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528

  因为这么做不仅能够削弱草原民族的实力,给将来唐军出塞提前消除一些麻烦,同时还能够捎带手的把女真这个华夏民族日后的大患也一并解决。
  历史已经不止一次的证明过,义从之人,从着从着就会被中原民族同化。
  现如今的大唐百姓,尤其是北方百姓,有很多人的祖上就是战国、秦汉时期的朝廷义从。
  靺鞨人跟着李佑混,迟早有一天,也会和他们的先辈一样,被中原文明同化。
  ……
  只是李佑打的那个先斩后奏的主意,李承乾是绝对不可能让他得逞的。
  按照《唐律》,未得诏命,私自调动超过五百人的军队,就可以判处斩首。
  李佑调动五万大军,把他剐了都不为过。
  可是李承乾能够那么做吗?
  恐怕他前脚刚刚下达圣旨,后脚就会有一个「残害手足」的黑锅落到头上。
  只是如果李承乾不处置李佑,万一日后旁人有样学样该怎么办?
  是以,李承乾基本没怎么考虑,就给李佑下达了一道诏书。
  诏书中,李承乾先是将李佑狠狠骂了一通,并且以「肆意妄为,目无君上」的罪名,罚了他一千金。
  在那之后,李承乾同意了李佑出塞进攻薛延陀和铁勒的计划,同时还在诏书中给了他一个优惠政策——
  但凡参与了此番西征的异族,战后都可以无条件获得大唐国籍,成为天可汗的子民。
  现如今大唐国籍的含金量可比后世高卢鸡国籍的含金量要多得多,连高卢鸡都能靠着国籍的诱惑吸引来一大批亡命之徒,李承乾就不相信自己会比高卢鸡更矬。
  ……
  命令羽林卫将诏书送出去之后,李承乾就把这件事扔到一边不再理会,开始关注起朝堂上的事情。
  借着封镇塞外的许诺,李承乾的个人声望一举超越了高祖,隐隐达到了李二陛下的级别。
  如今朝堂局势前所未有的和谐,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西部的战事。
  因为计划被大唐识破的关系,原本准备反戈一击,将西羌收归己有的吐蕃不得不改变计划,帮助西羌人抵挡来自唐军的攻势。
  否则等到唐军攻克西羌全境,战争前线就会被推到吐蕃家门口。
  直面大唐这么个庞然大物,对于吐蕃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只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吐蕃、西羌联军并没能阻止唐军的推进。
  按照薛仁贵战报上的说法,西羌境内大大小小的据点,已经差不多全都落入唐军手中。
  按照时间推算的话,再有半个月,唐军就可以攻克西羌全境。
  十一月下旬,应该就能够启程班师。
  如此一来,赏赐的事情就要开始筹划了。
  ……
  因为是新军成立后的第一战(攻打高句丽那一次不能算,那只是武装游行),李承乾准备玩一票大的。
  一来,让天下百姓见识到新军赏赐的丰厚,消弭之前因为取消军户制度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来,他也想借着这个机会,改革一下大唐的货币制度。
  早在先帝在位的时候,李承乾就知道,大唐是一个「穷国」,这种穷不是指国力弱小,而是说的唐朝货币总量的稀缺。
  这不是大唐一家的问题,而是历朝历代都要面对的顽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统治者们想尽了办法,什么白鹿币、帛币、当十钱、交子、宝钞,你方唱罢我登场,闹的不亦乐乎。
  可是这些手段大多都只能收一时功效,有的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对原本就脆弱的金融环境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一直到明朝中后期,来自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才逐渐缓解中国缺钱的窘境。
第414章
:金通宝
  美洲在哪里,没有人比李承乾更清楚,只是现在的大唐根本没有能力去那里淘金。
  李承乾想要解决大唐货币短缺的问题,只有寻找其他办法。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皇帝陛下想到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掺假」。
  这个「掺假」当然不是指的往铜钱里面掺。
  事实上早在汉朝时期,汉高祖刘邦就曾经干过往铜钱里面掺假的事,最后的结果是好不容易平定的天下,短短两年时间就被他祸祸的烽烟四起。
  如果不是吕后力挽狂澜,汉朝早就在刘邦死后就灭亡了,根本不可能传承四百年。
  有了这个教训摆在面前,李承乾又怎么会再犯这种错误。
  李承乾所考虑的「掺假」,是往金子里面掺。
  ……
  如今大唐官方承认的法定货币主要有三种:制钱、帛币,以及黄金。
  因为大唐本土的金矿很少,所以黄金的价值十分贵重,虽然在辽东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金矿,可是金子的价值却并没有因此降低多少。
  眼下大唐官方黄金与制钱的兑换比率是一金兑换一万钱,但是真正实践起来的时候,一金往往能换到一万两千到一万三千个制钱。
  这种价值的巨大差距,使得黄金很少作为交易的一般等价物使用,只有在某些富商巨贾进行大额交易的时候,才会偶尔出现。
  李承乾想要做的,就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在黄金里面掺假,打造金币,使之成为一种高级货币,作为连接制钱和黄金的纽带,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
  这个计划,要以海量的黄金储备为前提才能够实行,原本以大唐朝廷的赚钱速度,至少也要数十年的积累才行。
  可是架不住李承乾实在有够无耻,靠着那次对商人的严打和对乾陵学区房的炒作,太府寺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回收了将近百万斤的黄金!
  就算按照官方汇率来计算,也可以兑换到足足一千万贯铜钱!
  这样一笔巨款,已经足够支撑李承乾的「大唐币制改革计划」了。
  早在关宁卫开拔前往西南以前,察觉到机会的皇帝陛下就下令少府监开始尝试用黄金打造金币。
  眼下大军凯旋在即,也到了该验收成果的时候了。
  ……
  将给李佑的圣旨送出去之后,李承乾就对黄安吩咐道:“准备车马,朕要去墨苑看看,通知少府监也过去。”
  “唯。”
  黄安躬身应命,转身下去安排。
  很快,浩浩荡荡的天子仪仗就走出丹凤门,朝着南郊墨苑赶去。
  等到李承乾的天子仪仗抵达墨苑,收到消息的少府监杨毅和墨苑众人早已等候多时。
  见礼已毕,李承乾吩咐众人退去,只留下杨毅和张季陪在身边。
  李承乾一边往墨苑里走,一边对二人问道:“两位卿家,大军即将凯旋,朕今日过来,就是想问问,朕嘱咐两位卿家铸造的金通宝铸的如何了?”
  杨毅躬身应道:“回禀陛下,经墨苑诸公试制,金通宝的样钱已经试制成功,只待陛下审验,便可开始铸造。”
  李承乾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在二人的陪同下朝着他在墨苑里的那座小院走去。
  ……
  君臣三人坐下之后没多久,一个捧着托盘的少府监属官就走了进来。
  黄安上前接过托盘,恭恭敬敬地摆在李承乾案头。
  李承乾掀开托盘上盖着的黄绸,数十枚排列整齐的金制通宝落入眼帘。
  这些钱币的大小和外观与现行的开元通宝一模一样,同样采用了外圆内方,天圆地方的形制,方孔四面用篆隶书写着「开元通宝」四个字。
  因为是用黄金铸造的关系,这些钱币通体散发着一种诱人的光芒。
  单凭这卖相,也能收获不少好感。
  只是……
  李承乾伸手从托盘里拿出一枚金通宝,放在手里掂了掂,眉头微微皱起。
  这金通宝的重量,比他想象的要重了一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