每餐吃一斗米,十斤肉,只怕他早就撑死了。
  之所以要这么说,其实也是另有玄机。
  这个回答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有关赵王寻廉颇的记载。
  当年赵国在秦国的攻击下节节败退,悼襄王派人去寻找廉颇,廉颇就是当着使者的面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然后纵马驰骋,表示自己尚堪一用。
  侯君集现在将这句话放在自己身上,就是为了向李承乾表明,他是和廉颇一样的忠臣,只要皇帝有所任命,他必然会像廉颇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6/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